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
古代五大都城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东都洛阳
即今河南洛阳。历史曾有过洛邑、雒邑、雒阳、亳(东亳,又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至坞墙镇一带)、河南、成周、新大邑等名称,有22个政权或王朝在此建都,有东都、神都、雒京、东京、中京、八关都邑、十省通衢等美誉,为五都之首。
帝喾都亳邑,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此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九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汉魏洛阳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积100平方公里[1],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
西周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汉高祖刘邦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因汉魏两代之繁荣,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都城里坊制以及中国都城建筑的“建中立极”制在此形成,并为后世都城效仿。周汉晋魏风云际会,先后八十余位帝王执政于此 ,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罗马帝国与古中国仅有的4次交往,3次(包含首次)皆在汉魏洛阳故城中,故有“西罗马,东洛阳”之说;见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以及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北宋司马光访汉魏故城时曾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东邻,西接, 北跨黄河,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周围有崤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西都长安
西京,今陕西西安。西安曾用名:、酆京、酆镐、咸阳、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又称为西京、西都、镐京、凤城、斗城。以“长安”最为常见和著名。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拥有“关中八景”之誉。还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周文王建立,大约建于公元前12世纪,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间断的城市发展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朝古都”(西安市阎良区本身还是中国著名古都——栎阳)。长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与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大约拥有逾百万的人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城市,汉长安城的未央宫,唐长安城的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影响最大和最辉煌华丽的宫殿,唐大明宫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和最雄伟的宫殿,光其面积就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还大。后来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并没有达到或者超过长安曾经达到的高度,这一事实一直保持到15世纪(城市面积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长安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南都南阳
今河南南阳。楚之前称宛,秦后称南阳,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别称南都、帝乡(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称汉代第二大都会)。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已经生活在南阳这片土地,与北京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有南召县杏花山猿人遗址。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吕、、郦、蓼、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中原”或“国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曰南阳”。 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夏朝初,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见唐杜佑通典》:“邓为禹都”。
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
春秋时,楚国属地,称为宛,冶金业发达。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公元前272年, 秦昭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
西汉置南阳郡,辖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东汉被称为“南都”,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阳设邓、唐二州。唐朝中盛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留有王府山。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历史上“谋圣姜子牙、“商圣” 范蠡、“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并称为南阳五圣
蜀都成都
今四川成都,“成都”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吞并蜀国、巴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绵竹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
成都在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蜀汉(西元221年~263年),又称季汉,三国之一。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西晋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城市(长安、洛阳、成都、太原),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为唐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是唐王朝的陪都。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
宋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唐宋之时,成都城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蒙元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
北都太原
在今山西太原,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
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之后,赵国定都晋阳(太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设置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是时,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晋阳被刘渊石勒慕容俊前燕)、苻坚占据。北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
隋代,太原(当时称之为并州),是全国性的大城市。开皇九年(589年),置总管府。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设太原府治。太原成为北宋抵御北方辽金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元朝时,蒙古汗国改名元朝。元朝时的太原称为太原路。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于此。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赵都邯郸
在今河北邯郸,邯郸有着华夏文明的遗传基因,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邯郸城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属战国时期。战国时,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出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君王——赵武灵王。这位有魄力的君主在面对内忧外患时,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开启我国历史上军事改革的先河。
秦朝,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西汉时期,邯郸就有着“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美誉,并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五大都会的盛名。
隋末时期,邯郸的广府镇成为的都城,这是农民起义军建立起来的政权,成为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先河。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名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后唐庄宗
宋代,大名为河北路治所(省府)。公元1042年建大名为陪都,称北京大名府
明代,邯郸县属北直隶省广平府。清朝因袭明制称直隶省,大名府直隶省第一省会。
齐都临淄
在今山东淄博,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还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处发祥地。
商代初年,临淄为逢国属地。逢国的创始人是逢伯陵,为炎帝的裔孙,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时代东夷、齐地姜姓氏族的首领,因建立逢国又称之为逢伯陵。商代末年,临淄为薄姑国属地。薄姑国为嬴姓,都治在博兴,地域在今博兴、桓台、临淄北部一带,商末打败逢国,在淄水流域建国。
从秦到西晋淄博一直是青州的州治。清代文坛大家蒲松龄和他的巨著《聊斋志异》诞生在淄博。
魏都许昌
在今河南许昌,许昌古称“许”,源于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夏朝,曾建都阳翟(今许昌禹州)。周朝时候被奉为许国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
汉代出自许昌的世族颍川陈氏,是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东汉时期,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在许昌修筑了豪华的许昌宫,三国时期文人杨修卞兰何晏都写赋盛赞许昌宫的兴隆。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为魏五都之一。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曹魏皇帝多次巡幸许昌。并委派司马懿镇守许昌,可见许昌在曹操父子心中的地位。曹魏末期迁都许昌。
两晋,西晋沿袭魏制。西晋许昌为中原政治、军事重镇。许昌宫还作为晋朝皇族的离宫别苑和圈禁地。东晋北方十六国混战,许昌先后为后赵前秦前燕所占。
隋,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天宝元年(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唐代中后期,许昌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被唐王朝和众多的藩镇争夺。五代后梁改许州为许州匡国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称许州忠武军。
北宋时初,改许州忠武军为许州,隶京西北路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大观四年(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路。许昌作为京畿重镇地位显著。
、明、清均于此地设州、府。由于许昌地位显著多次被升为直隶州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4 14:31
目录
概述
东都洛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