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隶属河南省
开封市,位于
河南省中部偏东北,
开封市东南部,东连
杞县、西接
尉氏县,南邻
扶沟县,北界
祥符区,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通许县常住总人口53.42万人。截至2025年4月,通许县辖2个街道、5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咸平街道北阁路北段。
历史沿革
宋建隆元年(960年),置通许镇,属
扶沟县。
咸平五年(1002年),置
咸平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其与咸州路
咸平府同名,易名通许县,隶
南京路开封府。
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总管府。
清,与明同,光绪三十年(1904年),属开归陈许道。
民国初,属开归陈许道。民国二年(1913年),开归陈许道改称
豫东道;民国三年,又改为开封道,通许县仍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归省政府统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通许县。8月,在通许、
杞县建立第二抗日联防分会,属
水东抗日联防委员会办事处。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称第二抗日联防中心分会。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二抗日联防中心分会易名为杞通办事处。民国三十一三年(1944年),改称达生县,属
水东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四年(1945年),水东专署改为冀鲁豫十二专署。10月,达生县改属冀鲁豫六地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
达生县改名通许县。12月,冀鲁豫六地区改为豫皖苏一地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属豫皖苏五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初属豫皖苏五地区(后改称
陈留专区)。
1962年,复置通许县,仍属开封专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4年10月,撤销城关乡,设立城关镇。
1996年10月,撤销朱砂乡、四所楼乡、玉皇庙乡,设立朱砂镇、
四所楼镇、玉皇庙镇。
2000年9月,撤销竖岗乡,设立竖岗镇。
2023年7月,析咸平街道置
许城街道,咸平街道迎宾、毛庄、金达、东水沃、咸平湖、邢岗、西仓、爱民、东关、苗岗10个社区划归许城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4月,通许县辖2个街道、5个镇、6个乡:
咸平街道、
许城街道、
竖岗镇、
玉皇庙镇、
四所楼镇、
朱砂镇、
长智镇、
冯庄乡、
孙营乡、
大岗李乡、
邸阁乡、
练城乡、
厉庄乡。共有309个行政村,611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咸平街道北阁路北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许县位于
河南省中部偏东北,
开封市东南部,地处豫东平原,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15'~34°34',东经114°18'~114°38'之间。东连
杞县、西接
尉氏县,南邻
扶沟县、
太康县,北界
祥符区。东西宽30.5千米,南北长34.8千米,总面积767平方千米。
地质
通许县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华北坳陷南部的通许隆起,处于中国巨型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
地形地貌
通许县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地面高程在57.6至66.5米之间,相对高差10米左右。坡度较小,一般为1/1000至1/5000。县北部一些沙岗、沙丘面积很小,海拔高程67至58米,相对高差1.5至5米。宏观地势平坦,微观又有岗丘、平地、洼地之差异。
气候
通许县大陆度62.2%,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日照2239.6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1.1%。年平均辐射量118.06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总量57.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6℃。一般年平均气温变化于14℃~14.9℃之间,年平均地温16.0℃,年平均降水量657.9毫米。无霜期217天。
水文
通许县属淮河流域涡河水系。涡河(系常年河)境内长度51.625千米。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涝流量306立方米/秒。一级支流有孙城河、惠贾渠、涡河故道、小青河、标台沟、百邸沟6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通许县年均地面径流4407.8万立方米,引黄水4814.7万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值9891.5万立方米。埋深0~50米,厚度20~40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通许县共有耕地55448.70公顷(831730.50亩),耕地均位于2度以下坡度。园地1000.92公顷(15013.80亩),林地2815.54公顷(42233.10亩)。草地49.45 公顷(741.75亩),均为其他草地。没有湿地地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517.88公顷(187768.20亩)。交通运输用地2267.65公顷(34014.7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19.3公顷(30289.50亩)。
生物资源
通许县灌木有
紫穗槐、
白蜡条、
李、
雪松、
兰草、
吊兰。家畜有
牛(
黄牛、
奶牛)、
马、
兔、狗、猫、
鹅、鸽、鹤鹑等。鸟类有喜鹊、布谷鸟、
鹰、喙木鸟、
猫头鹰、
野鸭、
鹞等。水生动物有5目9种26属31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23种。有鲤、
草鱼、鲢、
鳞鱼等。
人口
截至2023年末,通许县常住人口53.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1%,比上年末提高0.8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2万人,出生率7.85‰;死亡人口0.45万人,死亡率8.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
经济
综述
2023年,通许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8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83.22亿元,比上年下降2.5%;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2亿元,比上年下降2.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2361元。
2024年,通许县地区生产总值294.25亿元、增长5.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工业投资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通许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1.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7%。分领域看,全年全县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2.9%,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1.2%。
财政
2023年,通许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9亿元。
居民收入
2023年,通许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7元,比上年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1元,比上年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53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134元,比上年下降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58元,比上年下降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84元,比上年增长0.1%。
第一产业
2023年,通许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2千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9.5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2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4.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5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0.4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8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0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0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3.7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6千公顷。瓜类播种面积22.8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4千公顷。
粮食总产量39.98万吨,比上年减少1.75万吨,减产4.2%。其中,夏粮产量24.59万吨,减产7.8%;秋粮产量15.38万吨,增产2.1%。小麦产量24.59万吨,减产7.8%;玉米产量14.33万吨,增产1.2%。
