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像山,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
甘肃省
天水市
甘谷县,命名因山巅修凿大佛像而来,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像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因山体呈旗帜状,又称文旗山。大像山现存洞窟22个,面积554平方米;木构建筑15处,面积3903平方米,有800平方米的栈道将各石窟相连。
历史沿革
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像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2001年,大像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组成部分
大像山现存洞窟22个,面积554平方米;木构建筑15处,面积3903平方米,石窟及古建筑均建于山岗起伏、苍翠叠嶂的峭壁之上,有800平方米的栈道将各石窟相连。自下而上有土地庙、墨葛殿、太昊宫、观音洞、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阁、灵岩寺、鲁班殿、华严洞、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三圣殿等。其布局以无量殿为界,其下主要为木结构建筑物;其上以石窟群为主。除石窟、古建筑外,还有后汉隗嚣歇凉台、
阅兵台等遗址及“羲皇故里”碑、“圣门石子故里”碑、“重修汉
平襄侯祠记”碑等文物。
全山共有壁画242平方米,大小塑像110尊,其中汉白玉雕像6尊,木雕塑像4尊,铸造像1尊,尤以凿塑于山体中部的唐代大佛最为著名。佛高23.3米,
肩宽9.5米,造像躯体浑厚雄伟,法象庄严,气势宏大,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
科学研究价值。佛像开凿于高34米、宽14米、深4.5米的平面作长方形的圆拱形大窟内,顶部周围
悬塑有达摩、频伽、
飞天、卷云、莲叶等,栩栩如生。
石窟特点
从外观看,
甘谷大佛既有印度早期佛教
犍陀罗风格所特有的蓄有须发以及
笈多王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螺型头发,且两眉之间有
白毫相等特征,又表现出
北周时期颈部较粗、
鼻宽短、面部神情温和韶秀等特征,还显现出
盛唐时期面容饱满、唇润颐丰、双眉弯曲、两眼明澈而略显突起的审美要求。而大佛头顶的大螺旋式高
肉髻则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
北魏至盛唐的历史时空,在后来宋、明、清各代的修缮和重妆中同样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尤其是甘谷大佛宽厚的上唇上的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于此可见一斑。
石窟艺术
甘谷大佛高达20余米,脚下供人瞻仰的地域原来只有一米余地,但站在脚下如何变换位置从不同角度观看,都到合乎比例,表情和蔼可亲。这是古代的艺匠们很巧妙地解决了高大造像在有限位置观看的视觉差问题。在解决视觉差问题的同时,须解决搭架,造型小样和
安全问题。这些都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超的
艺术技巧来完成。
甘谷大佛,端座于悬崖之壁,开凿在相对地面高度200米之上,但无论从山下或窟内各个角度去观赏,都给人一种慈祥恬静的感觉,没有不合比例的地方。
1983年,温庭宽先生和
谭树桐先生专程来到甘谷,当时正值大佛窟龛维修之际。温老不顾年高体弱,登上
脚手架,攀登至佛头顶,从上至下,前后左右仔细观察之后。惊奇地发现了塑造技法上的特殊之处。他总结到:佛的双耳,按正常雕塑技法,上
耳廓缘应与眉毛相齐。但大佛的上耳廓缘提高到佛的头顶超出
发际线。整整高出了正常比例的一倍多。人站在下面仰视,视觉上耳的位置正好是正常人比例。但如果了耳朵按正常比例塑造耳就有掉下来的感觉。眉躬骨,在正常塑手法上都是高高的突起,才显得目光深邃。但大佛的眉躬的雕刻与此相反,,而是在眉躬位置上
阴刻了深深的凹形弧线沟,并用
群青装色,反而显示出了高凸和立体的感觉,是解决了特大雕像用料容易脱落的问题,又获得了造型效果;佛的瞳仁为何炯炯有神,光彩夺目千年不减神光呢。原来它是用个
