韩江
韩国作家,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韩江(韩语:한강,英语:Han Kang),1970年11月27日出生于韩国光州,毕业于延世大学韩语文学系,韩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素食者》《少年来了》。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0年11月27日,韩江出生于韩国光州广域市,父亲是小说家韩胜源,曾出版小说《阿泽阿泽巴拉泽》《秋史》《茶山的生活》等,家族有“文学世家”之称。1980年1月,韩江一家从光州搬到首尔(当时叫汉城)。童年时期,韩江家里虽然并不富裕,但重视文学艺术,家里几乎周周有新书,月月有新书。受家庭的影响,韩江在14岁时就下定决心要当作家。
中学时期,韩江就读于丰文女子高中。之后,考入延世大学,攻读韩语文学系。1993年,从延世大学毕业。
创作生涯
韩江的写作,始于家庭的影响,刚开始,只是写一小段一小段的句子,后来开始写日记。19岁时,她正式投入创作,曾在小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小故事。
1993年,大学毕业后,韩江在《泉水》杂志担任记者,开始正式写作;同年,在季刊文艺杂志《文学与社会》冬季刊上,发表了《首尔的冬天》等4首诗,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
1994年,韩江在《首尔新闻》主办的文学征集活动中,凭借小说《红锚》获奖,由此转型为小说家。
1995年,韩江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丽水之恋》,这也是她的散文处女作。
1998年,韩江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玄鹿》。同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写作计划。
1999年,韩江凭借中篇小说《童佛》获得第25届韩国小说文学奖,由此在韩国文坛崭露头角。2000年,韩江的短篇小说集《植物妻子》出版,该小说以丈夫的自述展开,描绘了在丈夫眼中,妻子没有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作为对丈夫无声的反抗,妻子则变成了一株植物,此外,该小说集还收录了此前发表的小说《童佛》。同年,韩江获得今日青年艺术家奖。
2005年,韩江凭借中篇小说《蒙古斑》获得第29届李箱文学奖,该奖是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她也是史上第一位获此文学大奖的“70后”作家,还是韩国文坛上唯一一位与父亲同获该奖项的作家(其父所作《海边的过客》曾获1988年第12届“李箱文学奖”)。
2007年,韩江出版了系列小说《素食者》,该小说中包括《素食者》《蒙古斑》《树火》三篇,其中《蒙古斑》早已发表,因合同问题,《素食者》《树火》至此才集结出版。《素食者》是韩江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可以视为她对《植物妻子》的续写。同年,她开始在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学系担任教授。
2010年,韩江的长篇小说《起风了,出发吧》获得第13届东里文学奖。
2013年起,韩江的作品陆续被译介到中国,包括《玄鹿》《素食者》《白》《植物妻子》《少年来了》等,开始逐渐被中国读者所熟悉。
2014年,韩江以20世纪80年代光州民主化运动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少年来了》荣获第29届万海文学奖,这是韩国另一大文学奖。
2015年,韩江凭借短篇小说《一片雪花融化的瞬间》获得第15届黄顺元文学奖。同年,《素食者》首次被译介到英国。
2016年,韩江凭借小说《素食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素食者》是韩江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小说,被视为她的重大国际突破。该小说的英文和德文译本分别出版于2015年和2016年。《素食者》获得布克奖之后,欧美读者群里掀起了一波阅读韩江的小风潮,这让韩江一举登上了畅销书榜。
2017年,韩江凭借小说《少年来了》荣获意大利马拉帕蒂文学奖,该奖素有“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
2018年,韩江凭借作品《白》再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该作是韩江结合自传、富实验性质的作品,获英国《卫报》选为“今日之书”。同年,凭借《少年来了》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短名单。2019年,获得西班牙圣克莱门特文学奖。
