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
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
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潜在课程介绍
1. 词目名称:潜在课程(Jackson1968年《班级生活》)
2. 拼 音:Qiánzài Kèchéng
3. 英文名称:Potential
course (Jackson1968年《班级生活》)
4. 中文类似名称:潜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内隐课程、隐形课程、
隐含课程、潜隐课程、无形课程等等
5. 外文类似名称:Colateral learning (杜威“同时学习”)、
Concomitant learniing(克伯屈“伴随学习”)
课程起源
国外
国外潜在课程起源论的三种说法:
一种认为是杰克逊1968年在其《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提出的;
一种认为是1970年由奥弗利在其所编的《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中提出的;
一种认为
杜威的“同时学习”(Colateral learning)、“附带学习和副学习”,中就蕴含了对潜在课程的认识。
潜在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提出的“同时学习”(Colateral learning)。他认为,学生的学习除正式学习外,还有情意方面的“同时学习”。此后,克伯屈又提出“伴随学习”(Concomitant learniing),即学生对态度、理想、情感和兴趣的习得。“同时学习”和“伴随学习”的思想已经涉足到潜在课程问题。由于当时美国的
课程理论中,强调课程的标准化和量化测量,以及其后20世纪50年代的布鲁纳的“
学科结构运动”的重
知识传播和能力发展而忽视情意,潜在课程就仍被搁置一旁。60年代美国课程
理论界在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1968年杰克逊率先在《课堂中的生活》(一译《班级生活》)中提出“ 潜在课程”的概念,潜在课程的研究才正式开启,此后逐渐形成了
结构功能论、现象———
诠释学、
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
国内
我国有关潜在课程的研究始于本世纪80年代,其进程的大体脉络是由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从
理论认识层面拓展到实践操作层面。
内容和意义
课程主要内容
潜在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学习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潜在课程包括
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学习和
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
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学生在学校各种
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如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
行为方式等的影响;
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影响,如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舆论、仪式、
规章制度等;
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
物质文化的影响,如
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
课程意义
潜在课程概念拓宽了原来的课程定义,打破了原来课程有计划、有目的的界限;
潜在课程概念的提出,发现了学生经验的新领域,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经验的指导;
潜在课程概念为课程效果中显性课程无法解释的部分提供了
新思路;
潜在课程概念为构思教育的学校管理者提供了“硬教育”(计划课程)与“软教育”(潜在课程)的战略参考。
性质与特点
性质
根据潜在课程赖以产生、存在的基本点,潜在课程所具有的一些表层性特征,通过与
显性课程相比较,人们对于潜在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潜在性。潜在课程以间接、内隐、不明确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隐蔽性(不易察觉性)。潜在课程存往往被显性课程遮掩或垄断,短时间内难以显现,不易被确认;
广域性。潜在课程在内容上涵盖了学校生活中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方方面面,空间上涉及到学校的每个角落,人员上容纳了所有的师生员工,范围广泛;
多样性。学校生活的
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的多态多样,渗透于其中的潜在课程也呈多样化态势;
难量化性。潜在课程产生的背景之一就是对于纯量化法的批判和定性法的运施,加之其潜隐性、多样性等特点,都使得潜在课程难以用量化法来确定,而更多的是需要
定性研究。
鉴于潜在课程自身的复杂性,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差异性和
渐进性,存在着分歧和争鸣是必然的。
预期性上:
认为潜在课程是非预期的,其影响是未曾预料或难预料的;
潜在课程以非预期性为主,但也有可预期性;
潜在课程是非计划性的。
潜在课程是无意识地发挥作用的;
潜在课程是有意识的(此观点以西方现象———诠释学派最典型);
潜在课程兼具无意识性和有意识性;
潜在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分歧,计划性与的分歧等。
特点
内容的
渗透性和差别性。潜在课程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由于学校间
客观条件和长期形成的传统不一样,潜在课程又具有了差异性;
内容上的
全面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全面地包括知识、
价值观念、
