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东晋孝武帝初年,因北方
前秦强大,
谢玄镇守广陵之时,招募骁勇之士组建军队,此时徐(治
京口)、兖(治广陵)之民参军,多原为
郗鉴镇京口时组建的兵力。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朝廷拜谢玄
建武将军、
兖州刺史,领
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流民帅军队纷纷应募入伍。谢玄以
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
徐州刺史,镇京口。
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军队简介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由北方流民组成的
军事组织,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
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
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重臣
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
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
广陵。其时广陵和
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
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
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
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
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
领导权,
司马恬、
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此后北府军主要致力于镇压
孙恩、
卢循的天师道
起义军。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北府军奉命征讨在荆州割据的
桓玄,刘牢之随即投降桓玄,桓玄入主建康后削减刘牢之兵权,刘牢之意图起兵对抗桓玄,然由于投降桓玄早已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下自杀。元兴三年(404年),桓玄称帝,原北府军参军
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晋朝历史
魏晋时期,京口实则仍是贫瘠荒凉之处,但有长江作为有效屏障,因而南渡流民因为财力匮乏、势单力薄,抵达可落脚的安全之地后便无力南行。京口作为流民大量的落脚点,因而流民纷纷组成武装军队,以防御异族南下。在
王敦之乱时,
郗鉴就以此地流民帅军队平乱拱卫晋室。
京口重镇的地位自
苏峻之乱后日益凸显,为了控制三吴经济要地,拱卫京师,郗鉴被任命为八郡都诸军事,节度浙东的
王舒之军和
浙西的
虞潭之军。郗鉴以及其家族开始经营京口,使之成为荆扬之争中建康的有力后盾。北府兵在
东晋后期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赖自郗鉴起的长期经营,
谢玄在短期内并不能组建这样一支足以左右南北关系的军队。
为充实长江下游的
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和抑制上游桓氏势力东山再起,抵御前秦南下等,
谢安打算重新规整北府军队。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月,朝廷任命谢安侄子谢玄为
南兖州刺史,负责筹组新军。谢玄随即把南兖州的军事治理机关从京口(今江苏
镇江市)移到广陵(今江苏
扬州市),募集流民帅,组建北府兵,兼招募徐、青、兖三州流民。当时彭城(今江苏
徐州市)
刘牢之等数人以骁勇应选,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率领精锐作为前锋。因为
晋朝百姓称京口为北京,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北府兵虽然组建匆忙,并无精良装备,亦无
正规训练,但是因为流民帅长期率领军队与北方异族作战,军事力量不容小觑,三州南渡流民在落户之前皆是半武装性质,颇为强劲,因而北府兵的整体实力十分可观。且
太元四年(379)五月,前秦兵俱难、