棉花产量0.06万吨,比上年减产0.25%。油料产量4.70万吨,减产1.3%。蔬菜产量222.32万吨,增产2.8%。瓜类产量131.47万吨,增产0.2%。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6.38万吨,比上年增长0.31%。禽蛋产量2.71万吨,下降4.9%。牛奶产量0.53万吨,增长6.0%。年末生猪存栏47.26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3.2%。全年生猪出栏67.57万头,比上年末下降3.9%。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通许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0%。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7%。分重点产业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4.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0.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0.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6.0%,利润总额增长11.9%。
建筑业
2022年,通许县建筑业总产值4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建筑业企业期末人员1.14万人,增长5.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8家,比上年增加8家。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通许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73.95亿元,比上年增长5.1%;乡村零售额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服务业
2023年,通许县服务业增加值125.32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0亿元,比上年下降3.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金融业增加值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房地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0.96亿元,比上年下降5.3%。
邮电业
2022年,通许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线路长度1025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2750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通许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0.19亿元,比上年末 增长12.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7.65亿元,比年初增长14.4%。各项贷款余额189.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3.2%。
交通运输
通许县交通优势明显,有
日南高速公路、
大庆—广州高速公路、
商丘—登封高速公路3条高速公路交织互通,3条省道穿城而过,县城周边高速出入口即将达到4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023年,通许县公路客运量371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59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663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7.10亿吨公里。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通许县普通高中招生4497人,在校生14366人,毕业生464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7918人,在校生14762人,毕业生4089人。普通初级中学招生9131人,在校生27516人,毕业生8069人。小学招生5842人,在校生41325人,毕业生6663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8人,在校生83人,毕业生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062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通许县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签订技术合同1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21 亿元。全县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通许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
国家三级图书馆:通许县图书馆。
国家三级文化馆:通许县人民文化馆(通许县送戏下乡艺术团)。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通许县共有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1个,开放床位4175张。系统登记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84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77人。
社会保障
2024年,通许县民生支出达22.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9%。发放养老金及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28亿元,惠及22.7万人。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发放优抚资金3300万元。开通免费及优惠专线19条。13个特困供养机构完成区域养老服务机构改革。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通许县民间也叫“道情班”“坠子嗡”,又因为道情演唱的调门中有豫剧、二夹弦、拉鼓腔、河南坠子、渔鼓道情五个剧种的唱腔,所以,通许县一带也叫它“壮火头戏”“五样调”。渔鼓道情的曲目非常丰富,题材多取材于古典名著和民间传说,有忠烈故事、公案传奇、历史故事、生活故事,也有现代曲目。2011年12月19日,渔鼓道情被评为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保
曹植墓
曹植墓位于通许县城东7.5公里的长智乡后七步村。原来十分高大,明朝时为一巨型冢子。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及百姓取土,逐渐缩小,为一圆形土丘。1998年,通许县对曹植墓进行修葺,封高墓丘,修建围墙,植树绿化,在此辟曹植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900多平方米,墓冢高3米多,直径12米,周围砌砖石。明万历八年(1580年),通许县令王乔吴发起,又在曹植墓前修建陈思王祠。民国初,观音寺被改作小学。此后,多处文物被毁,现仅余明万历八年《通许县创建陈思王陵祠记》石碑一通,碑文清晰可见,竖立在八角亭内。碑文正书36行,碑高3.44米,宽0.76米,厚0.22米,碑座为巨龟。2000年9月25日,曹植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通许县第一个党支部
通许县第一个党支部位于四所楼镇
章常庄村。1939年1月,秘密成立通许县第一个党支部,张相石任党支部书记,毛春林任组织委员,席廷彦任宣传委员。党支部会议决定建立武装,抗日反匪,力求豫东抗日第三支队的帮助,消灭盘踞在练城的郭德俊匪部。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在闫台村周围的宋庄、段马刘、欧阳岗、章常庄等村庄秘密发展党员。是通许县革命种子萌发的标志,也是通许县人民群众争取自由、寻找幸福的源泉。
欧阳岗战斗旧址
1945年5月,在日军的指使下,伪河南省保安联队强行占据通许县东南19公里处的大集镇欧阳岗。7月,由冀鲁豫十二军分区司令员余克勤、政委袁振、参谋长孙子植亲自指挥“拔除欧阳岗日伪军据点”战斗,战斗历时30多个小时。战斗对稳定水东地区的形势影响很大,当地人民欢欣鼓舞,守敌闻风丧胆,彻底粉碎了日军在通许的扫荡。延安《解放日报》于1945年8月1日发表了告捷消息,《冀鲁豫日报》以醒目的位置进行了详细报道。
地方特产
通许花生
通许花生个头大、籽粒饱满、粒重好、形状整齐、色泽洁白、口感无渣滓且细腻香甜、味道纯正无异味。
通许小麦
通许小麦,河南省开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通许小麦”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开封西瓜
开封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始于五代,广种于宋,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开封西瓜开封西瓜分黑皮、青皮(网状)、条纹及黄皮等多种皮色及多个品种,果形有椭圆、圆形、长椭圆形等,果个整齐均匀,果面光亮清晰。瓜瓤呈均匀一致的鲜红色、黄色,果内结构松紧适度,清香爽口,无异味,汁多籽少或无籽,无粗纤维,香甜适度,耐贮运。
2009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开封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著名人物
时经训
时经训(1874~1919),字志畲,曾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校长、河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河南临时教育学会会长等。
荣誉称号
2009年,通许县入选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2013年3月,通许县入选2013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地区。
2013年6月,通许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县。
2017年,通许县入选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9年7月,通许县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19年11月,通许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19年12月,2019年重新确认河南省卫生县城。
2020年1月,通许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3月,通许县入选2019年河南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5月,通许县入选2020年开封市依法行政考核优秀县。
2023年2月,通许县入选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3年2月26日,获得中国酸辣粉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