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隶属
青海省海东市。是海东市政府所在地,地处
青海省东北部
湟水中游南北两侧,西与海东市
平安区相邻,东与
民和县毗连,南接
化隆县以青沙山为界,北与
互助县隔河相望,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11月,乐都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12个乡。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乐都区常住人口240949人。区政府驻古城大街50号。
历史沿革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秦汉以前,乐都属羌戎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乐都地区归入汉朝版图。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破羌县,属金城郡。
南北朝时
南凉主立国,定都乐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12州,使乐都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
元时,乐都属西宁州。
明代,先后设碾伯卫、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为碾伯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隶属青海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乐都县。
2013年,撤销海东地区,乐都县,设立地级海东市、乐都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1年,撤销雨润乡、寿乐乡、高店乡和洪水乡;分别设立雨润镇、寿乐镇、高店镇和洪水镇。
2002年,桃红营乡并入蒲台乡。
2006年,撤销岗沟镇,并入碾伯镇;撤销亲仁乡,并入瞿昙镇;撤销引胜乡,并入寿乐镇。
2022年2月,撤销碾伯镇,设立碾伯街道、岗沟街道。 原碾伯镇怡春社区、新乐西社区、新乐东社区、古城东社区、古城西社区、水磨营社区、朝阳山社区和东门巷村、东关村、北一村、北二村、城中村、河门村、西门村、下寨村、上寨村、东庄村、后营村、黄家村、徐家沙沟村、八家村、王家村、苏家村、八里桥村、沙坝村、下李家村、河湾村、前庄村、后庄村、邓家庄村、杨家门村划归碾伯街道。
原碾伯镇文化街社区、滨河路社区、七里店社区和西岗村、上教场村、下教场村、熊沈家村、七里店东村、李家村、七里店村、陶马家村、水磨湾村、东岗村、贾湾村、土桥村、汤官营村、高家村、九哈家村、晁家村、赵家村、崖湾村划归岗沟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1月,乐都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12个乡:
碾伯街道、
岗沟街道,
雨润镇、
寿乐镇、
高庙镇、
洪水镇、
高店镇、
瞿昙镇、
共和乡、
中岭乡、
李家乡、下营乡、
芦花乡、
马营乡、
马厂乡、
蒲台乡、中坝乡、
峰堆乡、
城台乡、达拉乡,另辖: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
地理环境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西连青海省
西宁市中心城区,南与
化隆县为邻,北与
互助县相望。南北长33.6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3050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
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自然资源
乐都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余种,非金属中,
石英石地质储量达10多亿吨,
白云石储量4900万吨,石膏储量8000余万吨,大理石工业储量5000余万吨。其外,
中坝玉、
滑石、
蛇纹石、陶粒粘土、
石墨、红柱石等也有相当储量。金属矿中,黄金(砂金)、铁、铜、铬、铅、锌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境内水资源充沛,水能蕴藏量达2万kw,开发潜力很大。
全区有耕地面积368577亩。其中:
水浇地108229亩;浅山地156390亩;脑山地103958亩。
人口民族
2019年,乐都区共有90651户、287526人(常住人口27.93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397人,农村人口175129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47222人,女性人口140304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00。按民族构成分,汉族人口243281人,占总人口的8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4245人,占总人口的15%。其中藏族19774人,回族5675人,土族10461人,蒙古族7809人,撒拉族、满族、壮族、东乡族、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526人。
人口出生率6.41%,报告人口出生数1686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114.5:100。人口自然增长率1.05%。城镇化率47.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乐都区常住人口为240949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乐都区地区生产总值120.26亿元,增长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4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9元,增长10.1%。
2019年,乐都区地区生产总值106.61亿元,增长8%,增速与上年同期8%持平,较全市平均增速7%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4.5%提高0.7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增速5.2%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36.78亿元,增长11.4%,增速较上年同期9.7%提高1.7个百分点,较全市平均增速9%高2.4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增速较上年同期7.3%下降13个百分点,较全市平均增速4%低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4.18亿元,增长4.7%,增速较上年同期7.2%下降2.5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增速4.7%持平。
人民生活
2019年,乐都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6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1713元,涨幅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77元,增长2149元,涨幅7.2%。城镇从分项结构看:工资性收入22177元,增长1942元,增幅为9.6%:经营性收入为3732元,增长1831元,增幅为96%:财产性收入为756元,下降1077元,降幅为58.8%;四、转移性收入5413元,下降546元,降幅9.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5元,增长1019元,涨幅9.3%。农村从分项结构看:工资性收入8094元,增长1779元,增幅28.2%:经营性收入为2146元,下降98元,降幅4.4%:财产性收入129元,增长57元,增幅80.3%:转移性收入1645元,下降719.5元,降幅30.4%。
