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县
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县
墨脱县(藏文:མེ་ཏོག་རྫོང་།,英文:Medog County),别名白玛岗,隶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3.145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墨脱县辖7乡1镇,政府驻墨脱镇,常住人口14934人。墨脱县的珞巴族与门巴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随着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提升。
名称衍变
墨脱,藏语意为“花朵”,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相传9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相,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白玛岗”,历来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清朝安国定边的将领刘赞廷曾曰:“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桃源。”
历史沿革
清代以前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墨脱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唐武德元年(618年,藏历土虎年)左右,珞瑜地区被吐蕃军队占领并确定了其统治地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藏历土狗年),吐蕃王国打败吐谷浑后,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其部分居民移入珞瑜地区进行管理。
13世纪中叶,蒙古汗国大将西凉王阔端设府凉州遣军队入藏,其政治势力直抵珞瑜地区。
清代时期
18世纪前期,门巴族从门隅和主隅地区东迁至墨脱定居。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藏历第十三饶迥铁鼠年),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派塔布地区达拉甘布寺的藏族喇嘛甘布巴到白玛岗传教,建立了仁青崩寺,西藏地方政府从此加强了对珞瑜地区的控制。
约在19世纪后半叶,门巴族和珞巴族之间因争土地和猎场发生纠纷,进行械斗。波密土王先后在墨脱地区建立了地东宗和嘎朗央宗,势力扩及到下珞瑜地区,进而统治了墨脱及大峡谷地区。
清光绪七年(1881年,藏历第十五饶迥铁蛇年),波密土王在墨脱地东设立地东宗,下设5措。后因地东无水,迁至墨脱村,改称为墨脱宗。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十六年(1927年,藏历第十六饶迥火兔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藏历第十六饶迥铁马年),藏波战争爆发,波密土王战败,墨脱直接归西藏地方政府统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军西藏后,将波密、珞瑜、工布三地区划属波密分工委管辖。1959年7月23日,墨脱县属塔工分工委所辖。同年8月27日,墨脱县委、县政府在米林县派区正式成立。1960年2月24日,塔工分工委改名林芝分工委,墨脱县属其管辖。1964年7月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2月1日,墨脱县由拉萨市划归林芝地区管辖。1988年,墨脱县全县撤区并乡工作完成,共建立8个乡、59个行政村。1988年5月,达木珞巴民族乡经国家民委批准成立。1999年,撤销墨脱乡,建立墨脱镇。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设立地级林芝市,墨脱县属林芝市辖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4'~29°56',东经93°46'~96°05'之间,东以丹巴曲与察隅县相隔;北以岗日嘎布山与波密县相接,嘎隆拉为其主要山口;西北以喜马拉雅山东端主脊体为界与米林市相邻;西南以西巴霞曲为界与山南市错那市和隆子县分界;南面以喜马拉雅山脉山麓线为界与印度毗邻。全境极点直线距离南北长262千米,东西宽约227千米,国土面积3.145万平方千米。
气候
墨脱县形成了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墨脱县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小雨多雾,夏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空气湿润,相对湿度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墨脱县地貌类型多样,以高山深切峡谷地貌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相对高差7000余米),山地出现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面多雄拉山地,从终年冰雪覆盖的寒带向下,相继出现山地亚寒带、山地温带、山地亚热带和山地热带等垂直气候带。墨脱县的北面和西面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广阔的高原,东面是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伯舒拉岭。从高原向该地区挺进时,每向南1千米,海拔高程就下降100米左右,个别垭口还要大于这个数值,向南不仅海拔高程急剧下降,而且地势也愈开阔平缓。由于三面环山,北面屏障层叠,偏北的冷空气受阻,使墨脱县终年可免受强大的冷空气的侵袭和危害,故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方要高出5℃~6℃。南面距孟加拉湾不远,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吹进。
墨脱县常年日照时数1500.7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为1600.5小时,最少的年份为1489.5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平均为146.6小时,最少的月份是6月,平均为100.7小时。
墨脱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3月至5月,降水量575.1毫米;6月至8月,降水量110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9月至11月,降水量为418.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为97.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左右。年降水日数在200天以上。
