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旗
古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习俗
风马旗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习俗。藏族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和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雍仲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旗子来历
和西藏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艺术一样,风马旗的创作与传播,也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驱使并为之服务的,它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关于风马旗的源初,西藏宗教界、学术界虽各有掌故,但公元十二世纪初许多噶举派寺院为广布其教义而悬挂风马旗,是各家各派都首肯的。
一般认为风马源于一种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对动物魂灵的崇拜而来。最初的风马是直接将羊毛系挂于树枝草丛,如今在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头颅等物。藏族原始宗教认为,山神是地方保护神,它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本地区众生的安全,常骑马巡视辖区,保护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藏族认为,“风马”在深层意义上指人的气数和运道,或者特指五行;在灵气聚集之处(神山圣湖等),挂置印有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等愿望的风马,让风吹送,有利于愿望向上苍神灵的传达和实现。为报答山神和上苍神灵,每到祭日,人们便虔诚地举行煨桑仪式,献上“隆达”。所以制作插挂“隆达”成为不可或缺的仪轨。
风马旗的祭祀活动,与其图像象征内涵有关。经幡的中心是一匹骏马,骏马形象是神速的象征。祈愿受五种自然物制约的世间一切事物,由对立转向和睦,由坏转向好,由恶转向善,由凶兆转向吉兆,由厄运转向幸运。不仅能够转变,而且转变得迅速。经幡四角画的四兽图像,老虎栖息在森林中,老虎的形象象征着木或风;狮子居于山上,狮子的形象象征着土;鹏鸟飞翔在天空,双角喷发出火焰,这种形象象征着火;龙生活在大海中,鱼龙的形象象征着水。风无处不在,风即天。在这里没有把森林、高山、大地、天空、河水、大海作为六种自然物直接画上去,而把在这些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形象作象征,可见它不是仅仅表现六种自然物,而是把它们作为主要内容。而马背上画的那个象征财运的“喷焰末巴”,就是促成实现人们心愿的如意吉祥。除开分别不同的五色象征之外,一般还有一面主幡,形制要大于五种不同单色的经幡。主幡与边镶布条颜色搭配,是根据藏族历算关于母子生克学说中相生原理来决定的,如主幡的颜色是绿色,边镶布条的颜色应该是蓝色,主木水相生。故而马经幡象征着生命的本源,具有深奥的意义,整个经幡完全是融情感与理性为一体的产物,完全是表现人们美好精神愿望的载体。
但在最初的实际运用中,风马旗并不是寄托藏人祭祀神灵、祈祥祛难的心愿的,而是军队的标志。根据才情横溢的根敦群佩著作《白史》称:大部分臣民皆为游牧,每户门上都立一根旗矛,这是藏族独有的习俗。此亦最早是军户的标识,后演变成为一种宗教习俗行为。哪怕是一户也要在门上插经幡,一直保持着。
制作方法
材料
常见的风马旗多由布制成,也有用麻纱、丝绸及土纸的。风马有方形、角形、条形等,通常为10-60厘米不等的长开或正方形。风马小可到一条一缕,大可到整匹整幅的棉布,或串挂于绳,或随意抛洒。劲风吹拂之时,成片成串的风马在蓝空、雪山及明湖的背景中漫天飞舞
颜色
风马旗的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民谣中唱道:黄幡象征自现莲,红幡象征雨调和,青幡象征后裔长;红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红幡插在屋顶上,如红火永兴旺……布的颜色在这里是有明确的寓意的,即所谓西赤、东青、南黄、北绿的宇宙四方之说。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
