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又称为佛器、道器、
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内义而言,凡是在宗教寺院内,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宗教事务的器具,或是宗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
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广义而言,凡是修行之人所用的器具或具有一些特殊功效的器具都可称为法器。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musical instruments used in a Buddhist or Taoist mass] 举行
宗教仪式用的器物。
引证解释
1. 指法度,制度。
唐
陈子昂 《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摹其法器无不驯,从其事政无不理。”
《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明
宋濂《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浄觉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於菩提律寺。”
3. 举行宗教仪式所用的钟、鼓、铙、钹、
引磬、木鱼等乐器及瓶、钵、杖、麈等器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开启,众僧动法器者。”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钵,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
老舍《四世同堂》四九:“和尚们响起法器,棺材被抬起来,和尚们在前面潦草的,敷衍了事的,击打着法器,小跑着往前走。”
基本含义
别名
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在宗教的
工艺美术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为代表。
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法器一般约略可以分为:
宗教法器
宗教所用法器一般为
庄严具、
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
密教法器等六种。但为了能更深切的了解这些法器,所以将之分为八种,做更为细密的分类。其中,除了分出禅门的特别法器之外,再从密教法器中,分出
藏密使用的特别的法器,如此一来,读者将更能了解这些法器的原貌及运用情形。这八种法器的分类如下:
1、庄严道场的佛具:这是指庄严佛堂、坛城、道场的器具,包括:
佛坛、
须弥坛、幡、盖、
经幢等物。
2、供养用的佛具:这是指日常以供养诸佛菩萨本尊的器具,包括:灯、华、香、香炉、衣(左示右戒)、
阏伽器等。
3、梵呗赞诵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4、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钵、
三衣、
澡豆、头巾、手巾、
齿木、
滤水囊、念珠等。
5、禅门的法器:此类是指禅门中,除了生活上的实用性之外,亦常为禅师悟入学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
蒲团等。
6、置物用的法器:此类法具指可收藏或装置修行用的器具,如:
佛龛、
舍利塔、
经箱、
戒体箱等。
7、密教的法器:此类法器指密教修法时经常使用之法器,包括
曼荼罗、
金刚铃、
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
8、藏密特别的法器:此类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别的法器,如:唐卡、哈达、食子、
八吉祥、七宝、
颅器、
嘎乌等。
宗教法器其实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
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
宗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
佛具”、“道具”、“法具”。
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之念珠、
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
修行人法具
修行之人所用的法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十分繁杂,但也因为修行之人在多数都是宗教的人,所以修行之人的法器也大多数以宗教法器为主,比如木鱼、
拂尘、法剑。
特殊用途法器
这类的法器可以说是最杂的,什么都有,所用也多数是在民间,主要的用途是风水玄学类,其中最常见和常用的就是
桃木、八卦等等,而这类的法器用途也是最广和多的,比如化煞、
招财、辟邪等等,基本人类日常中所想的美好的都可以产生。
其实有一点不能不承认的是无论哪一类的法器可以说都是可以和宗教沾上关系的,因为法器不是一般常人所能用,而修行之人中除了宗教的人散修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认为不是正统,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的事。
经典中的记述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
宝髻长者章)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又《观自在章》云:“
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
中阿含经》中说:“所蓄物可资身
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而在《
菩萨戒经》也说:“资生顺道之具。”《
禅林象器笺》卷十九中也说:“凡三衣什物,一切资助进道之身物,具名为道具。”
法器的内容依诸书所记,并不一定,但一般均将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依《
古事类苑》《宗教部》所记载,古称之道具,即
三衣六物、独钴、如意、拂子、
坐具等僧众所持的资具类,也称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炉、
灯台、
斗帐、盖、花幔、幡、磬、铃、法螺、木鱼、铙、钹、金鼓、钟等物,则总称为佛器、佛具或法具。
密宗法器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
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
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
骨笛、
海螺、
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
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
金刚杵、
灌顶壶、
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
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藏传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
骨雕、
象牙雕、石雕、
海贝壳雕以及布、
丝织、
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
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公元7世纪西藏出现了
金铜佛造像和合金佛塔,以及
