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丘,河南一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东南部的五星乡高城村的
高城遗址,在黄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高城之名源于帝颛顼高阳氏,高城原名高阳城。《竹书纪年》云:“元年,帝(颛顼)即位,居濮。《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虚也,故曰帝丘。帝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或曰商丘,或曰濮阳,其先后作为颛顼、阏伯、
姒相、昆吾、商侯相土、卫国等的都城以及西汉时期的东郡治所,时间长达2000多年。
公元前132年(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
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向东南冲入大野泽,泛入泗水、淮水,淹及十六郡,灾情严重。
汉武帝派
汲黯、
郑当时率10万人去救灾,但没堵住决口。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口,命令汲仁、郭昌主持,动用几万民工参加。这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治水场面。汉武帝亲临黄河岸边指挥堵口工程。他首先举行了祭河仪式,将白马、玉壁沉于河中,并命随臣自将军以下全部搬运柴草参加施工。为了激励治河将士与民夫,汉武帝还作歌二首,令万众呼唱,史称《瓠子之歌》。经过几番争斗,终于堵住了瓠子决口。武帝又在河堤上筑宫纪念,取名宣房宫。于是梁、楚之地消除了水患,重新获得安宁。
建制
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为颛顼都城。公元前六二九年 卫成公自楚丘迁都于此。
《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 衞迁于帝丘 。” 杜预 注:“ 帝丘,今东郡濮阳县 ,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 。
帝丘之谜
“帝丘”一名,最早见于《春秋·嬉公三十一年》:“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将帝丘同颛顼连在一起记述的,则为《
左传·
昭公十七年》:“卫,颛顼之虚也, 故为帝丘。”可知帝丘的得名与颛顼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629年,卫成公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30公里卫南坡中)迁都至此。从额项都帝丘到春秋时卫国徙都丘,绵亘两千多年,帝丘一直都是中原地区的名城。
据历史文献记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一带。
《
竹书纪年》云:‘帝颛顼高阳氏……元年,帝即位居濮”
《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
《汉书·地理志》载:“东郡濮阳,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颛顼墟。”
《水经·瓠子河注》云:河水旧东决迳,濮阳东北,故卫地,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即商之先祖契xìe)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商侯相土又都之。故《春秋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也。卫成公自楚丘迁此。
秦始皇徙卫君角于野王,置东郡,治濮阳县,蹼水逸其南,故曰濮阳也。”
《唐会要》载:“麟德二年(665年),帝(唐高宗)发东都赴东岳,至蹼上,问承相窦德元曰:‘濮阳爽恺,信良邑也,古谓之帝丘何也?'德元不能对。礼部尚书许敬宗策马前曰:‘臣能知之,昔者颛顼实居此地,其后昆吾氏因之,故谓之帝丘。”’
《新唐书·许敬宗传》记的更加详细:‘帝东封泰山,以敬宗领使。次濮阳,帝问窦德玄:‘此谓帝丘,何也?’德玄不对。敬宗俊曰:‘臣能知之。昔帝颛顼始居此地,以王天下。其后夏后相因之,为寒促所灭。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在此地也。后昆吾氏因之,而为夏伯。昆吾既衰,汤灭之。其颂日:‘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是也。至春秋时,卫成公自楚丘徙居之。
《左氏》称‘相夺予享’,以旧地也。由颛顼所居,故曰帝丘。
今《濮阳县志》说:“准阳故城,即汉时旧县,位于今濮阳县城西南十五华里故县村一带,今属子岸乡。”秦汉濮阳县治在今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
嘉靖《开州志》载:“颛顼城在东郭里,去州二十里,所谓帝丘者。有王崇庆诗。”
王崇庆《吊颛顼城赋》云:“帝高阳之有道兮,既明且清。徙穷桑之故虚兮,来国于斯。暖大化之既浇兮,太古日漓。抚长陵以舒啸兮,飞鸟没而猿悲。”
《读史方舆纪要》载:“昆吾城在开州东二十五里,其地有颛顼城,城中有昆吾台,台周五十步,高二丈。”
《明一统志》谓:“额项城在开州东二十五里,一名东郭城,盖颛顼古都也。”
《濮阳县地名图册》云:‘东高城距五星乡政府东北6公里,亦称颛顼城。注:“高阳,在濮阳城东南高阳城,今高城。村东有颛顼太子墓遗址。”
考古发现
2005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的高城遗址发现一处面积达91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城址,通过专家的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它就是卫国都城帝丘。令人欣喜的是,在这座城址下面还发现有仰韶、龙山、二里头、殷墟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的龙山文化遗存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夏朝君主
姒相曾定都于此,《竹书纪年》的记载是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备好车马,
姒相于是把夏都从斟灌(今山东潍坊
边线王城堡遗址)迁到了商侯相土的都城商丘(即帝丘,今河南濮阳县
高城遗址)。斟灌曾一度改名为帝丘,即《竹书纪年》所记载的“斟灌之墟,是为帝丘“。在当时一度改名很正常,毕竟夏后相是夏朝君主。
高城村原称高阳城村,简称高城。村西北部高岗处叫城角地,从城角地向东向南是古城墙。经考古人员多处钻探,表明高岗处地面下0.8一1米处有夯土层,夯层厚2一4厘米,地下出土有龙山文化陶片。