地质
县境北部所在的冈底斯陆块和南部所在的喜马拉雅陆块及印度陆块皆原属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自前震旦纪该古陆的变质基底形成后,县境内的这3部分地壳皆长期处于陆表海或陆缘海之中接受沉积。三叠纪,随着冈瓦纳古陆的裂解作用,冈底斯陆块脱离冈瓦纳古陆,县境北侧因此出现裂谷并发展成次生海。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这一次生海盆逐渐发展成宽阔的新特提斯洋(雅江洋),墨脱断裂带(蛇绿混杂岩带)中的蛇绿岩块就是在这一洋壳的残留碎块。
侏罗—白垩纪期间,随着南侧的新特提斯洋洋壳不断地向冈底斯陆块俯冲消减,区内北部的冈底斯陆块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晚白垩世,南方的印度板块脱离冈瓦纳古陆而快速北进。到始新世,终于完成和冈底斯陆块(此时已为欧亚大陆的南部边缘)的碰撞,新特提斯洋关闭。区内也从此脱离海相沉积环境。洋盆中的沉积物和洋壳碎块经构造混杂后最终形成蛇绿混杂岩带。
渐新世—中新世,随着印度板块的继续北进和冈底斯陆块的阻挡,板块北缘的喜马拉雅陆块被拆离开来并逐步发展成逆冲推覆带,印度陆块也沿着主边界断裂俯冲到喜马拉雅陆块之下。中新世—上新世,这一逆冲推覆活动达到顶峰,喜马拉雅山脉也因此高高崛起。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体中的重力作用等导致藏南拆离系主剥离面向北滑落,藏南滑脱拆离系随之定型。在这一过程中,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西瓦里克前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磨拉石建造。
第四纪,雅鲁藏布江水系等逐步侵蚀下切,墨脱县现今地貌景观形成。由于印度陆块沿着主边界断裂(MBT)和南侧的主前缘断裂(MFT,在印度境内)至今仍在向北俯冲,导致喜马拉雅山区至今仍是地震活动强烈的活动构造带。
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从县境中部弯曲而过,沿着这条构造带,在悠久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发生过新特提斯洋(雅鲁藏布江洋)的生成、俯冲、闭合和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以及碰撞后陆内汇聚阶段的逆冲、伸展、隆升、走滑、变质、熔融等地质作用,是喜马拉雅山造山带中最引人瞩目的地区之一。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及支流桑曲一线)为界,县境内的地壳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属冈底斯陆块,西部属喜马拉雅陆块。而县境最南部以主边界断裂为界,以南属印度陆块。
墨脱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比较复杂。大致以县境北东部的墨脱断裂(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为界,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地层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拉萨—察隅分区,出露有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群)长英质片麻岩和片岩;中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变质石英砂岩、片岩、板岩、大理岩夹变质火山岩;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地层属喜马拉雅地层区,可进一步分为高喜马拉雅分区和低喜马拉雅分区,出露有元古界—寒武系的变质岩、下古生界变质岩和石炭—二叠系的变质岩。县境最南部为西瓦里克地层分区,出露有上新统—早更新统的西瓦里克群。
地形地貌
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森林广布,境内地面溪河与山川相呼应,呈树枝状分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墨脱县东、西、北三面环绕着高山,雅鲁藏布江自北向南穿过全境,形成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势,县北部为岗日嘎布山脉,西部和西北部属喜马拉雅山脉高山地段,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段。最高地段位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南脚处,海拔一般在4000~5000米左右,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7米,参考基准为EGM96全球水准面模型(原地图注记为56黄海高程7782米),山顶常年积雪,山势陡峭;最低地段为雅鲁藏布江出口处巴昔卡,海拔154米,平均海拔1200米。由于高山冰雪融冻侵蚀和河流的切割,使墨脱县绝大部分山地的切割密度大,切割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有的甚至6000多米,尤其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更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
墨脱县境内主要山脉有东喜马拉雅山脉、岗日嘎布、贡拉嘎布、盖西比、班岗热、日羌卢、格多热、高尤拉、阿波尔山脉等。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海拔7787米;嘎日峰,海拔5551米;昂宗峰,海拔5380米。全县地貌类型大致分为:北部冰蚀高山、极高山;东西部寒冻高山;中部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南部低山、丘陵平原等4个地貌类型。
土壤
墨脱县处于热带北缘山地,属于热带季雨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由于境内多高山深切峡谷地貌类型,地形相对高差大,在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不同,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生物气候带、垂直带和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高山寒漠土主要分布于县境内东、西、北的高山和极高山区,其海拔在5000米以上,上承雪线,下接高山草甸土,是土壤垂直带谱中分布位置最高的。