黑釉大缸一劈两半镶嵌在眼框里,并且大缸的位置超出了下眼睑的位置,从头顶看上眼睑高出大缸做成的瞳仁,瞳仁又突出于下眼睑,很不合雕塑规律,但站在下面的感觉,眼部的雕造正好与正常人一样,目光中含有善良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如不用这样的特殊处理,仰视将失去比例形成眼珠深陷之感,佛的鼻梁直直下垂,形成硕大的梯形体积,佛的上嘴唇高出下唇许多,而
下颌骨却下陷了进去。整个头向前倾。所有这些技法上,都是古人在事先用小样的
形式科学的研究和计算了其变化规律之后,胸有成竹地解决了由于高大而形成的
视觉误差。就是宋明清几次大的维修,仍是在未改变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了装修彩画,不失其盛唐原貌。
主要景点
太昊宫
甘谷大像山第一台建有
伏羲庙亦即太昊宫,是
明万历年间建筑,
华盖寺也有伏羲塑像为元代所塑。明代叶应甲编纂的《
伏羌县志》说:“邑人以本吧乃伏羲笃生故地,于万历四十八年重建于大像山之西”。原庙于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兵燹,至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
太昊宫宫门及正殿坐南朝北,庙址总占地面积480平方米,殿宇巍峨,坐负苍岩,南倚大像山,北瞰
渭河流水;雕梁画栋,飞檐流彩,名家极倾才思于
额匾楹联。宫门建于重阶之上,
砖木结构,牌楼式,
悬山顶,斗拱层迭,额题“太昊宫”楷书大字,作者是清代优贡李维屏。门左右有夏房及
装饰性月窗,门前两痤
石狮。进入宫门,左甬道有门呈月形,与宫门相连,上有民国初担任京议员的宋梓题写的“别开壹径”沿左甬道可直通山上。正殿与西厦房间有侧门通甬道,额篆“
旁通”二字,正殿与东厦房,也有道旁通,曲径通后院。宫门内外有
古柏四株,共八株,院中有八卦池,寓意伏羲演八卦,泽及后人。宫门两庑原有赵公明、
王灵官两尊塑像;正殿原塑伏羲,身披桑衣,右手托八卦盘,端坐于殿中木龛内。殿上匾额层列,外为“一画开天”,内如“
人文初祖”之类,今只在清
光绪间邑人杨耀南书“产极万世”匾尚悬殿内。伏羲殿楹联大多散佚,但清光绪翰林邑人海涵和
宣统时
知县关中雷光甸写的二联尚脍炙人口,王联是‘绍皇开泰运,劂后有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
炎黄颛喾而上;望古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雷联是:“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鸟篆,梵字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继
三皇立极,看后来商质周文,帝升王降,于史册上见传心”。前者先赞伏羲开肇文明之功业远在神农、
黄帝、
颛顼、
帝喾之前,而其发祥诞生之地甘谷代有贤人。
石作蜀“跋涉数千里,求学于鲁”,
姜维“以羁旅之孤臣,受军国之重寄,卒能奋忠勤、仗胆义,住偏安之局,恢张薄伐之勋,”其次,感叹时下兵戈已平息,庆幸往古太平居景象,复见于今日;后者则盛赞伏羲兆启文明,即
仓颉之
造字,释迦之创教,亦远不能比;至于为三皇五帝立典则,示规范,远及于质朴之商,文雅之周,还有以后的历代五朝,皆沾被其泽,史册俱在,昭然若揭。
1994年起,重修伏羲大殿,正殿广124平方米,高8米,悬山顶,雕甍鸱饰。坚脊皆是花开卉连接组成,
横脊中央为
龙马奔腾,两边由
花卉、龙、
麒麟、马、鹿、鸟、象、狮组成,尤以花卉中心陶制
太极图式样别具特色。不论
地砖、门窗、
供桌、匾额至大殿兽吻,无处不显示出八卦太极图形象。大殿正中座台高1米,宽3。33米,深1。93米,上坐国家著名女雕塑家
何鄂重塑的伏羲像,高2。6米,
分腿端坐于分心上石上(卦台东北渭中流有石焉,屹然卓立。郡人曰:‘
分心石也“。云;”石当乎渭,渭分以流’)。似观天地万物之变化。上身披桑衣,
腰围虎皮,两手作,“
天地合一”式托演八卦,形成扭转乾坤之举动。盘骨外露,气质浑厚,两眼平视,精神焕发。右侧塑龙马,欲从巨浪顶端腾飞跃起之状。东壁画有
女娲练石补天,西壁绘有有伏羲画演
八卦图,正中坐像背光,是伏羲生地
古风台的写实画。顶绘六十四卦及河、洛
二图。两侧有八卦要窗各一,周围绘
卦爻。西绘
伏羲八卦图,东绘文王八卦图,即
后天八卦图。大殿前檐悬有赵朴初题写‘人文初祖’、启动手笔“一画开天”,舒同亲书“开天明道”、黎泉书写“与天地准”四块周边木雕图案的金字大匾。檐前分竖八面
