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丘
古地名
雍丘,古作地名,今河南杞县。杞县古称“雍丘城”,为杞国的都城。
曹植与雍丘
雍丘六年留青冢
位于通许县七步村曹植墓,是明成化六年被发现的,此后因黄河泛滥,曹植墓园几经废修。现在的曹植墓园,是1998年河南省文物局拨出专款修的。2000年10月,曹植墓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三国旅游热线”重要景点。
在曹植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里,曾两封雍丘,在此度过了6年时光。雍丘,变成他生命中一个“地标”。
雍丘,是今河南杞县。杞县古称“雍丘城”,为杞国的都城。杞在此地立国1000余年,境内有众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积。
杞国很古老,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初。商汤灭夏,封夏的后代于杞。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从雍丘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
与杞国有关的,最有名的典故就是“杞人忧天”。杞人发出“天问”,却被嘲笑千年,有点不公平。
现在的杞县,并无和曹植相关的东西,倒是邻近的通许县,既有曹植墓,又有前七步、中七步、后七步等村名。这是为什么呢?
翻开《河南省地图册》,三个七步村均在通许县境,但紧挨杞县。“通许历史上县的建制很晚,杞县的建制则很早,七步村在归通许之前曾归过杞县。当年雍丘王曹植的封地,主要在杞县,也包含周边一些地区。”通许县七步诗社社长、潜心研究曹植多年的傅文治先生说。
难怪杞县也把曹植视作自己的骄傲。
曹植223年被封为雍丘王,在雍丘一直待到227年,改封到浚仪(今开封),228年,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又把他打发回雍丘,在雍丘前后待了六年。之后迁到东阿(今山东东阿)和陈地(河南淮阳)。
经历了频繁的迁徙,曹植就如一叶浮萍,随风飘荡。他在《转封东王谢表》中讲到“左右贫穷,食裁糊口,形有裸露”。
曹丕父子之所以这么对他,说来话长。
曹操妻妾众多,总共有25个儿子。他最喜欢“以船载象称重”的曹冲,但曹冲13岁就死了。儿子们劝曹操节哀,曹操却说:“他死了,是你们的运气。”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植、彰、熊),曹丕、曹植很早就开始竞争储君
曹植,字子建,“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志向与才情都不同凡响,特受曹操宠爱。211年,年仅20岁的曹植被封为平原侯。三年后,改封临淄侯。
兄弟之争,早年曹植稍占上风,几次差点被曹操立为太子。
但曹植“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曹丕却“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善于使用各种手段侍奉曹操,粉饰自己。曹操也担心重蹈袁绍废长立幼招祸的覆辙,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同时作为补偿,增加曹植封邑,从五千户变成万户。
之后曹植犯了两个错,他擅自乘车在驰道上行走,还打开司马门出宫,这是严重的僭越。曹操大怒,“植宠日衰”。
多疑反复的曹操,曾给过曹植表现机会。赤壁之战后,驻守襄阳曹仁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中郎将,带兵前去救援,可是曹植饮酒大醉,不能执行任务,曹植彻底失宠。
曹操是一个无情的政治家,为曹丕考虑,开始剪除曹植的羽翼——杀他的谋士杨修,杀他的岳丈崔琰,杀他的妻子崔氏。
但更大的危机来自哥哥曹丕代汉称帝后,曹植作为曾经的对手和潜在的危险,曹丕父子对其深怀忌惮。
曹植的生命由飞扬走向消沉——被诬告、被贬爵、被改换多个封地,自兹开始了他长达12年“苦难的历程”。
七步村中曹植墓
自通许县城向东行约12公里,自东南至西北,三个村落相依相连,掩映在绿树丛中,曹植墓就位于后七步村。
村中后七步小学旁边,一个约1000平方米的大院子里,满是新植的小杨树,一地白蒿,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曹植墓圆圆的坟冢上长满茸茸的绿草,孩子们在坟前嬉戏。墓旁立有一通“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墓”碑,为2000年公布。
站在墓前,难免想起他人生的种种。
他少年时即通声律,善歌舞,精跳丸击剑,“世间术艺,无不毕善”,十余岁即“善属文”,成年之后才情非凡。文学批评家钟嵘指出:“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祯王粲为其羽翼”,充分肯定了曹植在建安文学中的骨干地位。
钟嵘诗品》提到:“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古代礼服上花纹)。”又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这种评价,“相当高”。
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过一句流行语:“天下人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被称为“八斗之才”,由此而来。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认为:“古今人才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独魏陈思。”
曹植现存诗歌90余篇,赋45篇,还有章、表、书、论、颂、碑、赞、铭等各种文体的著述。