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东部海拔4700米的高山地带,上接高山寒漠土,下连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或亚高山草甸土,全县有27.63万亩,占总面积的0.59%。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4200~4500米较平缓的山原面上,上与高山草甸土相接,下与灰化土相连,亚高山草甸土包括3个亚类,即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和亚高山林灌草甸土,全县有759.98万亩,占总面积的16.20%。
由于受暖湿季风的强烈影响,在海拔3300~3600米的山地中出现了灰化土土壤类型,全县55.03万亩,占总面积的1.17%。
暗棕壤主要分布于受季风强烈影响的山地土壤中,它位于酸性棕壤之上,其海拔3100~3500米,全县有802.9万亩,占总面积的17.11%。
酸性棕壤在县境内主要分布于受季风影响强烈的高山峡谷区谷坡的中部,处于黄棕壤与暗棕壤之间,其山地海拔2500~2800米,全县有382.32万亩,占总面积的8.15%。在酸性棕壤带内,适合开垦耕地,缓坡地极少,部分地方已成为刀耕火种地,主要种植玉米、“蔓稼”(鸡爪谷)等。
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强烈影响的亚热带山地,是重要的森林土类型,其山地海拔为2100~2500米,下连黄壤,黄棕壤的上限在热带湿润地区与灰化土相衔接,在亚热带湿润地区与酸性棕壤相连,县境内这类土壤面积较大,有544.8万亩,占总面积的11.61%。
黄壤是墨脱一个重要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强烈影响的亚热带山地,其分布于海拔1100~2100米,全县有1162.17万亩,占总面积的24.77%。黄壤土类,在县境内只发现黄壤亚类,它包含自然黄壤两个土属,耕种黄壤3个土属。
黄红壤分布于县境内的墨脱、亚让、背崩和西让等地,沿雅鲁藏布江边呈狭长带状分布,全县有65.45万亩,占总面积的1.39%。黄红壤是在自然黄红壤上经人们开垦熟化而形成的耕作土壤,它包含两个土属即坡积物耕种黄红壤和非石灰性洪积物耕种黄红壤。
在县境内的砖红壤包括砖红壤和黄色砖红壤2个亚类,在南部海拔1100~500米分布着砖红壤;在海拔500米的丘陵岗地、山麓和平原分布着黄色砖红壤。
县境内地表多为高、中山深切,坡度陡峭,地形十分破碎,因而草甸土不发育,除多雄拉山南坡拉格有局部地段发育着沼泽草甸土,其他山地坡脚的零星碟形洼地也有形成。河流深切,河漫滩地林灌草甸土也难于形成,仅见金珠藏布上游的格当乡附近之河漫滩出现小面积林灌草甸土。
县境内潮土的面积很少,只有格当乡的那巴村和兴凯村流经的金珠藏布河流阶地,其面积为0.09万亩,占总面积的0.002%。
水文
墨脱县降水量充沛,地表切割密度大,水系发育旺盛,河流均为外流水系,湖泊都是淡水湖。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所形成的冰川均为海洋性冰川。墨脱县境内有雅鲁藏布江流经,其支流金珠藏布、央朗藏布、西莫日河、西工河、白马西路河皆由墨脱县起源。由于水量充沛,河流侵蚀,切割剧烈,形成千山万壑的状态;山脊至河面高差在1000~6000米之间,河谷狭窄,岸坡险峻,悬崖绝壁,坡度一般在30°~75°之间,河床弯曲,比降大,岸石跌水多,水流湍急,流速一般在每秒2~3.5米以上,洪涸水位相差可达数十米,河床多乱石、险滩,不易舟渡;夏秋季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常常冲毁道路和桥梁,阻塞、断绝交通,除固定渡河地点外,一般均不易徒涉。
由于大断裂充分发育,地热出露点多,墨脱地区形成众多温泉。这些温泉以热泉喷涌而出,且不时连成串珠状,其规模、强度、水温各有特色,但大多对人畜无害,含硫黄成分低,可供沐浴或饮用。主要温泉有果登温泉、甘登温泉、达木温泉、阿尼桥温泉、加热萨温泉。
自然灾害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弧形山系东端的一个强地震带,属于地震多发地区,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2019年4月24日4时15分,墨脱县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22年1月25日10时51分,墨脱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同年11月10日13时01分,墨脱县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24年3月28日13时42分,墨脱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9年1月,全县水域总面积683.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2.18%,其中,河流220.47平方千米,占水域面积32.26%;湖泊23.79平方千米,占水域面积3.48%;滩涂28.92平方千米,占水域面积4.23%;冰川及永久积雪410.17平方千米,占水域面积60.02%。
土地资源
墨脱县土地利用分类为7个一级类型,15个二级类型,3个三级类型。截至2019年1月,全县总土地面积46910116.7亩,折合为31273.4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660.5亩,占土地总面积0.08%(占实际控制区面积的0.38%);林地41137236.4亩,占土地总面积87.69%;牧草地236749.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6774.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0%;交通用地2388.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1%,水域1025017.9亩,占土地总面积2.18%;未利用土地4424289.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43%。
生物资源
在墨脱县境内众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中,植物多样性资源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蕴藏量大,应用范围广。截至2019年1月,境内已记录有高等植物2278种,其中维管束植物190科757属2117种(包括蕨类植物40科100属276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7种、被子植物144科646属1824种),苔藓植物35科86属161种。有国家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西藏自治区保护的野生植物14种。据其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油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树脂植物、树胶植物、染料植物、纤维植物、果树植物、手工艺原料植物等。
