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笛是
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
鹰笛或
鹰骨笛,
藏族、
塔吉克族、
柯尔克孜族边棱
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
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
西藏、青海、云南、
四川、
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
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经常吹奏的乐曲有《春播》《上山》和《下山》等。
起源和历史
传说一
从前有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勤劳的
苗族人在那里居住。寨子里有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叫
竹郎,以编竹筐为生,由于他每天都与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觉得翠绿的竹子是有灵性的,小伙子随手拿起一片
竹叶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悦耳的声音。久而久之,他的音乐声打动了一位叫笛妹的美丽姑娘,每当小伙子吹起竹叶时,姑娘都会跟着唱。有一天,调皮的姑娘指着一节节的竹子问小伙子“这个管子你能吹响吗?”聪明的小伙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间钻空,又在上面挖了几个小孔,吹出的声音比竹叶更好听,还能吹出不同的调来。动听的音乐吹进了姑娘的心坎里,小伙子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姑娘。因为小伙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动情的把这个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乐器,当然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真的发现了距今有8000—9000年之久的笛子——“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中国中部)舞阳县贾湖村
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21支骨头制成的笛子,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这事实也证明了古老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传说二
关于鹰笛,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万山之祖”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卜达尔山谷里,
他家祖辈都是有名的猎户,家里有一支祖传的鹫鹰,己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还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只
黑熊。远近猎手都羡慕这只猎鹰,都叫它“鹰王”。
娃发每天带着“鹰王”狩猎,猎获的鸟兽也和过去一样,全被
奴隶主夺去。命运如此悲惨.他只有向“鹰王”倾诉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隶啊,像天边坠落的星星。活着的被
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闭不上眼睛。凶狠的奴隶主啊!残酷无情,冷硬的心肠,像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隶啊!难道永远是天边将要坠落的星星?!”
这歌声像猎鹰一样张开了翅膀,到处飞翔,传遍了高原、山谷,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下令娃发交出“鹰王”,为他家看门护院。娃发气得几乎昏了过去。“鹰王”对他唱了起来:“娃发娃发,快把我杀,用我骨头,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会受苦啦!”娃发听了又惊又喜.怎舍得杀掉自己心爱的猎鹰呢,他抚摸着鹰的羽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鹰王”又唱道:“娃发娃发,快把我杀,我死以后,会成仙家,若不杀我,主家一来,把我抢走,你也难活。”娃发心想,也许它真能变成神仙吧,就把“鹰王”杀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头,钻了二个洞眼,做成了一支
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动听的曲调。娃发吹起鹰笛,猎鹰成群而至,狠狠地惩罚了奴隶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压奴隶了。从此,四苗在塔吉克人巾盛行不短.并且一直流传,可见历史之久远。
品牌历史
距今约8000年,不仅远远早于
美索不达米亚的
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
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从约九千年前的河南
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经专家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类
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作了。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制造过骨笛。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绝迹。
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
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为罕见。笔者稽诸文献,有这样二例。一是晋代的猿骨笛。唐《
酉阳杂俎》载:“昔晋时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一是明代的
鹤骨笛。明《
玉芝堂谈荟》卷八有冯海粟《鹤骨笛》诗一首,诗云:
胎仙脱骨字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
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
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
鹤有胎仙、九皋等异称。起句中的“飞琼”是主人为这支笛子起的雅号(在古代,这类雅号有的是镌刻在乐器上面的)。
诗人盛赞了这支笛子,说它声调悠扬清越,好似凤鸣鹤唳。联系到晋猿骨笛有“绝胜竹笛”的评语及贾湖出土的鹰骨笛曾试吹民歌《小白菜》听众为之动容的报道,看来用中空的动物肢骨制作的骨笛与传统的竹笛一类相较,音色风味是自有其独到之处的。
在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
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16只完整的骨笛,该笛是用鹤类长骨制成,一般长20多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的之分。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个别笛子在主音旁有调节不孔,有的尚留有制作时的设计刻痕。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2厘米,7孔,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第六孔与第七之间靠近第七孔处穿一个
调音,为
竖笛,经测音可发出声音阶,调音孔可以发两
变音。
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同时它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而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英国出版的权威科学杂志《
自然》载文介绍了这一发现。据主持挖掘工作的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
