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龙是
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中国人是
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
凤凰、
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
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
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始祖”。又因为应龙背上长有双翼,而有辅翼者,才可以算得上是“真龙”。
历史沿革
传承历史
龙文化起源可以上溯到八千年以前。比如东北辽宁的
查海文化,那里有距今八千年的摆石塑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形象。而在西北陕西北首岭也有距今七千年的龙文化的前身。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龙的形象在六千年前进入了中原,这就是濮阳发现的所谓的摆石塑龙,其实这已经是北方广大地区共享的龙文化了。
而此前在中国的东南地区,主要存在的还是以鸟为主要崇拜对象的文化群体。如河姆渡的双凤朝阳为代表符号的文化群落,是凤文化的早期代表。早期中华文明北方以龙文化主导,南方以凤文化为主导,这是学界的基本共识。凤文化北上西进交流,龙文化南下东进辐射,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大势。
湖北黄梅焦墩发现距今五千年到六千年历史的一条七米长的卵石摆塑龙,龙文化已经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信仰神物了。同时,在凌家滩大型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发现,那里的距今五千年前的玉龙、玉鹰,以及八角太阳纹,则是长江流域龙凤融合的鲜明证据。距今五千年前的
良渚文化,以玉琮为代表的玉器,其上的神纹,已经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饰相一致,成为
殷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距今五千年左右上海福泉山遗址的龙凤交融的图案已经成了广泛认同的器物图案造型。
五千年前的考古实物确证了从北方起源的摆龙族与玉龙族来到了中原,来到了南方,形成龙文化主导、多文化信仰相辅而成的神州格局。五千年前,龙文化的信仰普遍发生,而代表性的龙文化作为祖先的形象的
伏羲氏、
女娲氏诞生了。传说伏羲氏以龙纪官,伏羲氏人首龙身,这在后世的主流图像、主流话语中被广泛认同。从那个时期起,形成了成熟的“龙的传人”的文化符号。
甲骨文里“龙”字很多,异形纷呈,但不出上、下结构。
商代人不仅把“龙”做成字,还将龙纹做各种艺术化的变形,熔铸在青铜祭祀礼器上。他们的先祖也开始以“龙”为谥号,如龙甲,
武丁就曾向先祖
龙甲祭拜。殷商时期,还有以“龙”为号的方国,表明“龙”并未被垄断。
从
应龙开始,龙就伴随着国家起源开始向体制化转型了。这是一条与国家起源有关的龙,不但是一条帮助
黄帝“打天下”的龙,还是一条帮助
大禹平治水土、定九州而立中国的“平天下”的龙,是一条神话与历史交错的体制化的龙。应龙是第一条从精神图腾世界进入历史范畴的龙,它带着神话思维的尾巴,且以传说的方式进入了历史。
到文明时代以后,人们的图腾意识逐渐淡化,龙的形象就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成英雄的祖先和杰出人物的象征。
孔子把他所崇敬的
老子称为龙,这龙已成为比喻和象征:犹龙。从
秦始皇开始,龙又成了皇权的象征,一般人更难以僭越了。从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外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
到19世纪,以龙作为国旗代表中国,龙的国民意识又有所增强。民国初期,鲁迅在教育部时,曾参与设计国徽,它上面中间是太阳,下面两边就是龙和凤,仍然以龙凤为中国之象征。如今龙已成为华人的象征,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和合文化的象征,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华民族繁荣、兴旺、幸福、欢乐的象征。
龙的来由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是祥瑞的象征,其实龙并非传说中的奇异动物,而是实实在在每日从人们头上掠过的星象。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中华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踏上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征程。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
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像一条龙。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古时代基于天文观测与农事需要而形成崇龙的原始信仰,以东方苍龙在天空的升沉变化作为标示季节的依据。由于我国位居面向海洋敞开的东亚大陆,受太平洋环流带来的季风气候影响,宜于作物生长。因此,中国人很早就选择了以农耕为主的生计方式。考古发现,中国农作物的栽培有长达万年的历史。农业生产春种秋收,靠天吃饭,充沛的雨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保障,同时雨量也须有节制,防止洪涝灾害发生。在人类力量幼弱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敏锐地观测到雨水来自东南亚的季风。为了农业的丰收与生存的安定,先民们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之象。
龙在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记录。《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游天地,主司雨水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而《说文解字》不仅描述了龙的形体变化,而且记录了龙的运行规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易经》乾卦六爻,被视为季节变化的符号,称为“六龙历”,即“时乘六龙以御天”。六爻历中——初九“潜龙勿用”象征阳气在下,龙角尚未出东方地平线;九二“见龙在田”表示龙星已经显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阳光温暖,文德光耀;九五“飞龙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节,人事也达到最好的状态。龙是变化莫测的时间之神与农事之神,《易·乾卦》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时乘六龙以御天”。
文化特色
雕刻画像
辽宁朝阳北塔藏石函四壁石刻:《那吒追杀龙王和修吉图》(916~1125年),为中国所见最早关于哪吒杀龙的文物,这件地宫古物呈现着那吒屠龙的场景及记载,展现出那吒护卫佛法的勇猛军神形象。函盖侧面刻有六飞天,内部也刻飞天,函体四面刻饰着一组“那吒指挥夜叉部众追杀兴风作浪的龙王”图案,盖上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吒右旁的边角上书刻有“大圣郍吒太子”字迹(郍吒即那吒)。郍吒(那吒)太子舍利石函,为辽宁朝阳北塔辽代文物,曾由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展出,内容为那吒率众夜叉追杀和修吉龙王的护法故事,其头侧均有题名。
碧玉龙,通高260毫米。其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它的躯体卷曲如钩,全身光洁明亮,雕琢精美。