墨脱林区有用材树种250余种,云南铁杉、苍山冷杉和墨脱冷杉构成了墨脱山地温带、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的主体,林分蓄积量大,其木材纹理通直,均匀细致,质地优良。组成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的建群的珍贵特有树木如栲属5种、石栎属4种、青冈属4种、润楠属4种、樟属2种、楠属2种及樟科其他属、梧桐科等。这些树种多立木高大、粗壮。主要种类有西藏石栎、西藏青冈、印度栲、水青树、大叶桂、墨脱楠、红梗润楠、小花木荷、云南铁杉和肉实树等。还有高大的阔叶树木小果紫薇,树高在60米以上,胸径达两米,按木材单位蓄积量推算,有每公顷高达1000多立方米的特殊林分。
据不完全统计,墨脱有药用植物490余种,有观赏植物350余种。其中草本花卉近150种,观赏树木200余种,墨脱有重要的野生油料植物几十种,主要种类有油葫芦、独子藤、马旦果、紫苏、油渣果和黄牛奶树等。野生可食用果类100余种。
2023年8月,西藏兰科调查队在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河边调查兰科植物时,发现兰科旗唇兰属的一个未知种。通过形态性状研究,调查队确认该种为旗唇兰属的一个新种,并以墨脱县命名—墨脱旗唇兰(Kuhlhasseltia motuoensis);截至2023年11月,墨脱旗唇兰仅发现一个野生居群,约25株。
墨脱县自然地理景观多样,生物多样性,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野生动物具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富含珍贵、稀有、特产动物,许多动物属国家和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对象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截至2019年1月,墨脱境内已记录有野生脊椎动物457种,其中野生哺乳类动物有8目21科60属70种,野生鸟类动物有18目45科161属291种,野生两栖类动物有2目5科15属34种,野生爬行类动物有2目8科34属46种,野生鱼类动物有2目4科14属17种。此外,已记录墨脱县境内有野生昆虫类动物在2000种以上。墨脱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是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县,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其中鸟类6种,哺乳类10种,爬行类1种;西藏自治区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其中鸟类11种,哺乳类12种,爬行类1种,鱼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42种,其中鸟类25种,哺乳类16种,两栖类1种;西藏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42种,其中鸟类22种,哺乳类16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鱼类2种。各种野生动物依其自身的生态习性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生境。
2024年11月,在林芝市墨脱县格当境内首次观测并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雕鸮的影像。
可再生资源
雅鲁藏布江的水量和水能蕴藏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长江。而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蕴藏量又以墨脱县境内最为富集,所以墨脱县具有雄厚的水电能源优势,天然水能蕴藏量达8000万千瓦。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2月,墨脱县辖7乡1镇(其中包括1个珞巴民族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民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45个行政村。政府驻墨脱镇。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7月,墨脱县常住人口14934人,乡村人口11487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18人,占22.2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571人,占77.72%。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528人,占57.28%;女性人口为6361人,占42.7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50上升为134.07。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386人,占22.74%;15-59岁人口为10518人,占70.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985人,占6.62%;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4人,占3.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减少4.7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增加3.9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0.7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持平。
民族
墨脱县是中国门巴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墨脱县的居民以门巴族、珞巴族为主,还有汉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县常住人口中,门巴族人口为7842人、珞巴族人口为1541人、藏族人口为1883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247人、汉族人口为3376人。
语言
藏语对珞巴族和门巴族的语言影响很大,尤其是政治、宗教、天文、技术等词汇,多数借用藏语。两族各有自己的语言。包括各自的方言和土语,但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两族的语言均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
