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英语:
Sentence Pattern),是
句子的结构类型。句子从结构上可以分为
单句和
复句两大类型。其中单句又可分为
主谓句和
非主谓句,
复句又可分为
联合复句和
偏正复句。
句型的界定
根据《
现代汉语词典》(社科院 2012),“型”的第一个意义是“
模型”,即铸造器皿的模子。第二个意义是“
类型”,如“脸型”、“血型”。
“模型”是一个外壳包裹着不同形状的多个小空腔构成的大空腔。“脸型”是由不同形状的额骨、颧骨、鼻梁骨、颔骨与下巴骨构成的。“血型”是由血红细胞膜部分蛋白质中不同的糖基决定的。 因此,不论什么“型”,所有的“型”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句型”也不例外。 不同的句型是构成句的部件种类、多少及
线性排列决定的。
“
传统语法分析句子是把构成
句子的成分分为若干种,然后按照这些成分搭配的情况说明句子的各种‘格局’,或者叫做‘句型’。 ”
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的《现代汉语基本句型》(1989) 说:
“什么是句型? 我们认为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穷的而句型是有限的。 句型是从形式上对具有相同组合关系的句子的概括和抽象。 句子是处于动态的话语运用单位,而句型则是处于静态的能生成句子的语言模式。 句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 在现代汉语里,区分句型的主要依据是句子构件的性质和它的结构形式,像句子的词序,
句子成分的多少(我们认为影响句子基本结构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 充任某些句子成分的词性等,都是决定不同句型的因素。 ”
李子云《汉语句法规则》(1991)认为,句型是句子的结构格局,即依据句子的内部结构分析出来的句子模式。
分析句子结构,归纳结构格局,建立句型系统,揭示语法规律,这是语法分析的基本任务,句子分析的终极目的。
句子分析即以语言的使用单位——
句子为主要对象,从许多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抽象的结构格局,它不同于句法分析。
一般的句子是由
词语的
线性组合和贯串于其中的
语调构成的。“词语的线性组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造句子的
词语,一是词语的组合方式。
就构造句子的词语说,包括充任
句子成分的词语和附着于句子上的一些“零件”(表示关联、语气、按注等词语)。就词语的组合方式说,包括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句子的语调即指句子的高低升降的语音格调,它表示说话时的语气。
分析句子,归纳句型,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方式及其构成成分的
语法性质,句子的“附属成分”和表示关联、语气的“附件”不是句型分析的依据,它们存在与否不影响句型的确定。
句型的划分
胡裕树在《现代汉语》中说:“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可以分为
单句、
复句,
主谓句、
非主谓句等等,一般称之为句型”。 他认为主谓句有如下下位类型,即基本句型:
名词性谓语句、
动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1. 主谓句:(1)名词谓语句;(2)动词谓语句;(3)形容词谓语句;(4)主谓谓语句
2. 非主谓句:(1)名词性非主谓句;(2)动词性非主谓句;(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4)叹词句;(5)拟声词句
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各家也都进一步进行了下位句型的划分:系表句、无宾句、单宾句、
双宾句、
连动句、
兼语句、
存现句。
还有些人以谓语部分中有个什么字为标志,讨论了“是”字句、
“把”字句、
“被”字句、“对字句”等。 但“某字句”不是基本句型,而是某个基本句型的个例,或基本句型的转换式。
李子云《汉语句法规则》(1991)依据句子的内部结构,首先可以把句子分为
单句和
复句两类,这是最高层级的句型,属一级句型。单句的结构成分是
词或
短语,成分之间包含主谓、述宾、述补、偏正等
结构关系:复句的结构成分是互不包含的
分句,成分之间包含并列、递进、因果、条件等意义关系。
单句的下位句型一般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指具备
主语和
谓语两个部分的单句;
非主谓句是指只有一个部分,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这可称之为二级句型。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再分类,如主谓句可着眼于谓语分为
名词性谓语句、
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着跟于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句、动词性主语句、形容词性主语句、主谓主语句。
非主谓句可着眼于构成成分的性质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非主谓句。这可称之为三级句型。
由此也可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分为四级句型、五级句型,如动词性谓语句,可再分为单动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补谓语句、连动谓语句、兼语谓语句等。述宾谓语句又可进一步分为体宾句、谓宾句、双宾句等等(详后)。
联合复句的分句之间是联合关系,前后等立,偏正复句的
分句之间是偏正关系,主从相属。这是二级句型。
由此可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分出三级句型、四级句型,如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等;偏正复句可分为因果复句、
转折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等,
选择复句又可进一步分为商选句、限选句,
因果复句可进一步分为说明因果句、推论因果句等等。这样层层分析的结果便可揭示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
句型的特征
同样是
句子,句类与句型划分的角度不同,特征也不同。 句类从语气的角度划分,句型从内部结构的角度划分。“句型”好比按身体构造划分的男人、女人、
两性人,“
句类”好比按社会职能划分的工人、农民、商人等。
一种语言里,句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句型却是有限的,有限的句型概括地反映出无限的句子的基本模式,语义不同、用途不同的句子,结构上可以同型,即它们的结构格局相同。例如:
②王老师表扬了小玲。
③他在大学读书。
④他在大学读书吗?
例③④用途不同(例③用于陈述事实,例④用于提出疑问),句型相同(同属主谓句)。
语义相同的句子,句型不一定相同。例如:
①这个人体质很好。
②这个人的体质很好。
例①②基本语义相同,句子的结构格局不同,例①是
主谓谓语句,例②是
形容词谓语句。
用途相同的句子,句型也不一定相同。例如:
③谁来了?
④谁?
例③④都表示询问,其结构格局不同。
句子的语气类和结构型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区分出来的,二者之间具有加合关系,即A类+B型构成AB类型:B类+A型构成BA类型。如
陈述句可以是
主谓句,也可以是
非主谓句;
疑问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同样,
祈使句、
感叹句也都如此。如:
陈述—主谓句:医生来了。
陈述—非主谓句:出太阳了。
疑问—主谓句:这是什么地方?
疑问—非主谓句:什么人?
祈使—主谓句:你快回去吧。
祈使—非主谓句:禁止吸烟!
感叹—主谓句:风景这边独好!
感叹—非主谓句: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同陈述句、疑问句也有加合关系。例如:
疑问—名词性谓语句:明天谷雨?
疑问—动词性谓语句:谁去北京?
疑问—形容词性谓语句:这本书好不好?
疑问—主谓谓语句:这病人体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