行为规范、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
相互联系上的非系统性。潜在课程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逻辑步骤,没有前后相继的知识线条等。
课程功能
双向功能
积极(正向)
功能论。潜在课程具有提高学习者
学习效果,在实现社会化方面的积极意义;
消极(负向)功能论。潜在课程的存在,导致了受
教育机会的不均等,阻碍了完美人格的培养;
积极、消极功能并存论(或
两点论)。潜在课程的具有两面性: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前者对思想
品德形成、个性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后者起消极作用;不仅能对
社会发展和
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也产生不利影响;
全面功能论:
不同的潜在课程或潜在课程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会侧重于积极功能或消极功能。但一般说来,潜在课程的功能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同时又有可能是中性的,潜在课程对于思维方式、个性品质类型等的影响,则可能难以用正负
两分法来决断。
横向功能
个性
发展功能。国内外都承认潜在课程具有的发展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潜在课程是保障
社会秩序稳定的手段,潜在课程的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和个性发展的双重功能。潜在课程既可以进行人格陶冶,又可以进行社会控制。潜在课程不仅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更能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潜在课程对于个体、社会、文化的多重功能。潜在课程有人格陶冶功能,有
政治社会化功能和隐蔽
文化传递功能,有课程扩展功能;对过去课程理论和实践具有修正和重组功能,对课程
内涵和外延具有延伸与扩充的功能。但潜在课程的功能是不等量的,非固有的和
潜在课程研究
国外研究
从空间跨度上可以分为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其中
微观研究是将潜在课程限于学校之内;
宏观研究则把潜在课程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中,使潜在课程突破了学校范围而向
社会渗透,两个层面相互交叉形成二维结构。
微观研究 :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潜在课程包括学生
班级群体中的规则、规定和常规;表扬和批评;权力等;
现象——诠释学派认为,学习者的
主体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及师生
交互影响构成潜在课程;
《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潜在课程涉及
师生关系、
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
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
宏观研究:
将潜在课程放在社会整个活动的背景下,认为潜在课程由隐藏或渗透在学校
组织结构、学生能力分组、课程实施方式及具体内容中代表着不同
社会阶层利益的
道德规范、
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构成;
将学校与
社会制度间的关系及学生家庭的
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纳入到潜在课程的界域之中;
潜在课程在内容上构成了二维结构:一是班级生活与学校的社会关系结构,一是学校知识的
内容和形式中隐含的
意识形态方面的讯息。这种观点吧潜在课程深入到了
课程知识内容本身。
国内研究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潜在课程内容、范围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从空间范围上划分,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研究:
国内少数观点认为:潜在课程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在内的环境、气氛和风气等。这种观点因将潜在课程的外延超过其
上位概念课程的外延而受到批评。
微观研究:
国内多数观点认为:潜在课程限于学校教育范围内,并形成多样化类型。主要有:
从
文化类型的角度划分,认为潜在课程内容包括:具体
性文化、非实体性文化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学校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以及在课堂内外基础上采用的物质、精神
二分法;
从存在领域角度划分,将潜在课程的内容分为: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和文化心理类三方面;
从存在形态角度划分,认为潜在课程包含静态性因素的“背景条件”和
动态性因素的“具体情态”;
从因素组合角度划分,提出
三维结构说,三维包括
空间维、内容维和对象维,三维中任何一个变量组合到一起则构成潜在课程的一个因子;
从形成因素角度划分,主张把潜在课程的“内容”改为“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含班级)社会
体系结构和学校正规课程。
国内外比较
国外研究
优点:
国外对潜在
课程内容、范围的研究,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有着较具体细微的共性。
缺陷 :
国外这种列举式的研究,难以涵盖潜在课程的全部外延,不能穷尽潜在课程的所有内容,不可能真正从宏观把握其流弊;
国外的研究也大都未把物质因素,如
建筑规模、布局等纳入到潜在课程的内容之中;
二维结构所产生的困惑是,社会关系结构和知识混合在一起,很难加以区分。
国内研究
国内的研究注意到了学校物质环境所包含的潜在课程内容;
国内的研究,在其多样的背后,又隐含着一般是从物质、制度、精神(或心理)层面上,从静态、动态,有形、无形中作出概括和区分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