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追溯起源
以实物形式体现“以人为本”先进理念的应该是在三千年前的
西周,三龙相拥一人,就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历史记录和证明。以文字在中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
春秋时期
齐国名相
管仲。在
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
管子》一书“
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
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参见
商务印书馆“
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
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中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
诗经·
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
水浒传》第二回写到
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
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
诗经》齐名的《
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
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中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
谷梁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
贾谊《
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
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
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
人本思想。《
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
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
仁义道德放在
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
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
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
国学者在总结中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
张岱年牵头主编的《
中国文化概论》将“以人为本”与“
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
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把人类的
生存作为根本;或者,把人当作社会活动的成功资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描述“人”这一物种;或是描述群体中的“人”的个体。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
人权反对
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
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
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
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
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
本末倒置,不能
舍本求末。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
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科学发展观表达的以人为本作为万事万物的开端,强调人的重要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把发展
生产力作为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
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
唯物史观。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也是判断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胡锦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集中表述
在中国历史上,“人”和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集中表述。
领导方式
作为
执政党,从工作层面,我们也讲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它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根本不同。因为从性质上说,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
核心力量,它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完全不同于
旧中国君同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我们讲民,是要求我们的
领导干部,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坚决克服
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官本位”思想,反对工作中的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命令主义。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1、重视人的需要;
2、鼓励员工为主;
3、培养员工;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具体实践
1、减少员工对于被解雇的惧怕
3、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4、依据表现给与报酬
6、建立集体观
7、树立信任
文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以高素质的员工为中心,把员工
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
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的升华。
尊重理解员工,与员工全面沟通
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机制:
1、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管理者应能找准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将满足员工需要的措施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结合起来。
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3、约束机制。包括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制度指企业的法规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是一种强制约束。伦理道德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
4、保证机制。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
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5、构建竞争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
6、环境机制。主要指人际关系和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发展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为了人在更好的环境里生活。发展依靠什么?当然依靠的也是人。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曾一度变得模糊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
科学技术为手段,以
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
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人们在试图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不知不觉地变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对象。例如,
水土流失、
土壤沙漠化、
资源浪费、城市缺水、
大气污染,这一系列问题都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的行为如果违背
自然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
非典毒魔的肆虐,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个警告。其实,
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
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而今天,我们依然在“交学费”。这一切告诉我们:决不能再走
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找到一条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道路,找到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上,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了,
生态系统保持在
良性循环水平上,人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发展空间。
人与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是中国城乡
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
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亟待扭转。城市困难群体的出现,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极不协调。二是在很多人眼中,发展似乎就是增长,从而造成了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失衡局面。中国经济发展了,
经济结构调整了,但
社会结构却没有相应调整,社会事业还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三是在经济日趋活跃、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秩序的规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四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要讲究“效率”,社会发展要讲究“公平”。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效率,不重视公平。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社会发展不叫全面发展,同样,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新发展观突出发展是以人为本,正是抓住了发展的核心和本质。为此,要逐步增加各项社会发展、
生态资源、
环境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
社会管理和
公共卫生、
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对那些能够帮助贫困群体、失业群体和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新获得机会发展的项目,更应给予优先考虑,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人与人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
社会制度。我们无法设想,在一个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利益存在严重对立和冲突的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处于“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状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首先是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
人际关系。其次,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相连,促进
党群之间、各
阶层之间、不同地区人群之间关系的
和谐发展。其三,必须关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即提高人的
教育水平、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
道德修养。
总之,上述三个和谐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三个和谐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是
抽象、
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
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