彭超部进攻淮南,并包围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太元八年(383)
淝水之战,北府兵更是表现神勇,成为击败前秦的
中坚力量。北府兵的
军事实力使它成为各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北府将领也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重要力量。
桓温曾说:“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谢玄召募劲勇,徐﹑兖人民纷纷应募入伍,
彭城刘牢之﹑东海
何谦﹑琅琊诸葛侃﹑
乐安高衡﹑
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
孙无终等皆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威震敌胆。太元四年,谢玄率兵在
盱眙(今
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
冠军将军,加领
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军队建立
王夫之关于北府兵建立的论述:“
谢安任桓冲于荆、江,而别使
谢玄监江北军事,晋于是而有北府之兵,以重相权,以图中原,一举而两得矣”。桓和谢是
东晋四大门阀之二,所以两者既有争权夺利的冲突,也有维护
士族阶层权益的本能。从东晋政府整体的利益出发,谢安很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关系,平衡了谢桓两大家族的力量。
东晋所辖境土主要为荆、扬二州。荆州位居上游,地广兵强,是防止北方南下的重要据点,设有强有力的
都督府,“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扬州为京畿之所在,乃立国根本。三吴及浙东是谷帛的重要基地。但是“建邺拥天子以为尊而力弱,荆襄挟重兵以为强而权轻”(
读通鉴论),这种“枝强干弱”的局面,就成为荆扬之争的根源。
继督荆州的
桓冲把扬州的军权让给
谢安,双方互相协作,出现了“君臣和睦,上下同心”的局面。面对咄咄逼人的北方,谢安深知原来的
世兵制军队腐败不堪,根本对付不了前秦的军队,于是选派“有经国才略”的侄子
谢玄为
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事,北镇
广陵,组建北府兵。
北府兵是在
太元二年(377)十月,谢玄拜
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时组建的。《
资治通鉴》孝武帝太元二年十月载:“玄募骁勇之士,得
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晋书刘牢之传》则对此记载较详:“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
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
何谦、琅琊诸葛侃、平安
高衡、
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
孙无终等以骁勇应选。选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
这里两个问题:
第一,北府兵之得名由来。《
通鉴》
胡三省注:“晋人谓
京口为北府。
谢玄破俱难等,始兼领
徐州。号北府
兵者,史终言之”。谢玄太元二年为兖州刺史,领
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开始招募军队;太元四年,打败
后秦在淮南的进攻,进号
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于是他统帅的这支军队便正式称作北府兵。其实,北府之名起自东晋之初。《
世说新语》卷六排调第二十五注引《
南徐州记》曰:“旧徐州都督以东为称,
晋氏南迁,徐州刺史
王舒加北
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据《晋书 王舒传》:王舒在宣城公
司马裒(póu)死后,即代裒镇除北中郎将监青、徐二州军事。 据《晋书 元帝纪》与《通鉴》卷九十,司马裒为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镇广陵,事在
建武元年(317)三月,同年十月薨,王舒代裒镇广陵当在此时。时元帝尚称
晋王,次年三月才即帝位,说明北府之号起自东晋之初。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二《王恭传》:“都督以北为号者累有不详”条下云:“按徐、兖二州都督以北为号,故有北府之称”。说明北府兵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南徐、