截至2023年8月,墨脱县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走深走实,进一步营造了语言互通、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明显提升。
宗教
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苯教(西藏的原始宗教)和喇嘛教。
珞巴族信奉所有的神,他们认为天地、日月、星辰、树木、小草都依附神灵。珞巴族信奉原始巫教,珞巴族的巫师分为两种:一种称“米吉”是专门杀鸡看肝的;而另一种称“纽布”专门杀牲口,驱病驱灾的。
经济
综述
2019年,墨脱县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023年,墨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1亿元,增速6.82%;第二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速10.37%(工业增加值0.26亿元,增速9.26%,建筑业3.07亿元,增速19.24%);第三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速11.57%。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37: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092元、23026元,同比分别增长1.5%、35.17%。
第一产业
2023年,墨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63.94万元,较上年增长8.56%。其中,农业产值4656.65万元,较上年增长8.06%;牧业产值1283.9万元,较上年下降19.14%;林业产值461.39万元,较上年增长1595.66%;渔业产值12万元,较上年增长10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50万元,较上年增长16.67%。
2012年,墨脱县开始建设第一个茶园。2013年,墨脱县县委、县政府将茶叶确立为农牧特色主导产业,并且指定了茶叶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喜马拉雅圣茶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墨脱镇(茶叶)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截至2024年3月,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建成1.9万亩高山有机茶园。
2023年,墨脱县还种植白肉枇杷2800余亩,建立枇杷新能源智能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22亩,启用数字果业平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灵芝、石斛等面积459亩,销售收入243.15万元,“墨脱木耳”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第二产业
2023年,墨脱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23万元,增速2.1%。墨脱县引进茶叶加工企业4家,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厂9处,新增茶叶加工、包装生产线15条,加工产能显著提高,累计采摘茶青50.22万斤,带动群众增收512.58万元。
第三产业
2023年,墨脱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214.7万元,较上年增长21.0%;商品零售6426.2万元,较上年增长10.8%;餐饮收入1788.5万元,较上年增长80.4%。旅游方面,该县接待游客425643人次,较上年增长16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亿元,较上年增长296.6%,其中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服务综合收入1817.43万元,较上年增长194.48%。
金融方面,墨脱县农业银行202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97亿元,同比下降0.74%;各项贷款余额9.93亿元,同比下降13.9%;绿色金融贷款(落地贷款)余额2.56亿元,同比下降61.7%。县邮政储蓄银行2023年末,存款余额7415万元,同比增长8.78%;各项贷款余额291.1万元,同比增长100%。
邮政业方面,墨脱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58.33万元,同比增长6.47%;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9.48万元,同比下降25.8%。
社会事业
教育
西藏民主改革前,墨脱地区几乎没有学校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除少数僧职人员懂藏文外,普通群众都是文盲。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门巴族和珞巴族聚居的墨脱地区兴建学校,选拔和保送门巴族、珞巴族青少年到自治区和内地学校学习深造。
墨脱地区的现代教育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起步。当时中国人民政府派出的少数民族工作队进驻墨脱地区,民族教育问题便被列入民族解放、民族平等的议事日程。为了帮助门巴族、珞巴族群众学习文化,相继在墨脱各乡镇开办了夜校,教授藏文和汉文。
此后,墨脱县墨脱乡(后改为墨脱镇)、背崩乡、德兴乡、加拉萨乡、旁辛乡、格当乡、达木乡先后建立了公办小学。此外,还在一些边远的村寨以公助民办的方式办学,开办了20多所民办小学或教学点,初步解决了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但是当时墨脱县全县只有一所条件稍好的县公办小学,一般乡镇小学只能开办一二年级,三四年级要到位于米林县的派区(现为派镇)墨脱转运站所设的学校教学。1994年墨脱公办小学到开设一至四年级课程,1996年成立了墨脱县完全小学,结束了墨脱没有开全小学所有年级和课程的历史。
从2005年开始,墨脱县的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持续稳定上升,并于2007年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普九”验收。截止2023年2月,墨脱县建成学校40所。2023-2024学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69%,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3.83%,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13%,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净入学率100%。落实教育惠民政策,2023年累计支出“三包”经费1015.41万元,“营养改善计划”经费175.22万元,兑现“三免一补”资金 68.5356万元。
