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
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阶层(Social Stratum)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社会阶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同一社会集团成员之间态度以及行为和模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同集团成员存在差异性。
定义
社会阶层是根据各种不平等现象把人们划分为若干个社会等级。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占有一定的资源,但其占有多少不同。用占有资源多少的不同来区分人们处于什么样的阶层。对客观存在的阶层的分析在于缓和阶层矛盾,找到协调各个阶层利益的途径,从而保证社会稳定。
主要特征
社会阶层有以下特征:
(1)同一阶层的人群具有类似的行为。
(2)社会阶层的地位有高低。
(3)社会阶层乃是职业、所得、教育等综合的结果。
(4)社会阶层的内涵会变动,而且个人亦会提升到较高阶层或下降到较低阶层。
历史特例
已经成为历史的印度的等级社会(印度种姓制度):一个人自出生,就自然进入了这个等级社会。
决定因素
吉尔巴特(Jilbert)和卡尔(Kahl)将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分为三类:经济变量社会互动变量和政治变量。经济变量包括职业。收入和财富;社会互动变量包括个人声望、社会联系和社会化;政治变量则包括权力、阶层意识和流动性。
1.职业
在大多消费者研究中,职业被视为表明一个人所处社会阶层的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一个人的工作会极大地影响他的生活方式,并赋予他相应的声望和荣誉。
2.成就
个人取得的成就越高,就会获得更高的荣誉与尊重。个人业绩或表现也涉及非工作方面的活动。也许某人的职业地位并不高,但他或其家庭仍可通过热心社区事业、关心他人、诚实善良等行为品性来赢得社会的尊重从而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3.社会互动
大多数人习惯于与具有类似价值观和行为的人交往,在社会学里,群体资格和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一个人所处社会阶层的基本力量。
4.财物
财物是一种社会标志,它向人们传递有关拥有者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信息,有用财物的多寡、财物的性质决定同时也反应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个体的价值观和信念是表明它属于哪一社会阶层的又一重要指标。由于同一阶层内的成员互动更频繁,他们会发展起类似和共同的价值观。
6.阶层意识
阶层意识是指某一社会阶层的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具有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独特群体的程度。
行为差异
1、支出模式上的差异
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所选择和使用的产品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产品如股票、到国外度假更多地被上层消费者购买,而另外一些产品如廉价服装与葡萄酒则更多地被下层消费者购买。下层消费者的支出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带有“补偿”性质。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信和对未来并不乐观市场营销,他们十分看重眼前的消费;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低的教育水平使他们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
2、休闲活动上的差异
社会阶层从很多方面影响个体的休闲活动。一个人所偏爱的休闲活动通常是同一阶层或临近阶层的其他个体所从事的某类活动,他采用新的休闲活动往往也是受到同一阶层或较高阶层成员的影响。虽然在不同阶层之间,用于休闲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相差无几,但休闲活动的类型却差别颇大。
3、信息接收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搜集的类型和数量也随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处于最底层的消费者通常信息来源有限市场营销,对误导和欺骗性信息缺乏甄别力。出于补偿的目的,他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更多地依赖亲戚、朋友提供的信息。中层消费者比较多地从媒体上获得各种信息,而且会更主动地从事外部信息搜集。随着社会阶层的上升,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会日益增多。
4、购物方式上的差异
人们的购物行为会因社会阶层而异。一般而言,人们会形成哪些商店适合哪些阶层消费者惠顾的看法,并倾向于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商店购物。
策略步骤
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社会阶层与消费对于某些产品,社会阶层提供了一种合适的细分依据或细分基础。依据社会阶层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具体步骤:
1、决定企业的产品及其消费过程在哪些方面受社会地位的影响,然后将相关的地位变量与产品消费联系起来。为此,除了运用相关变量对社会分层以外市场营销,还要搜集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购买动机、产品的社会含义等方面的数据。
2、确定应以哪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为目标市场。这既要考虑不同社会阶层作为市场的吸引力,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3、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与特点,为产品定位。最后是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达成定位目的。
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由于在职业、收入、教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即使购买同一产品,其趣味、偏好和动机也会不同。如同是买牛仔裤,劳动阶层的消费者可能看中的是它的耐用性经济性,而上层社会的消费者可能注重的是它入时性和自我表现力。所以,根据社会阶层细分市场和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定位是有依据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事实上,对于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和品牌,消费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它们归入适合或不适合哪一阶层的人消费。应当强调的是,处于某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会试图模仿或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因此,以中层消费者为目标市场的品牌,根据中上层生活方式定位可能更为合适。
社会阶级
西方的社会阶层很不固定,而且法律方面也没有任何阐述。当西方经济学家们说到阶级或社会阶层的时候,通常是指基于经济学上与现代社会或近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社会阶层(阶级)。