南兖二州都督以北为号。诚然,徐兖二州都督并不一定都以北为号,徐兖二州都督或刺史的治所也有
广陵、京口、
下邳、
淮阴、
金城、
合肥等处的不同。但自东晋初王舒以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将镇广陵后,徐兖二州都督或刺史习惯上一般都以加北为军号;广陵、京口作为北府镇所的次数也最多,因此东晋人按习惯均可称徐兖二州都督府为北府。然此时广陵和京口镇府所辖之兵,虽为北府之兵,却并不是后来特称的北府兵。直到太元二年
谢玄以京口、广陵为基地招募组建起来的新军,才在历史上特称为北府兵。
第二,北府兵的人员组成。北府兵既然是以京口、
广陵为基地组建而成的,而京口和广陵所在的
南徐州和
南兖州是东晋北来侨民最多的地区,仅南徐州所属就包括徐、兖、冀、青、幽、并、扬七州郡邑,侨寓人口计二十二万之多,超过当地居民二万余。因此,北府兵当以北方侨民和子弟组成。从资料来看当时招募的主要是将,而不是兵。
刘牢之、
何谦、诸葛侃、高衡、
刘轨、田洛、孙无终等实际上都是活动于江淮以南拥有一定
武装力量的流民帅,纳入北府系统后,只需授予军号或刺史名义,或补充一定兵员,就能作战。但这绝不是说就没有招
募兵丁。
晋元帝太兴四年(321)五月庚申诏:“其免中州良人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以备征役”。这是东晋初年的一次征发,对象是沦落为僮客的北方流民。如何处置北方南下的流民,一直是东晋政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设置
侨州郡县,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担任侨州郡县刺、守的,往往就是流民帅。如郗鉴初镇京口,为北府
镇将时,“所统错杂,率多北人”。
谢玄受命兖州的前一年(太元元年),东晋“移淮北流人于淮南”,当是谢玄补充北府镇将统兵的一个重要兵源。《谢玄传》:“时苻坚遣军围
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
彭城内史
何谦游淮泗,以为行援”。据《通鉴》,前秦军围襄阳,在太元三年四月,东晋发三州人丁当在刺史或略后,所发三州,以当时情况度之,当是侨立的徐、兖、青三州。这里的三州人丁,据东晋初情况言之,编户的可能性极少,主要应是太元元年淮北入淮南的流民。《宋书 五行志》谓太元三年:“氐贼围
南中郎将朱序与襄阳,又围扬威将军戴遁(遂)于彭城。
桓嗣以江州之众次偌援序,北府发三州民配何谦救遁”。这也证实北府将何谦所部,有三州民丁的补充,这是募兵充实北府将帅力量的一个证明。可知,
谢玄筹组的北府兵,实际上是集合一部分原北府镇将,后来又独立、半独立活动于江淮的宿将或流民武装,并征发一部分过淮流民予以补充而成。
军队战绩
北府兵首先遇到的是太元三年的时候前秦向东晋发动的一场进攻。太元四年二月,苻坚派
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骑七万进攻东晋在西线的军事重镇襄阳。为配合西线的进攻,七月,又遣兖州刺史
彭超为
都督东讨诸军事,与将领
俱难、
毛盛等帅步骑十万进攻东晋的东线重镇
彭城、淮阴、
盱眙。次年二月,秦军攻下襄阳,执晋将朱序。在东线,面对秦的进攻,晋派万余北府兵援救彭城,军于
泗口,欲遣间使报
沛郡太守(彭城)戴遁而不可得。时彭超置
辎重于留城(
彭城郡属县,今
沛县东南),
谢玄扬言遣北府将
何谦率军袭取留城,彭超释彭城围还保辎重,东晋彭城太守戴遁
随何谦帅彭城之众奔谢玄,彭超进据彭城,而南攻盱眙。俱难攻克淮阴。四月,秦将
毛当、王显在攻拔襄阳后帅众二万东会俱难、彭超攻淮南。五月,秦军攻拔盱眙,执
高密内史毛操之,秦兵六万围晋
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今江苏
宝应)。三阿距
广陵百里,东晋朝廷大震,一面沿江布防,遣
征虏将军谢石帅舟师屯
涂中,
右卫将军毛安之等帅众四万屯
堂邑(今南京
六合);另一面派谢玄自广陵率北府兵救援三阿。六月,
谢玄与田洛帅北府兵五万败秦军于盱眙,秦军退屯淮阴。玄遣北府将
何谦帅舟师朔
淮水而上,焚毁秦军建造的淮桥,秦将
邵保战死,退屯淮北,谢玄与何谦、戴遁、田洛等乘胜追击,再败秦军于君川(今
盱眙县北君山之川)。
刘牢之等又破坏秦军的运舰,秦将俱难、彭超仅以身免,秦军在东线的进攻被谢玄组建不久的北府兵击败。上述史实可以看出,谢玄先前驰援
彭城的北府兵仅万余人,而用于君川,最高数却达到五万,说明北府兵是在战斗中汇入各支力量而发展的。
北
府兵最大的战争是太元八年
淝水之战。其年七月,苻坚大举入侵东晋,计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由
苻融和
慕容垂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是年十月占据
寿阳。东晋以
谢石为