龙旗,旗面上彩绘出新石器时代
鱼龙形开始至
商周、战国、
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龙形图案。
关于伏羲的生地,众说纷纭。
民国张其昀、陆美锷《甘肃省人文地理图志》第二十章《名胜史迹·古迹》云:“大像山伏羲庙: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公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此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心祀之”。贾鸿逵编次安履祥之《甘谷县志》于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风台者,乡人谓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谷称古风台村人善编制鸡罩,以鸡罩形似八卦,洵为莫之为而为之者,其说虽不经,而实无因焉”。
永明寺
永明寺位于灵岩寺之南,师傅沟内台地上。座东南向西北,雄踞山间,全部建筑分布在阶梯式的台地上,
设施布局以正规寺院而设置,由山门、天王殿、斋堂、
客堂、钟鼓二楼、十三祖师殿、
伽蓝殿、
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总面积达4,224平房米。寺院山门为并排连体拱形状牌楼顶。中门顶额内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永明寺”三个阳刻字,对联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扬法师敬书“风月无边一尘不到菩提地,山河环绕万善同归般若天”。两边门首摹配民国时当地名人
何鸿吉题书的阴刻“无上法让、出尘入净”八个大字。走进山门,迎面所见天王殿,高9米,长14米,宽10米,顶为四面坡
歇山造,琉璃脊兽饰装,结构为单挑檐外围16住回廊式,棋盘让窗对开,前后相通,殿内正在供奉大肚弥勒佛,身高1.8米,踩饿鬼,神气威武,金刚怒目。左边是手拿宝剑的东方天王多罗吒和手拿琵琶的南方天王毗琉璃,右手是手拿宝剑伞的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和手抓一龙的北方天王毗沙门。他们共同负有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持内
佛法僧三宝神圣的职责。在弥勒佛身后,让立着全身金色的
韦驮菩萨,高2.2米,手拿一根宝杵,保护着寺院及修行着的安全。离开天王殿向南行进,两边各建有对称的八间硬册顶砖木结构客堂,斋堂及复檐塔顶
四角形钟鼓二楼。在客、斋二堂院中间安放一高3.9米的三足三层
宝鼎薰炉。
再上条石台阶38阶,右边是十三祖师殿,内塑十三祖师泥塑坐像,齐高1.1米。左为
伽蓝殿,内塑四尊坐像,齐高1.5米。两殿对峙,各五间,
殿顶硬山造,横坚疹皆用陶制花卉兽吻饰装,两殿中央也放置着一个高3.9米的三足三层宝鼎
熏炉。十三祖师是净土宗从晋代初祖
慧远大师至清代
印光大师等十三位法师。伽蓝是印度名称,在中国叫寺院。殿内供奉的四尊坐像是给孤独者、祗陀太子、波斯尼王、
关羽(中国的伽蓝护法),他们均为寺院护法,也体现了中西方佛教融合的事实。迎面为大雄宝殿,正座东南,巍峨雄壮,殿高12米,宽19.8米,进深16米,顶为悬山造,铺瓦琉璃脊,
耀眼夺目。脊吻为双面雕饰,横脊是两龙两鹿戏宝珠,竖脊为
荷花连枝。殿内正中供奉三佛二弟子泥塑金装像,妙相庄严,慈祥可敬。三佛均结跏跌坐于金刚座上,同高2.7米,宽1.7米,座高1.45米,宽2.2米,北光同为木雕缕孔
火焰纹,高3.7米,宽2.9米。中为释迦牟尼佛,
手托金钵,左为
药师琉璃光佛,手挂充璃宝,右为阿弥弥佛,双手捧金台,二弟子两手合十,站于释迦牟尼佛两边,高2.7米,年长者为
迦叶尊者,年轻的为
阿难尊者。殿内东西壁各供奉九尊泥塑
罗汉像,同高1.75米,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优秀大弟子,均有拿手看家本领,修习善行。殿后两侧
须弥座上有文殊菩萨坐雄狮和普贤菩萨白角之泥塑像,菩萨高2米,雄狮、
白象各长1.95米。在三佛背后站立着观音菩萨,高2.4米,由
缅甸汉白玉雕成。
善财童子和龙女为泥塑,高21米,底层宽16.6米,进深20米。除藏有大量经书外,还分层安置由缅甸赠送的汉白玉佛、
菩萨像。
大像山永明寺创建于何时,没有确切历史记载,1992年重建,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又是甘谷一带