2019年,乐都区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463元,与2018年同期增长643元,涨幅4.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59元,增长268元,涨幅1.4%。城镇从分项结构看: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074元,增长373元,增幅7.9%。衣着消费支出1389元,下降27.5元,降幅1.9%。居住消费支出3921元,增长124元,增幅3.3%。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311元,增长140元,增幅11.9%。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574元,下降911元,降幅26.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63元,增长716元,增幅53.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678元,下降282元,降幅9.5%。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548元,增长136元,增幅32.9%。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23元,增长763元,涨幅7.9%。农村从分项结构看: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391元,增长183元,增幅5.7%。衣着消费支出680元,增长51元,增幅8.1%。居住消费支出为1835元,增长2元,增幅0.1%。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85元,下降13元,降幅2.6%。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305元,下降20元,降幅1.5%。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141元,增长204元,增幅21.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15元,增长310元,增幅28.1%。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169元,增长46元,增幅36.9%。
财政
2019年,乐都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6亿元,同口径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8亿元,同口径下降11%。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乐都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其中区本级投资增长16.8%。按投资类型划分: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5.1%。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9%,第三产业增长23.3%。已入库项目197项,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33项,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0项,500-5000万元投资104项,本年累计新入库项目87项。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长52%。累计房屋施工面积2156183平米,增长67.18%,其中住宅1679742平米,增长75.77%。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565180平米,增长57.48%,其中住宅535316平方米,增长67.64%。截止2019年,乐都区累计房屋待售面积196910平方米,下降24.74%。其中:住宅69045平方米,下降31.37%。
第一产业
2019年,乐都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150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3797.62万元,增长5.19%。农、林、牧业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为57.36%、3.7%、37.23%。
2019年,乐都区农作物播种面积496481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2955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3980亩,蔬菜播种面积108647亩,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34023亩。粮食总产量62997吨:油料作物总产量8973吨:蔬莱总产量300052吨。
2019年,乐都区各类畜产品猪肉产量10934吨,牛肉2643吨,羊肉3189吨,各牲畜禽类存栏数56.24万头(只)。
第二产业
工业
2019年,乐都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较上年同期8.18%下降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较上年同期9.88%下降15.5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82.35亿元,增长14.44%,其中规上工业产值46.55亿元,下降8.4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玻璃、石墨电极、燃气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等行业产值均保持两位数下降。
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
2019年,乐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177万元,增长6.4%。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77.1万元,增长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099.9万元,增长7.0%。
招商引资
2019年,乐都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9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4%。
金融
2019年,乐都区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8.48亿元,下降8%;人民币贷款余额80.46亿元,增长20.2%,存贷比为62.63%。
旅游业
2019年,乐都区瞿昙寺景区建设和新镇区建设全面完成。“北山赛马”“洪水火龙舞”两项传统民俗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截至2019年,乐都区共有各级各类旅游景区(点)90余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10家,星级宾馆6家,旅行社14家,乡村旅游接待点136家(星级“农家乐”42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6800余人。截至12月,旅游人数238.34万人(次),增长27%:旅游收入7.32亿元,增长35%。
交通
兰青铁路、
兰新高铁、
京藏高速公路、
109国道穿境区乡公路畅通,区府驻地距西宁机场40公里。
2019年,乐都区开通15条公交线路,覆盖11个乡镇,186个行政村、覆盖20所学校、行政村公交覆盖率52.5%。县内班线车辆经营11条不同线路,覆盖乐都区的19个乡镇,其中出租车393辆,公交车102辆,班线车47辆;普货车3211辆。客运量763.4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9217.89万人公里,货运运量1209.13万吨,货运周转量140380.22万吨公里。
2019年,乐都区天然气居民用户数54014户,天然气公司为居民和非居民共提供燃气6335.09万方,其中提供居民燃气3989.80万方。
政治
区长:付强
截至2022年11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9年,乐都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一年、两年入园率98.1%,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81%,初中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114.85%。
2019年,乐都区共有学校142所(辖102个教学点),其中完全小学3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4所,高级中学4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有幼儿园、早教点122所。有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33235人,其中小学生16772人,初中生9053人,学前幼儿7410人,总计中寄宿生5504人,少数民族学生7014人,教职工2863名。
文体事业
2019年,乐都区共有广播电视台转播台12个,“村村通”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0506个,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50415套,调频广播转播台1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5%:电视网络公司1个,有线电视31787户。老年福利服务中心4个,区书法家协会2个,区文化馆1个,体校1所,管乐队和民乐队12个、秦腔和眉户剧团4个。