因为色彩的象征涵义,故而农家过年在房顶换插五色经幡时,也有搞得十分简化的,仅在一根分叉很多的树枝上,从上到下分色挂单色布片,布片上并不印上图像,一种色布横着排列系挂五片。故而五色风马经幡,是完全表征着天地万物众神。五色彩箭、五色空行母、五色毛线和四色护法神等,都与此种象征意义有关。
图案
常见风马旗的图案中心大都为一匹矫健宝马,马背上驮着燃着火焰的佛法僧三宝。四角环刻着可以排除消极影响的四尊保护神,它们是象征深刻圆满的金翅鸟,象征穿透力,象征警戒状态的老和象征胜利的狮子。这种构图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循环往复、生命经久不息。另还有佛像、八宝吉祥和佛经等图案,它们大多由木刻雕版印成,但也有用石刻版和金属刻版的。雍仲本教认为:风马中的五种动物象征人类的五种组成部分,即马象征灵魂(或吉祥),象征生命力,虎象征身体,龙象征繁荣,狮象征命运。一段或一句经咒散置其间,图与文相映成趣。
印制
拉萨附近的几家传统作坊和寺院、后藏日喀则以及康区德格是风马旗的三大雕版印制中心。一块风马旗版雕刻完毕(以木质版居多,也有石刻版和金属版)即分别印刷于白、黄、红、绿、蓝等各色布面上,一面面风马旗随即诞生了。
风马旗的印制过程并不复杂,但却是充满宗教严肃感的。如所用的布、纸、油墨(前后藏地区喜用黑色油墨)必须洁净,木版用过一次必须经过熏桑方可再用,工匠亦应于工作前焚香净手颂经,并应尽量选择朝东南方向的房屋做工作间,否则就会减损风马旗的神圣力。
基本分类
用途
一类就是布印“风马”旗。它是在长方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各个单色布片上印刷上红色或黑色的拼图和经文,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不等,主要用于悬挂或插挂。每五色为一组,数组为一挂,视环境地势需要,可长可短,长者达百米以上,短者犹如片片活脱鲜亮的小彩旗,插于草原帐篷、农家宅院、城乡居民的屋顶上。仅以插于每户藏家房顶的经幡来说,每年都要换新。换新的日子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藏历新年初一过后的某个良辰吉日。这天早上太阳刚升起照到房顶的时候,全院老老少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而欢乐的换插经幡、祭神、祈福的“托散”仪式。
另一类是纸印“风马”片。主要用作对天神、山神、赞神和龙神以及佛事祭祀活动时祭献抛撒的吉祥物,也可作为供奉物成组悬挂或张贴于室内外。大者尺余,小者仅几厘米。最常见的就是风马图像印在四五公分见方的纸片上,这种风马纸片成千上万地印制,它也作为一种祭祀用品,煨桑时撒在喷吐飘飞的烟缕上,随着香烟飞升起来。每逢宗教节日,在所有大小寺庙包括拉萨大昭寺前的煨桑灶旁,往往是风马纸片到处飞舞,飘落积存到地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层。
第三类就是各种经幡,根据色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黑色或朱砂色将经文图符印制在整匹白布上;一类是同“风马旗”一样,在蓝、白、黄、红、绿布块上用经文图符相间组合的经幡。
风马旗还有一项不易见到的功能,即遇有活佛尊者圆寂,家家户户须将房顶上的风马旗置放倾斜,以示致哀。
其他信息
根据其地点场景、信仰仪轨、祈祷功能的不同,一般又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悬挂式的,视其环境、地势、用途张挂,可长可短,可疏可密,长者达数百米以上,密者数十上百层悬挂,有的还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占地面积数百上千平方米的经幡城。这些悬挂式的经幡,具体形状各种各样,有在长条形的布上印上四方形的风马旗图案;也有网状条幡。
第二种插挂式的,在竖长方形的纱布或丝巾上印以风马旗图案,一边缝在旗杆上,另一边缀上很多条直的飘带。这些风马经幡主要插在村口、屋顶、十字路口、山顶或山道上。
第三种就是经幡塔,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布块做,也可以用哈达一样的丝巾来做。在康定道孚等县区,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座用丝质风马经幡层层系挂、片片重叠而成的撑天大伞般的经幡塔,用作集体祭祀的场地。在黄河源头玛多县的一座经幡塔,高10余米,方圆百余米,用无数条牦牛绳呈放射状牵连起,由几十层经幡呈环状围绕中心嘛呢堆上高大的经幡柱,整体呈现出宽大的金字塔造型,真是蔚为壮观。