医疗
截止2022年1月,墨脱县医疗机构共有9家,分别是:县卫生服务中心、藏医院,德兴乡卫生院、背崩乡卫生院、格当乡卫生院、达木珞巴民族乡卫生院、帮辛乡卫生院、加热萨乡卫生院、甘登乡卫生院。疾控中心1家。
其中,县卫生服务中心设有8个临床科室(内、外、妇、儿、感染疾病、急诊、麻醉手术室、口腔科),5个医技科室(放射、检验、功能科、消化内镜中心、微生物实验室),7个职能科室(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财务科、总务科、药剂科),开放病床75张。药品配备及种类370种。能开展胆囊切除、肠穿孔修补、肝破裂修补、阑尾、剖宫产、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切除、麻醉技术等治疗服务。2016年底创建“二级乙等”医院。
2023年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总量40251人次,住院病人760人次,急诊总量8925人次,中、小手术共913例;各乡(镇)卫生院门诊总量17584人次。落实卫生惠民政策,兑现各类补助人群补贴共1679250元。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丙类传染病共报告了249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大力推广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扩大免费VCT的覆盖面。
文化
2023年,墨脱县成立墨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建成首座“智能图书馆”,启动编撰《我的家乡墨脱》《美丽墨脱》等书籍,创作《故乡梅朵》《盛开在你的莲花》等门珞特色节目50余个,申报市级非遗项目4个。深入开展“文艺八进”“文化润边”等活动近550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墨脱县完成全县城乡居民参保登记11084人,缴费10901人,参保缴费率为98.34%,其中特殊人群参保缴费率为100%。全县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748人,实现增收5158.55万元;开展技能培训43期,1559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城镇新增就业372人;应届高校毕业生124人,实现就业122人,就业率98.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2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7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613人。
2023年,农村低保标准由5160元/人·年提高至5340元/人·年,城镇低保标准由927元/人·月提高至947元/人·月,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金共计124.8万元。2023年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14778元/人·年、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8010元/人·年,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助及护理补贴共计105.3万元。
环保
2022年,墨脱格当保护地成为墨脱县全区首个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兰科植物种群回归698株,并完成墨脱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乡、村申报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和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实施105户农村改厕工作,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工程,编制《墨脱县气候概况分析报告》。主要江河湖泊达到Ш类水体,土壤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100%。生态惠民持续有力,完成巴登村、西让村、阿苍村森林乡村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兑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293.62万元。
水利工程
墨脱县河流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流经墨脱县的主要河流除金珠藏布流域内已建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90千瓦外,其余主要河流基本都出未开发的状态。2013年12月25日,华能墨脱亚让水电站开工建设,于2015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营,该水电站可基本满足墨脱县“十三五”中期的用电需求。
交通
综述
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高山峡谷和茂密丛林导致当地自古以来交通阻塞、物资奇缺。背夫和马帮曾是墨脱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曾多次投资修建通往墨脱的公路。但因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公路屡建屡毁。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通车,成为通往墨脱的第一条交通要道。截至2023年2月,墨脱县8个乡镇下辖的所有行政村已全部通车。
公路
西藏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2013年10月31日,从波密县扎木镇通往墨脱县的117公里扎墨公路实现通车。
2017年至2020年,中国投资近12亿元,对559国道波密至墨脱公路进行整治改建,对全线路面实施硬化并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完工后,墨脱公路全年通车时间延长至11个月,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公路整体抗灾能力和安全行车条件。
2022年10月,林芝市区至墨脱县的派墨公路的主体工程完工。派墨公路为墨脱县第二条交通要道,通车运营后,林芝市区至墨脱县的公路里程将由原来的346公里缩至18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