医疗卫生
2019年,乐都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40个,其中区直卫生部门2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3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个(为非营利私立机构)、民营医院8个、个体诊所44个。全区住院病床实际开放1097张,其中县级医院实际开放515张,民营医院实际开放278张,乡级卫生院实际开放床位304张。
社会保障
2019年,乐都区城镇新增就业19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51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9%以内。培训城乡劳动力总数为4820人,创业培训9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05422人(次),占年度劳务输出任务104050人(次)的101.3%,劳务收入8.92亿元。其中:就地转移41949人(次),省内跨区转移41795人(次),省外转移21678人(次)
2019年,乐都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463人,收缴养老金7282.75万元,享受人数9657人,发放养老金30557.0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665人,收缴养老金3806.39万元,享受人数38667人,发放养老金7101.9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1928人,其中农民工13530人,收缴工伤保险金额1200.76万元,工伤人数153人,支付各类补偿金额948.11万元。失业享受人数322人,发放失业金额259.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11335人,收缴金额115.6万元。生育保险人数7844人,享受人数227人,支出金额179.3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94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957.3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37840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031.50万元。
2019年,乐都区城市低保的标准是568元,农村低保一档4200元、二档3600元、三档2400元。并按标准为3307户8227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057万元,截至12月动态确认城市低保910户1966人,年内发放低保金1113.9万元。特困供养人员共978名(其中集中供养78名、分散供养800名)。动态确定孤儿41人,困境儿童733人,共发放补助金167.76万元。
2019年,乐都区农村危旧房改造1249户(包含农户自筹)共计投资额5620.5万元。脱贫人口1335户,4413人。
历史文化
藏族婚宴十八说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地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伴随藏族婚俗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体内容有:祭神、梳辫说、梳子说、哭嫁歌、出路歌、父母的教诫、马说、垫子、土地颂、房屋、茶、酒、婚礼宴说、系腰带、衣服、祝福、嘱托、吉祥。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和美味佳肴,以及艳丽而华贵的藏族服饰,场面热烈浪漫、庄重华丽。
藏族婚宴十八说,在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丰富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6月7日,藏族婚宴十八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流行于青海省乐都县地方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又称“九曲黄河灯阵”,流传于青海省乐都县岗沟镇的马家台、七里店、李家、水磨湾四个行政村。每三年举办两次,俗称“三年两头”。点灯会期三天,始于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结束,每晚七点亮灯,约十一点结束。每逢灯会,十里八乡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赐福观外游人如织,每天的观灯人数平均在一万以上。
2008年6月7日,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瞿昙寺花儿会
瞿昙寺花儿会,因起源、并流传于乐都县
瞿昙寺一带而得名。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
瞿昙寺“花儿”会,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对“花儿”会的生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研究大型民俗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关系的典型个案,在当地发挥着促进民间物资交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丰富民众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2006年5月20日,瞿昙寺“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瞿昙寺
瞿昙寺,位于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古香古色的明代建筑群。明洪武年间创建,已有600多年历史,在中国藏传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地位。因建筑布局仿照明代北京
紫禁城的布局,而被称为“小故宫”。
瞿昙寺,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寺中珍藏的朱元璋敕赐的“瞿昙寺”匾、象背云鼓、五通御碑、宣德青铜钟,以及御制的金印、象牙印、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等在中国独一无二,瞿昙寺历史上承载青藏高原藏、汉、土、蒙等民族和谐共生的典范。1982年2月23日,瞿昙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湾遗址
柳湾遗址,位于乐都区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墓葬群,地处湟水中游北岸台地,南北450米,东西250米,总面积112500平方米。
柳湾墓地,包括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是我国黄河流域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且保存完好的一处原始氏族社会公共墓地。2006年5月25日,柳湾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2002年5月落成,分上下两层,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占地面积5845平方米,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
西来寺
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山门,大殿、东廊房、会景楼、药王殿等组成。殿宇布局合理,雕梁画栋,气势不凡。院内满是松柏、沙枣、垂柳,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但西来寺的看点不在建筑和院内的布局,而在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栩栩如生的水陆道场画。
羊官寺
羊官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寿乐寺”,藏语全称为“东霞扎西曲林”,意为“北山吉祥丛林”。位于乐都县寿乐镇羊官沟村。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寺内存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修建有118柱的经堂,其建筑为七转九、三重檐、九脊顶斗拱合壁、高三层的藏汉式殿堂。经堂前山脚下,有三转五,三重檐的护法殿一座。还有官房、讲经院、吉洼昂等建筑64间:柳家昂两大院七小院共197间。僧舍127院517间,总建筑800余间,面积达69亩。另有宝塔4座,本康10座。寺院内处各设防护闸栏500米,并有哨所6处。