2022年,韩江历时七年写就的长篇小说《不做告别》,获得大山文学奖、金万重文学奖。2023年,凭借小说《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0日19时,瑞典学院将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国作家韩江,授奖理由是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for her intense poetic prose that confronts historical traumas and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10月16日,在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6天时间里,她的作品在韩国的实体销量,便已突破百万大关。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韩江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家庭,其父韩胜源是韩国知名小说家,家族有“文学世家”之称。韩江的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韩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绘画特性,她将这一点归结于自己小时候经常给小姑当绘画模特,她的小姑是个美术大学毕业生。韩江常用画家绘画来比喻自己的创作,强调它俩的共同点,都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家庭生活
韩江的前夫洪荣熙是韩国庆熙网络大学的教授兼著名文学评论家。韩江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是作家,儿子和女儿也是作家,这些成就都归功于爱人,她称爱人洪荣熙为“作家制造家”。不过,两人的婚姻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2024年10月,韩江获得2024诺贝尔文学奖后,韩国媒体《Newsis》报道介绍了她的父亲、丈夫、哥哥等信息,报道播出后,韩江通过出版社要求修正报道中关于其丈夫的信息,称她与洪容熙已离婚多年,其离婚消息由此曝光。
健康状况
韩江的身体长期以来并不处于健康的状态,甚至连她的出生或许都可以称得上幸运。在韩江之前,韩江的母亲曾经有过另一个女儿,但韩江的这个姐姐在出生两小时后便夭折了。后来在怀有韩江的时候,韩江的母亲身体依然很虚弱,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服用药物,也一度产生了堕胎的念头。从十几岁起,韩江就患有严重的偏头痛,每当疾病发作时,韩江便不得不放下任何工作,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在创作《素食者》之前,由于之前过度写作,导致韩江的手指关节出现了劳损,完全无法坐下来打字,因此只能选择传统的手写,在她手写完成后,再由一名女同学帮她将文字输入到电脑中。
代表作品
诗歌作品
韩江的写作始于诗歌。她本人曾说:“我的写作是从诗歌开始的。我的小说与诗有很大重叠,写诗让我进入情绪。”其诗歌作品主要收录于诗集《把晚餐放进抽屉》中,该诗集收录了韩江出道后,二十年间创作的60首诗作。
小说作品
中文译作
2000年至2024年间,韩江作品共有8部中译本作品集出版,其中包括长篇小说4部:《玄鹿》《少年来了》《失语者》《不做告别》;中篇小说1部:《白》;短篇小说1部:《素食者》;小说集1部:《植物妻子》;诗集1部:《把晚餐放进抽屉》。
外文译作
韩江的作品除被翻译为中文外,还被译为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文字。
电影作品
创作特点
韩江将当代东亚女性的处境,放置于传统父权与夫权社会、资本主义压迫、家庭暴力、社会大事件等中展开探讨,写女性的抗争与诉求。她的作品《素食者》中,书写了九个关于女性的故事,抒写水与火、柔软与尖锐、春天与冬天、植物与铁器、失败的爱情、破碎的亲情和在没有希望的世界里流浪的我们。韩江在这些冲突中洞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用美妙而生动的语言刻画命运的表情,在刺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阴暗面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虽然她的写作并未刻意聚焦于女性,但是毫无疑问,她的作品中依然展现了让读者感到共鸣的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
韩江在作品中也塑造了多位遭受父权暴力的女性形象。在《素食主义者》中,她通过塑造英惠这一角色,深刻揭示了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在《植物妻子》中,韩江通过丈夫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逐渐与现实脱节、最终异化为植物的“妻子”的故事。韩江通过非现实的叙事方式,以奇幻的方法隐喻了女性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深化了对韩国女性生存困境的反思。
韩江的作品笔法细腻,善于通过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复杂的情感纠葛。像《素食主义者》中就通过英惠琐碎的日常生活,将其内心痛苦的根源一层层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少年来了》和《不做告别》这类关注韩国历史创伤的作品中,韩江同样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等不同的叙事视角,以及独白、对话等多种叙事方式,刻画了东浩妈、仁善妈正心等在杀戮中幸存下来的多位女性形象。在《少年来了》中,以东浩妈自述的口吻回忆了被军警屠杀的东浩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伤。在《不做告别》中,正心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亲人,幸存的她一直走在寻找被逮捕的哥哥的路上,在明知哥哥可能已经被枪杀的情况下,她还是不断寻找哥哥的踪迹,并关心、爱护其他遗属,表现出崇高的人性之光。