油灯和供水杯等少数种类的法器。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
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
克什米尔、
天竺等国迎请了
寂护和
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
桑耶寺,对于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金刚铃、杵等部分
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轨在桑耶寺首次面世。公元842年,
吐蕃末代
赞普郎
达玛大规模灭佛,西藏的佛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从
松赞干布到郎达玛灭佛的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的
前弘期,这个时期存世的
宗教用具已很少见。吐蕃时期可以称为是藏传佛教法器的滥觞期。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初,正是
藏族社会由
奴隶制向
封建制的
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佛教再度在西藏兴起,并紧紧依附于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13世纪至15世纪是藏族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相继产生了大小二十几个不同的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
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
夏鲁派、格鲁派等。寺院建筑和
佛教艺术有长足的发展,外来与本地仿造的宗教用具逐渐增多,工艺技法臻于完善。这个时期有不少著名的法器传世,元世祖忽必烈赐给
八思巴的
法螺,是
萨迦寺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西藏的一些著名寺院如萨迦寺和
夏鲁寺等寺院内,出现了大量宫廷制造的
僧帽壶和香炉等法器。藏传佛教再次出现勃勃生机,藏传佛教法器也逐步走向繁荣。明代政府继续了元代政府扶持西藏宗教发展的方针,
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往来密切。宫廷中根据藏传佛教的需要,制作了大量的密宗造像赐予西藏;同时,西藏也有许多精美的造像进贡给明朝政府。西藏佛教法器在明代继续得到发展。
五世达赖喇嘛以后,西藏的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不论是巍峨的依山式
宫殿建筑、巧夺天工的
园林设计、雕饰华丽的
灵塔,还是精美的造像、法器、壁画、唐卡,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
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
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同时,清宫廷也不断将其制作或者收藏的宗教品赐给西藏,
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等地都收藏了很多青花僧帽壶、
珐琅彩沐浴瓶和
净瓶等宫廷施予的法器,西藏和
中原王朝皇室之间这种频繁的宗教往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
大家庭之间的联系。藏传佛教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密宗在传承、经典、修习次第、仪轨、制度等方面有独具的特点。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凭借坛城、
法轮、
五方佛冠、嘎巴拉碗等法器,通过神秘的错综复杂的宗教仪式,实践了对佛、菩萨、本尊神像的观想。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法器大多系历辈达赖喇嘛的宫藏品,这些法器无论从材料质地、制作工艺还是类别功用来讲,都可以作为藏传佛教法器的代表作。现将
曼陀罗、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碗、法螺、玛尼轮等典型的密宗法器概述如下。
曼陀罗
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坛城,藏语称作“吉廓”。曼陀罗源于
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那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魔众”的入侵,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邀请过去、未来诸佛亲临作证,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法轮
法轮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法器之一。佛教中把法轮喻指为佛法如
转轮圣王的“
轮宝”一样转动不息。供奉法轮意在祈祷佛法住世,法轮常转。常见的法轮分成八辐轮和
千辐轮两种。它既作为八宝之一来供奉,同时由于法轮象征了佛法的权威及庄严,在藏传佛教中还作为吐蕃法王松赞干布和五世达赖的手持标志出现。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法轮造型相似,只是鎏金镶宝图案有所差异。
五方佛冠
五方佛冠为高僧、活佛在修行密宗时所戴,它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形状如
五莲瓣,每瓣上镶有宝剑、莲花、金刚杵、宝轮、火焰等装饰图案,下缀长缨。
五佛即不动佛、
宝生佛、
无量光佛、
不空成就佛和
毗卢佛。“
五佛五智”的义理出自
金刚乘教义,是密宗的主要义理之一,认为只有拥有法界
体智、
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成就所智等五智,方能达到“菩提”(
正觉),但这种智慧必须由大德上师的直接传授才能得到。
玛尼轮
玛尼轮是
佛教徒祈祷时用的法器。它的形状像小桶,中间有可以转动的轴,内部装有纸印的经文。祈祷的时候一面转动玛尼轮,一面口咏六字真言,以表示对佛的赞颂。这种玛尼轮要按
顺时针转动,每转动一圈,就表示念咏了一遍经咒。与此功用相同的还有玛尼筒,在寺庙的屋檐下、佛殿的转角等地方设置了一排排玛尼筒,在西藏地区的屋顶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利用风力转动的玛尼筒。密宗义理以超现实的手法,通过形形色色的玄妙而隐晦的宗教仪轨,寄托了超脱人世、脱离苦海的佛教出世观。历史上的无数僧俗、工匠、艺师出于那份获得
善业功德的虔诚,制作了难以计数的法器,这些法器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意趣,堪称藏传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在绚丽多彩的藏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为修密宗
无上瑜伽密举行生起次第时用的法器。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译,意思是颅骨。嘎巴拉碗用人的
头盖骨做成,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
生前遗嘱,从其遗体上取下后制成的。它是西藏佛教中常用的法器之一。
法螺
法螺是法会时吹奏的乐器之一。佛经上讲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音洪亮,有如大海螺的声音响彻四方,所以用它来代表法音。听到法螺的声音,众生可以消除罪障,进入极乐世界。此外,在灌顶仪式上,也作为登上正觉的证明。法螺洁白细腻,自然生长的螺纹主要是自左向右旋转,而法螺常用极为罕见的
右旋海螺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