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指
西藏东部地区,主要是
昌都地区及
林芝地区东部(察隅县、墨脱县、波密县)。总面积达22.61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26万人。藏东地区地处
横断山脉和三江(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
四川、
青海、
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
川藏公路和
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
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
缅甸和印度接壤,西北与西藏
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
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藏东地区概况
藏东昌都地区
昌都市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所辖七个
地区(
地级市)之一,地处
横断山脉和三江(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
四川、
青海、
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
川藏公路和
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
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
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
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
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东部三县
察隅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地区东部的伯舒拉岭地带,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东临
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
昌都市
左贡县,南面与
缅甸和印度接壤,西与
墨脱县相邻,北与
昌都市相接。面积31659平方公里(2003年)。
耕地面积3.5万亩,森林面积864万亩。总人口25823人(2003年)。辖3乡3镇。[1]2005年,察隅县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17625万元。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
波密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地处东经94度0007-96度3004,北纬29度2106-30度4026。全县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318国道从县中心穿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地区政府驻地林芝县八一镇230公里,距昌都市八宿县217公里。 1959年成立波密县委。地处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为冲积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
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
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墨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5.04获批设立)下辖的一个县,位于
西藏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1200米[1],最低海拔115米。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截至2011年,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含1个民族乡),60个村。境内的居民主要为
门巴族和
珞巴族。[1]
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
历史沿革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它被称作从
四川和
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是
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
昌都古称“康”或“客木”,以区别于卫、藏、阿里等地区。昌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和1980年相继发现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昌都
小恩达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已形成了初级村落。当地的居民已开始种植易于生长的谷子,饲养适应性广泛的家畜猪,同时也以狩猎狐、青羊、马鹿等作为补充。昌都的察雅一带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桨巴》所记述的格萨尔与“炯巴”人为争夺食盐而发生交战的地区。按照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这里同时是“朵康六岗”中的察瓦岗,系有名的产盐之地。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传说是“炯巴”人留下来的石墙、石阶等建筑遗址。
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昌都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 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我国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也称,今昌都一带为东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日在昌都还可以看到吐蕃东女国和苏毗王国文化的痕迹。
公元13世纪,元朝将西藏归于中国版图后,在昌都和四川
甘孜设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时西藏佛教
格鲁派兴起,其影响逐渐深入康区,在昌都形成若干呼图克图--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朝政府在此设置了
朵甘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各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
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后,昌都也受固始汗的统治。
清朝(1616-1911年)在这个地区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辖其地,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管理。清朝还在昌都设立了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昌都,并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昌都,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台。清末赵尔丰在昌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实行改土归流,昌都地区改称川边。
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其改称为朵麦地区,设立了“朵麦基巧”,划昌都为25个宗。
1950年10月19日,成立了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并下设3个管辖区,即昌都解放委员会直辖13个宗、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所辖10个宗和波密地区第二办事处所辖3个宗及盐井、察隅共28个宗,直属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管辖。
1955年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昌都地区则划规其管辖,1960年初设昌都地区行署。地区行署驻昌都镇。
地理环境
气候
昌都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
日照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
雪灾、冰雹。
昌都的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点。由于受南北平行峡谷及中低纬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昌都地区山脉河流的南北纵向排列有利于暖湿气流的南北输送,峡谷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于水平变化。
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年平均气压和每立方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2/3。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气温偏低。昌都地区各地年平均气温为2.4℃—12.6℃。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5—9月的降水量在182.3—538.2毫米之间,占全年降雨量的77.9%—95.8%。10月至次年的5月降水量为19.6—102.6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3%—21.2%。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各地的年蒸发量在1325.3—2617.2毫米之间,地处怒江河谷的八宿年蒸发量最高,为2617.2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