药草台寺
药草台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乐都县瞿昙镇石坡村。《西宁府志》曰:“药台在城南五十里,瞿昙寺下院也,依山临流,多产药草,因为寺名云”。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落成,具有典型的汉藏建筑风格。与
瞿昙寺同属一寺,史称瞿昙寺下院。1998年,该寺又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沟寺
石沟寺,位于乐都县姜湾村。为汉族道观,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殿宇建于山腰之间,坐东朝西,在数丈崖壁之上依山势建有韦陀殿、山门、歇马殿、观音殿、钟亭、百子宫、药王宫等。其中观音殿为主体建筑。所有建筑依山而建,前面半壁为土木结构,红砖青瓦,飞椽斗拱,后面半壁为依山凿就洞窟,殿内两侧留有山石自然状态,从殿外观之,殿与山浑然一体。
地方特产
乐都沙果
乐都沙果,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乐都沙果别称花红、林檎,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乔木,高4~6米。乐都沙果因产于乐都地区,果实储后肉质疏沙,故而得名“乐都沙果”。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乐都沙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乐都藏香猪
乐都藏香猪,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乐都藏香猪是高原放养型猪种,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地区的猪种之一,它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适宜于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管理,是青藏高原的濒危物种,肉质香嫩可口,皮薄,瘦肉多,属高寒地区优良瘦肉猪种之一,有很高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乐都藏香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乐都绿萝卜
乐都绿萝卜,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乐都县全年日照总时数2843.3小时,日照率为63%,年平均气温6.9℃,年气温较差25.8℃。生长期的积温可达3000℃,河谷、沟岔面积较大,形成了很多独有的高原特色小气候,灌溉条件好,风速小,气候适宜于乐都绿萝卜生产。乐都绿萝卜肉质根呈长圆筒形,长18厘米,横径8厘米,肉色浅绿,约2/3露出地面,外皮绿色,入土部分外皮白色。细尾根长8.2厘米,粗2毫米,白色,肉质根毛重480-560克,净重380-400克,肉质根基本无裂及分叉现象。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乐都绿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紫皮大蒜
乐都紫皮大蒜,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乐都县位于青海高原东部的温暖灌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的生长。种植的乐都紫皮大蒜外皮呈紫红色,蒜瓣紧实、瓣少而肥大,口感好、辣味浓厚,并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
2010年0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乐都紫皮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牦牛肉
乐都牦牛肉,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乐都区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适宜养殖牦牛。乐都牦牛具有粗壮坚实的四肢,蹄质坚实而蹄尖狭窄、税利,蹄底有马蹄铁形硬角质,能攀登利用其他牲畜不能利用的高山陡坡的草场。屠宰后牦牛鲜肉颜色深红,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脂肪颜色微黄;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肉质鲜嫩、无异味,具鲜牛肉特有气味。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乐都牦牛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大樱桃
乐都大樱桃,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90年代,乐都区从山东省引进大果樱桃,经过试验获得成功,此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乐都大樱桃色泽鲜艳、红如玛瑙、肥厚多汁、酸甜适口、果香浓郁,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乐都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长辣椒
乐都长辣椒,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乐都区辣椒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有种植。乐都长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适中,味香口感好,个体长大,营养丰富。经检测,干物质为9.49%,比山东高4.49%;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为0.05毫克,比山东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09.3毫克,比山东高47.3毫克。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乐都长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洋芋
乐都洋芋,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11月01日,乐都洋芋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著名人物
叶万彬
叶万彬,男,藏族,1977年5月生,青海乐都人,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11月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青海省果洛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
蒲文成
蒲文成,别名白玛曲扎,男,汉族,青海乐都人,1942年11月生。1960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民族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社科院副院长,青海省人大第八、九届常委,
青海大学、
青海师大、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委党校、
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特邀教授。
马秀珍
马秀珍,女,汉族,1963年5月出生,青海乐都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管医师,1982年9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
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乐都区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8年10月,乐都区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19年10月,乐都区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1月,乐都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1月,乐都区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
2021年6月,乐都区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2月,乐都区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2年4月,乐都区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