征讨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
谢玄为
前锋都督,与
辅国将军谢琰(yǎn) 、
西中郎将桓伊等率众八万迎战;另派
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五千增援寿阳。前秦
梁成率先遣部队五万屯驻
洛涧(今
寿县西南),“栅淮以遏东兵”。谢石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胡彬得知寿阳已被破,退保浃石。十一月,
刘牢之率五千袭取洛涧,歼灭秦军一万五千,杀梁成。晋军乘胜至淝水右岸。谢玄为迅速与秦军决战,遣使苻融要求秦军略向后退,“使晋兵得度,以决胜负”。由
项城率轻骑八千赶来寿阳的苻坚与前锋主帅苻融同意秦军后移,企图
半渡而击,“以铁骑蹙(cù)而杀之”。谁知一退而不可复止,俘将朱序在阵后大呼“秦兵败矣”,秦军顿乱,苻融驰骑掠阵,马倒后被晋兵所杀,苻坚也为流矢击中,秦军全线崩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淝水之战,根本原因是人心背向,但与北府兵英勇作战也是分不开的。东晋用于淝水之战的军队共计八万五千人,其中有胡彬水军、谢琰“台兵”、桓伊西府兵,还有
桓温部将檀玄所部,实际参战北府兵只有五万左右(
杨德炳《关于北府兵的兵数与兵将来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五期))。
北府兵军事方面战绩还表现在
谢玄在东线的北伐。太元九年八月,
谢安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帅
豫州刺史
桓石虔进兵涡、颍(今安徽
蒙城、河南
许昌一带),经略
旧都。谢玄进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赵迁弃
彭城败退,玄进据彭城,遣
刘袭攻秦兖州刺史
张崇于 城,兖州平。十月,又进伐
青州,遣淮陵太守高素以三千人向
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秦青州刺史
苻朗投降。接着又进兵
冀州,遣龙骧将军
刘牢之,济北太守丁匡据碻(qiāo) 磝(áo),济阳太守
郭满据滑台,
奋武将军颜雄渡过
黄河立营,苻丕遣将桑据屯
黎阳(今河南
浚县东南)以拒,玄命刘袭夜袭桑据,克黎阳,苻丕惶恐欲降。玄遣晋陵太守
滕恬之渡河守黎阳,“三魏皆降”。朝廷以兖、青、司、豫平,加玄魏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平七州军事,玄驻军
彭城,“北固河上,西援洛阳,
内藩朝廷”。太元十二年三月,
司马道子掌实权,
朝议“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返”。降晋
丁零族翟辽据黎阳反,执滕恬之,泰山太守张原举郡叛晋,河北骚动。玄还镇淮阴,北府兵北伐攻下的地区又为
后燕占据。
军队作用
谢安组建北府兵除了抵御北方强敌的入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改变扬州“权重而力弱”的局面。
孝武帝宁康三年,
桓冲把扬州的事权让给谢安,自己出任
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
州刺史,出镇京口。翌年,谢安欲以孝武帝后父王蕴为方伯,“乃复解冲徐州,直以
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军事,自京口迁镇故孰”。太元二年,镇守荆州的桓辖死,桓冲还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
荆州刺史。谢安使桓冲从京口退至故孰,再退至桓氏根据地荆州,主要是借用了
褚太后与
王皇后的权柄。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没有军事依托的状况,谢安令玄在
广陵组建北府兵。组建之初,桓冲坐镇荆州,仍以
四方镇杆为己任,还瞧不起扬州的力量。
淝水之战时,冲“深以根本为虑,乃遣精锐三千来赴京都”,认为谢氏不顶用,结果出乎意料。
桓冲死后,荆、江二州守宰并缺,
谢安仍以桓冲侄
桓石民镇荆州,
桓石虔镇
豫州,改任
桓伊为江州,“即以三桓据三州,彼此无怨,各得其所”。朝廷出现了难得的安定局面,固然与谢安处置有关,但与北府兵的平衡力量也不无作用。一个更明显的事实是,北府兵建立前,往往是镇守荆州的镇将轻易起兵反叛中央,北府兵建立后,荆州镇将必须与镇守京口的北府兵将领联合起来才能成功。晋安帝兴元元年,荆、江州刺史
桓玄反叛,由于收买了
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军事,
南兖、南青二州刺史
刘牢之而获得成功。而后
刘裕击灭桓玄恢复晋室,最终又取晋帝而代之,都是依靠了北府兵为骨干力量。
军队衰亡