2023年10月20日,西藏投资1.8亿元启动559国道提质改造工程,将墨脱公路沿线14座钢桁架桥改造成永久桥梁,拓宽嘎隆拉隧道出口段8处回头弯曲线,计划2024年5月1日完工,此举将进一步保障进出墨脱的客货运输安全畅通。
截止2023年11月,墨脱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79.54公里,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均实现100%。
公共交通
2019年12月,墨脱县开通了客运班线。2023年9月26日,墨脱县正式运营巡游出租车。2023年,县秘境客运有限公司开通县际客运线路1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条。至此,墨脱县7个乡(镇)29个行政村实现通客车,乡镇通客车率达87.5%,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64.4%。
人文
综述
作为西藏的小江南,墨脱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被誉为藏地明珠,也是中国人口最少、最的少数民族门巴族、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区,因而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饮食
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墨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7个、非遗传承人16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1人、县级传承人14人。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墨脱石锅制作技艺、门巴服饰制作技艺、竹编编织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乌木筷子制作技艺、次真拐杖制作技艺、吊脚楼制作技艺、得过体育竞技、黄酒酿制技艺、薄饼制作技艺、藤跳射箭竞技、滕竹编制技艺、藤网桥、红糖制作技艺、门巴老调、门巴羌姆、墨脱县门巴萨玛酒歌、传统手工木面具制作技艺。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综述
2023年,墨脱县在全区率先推出取消门票政策,相继实施大游客集散中心、莲花体育公园、仁青崩片区提升改造等一批文旅重点工程,试点上线“云游墨脱”智慧旅游平台,搭建“墨脱赶集”“梅朵乡亲”商旅、文旅融合平台,隆重举办“墨脱通车十年”系列活动。成功创建果果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德兴村、格林村自治区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墨脱县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重要景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位于墨脱县东面,距墨脱县城120公里,是沿雅鲁藏布江进入墨脱大峡谷谷地及大拐弯的必经之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西藏最大的印度洋暖湿气流通道,造就了大峡谷沿途许多奇特的生物、地理景象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沿大峡谷热带的界线向北推进5个纬度之多,使之成为北半球热带的最北限,也是整个青藏高原生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大峡谷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整个雅鲁藏布江水利资源的2/3集中在这里。该观光驿站途经3个乡政府辖区,共有6个主要自然景观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奇观,南迦巴瓦雪峰、贡阿噶布雪山、多卡折瀑佛光洞、甘丹跨江溜索、崖壁洞口瀑布。随着大峡谷及外围建立国家公园,墨脱县道路条件的改善和墨脱公路的建设,以及建立各种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使这一世界最高的峡谷景区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汗密原始生态观光区主要以观赏原始生态自然景观为主。汗密驿站周边景点主要有老虎嘴探险、地东天然水溶洞、老虎嘴瀑布、汗密瀑布、跨江铁索桥、千年云冷杉原始生态、高山瀑布、雪山、珍惜杜鹃林等。其中老虎嘴瀑布每到日落西山,“老虎嘴”便会彩虹缭绕。汗密瀑布的落差高达400公尺,也由于落差大,阳光一照,瀑布都会有彩虹出现。汗密原始生态观光驿站距墨脱县城60公里,距米林县派乡40公里,是进出墨脱县两大交通要道之一。因原始生态观赏驿站常驻人口,原始生态保持完好。
布裙湖风景区位于墨脱县城西北方向,于背崩乡境内,西贡寺河下游西侧,面积约为580平方千米。湖面约11.5平方千米。湖水被群山环绕,北面有一个缺口,湖水流出,形成瀑布注入西贡河内。周围山势较缓,湖周围长有大型木质藤本、大型乔木。布裙湖海拔1600米左右,此处一年四季猴啼鸟鸣,花果满山,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各种鸟类异常丰富。中国目前仅有的三种犀鸟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热带珍禽棕颈犀鸟在此处可以观察到它的棕黄色毛羽和两片看似犀牛角的大嘴。
南迦巴瓦峰位于墨脱县城的西北方向,海拔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将其喻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观景的最佳时机。因其独特的山体特征与秀美的景观特色,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中国最美山峰”。
墨脱县南部观察的南坡景象是最完整的南迦巴瓦峰全貌,南坡方向地势突出明显展现南迦巴瓦峰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位置以及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关系。
莲花阁又名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馆内设地理位置、狩猎、民俗文化、生产生活及交通、服饰及手工艺品等6个展区,详细地展示了门巴族与珞巴族的民族特征。
对外交流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佛山先后援建林芝墨脱县、察隅县、察隅农场、易贡茶场等地,2013年起一直对口支援墨脱县。
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5:33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