站在诗人墓前,想到他41岁便如流星划过天空,不免黯然。
傅文治先生说:“曹植墓被发现是在明成化六年(1470年),那年夏天,黄河决口,波涛湍急,曹植墓所在的土岗被大水包围。冬天,大水退去,岗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洞,洞中有石门,从外面闩着。洞壁均涂成朱红色或乳白色,正中竖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墓侧有一隧道,通向数里之外的长智(现长智镇)。人们这才知道,曹植后来葬在这里,有人捐资为曹植修了祠堂。”
曹植墓被发现9年后,即1479年,邑人娄良(明正统七年进士,官至副都御使)告老还乡,与当地人商议,重修了曹植祠。因原先祠堂庙宇面积太小,就平整土岗,填实土沟,建成祠堂一座,祭祀曹植。又修了大殿,以祈求皇帝万寿无疆,赐福于民。还修了讲堂、禅室、厢房、厨房,次第相连,气势宏伟。
到了明万历八年(1580年),侍御苏民望看到曹植陵墓“仅存坯土,人畜踏践,过者悯伤”,就做了个修复的批示。
时任通许县令的王乔吴,在这一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四月十六,用时一个月,重修了墓和陈思王陵祠,“建堂四楹,复宇重门,广隘有度。龛主劂中,以妥以侑……缭外以周垣,扃以层关,栽植柏、槐、榆、柳,以为荫翼。”但规模比百年前娄良所修,小了很多。
现在陵园内,还保留着一通王乔吴撰写刻立的“通许县创建陈思王陵祠记”石碑。
此后近五百年间,黄河几经泛滥,祠堂、庙宇几经废修,泥沙淤塞,土岗几乎成了平地。最后一次黄河发水,给墓北留下一个600多平方米的坑塘,形成东西北三面环水之势,墓冢只剩下一个小土堆,东西宽20多米,南北长20多米,高3.4米。
上世纪40年代,旧祠堂被拆除,于墓冢南部修建了一座小学,即如今的后七步小学。
通许县文化局陈维先生说:“现在的墓园是1998年省文物局拨出专款修的,围墙从坑塘南沿将墓冢和坑塘隔开。2000年10月,曹植墓升为‘省保’,同时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三国旅游热线’重要景点。”
现在的曹植墓园,已非昔人吟咏的“欲访遗踪蔓草”、“蒿满空祠雁响哀”那样荒凉,但与墓主人赫赫声名,还有点儿落差。
“狡兔三窟”成迷局
站在通许曹植墓前,让人犯糊涂,曹植死在淮阳,那儿有一处“思陵冢”。山东省东阿县鱼山也有一处曹植墓,加上这一处,曹植够得上“狡兔三窟”,这是怎么回事?
先说河南淮阳城南三里的“思陵冢”。232年二月,曹植“以陈四县被封陈王,食邑3500户”。当年11月,卒于此,留“思陵冢”。
曹植229年至232年间,被封东阿王,常登鱼山,《三国志·曹植传》称:“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葬在鱼山是他的遗嘱。
曹植两度被封在雍丘,在雍丘生活长达6年,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诗》诞生地,通许七步村也留下曹植墓。
三处说法,各有依据。但因为有《三国志·曹植传》为依据,东阿好像更名正言顺。
傅文治不认可这种说法:“正史有时也不足为凭。以曹操为例,据《三国志·魏武帝纪》及曹操的《遗令》,均明白地说是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河北临漳县境内),但那儿未找到曹操墓,当地也无传说。在曹操故乡(今安徽亳州)却盛传亳州城四门出殡,曹操被埋72疑冢的故事。”
证别说之“伪”不如证自己之“实”。傅文治先生讲述了他多年的“探索发现”。
我们前文已交代了明成化六年(1470年)曹植墓发现的全过程,因黄河决口墓穴才露出,显示出墓主煞费苦心的“自我保护”心理。若是假墓,有无必要?
再从当时墓葬形制入手进一步考察,东汉以来,上层社会崇丧言孝,厚葬之风甚盛。曹操倡导薄葬,并身体力行,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选瘠薄土地,墓穴要深,不封土,不竖碑,不陪葬金银。后七步村曹植墓的墓葬形制,与此基本相符。墓外无碑,墓中有一“石”,石上只有墓主名字。墓建在岗峦之中,隐于地下(岗内),不封土,符合“不封不竖”、墓穴深等规制要求。
真正引起傅文治兴趣的,还是明代娄良的一段离奇记录。
娄良在《重修观音寺碑记》记载:“……门之南,深远不敢入,其隧达于长智……”就是说,在大水冲出的洞穴中,密封得严严实实的曹植墓门的南侧(或叫对面,因为墓坐北朝南),有一条很深很长的隧道,这条隧道一直通到四公里之外的长智。
这条隧道,1470年被发现,九年之后娄良撰写碑记时,“今冢隧犹存”。墓冢与隧道,是娄良询之所说和亲眼所见。
再说娄良,通许人,幼家贫而孤,明正统七年(1442年)考中进士,官至副都御使,巡抚甘肃等地,后因年迈从甘肃凉州告老还乡。他为官清廉,甘凉远近军民遮道泣送,追送数百里。返乡后,居住在乡下草屋,死后就葬在通许县城东三里岗。傅文治认为:“娄良节操高尚,所撰碑记是真实可信的。”
明以后,还有资料印证隧道的存在。清诗人刘懿春在诗中写道:“冥冥荒隧暮云边,岁月推移几度年。”上世纪80年代,通许县政府地名办公室在编修《地名资料汇编、地名录》时得知:“解放前长智学校东北角岗丘有一洞穴,极为深邃,据传是曹植生前避难藏身的地方……”
傅文治对此进行调查后认为,堆积岗丘的土方来自挖掘四公里长的隧道,这条隧道的入口在曹植墓内,出口便是“长智学校东北角那个洞穴”。隧道的作用,应是用于修筑曹植墓以及供曹植的后人祭奠曹植时行走的暗道。这样才能保证曹植墓的隐蔽性。
曹植墓隧道有四公里长,不是小工程。如能保留,比安徽亳州曹操构筑的地下运兵道更长。如果曹植墓仅是一座衣冠冢,如此大费周章,解释不通。
由于明代隧道早毁,能证实此事的只有包括碑记在内的书证资料,长隧之谜,已成悬案。围绕后七步村曹植墓存在的诸多谜团,只能有待将来的发现。
傅文治的考证在通许县引起共识,他刊发于《中原文史》上的考证文章,也引发一定的反响。
杞县概貌
