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龙生九子之长子,为
鳞虫之长瑞兽龙之长子。平生爱好音乐。
历史起源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
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
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
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
早朝,
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
礼部尚书、
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
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神话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
龙的九子是:
趴蝮、
嘲风、
睚眦、
赑屃、
椒图、
螭吻、
蒲牢、
狻猊、囚牛。不过在
民间传说中的
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
狴犴、
貔貅、
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其实所谓
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
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如果非要选出九子来的话,也应该选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九个。李东阳也是一时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单并不具
代表性。
龙生九子是指
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
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
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
陆容的
《菽园杂记》、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
杨慎的《
升庵集》、
李诩的
《戒庵老人漫笔》、
徐应秋的
《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一说:囚牛|
睚眦|
嘲风|蒲牢|
貔貅|赑屃|
狴犴|负屃|
饕餮另说:赑屃|
螭吻|蒲牢|狴犴|饕餮|
蚣蝮|睚眦|
狻猊|椒图
龙的九子
9、
蚣蝮(gongfu):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7、
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6、
赑屃(bì xì):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4、
螭吻(chī wěn):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3(老三)、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
大钟的钟纽;
2(老二)、
狻猊(suān ní):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1(老大)、囚牛: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
外貌形态
神话传说中的怪兽。龙生九子之一,一种说法是老大,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其它介绍
《中国吉祥图说》中描述为: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叫
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
吞口;老三叫
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
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
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
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
霸下,又名
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
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
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chī)吻,又名
鸱尾或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与龙相关
龙的起源
龙起源于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
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
磨制石器、
骨器,
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
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
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
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
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
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
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
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
模糊集合”。
龙的形成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
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
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
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
虹霓等等说法。笔者的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
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
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待征的“
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
混沌难以捉摸的,模糊思维的
直观性和表面性,使他们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
河马、
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关的在天上弯转的云、雷电、虹等,就和与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鱼、鳄、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适度,
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生产和生活不能不依赖雨水,雨水却常常让人们依赖不上。再看这些与雨水相关的物象: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枣令人惊惧不已!
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体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肤色是多样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还应当是有头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会游的,弯转曲折的,快速行进的;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
龙卷风吸水,
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
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龙的书写
“神物”的发音是
拟声,“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一些人说像鱼,一些人说像鳄,一些人说像蛇,还有一些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这个,明天看像那个,后天看又像别一个;还可能觉得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升到天上就是云是闪电是虹,落到水中就是
鱼是鳄是蛇,来到陆地就是猪是马是牛。模糊思维是不讲逻辑、意识不到矛盾的,这种思维容许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容许部分和整体、单数和复数的同一。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那么就造几个像这像那像……的“龙”字好了。于是,
甲骨文和
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如今这个“龙”。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
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
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