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
汉语成语
本末倒置(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宋·朱熹《答吕伯恭》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本末倒置”。
成语故事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即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是一个贤明而有见识的女人。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起初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被大臣触龙说服,把长安君送到了齐国为质。齐国便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你们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也还好吧?”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成语寓意
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诱惑,对青少年有着巨大吸引力。这些目眩神迷的东西,使得他们的眼光离开了书本,身体离开了学校,注意力离开了学业,从而荒废了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停止了前行的脚步,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傻事。离开了知识,他们的人生永远站在了低处,永远不会了解高处的美景,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本末倒置,涉及的问题本身应当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迷惑和判断力失误。放大局部和细节问题,轻重不分,最容易造成思维的失衡。成语告诉人们,遇到问题时,看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而不至于本末倒置。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清·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三:“今本末倒置若此,其危及国家统一之基础,又何怪焉。”
现代·曲波《林海雪原》一二:“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现代·牛菁《基于信息技术的校外教育管理与评价》:“少学校却本末倒置,价值背离,把为人才培养打基础当成基础教育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职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成第二位的职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7 12:2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