邮编:475200 代码:410221 区号:0371 拼音:QiXian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开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辖21个乡镇、564个行政村,人口103万(2002年),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杞县辖8个镇、13个乡:城关镇、五里河镇、付集镇、于镇镇、高阳镇葛岗镇阳固镇邢口镇裴村店乡宗店乡板木乡竹林乡官庄乡湖岗乡苏木乡沙沃乡平城乡泥沟乡柿元乡西寨乡城郊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杞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06国道纵贯南北,S325省道横跨东西,北依310高速公路陇海铁路,东距京九铁路90公里,西至京广铁路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
杞县历史
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
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汉朝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洛阳董宣和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等历史名流。
近代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知名人士。
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祠、天帝、庙,水东烈士陵园等。
古多杞柳,西周称杞国,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杞国虽小,但它对华夏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却有很大的贡献。
杞文化源远流长,它的源头可追溯到5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炎帝)时候,那时中国的部落联盟可分为东西两大集团,一是以东夷族著名领袖太昊为首的东夷部落联盟;二是以神农氏为首领的姜姓羌戎族部落联盟。后来太昊集团带着大汶口文化,西进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神农氏则带着河南仰韶文化东进,并占领了太昊故地的陈,尔后又继续向东北(山东)推进,约在公元前3000年,神农氏与东夷族的补遂氏发生大战(史称中国第一战),补遂氏战败,神农氏部落联盟进驻曲阜一带,并控制附近的部落。通过这两大集团的西上东进,加速了两大部族的接触、融合。公元前26世纪,黄帝与炎帝为争夺中原在坂泉发生大战,炎帝为黄帝所败,黄帝初步建立了对中原各部落的领导地位。此时,山东的汶泗流域和鲁西南地区出现了初步融合的东夷文化,仰韶文化的风姓已繁衍分化为以少昊蚩尤为首的两大部落联盟,蚩尤控制了鲁、冀、豫边沿地区后向西争夺中原,因此,蚩尤与黄帝在涿鹿之野发生了大战,蚩尤战败而死。后来少昊与炎帝结盟,归黄帝指挥,黄帝便在泰山举行由各族参加的联盟大会,他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加速了各族的融合,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5世纪,少昊的后裔颛顼,在东西部多族文化相融合、众部落联盟统一的情况下,西进到冀、鲁、豫地区被推为共主,号高阳帝,建都帝丘(今濮阳市东南),由太昊到颛顼,至尧、舜,东夷族的大汶口文化与羌族的仰韶文化互相接触、融合,初步形成了华夏文化。综上所述可知,没有当时水平较高的东夷文化,没有东西文化的接触、摩擦、交流、融合,就没有华夏文化的形成,也就没有后来的杞文化。
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21世纪的唐时期,中国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原来活动于菏泽、濮阳一带的唐尧、虞,率领部众往西经太行山逃往山西南部,另一部分则逃往沂蒙山区,因此,在那里出现了原居于夏族姒姓国和颛顼后裔的妘姓国。至夏太康失国少康在复国的过程中,在沂蒙山区又出现了一个来自夏族的姒姓国群,如斟鄩、斟灌、娄等国,杞国的先代就是这些姒姓国群的一部分。这些深入到夷人腹地的姒姓国群,乘着夏初的政治风潮,挟带着深厚的华夏文化(即河南龙山文化)从西边走来,入乡随俗吸纳当地带有浓重东夷文化风貌的山东龙山文化,逐渐酝酿形成为有特色的杞文化。可见杞文化是对东夷文化的继承,是华夏东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杞县城,古称“雍丘城”,是杞国的都城。杞在这里立国1000余年,它在这里留下许多文化足迹。在杞县境内有众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积。《商代杞国文物考》说:“杞县属各代黄河泛滥区,但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仍在杞县段岗、牛角岗、西伯牛岗、竹林、白畅岗、鹿台岗等地发现有不少的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遗址。特别是朱岗遗址西距雍丘城约2公里,是一处二里头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说明这里是夏人和商人活动的地区,应当就是或至少部分应是杞人在这里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
参考资料
雍丘.中国百科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7:41
目录
概述
曹植与雍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