第四种是立柱式经幡,常见于寺院、佛殿、经塔、山顶、宅院、神山、圣湖等地。其形制巨大者达数十米,如阿里冈仁波钦神山下的经幡柱、江孜白居寺“十万吉祥多门塔”前的经幡柱等。柱顶装饰有铜铸镏金日月、宝瓶、五彩华盖、牦牛尾,然后就是数十米长条的风马经幡,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的巨响。
风格流派
纵观西藏各地的风马旗,尽管其主体形象近乎是符号般的相对不变,但其风格流派大致是可一望而知的。
拉萨
拉萨地区的风马旗,雕版和印刷大致集中于郊县的几家传统作坊和几大寺院,所以形制风格较为统一,风马图案严谨而富丽,无论宗教感还是艺术感都显得正统一些。雕版偏重严谨、富丽,表现内容很宽泛,小至一字一马一塔、一句咒语,大至描绘“天界神灵居处”、“如意宝树供养图”等。形象纷繁,线条细密,刀工考究,印刷上选布择色一丝不苟。从横贯于布达拉山药王山之间那一串串万国旗般随风飘舞的风马旗,人们更多能感受到的是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中心区所特有的正统气象。
后藏
后藏地区(泛指日喀则地区所属的广阔地域)的风马旗,在表现内容与形式手法上和拉萨近似,但更世俗生活化,形式、内容较为自由灵活,新年时多在乡间寺庙民舍的屋顶以及村口张挂。后藏地区一些远离城镇的乡野间的风马旗,文字图像多是随形就势,有意或无意地挣脱着规范:飞临天界的神驹宝马变成了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马、小驴;龙往往变成石上爬的四脚蛇之类;虎和狮子则更像是对家猫豹猫的描摹;金翅鸟有时变成藏鸡,有时又变成雄鹰。总之,这些普通而亲切的形象使这种神秘性的供敬品反更贴近人间烟火了。后藏地区当属严肃规范之作的风马旗也不少,但与拉萨风马旗相比,艺匠们创作自由度要多些。
藏北
粗犷、自由、兼融、变异,这八个字可以概括藏北地区风马旗的风格。木版在藏北地区是很珍贵的,无论从藏南河谷林区运来,还是从祖国内地运来,都须经过数千里的艰难跋涉。所以当地艺匠往往就地取材从玛尼石上直接拓印,这便出现了玛尼石刻艺术。这类作品,往往构成与图像丰厚饱满,大刀阔斧,尤显粗犷豪放,张扬洒脱,可视为风马旗艺术中的一枝奇秀。藏北草原险恶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一代代骁勇善战如格萨尔式的英雄,这种文化也反映到了风马旗艺术上。草原上驰骋的骏马,被驾轻就熟地搬进了画面,马的形容气质已没有了前后藏风马旗上那种非驴非马的尴尬相,而是一派矫健轩昂。经咒和图像更加摆脱了固定的格局,被随心所欲地布置排印于画芯内外。更为别开生面的是牛、羊、羚羊形象的登堂入室,当地艺匠们对这些在宗教殿堂中没有地位寓意的牲畜情有独钟,既扩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也丰富了草原民俗学的内容。
藏东
玛尼石和风马旗艺术而论,藏东地区当属一流。就风马旗而言,这里既有邻近川西重镇德格印经院的文化优势,又有取用不竭的原始森林作后盾,更重要的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雕版队伍。所以蔚为壮观的藏东风马旗阵容与魅力决非未临其境者所能想象出的。另外,尽管藏东各县一般属富庶地区,但寺院的分布却少于雪域腹地。正因如此,广大信众便将一处处有来历、有灵性的仁山智水精心地用风马旗、玛尼石装点起来。藏东风马旗不是拉萨那种五颜六色的小风幡,而是以一块或数块雕版回环往复地印于几丈长的白布上。印色为赭红和黑两种,单纯而强烈,日晒雨淋后更显浑然。
林芝
林芝地区,旧称工布。有着山高、水急、沟深、林密的自然环境,为珞巴族门巴族、登人与藏族杂居区,所以民俗风情与文化形态迥异于前后藏地区。通常意义的寺院庙宇在这里并不多见,但神湖、神山、神石、神树、神坛等原始崇拜物却比比皆是。工布地区风马旗的形制与面貌和藏东地区大同小异,不同点只是将藏东的横挂式风马旗,改为竖挂在一棵棵参天古柏之上,远远望去恰似一片片凯旋般的幡海旗林,在雪峰翠谷的衬托下,非常别致壮观。
康区
康区的风马大片大片回环往复,色泽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烈,如安多湟中一带分布于黄河源的风马直如幡城一般。
沟通桥梁