大致可分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又可分为上层资产阶级,中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阶层定义
社会等级,意义相近的类似的汉语词汇还有阶级、阶层、社会阶层和等级社会 。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水平和社会身份的社会群体总称。
不同时期,社会对阶级或阶层的划分各不相同。现代社会,提到“阶级”或“阶层”时,通常所指个人或者集团对财富拥有量,而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阶层分类
可区分为下下、下上、中下、中上、上下、上上等阶层。
阶层特征
社会阶层有以下之特征:
(1)同一阶级的人群具有类似的行为。
(2)社会阶层的地位有高低。
(3)社会阶层乃是职业、所得、教育……等综合的结果。
(4)社会阶层的内涵会变动,而且个人亦会提升到较高阶层或下降到较低阶层。
主要意义
不同时期,社会对阶级或阶层的划分各不相同。现代社会,提到“阶级”或“阶层”时,通常所指个人或者集团对财富拥有量,而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流行理论
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关于社会分层的认识上,社会学界从分层角度提出了四种理论。
十阶层理论
陆学艺教授等将改革以来的社会分化表述为阶级、阶层的分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为什么这样分呢?根据什么标准呢?陆教授等认为,区分的标准有三个: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陆教授认为,在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好比马克思说经济所有权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样),由于组织资源具有最重要意义,所以在十阶层中,国家干部排的位次最高。
但是,究竟应该将哪一种资源放在分层标准的最重要的位置上,这在社会分层研究上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也不是很容易证明的。究竟哪一种资源在分层中最重要,也还是需要争论和探讨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可以作为社会分层标准的资源有十种之多。所以,人们取哪一种资源作为首要资源往往与其政治目的有关,往往是为某一种政治理论服务的。
形态转变
但是,如果细心考察人数和比例就会发现变化并没有这样快,该十个阶层无论人数还是比例主要还是集中在偏低的社会位置上。所以,全社会仍旧是金字塔型结构。而且,如果仔细考察每一个阶层内部成员的话,就会发现其内部成员的贫富和经济地位的差异也还是很大的。
社会断裂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断裂是结构性的,造成社会断裂的原因是社会的急剧转型、市场转型。由于转型太快,很多社会阶层都被淘汰或抛弃了。该理论所讲的断裂是多方面的,包括:国企改制中的断裂、城乡结构的断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断裂、文化的断裂等。该理论认为由于“多个时代的社会成分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导致的社会断裂是全方位的。
所以,在这里,贫富分层也被解释为是一种断裂的关系。当然,如果社会真的断裂了,或连接不上了,那样的社会岂不就瓦解了?如果仔细考察该理论的话,该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预测也并不都是悲观的,对于社会转型也有乐观的估计。所以,该理论更多地是对于社会的一种警告。
这一理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提出来的。主要依据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中的职业数据计算而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橄榄型”的,也不是“金字塔型”的,而是呈现出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从全国就业人口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高度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形群体,该直柱形群体是由一系列的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的。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结构,由于底层巨大容易产生社会矛盾。李教授发现,“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问题比“金字塔型”结构还要严峻,由于底层更大,社会就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社会冲突。“倒丁字型结构”体现出的最突出问题是城乡分离。那么,世界其他国家是这个样子吗?当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没有这么明显的城乡户籍分野。所以,改造这样的社会结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最大问题还是农民问题。
所以,李教授赞同中央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取向。其次就是中产阶级欠缺的问题。尽管大家都想推进中产和中间部分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迄今为止,这个阶层比例很小,算来算去大概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占12%。换句话说,占88%的就业者都不是中产阶级。所以,结构转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这个理论由李强教授、沈原博士、孙立平教授合作提出。该理论是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因为,改革本身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而利益结构的调整显然会使得一些集团或群体获得利益,同时会使得另一些集团损失利益。
当然,“全赢”的局面——即社会每一个集团都获得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上升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在要实现这种局面实在是太困难了。近年的住房体制、医疗体制、养老金体制、失业保障体制的改革,几乎每一项改革都难免会损伤一些人的利益。四个利益群体的理论也是试图对于当前社会分化的情况作出一种解释。
那么,中央文献中对当前我国社会分层问题是怎么看的呢?仔细阅读十六大以来的中央文献不难发现,中央在分层问题上使用的是高、中、低收入者的概念。这就是说,承认差异,这与改革以前有很大区别,改革以前是试图消灭几大差别。在有差别的前提下怎样调整呢?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是这样讲的: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在这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核心,因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目标就是推进他们进入中等收入者队伍。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的战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00:24
目录
概述
定义
主要特征
历史特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