淝水之战后不到二年,即太元十年四月,
谢安为了避开
司马道子,出镇
广陵,让出中枢朝权。太元十二年正月,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
谢玄镇淮阴,征玄为会稽内史,解除了他的兵权。太元十五年,孝武帝以后兄
王恭为
都督青、兖、幽、并、冀、徐州晋陵诸军事,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北府兵为王恭掌握。隆安元年,恭在京口起兵反对司马道子和
王国宝,北府兵成为内部火并的工具,次年恭再次起兵,其司马
刘牢之反戈击灭王恭,代恭为都督青、兖、幽、并、冀、徐、扬州晋陵诸军事,镇京口。隆安三年,
孙恩起义,北府兵又成为镇压起义兵的主要力量。元兴元年三月,刘牢之投降桓玄,旋被夺去兵权被迫自杀,北府兵为桓玄并吞,北府兵的一些高级将领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
孙无终等人被杀,刘袭兄冀州刺史
刘轨及
宁朔将军高雅之,刘牢之子
刘敬宣投奔
南燕慕容德。北府兵根据地京口和
广陵,分别由
桓修和桓弘镇之,北府兵士众由诸桓分领,北府兵至此被
桓修等人控制。从东晋太元二年北府兵建立,到太元十二年
谢玄解除兵权,共十年。从
太元十二年至元兴元年十五年时间,北府兵主要掌握在
刘牢之手中。元兴三年,刘裕联络北府兵将领,袭杀了北府兵统帅、六州(青、兖、幽、并、冀、徐)都督
桓修,在京口重组北府兵。《晋书·桓修传》:“玄执政,以修都督六州、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寻进抚军将军,加散骑常侍。玄篡,以为抚军大将军,封安成王。
刘裕义旗起,斩之”。
军队战例
这支军队建立不久,抗御前秦屡立战功。早在太元三年八月,秦将彭超进攻
彭城(今江苏徐州)。
次年二月,
谢玄率高衡﹑
何谦解彭城之围。后彭超复与
俱难﹑
毛当等率秦军6万南下,围晋
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今江苏高邮西),朝廷大震。
六月,又连续大败秦军,彭超﹑俱难仅以身免而北逃。
太元八年,在著名的
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更发挥了
主力军的作用。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刘牢之率领的前锋,还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
邺城(见
邺)。
太元十二年,朝廷征
谢玄为
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以
朱序为青﹑兖二
州刺史,代玄镇
广陵。谢玄从此失去对北府兵的
领导权。此后,谯王司马怡,外戚
王恭相继担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北府兵。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王恭自京口起兵反晋,北府兵从此成为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火并的工具。次年,王恭二次举兵反晋,司马
刘牢之投降朝廷,倒戈击败王恭。朝廷乃以刘牢之代王恭
都督兖﹑青﹑冀﹑幽﹑并﹑徐﹑
扬州晋陵诸军事。刘率北府兵镇京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隆安三年,三吴地区爆发了
孙恩起义。朝廷遣卫将军﹑徐州刺史
谢琰(
谢安子)与刘牢之前往镇压。不久﹐谢琰兵败被杀,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成为镇压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见孙恩﹑
卢循起义)。东晋政府成立北府兵,也是为了拱卫首都,充实
长江下游
军事力量,以改变荆、扬的形势。
元兴元年(402)正月,朝廷以宗室
司马元显为
骠骑大将军﹑
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为
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征讨荆州军阀
桓玄。三月,刘牢之投降桓玄,不久,被桓玄夺去兵权,被迫自杀。北府兵遂为桓玄并吞。
元兴三年二月,刘牢之原参军
刘裕与
刘毅﹑
何无忌(刘牢之外甥)等联络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与
广陵举兵击灭桓玄。刘裕等人都是北府兵将领出身,但此后他们的军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北府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