据统计,北京故宫太和殿内外陈设上,有造型各异的行龙、围龙、蟠龙上万条。在太和殿内,天花藻井、雕梁画栋、门楣窗棂,目光之所及,龙的身影无处不在。太和殿内檐彩画样式,为金龙和玺彩画。太和殿内宝座上方就是著名的蟠龙藻井,正中是一条巨大蟠龙,四周飞腾着16条小金龙,栩栩如生。太和殿居中的6根巨柱上6条巨龙盘旋而上,气势恢宏,神秘庄严。
民俗活动
中国龙是
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帝王权力结合而成为威权象征,但龙毕竟是农业社会的神灵,与百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为了风调雨顺,虔诚祭祀龙神,不仅在各地水滨修建龙王庙、龙王堂,还在泉眼水源处供奉龙王。龙主司水源,在百姓印象中,水潭常为龙神栖身之所,如《论衡》所说,“且龙之所居,常在水泽之中”。荀子曰“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龙不离水,水无龙不灵。
在岁时节令,各地要举行游神赛会。在年节社火中,舞龙必不可少。舞龙,按场域分有祠堂龙、村社龙、坊巷龙,按形态分有香火龙、板凳龙、鱼龙等。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时节,也称青龙节、春龙节。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从春节开始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祈求平安和丰收。早在汉代(前205年-219年),杂记记载: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当时,“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主要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龙的类型有:彩龙、火龙、水龙、板凳龙、草龙等五种,其中火龙最有特色。耍火龙时要用烟火冲烧,民间谓之“烧花儿”,烧掉秽气。其花儿通常有纸花、竹筒花、牛欠花、生铁水花等。
●龙舟竞渡
古代
上巳节俗中有一项重要活动——泛龙舟,它起源于宫廷禊礼,后来发展为全民参与的龙舟竞渡。天子作为一国之君,在三月要执行一项特殊的节日礼仪——乘舟。《
礼记·月令》于季春之月说:“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
龙舟”本指专供帝王乘坐的大型游船,船形似龙,船头刻有鹢鸟,所以“龙舟”与“鹢首”在古代典籍中经常连用,以指帝王之舟。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的皇家宫廷中都盛行龙舟竞渡。
也有认为五月端午文化来源于
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乘龙舟浮渡昆仑,肇始太极八卦原始文明。迁徙到四方的华夏民族,自上古时期以来就有在夏至、端午时节以龙舟祭祀
伏羲的民俗传承,又以太极八卦文化中的南方地区最为流行。上古时期,随着三皇五帝氏族不断繁衍发展,居住中原南部的华夏先民逐渐向南部方位的
淮河、
汉水、长江以南地区迁徙。春秋时期之前,便已形成了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文化习俗。龙舟竞渡文化的本质,是上古时期发生了毁灭性的大洪水,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以葫芦作舟船,浮渡洪水,逃生到昆仑山成婚,使人类生存繁衍下来。
也有认为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动中,比水产品的收获量;休闲时相约划船比速度,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竞渡的龙舟雏形。
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龙头则放入祖祠供奉。每年的端午前择吉日,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水手开始训练,直训练到端午竞渡。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文学创作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前面虽说
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
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
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开创了
华夏民族的文明。在
敦煌遗书中,有题为《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的问答体残卷四件,伏羲、女娲之所以能在洪灾中存活,是由于他们“衣(依?)龙上天”(穿龙衣或攀龙身上天)的缘故。伏羲女娲为洪水后各民族的新一代共同始祖。
《
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
炎帝和
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
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东汉
王充《
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班固《
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
尔雅》提到了
凤凰的形象,关于龙的形象却未提及。宋人
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
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
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
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明代,《
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清代
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近代,闻一多《
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
故事传说
龙,诞生于想象之中。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着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着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着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象征着威严,也象征着吉祥。关于龙的传说,也常寄托着老百姓的希望。在各地都有兴建的龙王庙,就是老百姓对风调雨顺的向往。二月二,龙抬头,也是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参考资料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游戏形象
参考资料
其它相关
关系说明
史料索引
中西区别
1961年,美国华侨黄定国等人在一本英文书籍里写道:“和西方邪恶的dragon不同,中国龙是行善的、仁慈的生物,被尊为江河湖海的神圣统治者。龙是强大而温和的,它给大地带来雨水,促进作物生长,给辛苦的农民带来凉爽。”该书把龙译为loong。
中华文化中的龙和西方语境中的dragon,有着显著差异。中国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西方龙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常在地中海东部、古希腊等地出没,兴风作浪、喷火食人,大多被视作邪恶的象征。在《龙之心》《梅林传奇》《权力的游戏》等西方影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形象塑造。
形象评价
龙象征着吉祥、喜庆、团结、进取、腾飞。(文水县文化和旅游局 评)
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勇气、远见和行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