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游览胜地。
千佛洞
千佛洞开凿在峻险崖壁上,仅有一个小巧洞窟供人出入。入洞,迎面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大佛安坐。游经此处的人,必先叩拜,然后伸手在弥勒佛浑圆的肚皮上摸一摸,以求笑口常开。
往里走是一大石殿。正中有众佛。有安坐如磐石,有长卧如横云,有默立,有轻身飞度,有诉,有诵,有含笑不露,皆为慈眉善目,姿态迥异,气象万千。四壁多绘佛传、因缘和
本生故事。
佛龛前香火极盛。每有游人香客跪于
蒲团上膜拜时,一旁年长的僧人就敲出清越的钵声来,使人不禁心
安神宁。再往里走,拐过几个
石凿甬道,闪现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此处正是
十殿阎王的阎罗殿。顺着洞门两侧,分别站立着牛头、
马面、黑白、无常四位凶神恶煞的鬼卒,叫人不寒而栗。洞窟的四壁上彩绘着
冥界地府的各种刑法,残忍之极。
伏羲庙
大像山伏羲庙,明万历时建,处大像山山麓。清叶芝等
乾隆《伏羌县志·建置》云:伏羲庙,前万历年建。在大像山足。民国《甘肃乡土志稿·甘肃省之重要都市名胜古迹》大假山伏羲 庙条云: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长于此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清代,庙
移上大像山,在大佛窟侧建太昊宫,专祀伏羲。而原处县西五里铺的“
羲皇故里”石碑现今也被移上大像山。
一
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书鸟篆,梵高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
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帝升王降,商质周文,于史册上见传心。
二
绍皇开泰运,厥后又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
望天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
文昌阁
甘谷县内
文昌阁有多处,但大像山文昌阁规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级慢步而止,约三百余步,即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面积为182.9平方米,总面积为260.9平方米。阁门前有石阶二十四台,门首有砖雕
阳刻篆字“孝友门”三字,两边“阁凌碧字迎朝爽,
门对朱山映晚霞”
砖刻隶书楹联,系清末民国初本县名士宋延桢手笔.门右侧立有虎皮照壁,
南向,壁上嵌有今人
魏学文(笔名雨庵)隶书“落霞岩”三字,字体清秀柔和。文昌楼楼矗于院内,为重檐门柱六角亭式阁楼,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檐下绘栋画壁,其图案富于写实。下层檐前回廊壁间
有书画五幅。其中竹与兰草为天水名字何晓峰所画;别有本县书法家
武克雄草书:“山头
禅室挂僧衣,窗外无缺溪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魏学文隶书《兰亭序》;另一幅“喜鹊闹梅”为
礼县文化馆干部马 所画。楼顶作六脊攒尖式,有鸱甍。阁楼高10.米,占地33.5平方米,
楼座为砖砌筑的须弥座。楼上旧有泥塑
文昌帝君像和清代邑人王权写的长联:“帝坐面三峰,恰在此时鄂骞石鼓,鸿翥缇群,檐前便是重霄路,星池涵万象,看气润珠躔,浑联壁府,榜下频出五色云”。楼下有1944年新塑的文昌帝
文昌阁始建于是末,早期仅有楼、东亭、从北至西南的走廊和院中两棵古柏。清同治二年节(1863)
回民反清时,楼阁一时尽毁。现阁院东南角的一棵古柏为当年被烧去半面皮而幸存下来的。清代光绪年间重建楼阁和东南厦房,其内墙壁嵌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邑人王权撰《大像山文昌阁创立文社碑记》。民国十五年(1926)又增修南厢房,为
卷棚顶,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地藏室,上层为