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在高城村南发现一处东周古城址。城址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保存高度6 一9米,城墙基础宽约70米,顶部宽20一30米,城墙外面有一道城壕。城之北垣长约2420米,该墙中部偏东内收,形成一个近90度的折角,东垣长约3790米,西垣长约3986米,南垣长约2361米,城址面积916万平方米。夯土的夯窝直径3一4 厘米,为集束木棍圜底夯土,内含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时代为东周时期。该城是春秋卫国都城帝丘,战国时为濮阳城,因此可以说找到了历史上最早的濮阳城。卫国都城下面,发现有时代更早的城址,夯层较厚而且无夯窝,夯土含有较多龙山文化早期陶片。
龙是古代传说中极其神异的动物,是集动物大成的综合体,有升天入地、行云施雨的本领,是神圣、吉祥的同义语,又是古代权力的象征。玄而又玄,神乎其神,这种‘鳞虫之长”,被誉为我们祖先最早的‘人心营构之象”,有无比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徽章。帝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龙”的文化基因及艺术形象在这里逐渐形成和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无穷的魅力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西水坡、雷泽、雷神及颛顼同龙有关的史迹,使得帝丘成为一座龙文化名城。
在帝丘附近的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内,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出土三组蚌壳摆塑的以龙为主题的图案:
第一组图案位于45号墓内。该墓主人为一壮年男性,身高1.84米,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正中。其骨架两侧用蚌壳摆塑成龙虎图形。蚌龙在右侧,头向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弓身、长尾,状似腾飞。虎在左侧,头向北,背朝东,身长L39米,高0.67米,头微低,圆目圆睁,张牙露齿,尾下垂,四肢如行走状,似为下山之猛虎。在人骨架脚端方向,发现人胫骨两根和一组三角形的蚌壳堆塑「”。
第二组图案,位于45号墓南20米的一个浅洼坑穴中,有龙、虎、鹿和蜘蛛等。龙头朝南,背朝东,虎头朝北,背朝东,龙虎联为一体。鹿骑在虎背上,其形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腿长颈鹿,蜘蛛则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躯朝北。在鹿和蜘蛛之间,有一件精致的石斧。
第三组图案,位于第二组图案正南25米处的一个灰沟里,为虎与人骑龙。龙头朝东,背向北,其状昂首、长颈、舒身、高足,作腾飞状。背上骑一人,人的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微侧向,似作回首观望状;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屈,鬃毛高耸,呈奔跑和腾飞状。在虎龙的西南,有一只舒身展翅的飞禽。在飞禽和龙之间,还摆出一个蚌壳圆圈。
西水坡遗址发现的这几组仰韶文化时期蚌塑图迹,寓意深刻,“起码在那时,古老社会的信念中存在着骑虎驶龙、羽化登仙以求解脱的思想意识。它蕴含着浓厚的
原始宗教内涵,及其一系列祭祀活动,这些蚌图,就是当时生动活现的物证”。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被誉为“
华夏第一龙”。
历史文化
帝丘东濒雷泽,雷泽又称“雷夏泽”,因其地近负夏而得名。
《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北]郭外西北。”隋唐雷泽县本汉成阳县,古属济阳,其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董口集东南,雷泽在古雷泽县城郭外北10余里处,面积东西20余里,南北巧里,远古时代范围更大。其方位约在今山东哪城县董口集与河南濮阳县王称堌乡、白堽乡、范县濮城镇之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著名的泽数之一。远古雷泽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
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淮南子·坠形训》云:“雷泽有神,龙身人首,鼓其腹而熙。”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山海经》则说,雷神“鼓其腹则雷”。雷泽中的雷神“龙身人头”,以龙的形象出现。
王充《论衡·龙虚》云:“雷龙同类。”由此可知,雷神即是龙神。雷泽或可称为“龙泽”,泽中之雷神也就是人们崇敬的神龙,这里有着深厚的龙文化底蕴。
帝丘本是颛顼之墟,因帝颛顼居此而得名。
《大戴礼记·五帝德》说他 “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浩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袛励”。此外,他又命天上飞龙作“承云之乐”。特别是其“乘龙而至四海”的形象,很容易使人们和西水坡遗址中蚌塑人乘龙图案联系起来,印象非常深刻。
《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是说颛顼有个鱼的化身,而鱼又为蛇所化。中国古代往往将龙与鱼、蛇连属并称,如张衡《思玄赋》云:“超轩辕于西海兮,跨汪氏之鱼龙。”
李白《草书歌行》谓:“悦悦如闻鬼神声,时时只见龙蛇走。”在古人心目中,龙与鱼、蛇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古代神话中神人之座骑,往往就是其主要之动物化身(表现图腾神与自然神、祖先神之叠合),由此可知,颛顼乘龙,其化身即为龙。龙与鱼、蛇同类,故又可化作鱼或蛇。换言之,颛顼部落是以龙为图腾的。颛顼‘乘龙” 之事发生在其所都的帝丘,由此可知,远古帝丘同龙文化的密切关系。
帝丘成为影响深远,享誉天下的千古帝都。
在颛顼建都帝丘时代,天文非常先进在帝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天文历法——颛顼历,把一年定为366天。帝丘是早期铸铜工业的中心。夏朝的诸侯国昆吾人擅长铸铜业,并曾在帝丘建城。
《墨子·耕柱篇》记载夏后启令昆吾铸九鼎一事。《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的诸侯国商侯相土曾从商(河南虞城县)迁至帝丘(濮阳县的
高城遗址),夏朝君主
姒相更是一度迁都于此。帝丘同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龙关系极其密切,距离帝丘不远的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蚌塑龙,说明濮阳帝丘丰厚的历史遗踪和龙文化传统。
《禹贡》提到“雷泽有雷神,龙身人首”。帝丘附近著名雷泽及雷神,为创造龙的形象提供了重要依据。雷泽是上古时期著名的湖泽,其位置在帝丘东,广袤百里。
颛顼 “乘龙而至四海”的文献记载:《大戴礼记·五帝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止(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