人们无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次,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挂经幡,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野岭,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风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以示对山神岩神的虔诚与供奉;在圣迹古刹张挂五彩风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和选取哲贤圣的崇拜与礼赞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一定插挂风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祷,祈望五谷丰登;山河路口张挂风马是希望舟车无碍;天葬台附近张挂风马则是超渡亡灵寄托哀思……等等。总之,风马旗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
前后藏地区的人们喜欢在房顶与门首挂风马旗,这是对人畜兴旺时运亨通的企望。在金沙江两岸,特别是金沙江上游两岸,风马旗成林、成塔。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覆盖于风水宝地,岁岁年年、日日夜夜在风中飘扬,犹如无数僧众日以继夜地诵颂着真经。
甘肃、青海藏区还有在隘口与山顶放飞纸风马旗的习俗。适逢正月,寒风劲吹,纷纷扬扬的风马旗雪片般飘入云端娱悦天神。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藏族人每每将自己或逝者的手镯、帽子、须发或一团羊毛系于风马旗上,则是希冀能借助其力牵引升腾,而使运气增长,福星高随。
相关传说
关于风马旗,有着很多种美丽的传说。最常听到的有两种,一种是:当年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手持经卷闭目思索时,一阵大风刮来,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经书。它们在风力的作用下,碎成了千万片,被风儿带到世界各地,带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劳苦大众手中。凡是得到佛祖经书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们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便用彩布制成三角形,上面印上经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挂在风吹得着的地方,以求消灾祈福,祈求平安。
另一个传说是:一个藏族僧人在印度取得真经,回来的路上过河时把经书弄湿了,他把经书全摊开凉晒,自己坐在一棵大树下打坐入定。突然间,天地响起法锣、法号,阵阵梵音回荡,微风拂面,天宇盘旋。僧人感觉浑身通泰,大彻大悟。他微微睁开眼睛,原来一阵风起,刮得经书满天满地满河面。据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僧人的顿悟和颂扬佛经,就把经书印在布上,直接挂于天地之间。是那些飘扬在风中的彩旗天长日久便成了如今祈祷用的经幡。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上天的虔诚和敬意。故而风马旗成为藏族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藏族苯教与藏传佛教互相融合后文化精神的外化象征。
艺术象征
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们在刚搭好的帐篷上系拴风马旗,是为了求得逐水草而迁徙的福佑;朝圣者跋涉荒漠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显示着对水神的敬畏;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则是对山神的供奉。在金沙江两岸,我们可以看到一处处以整匹整幅棉布印成的巨型风马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覆盖于风水宝地,一任东西南北风的吹拂,犹如无数僧众日以继夜地诵颂着真经。
参考资料
雪域高原瑰宝之藏传佛教. 中国西藏网.2013-10-26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16:25
目录
概述
旗子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