东浩妈与仁善妈都身怀创伤,她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韧性,展现了韩国传统女性隐忍的品质。上述女性形象既是韩江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再现,体现出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也透露出她对人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她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环境、历史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不仅停留在个体痛苦的层面,更具备了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在小说《素食者》中,韩江一以贯之关注着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暴力,也就是人们的痛苦和压迫来源于何方?第二,如何理解生命。如果活下来的偏偏是我,我该怎么做?在韩江构建的文学世界中,暴力不仅是外部力量的体现,更是内在欲望、愤怒与恐惧的交织。而生命的意义,则在于如何在这交织的痛苦和压迫中寻找出路。她在代表作《素食者》中指出,暴力不仅来自国与国、社会或民众,即使在作为原子单位的家庭里,也可能存在于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或是兄弟姊妹之间。韩江提出的“植物性的”诗意的抵抗方式,既是对暴力的回应,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小说《童佛》中,韩江依然探索两个核心问题:暴力的源头和生命的意义。延续对暴力与压迫的思考,韩江在《白》中提出了存在主义式的叩问,探索生命与死亡的深层意义。在《白》中,战争、创伤、失去,这些带有历史与个人痛苦的体验,构成了对生死的思索,而这一思索也超越了单纯的历史事件,成为每个个体内在的精神旅程。
韩江作品并不局限于女性题材小说,她的《不做告别》《少年来了》等以韩国政治暴力事件为主题,没有止步于揭露、批判集体暴力之恶,而是执着追索生命的表征与意义,寻找黑暗中孕育的善与勇气。
韩江的诸多作品中无数次出现“死亡”意象,与“死亡”相伴的则是“骸骨”“血迹”等种种感官刺激强烈的意象,使作品充满了悲凉的基调。这些视觉化的意象是对死亡的直接展示,也是对生命消逝的痛苦感知。并且,像《少年来了》和《不做告别》中还曾多次出现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一是再现了民众遭受虐杀的历史真实,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事件的残酷性。例如,《少年来了》中提到戒严军队当时被配发了80万发子弹,但当时光州的总人口只有40万。该小说第五章中用28次时间记录将该章分成了诸多小节,记录了善珠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晨5点接受军警拷问的过程。细致的时间分割增加了故事的紧迫感与真实感,也隐喻着因拷打失去生育能力的善珠的痛苦,只有通过碎片化的艰难的回忆,她才能重新拼凑起痛苦的遭遇,也间接体现了善珠遭受的刑法之残酷。又如,在《不做告别》中,频繁地出现具体的数字描写,如“十个人全部倒下”“两三百人被杀”“三万人在岛上被杀”“二十万人被屠杀”“未满十岁的儿童有一千五百名之多”。通过这些数字举例,抽象的暴力被具象化,冰冷的数字背后呈现的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丧失,个体的创伤与集体的创伤联结,历史的悲凉感与沉重感油然而生。在残酷的死亡意象与冰冷的数字背后,作家更想呈现的是这些悲剧如何被生者记忆,如何让那些消失的生命以特殊的方式被铭记。所以,韩江在作品中又特别注意深层次剖析幸存者的记忆。
韩江的写作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在主题上也紧紧围绕着个人与历史、创伤与记忆等核心问题。这种创作路径与学者崔末顺对韩国文学的分类不谋而合。崔末顺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韩国文学分为三个类别:第一, 接受去意识形态,去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拒绝大论述、大叙事(民主化理念、历史方向或父执辈权威)。因此这类作品更关注个体性和日常生活。第二, 被压抑或背后隐藏着的欲望全面抬头。第三, 女性追求自我认同成为主流倾向,并已获得客观的成果。韩江通过碎片化的记忆和象征符号,探索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回应了对于个体性、日常性和女性自我认同的关注。同时,她在思考失去与暴力时,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与历史创伤,从而将个人经验与文学责任相融合。韩江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的孤独、失落以及认同感,揭示了个体在宏大与微小关系中的脆弱与抗争。在她的笔下,个体通过应对暴力的方式来记忆过往,同时也在塑造当下与未来,释放出无限的生命力。