僧房,后墙左右皆有望窗。门两边有木刻联,为民国时县内名人宋延桢题,其子宋梓篆联:“楼构数椽窜膝易,窗开三面会心多”。内耳
房门额有籀字“共星轩”、“通帝座”,中央
佛阁中所奉木雕“
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
大势至菩萨立像)。文昌阁整个建筑以四合式封闭院落为布局,东亭、北廊、西宇皆有望窗,可任意瞰视
渭川风光。出后门额首籀“积上台”三字,并通甬道。
财神殿
对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什么事,朝来拜夕来拜叫我为难
关圣殿
关圣殿在半山腰,院中有墨绿、粗壮如盖的古柏,烟火缭缭的塔楼。年长的香客正在大殿神龛前伏地长拜,算卦老汉默然坐在小
马扎上,晒着暖烘烘的太阳。此刻,时间像吹过山野的风一样缓慢柔长。只有白鸽间歇地停落在檐角,咕咕
悠闲地叫着,霎时又纵身飞跃,几个翻飞已没入了山涧。站在殿外对着川地的栅栏前,远处的甘谷城一览无余。这座隆起在
渭河谷地上的城郭,衬在瓦蓝的天野下,被冬日烘烤得无比耀眼。再远处是广袤的
黄土高原,那些橙黄的边缘像一条蠕动的毛线系住这修长的川地。但渭河不论粗细,在那平坦的川地上由着性儿流淌着,日夜不息。
双明洞
双
明洞,俗称药王洞,在大像窟之西,
孙膑洞之上。没阶而上有一洞,
穿洞可达殿窟。洞长16袄,门首行书“此山中”,人至此,情景交融,诗意、哲理、书法交融,妙趣横生。
书法系本县清代著名进土
李则广手笔。窟朝向东北,原三壁置佛像。洞前夸砌堵墙,上有望窗两个,如两只眼睛,双明洞由此得名。窟由自然洞穴改建而成,高约8米,深9米,宽17米,总面积172平方米。清代
巩建丰《伏羌县志》载:“双明洞,在大佛之西巅,有窃通明,最高险。乡人
凿岩为龛,
架木为阁,内则疏窗洞达。游人穿穴登眺,亦像山胜境也。”又据时叶应甲《优羌县志》载:“……左侧有双明洞,前后相通……”由此可见,早时通往大像山峰,是沿双明洞后阁道行往,双明洞并为憩息之洞窟。凿成
佛窟的时间,亦应早于大像窟。洞后册腰直至大像窟窗前,阁道的痕迹还隐隐可见。洞下栈道,应为大像窟凿成后才始
修通。双明洞亦是大像山最早凿建之洞窟。
双明洞窟内,原有泥像17尊,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今存塑像为1994年按原样重塑.正龛供奉
华严三圣像.中为释迦牟尼佛,
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手施
说法印,左为文殊菩萨游戏坐于雄狮背,右为普贤菩萨游戏坐于白像身,同安置在高4.7米,宽7米的佛阁内.三
圣像齐高2.53米.左龛药王殿外伸
砖木结构建筑,
硬山顶,饰吻,并挂欠匾,上题:
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药王洞圣像揭幕纪念,中书“德高术妙润泽普天,行方智圆千古永传。”下题:陕西
耀县药王山博物馆、中华约王山
孙思邈研究社,1994年古4月28日。殿正中供奉药王孙思邈,
像高1.75米,斜坐猛虎身,右手拿捧药盒。左手掌龙颚,给龙治病欲扎针之状。右站
药童高1.2米,双手捧药盒。左右两侧分塑十大名医,
仓公、第仲景、
皇甫谧、陶弘景,
张介宾、
扁鹊、
华陀、王淑和、葛洪、
李时珍。像皆坐式,同高1.3米,窟右三小龛内各塑单身像,从左至左:
灵官坐于坛上,环眼下视,吹须怒发,右手向上高举一鞭,左手执
金砖,像高1.33米;马三将军骑黑驴,秀骨清相,玲珑生动,通高0.8米,像塑于1980年;护法为立像,高2米,手执法棍,雄分健威武。
窟前平台外挑1.3米,长10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上建木构抱厦一座,为歇山造,斜外挑角,兽吻饰顶。
双明洞为大像山石窟早期凿建禅窟群丰收了创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如没有这一自然窟的存在,就像难凿建成大像窟及两边石窟。
睡佛窟
睡佛窟位于三星福、禄、寿洞东侧。北向,平面长方形。
前壁紧靠小禅窟右上角辟明窗。清代重塑
莲叶观音像,以高度
夸张手法,塑造了一尊宁静善良而又悠然自得、半卧莲叶之上的观音菩萨。造像超越佛教规范,失履半卧。艺术家用泥巴塑造了一尊栩栩如生的
劳动人民所敬仰的神尊。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优惠政策
景区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
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