《少年来了》的历史背景是1980年全罗南道首府光州发生的民众抗争运动。当时光州市民自发组织了抵制独裁统治的抗争,但遭到戒严军队的残酷镇压。因为韩国当时处于独裁统治之时,所以该事件发生当时便遭到人为的隐匿,并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真相都没有得到揭示。《不做告别》是韩江创作的另一部反映历史真实的小说,被看作是《少年来了》的延续。虽说主题是《少年来了》的延续,但《不做告别》关注的历史事件则是比《少年来了》年代更为久远的1948年的济州岛四三事件。二战结束后,美军接管了朝鲜半岛南部,一些机构继续延续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人员安排,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济州民众于1947年爆发了反抗运动,1948年4月3日,美军政当局对济州民众进行了血腥镇压。该事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属于禁忌,因此一些历史真相遭到隐匿。韩江的两部小说将韩国现代的两件悲剧事件呈现出来,不仅使其作品的创作从个人叙事拓展到了历史叙事,也使其作品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参考来源:
人物评价
其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给韩江的颁奖辞)
韩江在作品中直面历史创伤和看不见的规则,在每部作品中都揭露了人类生命的脆弱。她对肉体与灵魂、生与死之间的联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以诗意和实验性的风格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 评)
韩江有丰富的文学背景,除了写作以外,她还致力于艺术和音乐,这一点也反映在她全部的文学创作里。(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 评)
世界上到处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你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成为获奖者。很难解释那是什么。我想这是你与生俱来的东西。浪漫主义者称其为神圣的火花。对我来说,这是我在写作中听到的一种声音,我在这位特定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而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诺贝尔奖评委艾伦·马特森 评)
韩江是每一个句子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对自己异常严格,具有惊异文学锐角、激烈文学追求的人。(韩江当时的丈夫洪荣熙 评)
韩江早已超越自己,她作为年轻一代的文学感受能力是自己所望尘莫及的。看着韩江的小说,有时不觉为她的作品惊叹,自己都感到嫉妒。(父亲韩胜源 评)
韩江非常多产,每年写一本书,这在韩国小说家中很不寻常。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不同,但又都属于同一个方向的写作。所有的作品都来自同一个写作动力:在一个暴力横行的世界,探索创造一个纯真世界的可能性。她建立了独特的自我风格:她笔下的角色可以无比残暴,同时无比善良。她的笔法很自控,但不是纪实报道式的冷漠。她对过度煽情和冷眼旁观之间的平衡把握得刚刚好。(《素食主义者》翻译的狄波拉·史密斯 评)
她的核心特色是描写被家人、被其他人抛弃的生活,笔下的人物好像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获得幸福与放松。(西江大学文学系教授禹灿济 评)
她以极为优美而清晰的文笔,毫不畏缩地面对‘人类到底是什么’这一痛苦的问题——这个既能做出残忍行为又能表现出爱的物种。(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公司出版总监西蒙·普罗瑟 评)
韩江有点像是中国国内的新概念作家,很早就出道,并且一步步坚持了下来。也是由于代际之间的文学传递,她会承接住(书写历史)的责任。(《收获》杂志编辑吴越 评)
韩江的写作往往以通俗的外壳包裹严肃的内核,启人深思。韩江的作品介于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她的表述方式是通俗文学,但内核是严肃文学。相当于她在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语在探讨一些很严肃、很深刻的话题。(韩江中文版系列作品策划编辑魏凡 评)
韩江是一个非常勇于突破自己的作家。在她已经成为知名作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一直在进行先锋性的写作探索,她想突破自己。一般来讲,一个现代派作家,是不愿意去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而更愿意去挖掘人性的幽深部分,但韩江却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中韩文学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徐黎明 评)
韩江多年来一直是文学界重要人物。她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尤其出名的是她笔下饱受自我异化、去身体化和痛苦折磨的人物。(德国《明镜》周刊 评)
参考资料
韩江小说.韩江官网.
韩江 怀抱着痛苦创作而来.北京青年报.2016-05-2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5:2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