张居中介绍,他们是在发掘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在一些墓葬主人的左股骨两侧发现这些骨笛的。经动物学家鉴定,
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过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当前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专家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这些音程关系,经过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
音乐艺术实践,直至明代
乐律学家
朱载堉在计算和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贾湖遗址位于
河南省中部,属早于
仰韶文化的
裴李岗文化,古代贾湖先民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
张居中等人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共在此进行了六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器物。
制作
方法
骨笛管身多用
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也有用
仙鹤的腿骨制作的。骨笛规格不一,长短、粗细各不相同,通常比
竹笛短而细,一般翅骨笛管长25厘米左右,鹤腿笛管长29厘米左右,管径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密封,只留一窄缝作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开一发音孔,管身正面下部开有六个按音孔(或开成前五后一)。演奏时,骨笛竖置,右手在下,
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在上,无名指、中指和食指 按第四、五、六孔。运用平吹超吹,音域d1—e3。音色清脆、悠扬。吹奏中多使用上滑 音和
颤音等技巧。在
青海省
黄南藏族自治州,还流传有一种用大雁的翅膀骨做的雁骨笛。管身
无固定规格, 在笛管上端管口置一木塞,木塞与管壁之间留有一道缝隙作吹孔,管身开有六个按音孔。奏法与
鹰骨笛相同。
工艺
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一般全长24厘米一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
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个。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民间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宽度作为标准距离。
鹰笛不仅长短有别,管口大小有异.所开的音孔距离也不同。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人民,每当鹰笛开完音孔以后,还要在白净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图案纹饰或题字,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为奇持的是,鹰笛做好以后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内的房柁上,经过半年镶坑的烟气熏染,使外表呈现出美观、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方可取下带在身边。还有一种鹰笛,管身长28厘米,上端管径2厘米,下端管径1厘米,管身开七个按孔(前六后一),上端正面开一个方形吹口。
演奏方式
演奏时,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下两孔。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冲击管壁,使管中
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兼用平吹和
超吹,音域dl—e2,可达九度。音色高亢明亮,与
口哨声维妙维肖。传统的鹰笛都成双成对.塔吉克族人民常用一只鹰的一对翅膀骨,做成两支左右相衬,大小和开孔完全一致的一对鹰笛,吹奏起来,音调也完全相同,好像一对孪生娃娃,颇富民族风采。
由于鹰笛所用
鹰骨的不同,在音响上也有区别:用鹫鹰骨做的鹰笛,骨质坚硬,骨纹细密,表面光润,骨管较长而粗,音调偏低.音色浓厚;用老鹰骨做的鹰笛,骨质不如鹫鹰骨,骨管较短而细雨,音调偏高,音色明亮。鹰笛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民间的鹰笛乐队,通常由四人组成,两男子吹鹰笛,两女子用
手鼓伴奏,鹰笛多轮番吹奏上下乐句.有时两人也同时吹奏.一人奏主旋律,另一人加花装饰。
骨笛与文化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1973年,浙江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笛,
浙江省博物馆藏约有数十件,这是其中两件(上长7.1cm,下长5.31cm)。用鸟禽类的肢骨中段制作。管身穿一至三个圆孔,有的内腔另插一根肢骨,近似现代
儿童乐器竹哨。部分骨笛尚可
吹出简单的音调。它们是后世笛箫类乐器的远祖。
鹰骨笛
新疆巴楚县脱库孜萨来遗址曾出土一件
北朝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的骨笛(残)。
塔吉克族称那依,
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 用大鹰的
翅骨制成,长约25、管径1.5厘米。管内中空,两端皆通,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去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
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一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图案花纹或题字为饰。 多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场合,也为歌舞、
叼羊、赛马等伴奏。乐曲有《塔里要吾里》等。
舞阳骨笛
贾湖遗址发掘的349座墓葬中,282号墓规模最大,
随葬品多达60件,墓主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2支骨笛,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外侧,另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内侧,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都堪称贾湖遗址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经专家分析,骨笛并非是入土时折断,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经损坏。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并未抛弃之,而是细心地在折断处钻了4个小孔,用细线连辍,可见墓主人对它的珍爱。舞阳骨笛一般长20多厘米,直径约1.1厘米,圆形钻孔都分布在同一侧,一般为7孔,制作规范。有的骨笛上划有等分记号,表明制作之前先经过度量、计算,然后
划线,再钻孔。个别
笛子的主音孔旁还钻有小孔,专家认为是调音孔,可见制作者已有生律规范的意识,开孔后先要试音,如果音律不谐,再开小孔作微调。
在早、中、晚三期的5支骨笛中,早期的341号墓的1号笛、中期的282号墓的20号笛、晚期的253号墓的4号笛等三支骨笛,都有为了确定孔距而留下的计算刻度。
其中282号墓20号笛是用钻头轻点后留下的痕迹,在实际钻孔时,再作校正,在开第七孔时,先开一小孔,经过人耳的审听,发现此孔比实际需要的音略高,于是在它下方0.44厘米处再开了一个正式的音孔。经过测音,六孔至七孔的音距为178音分,与小全音音的音分数182音分只差4音分,而这4音分却是一般的人耳难以辨别的。而七孔至
筒音的音距为250音分,与
纯律增二度275音分也只差25音分。由于校正了第七孔的位置,使六至七孔的音距接近了小全音的标标准,使第七孔与筒音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与纯律增二度相近的音分值(也可以视为音距稍小的
小三度)。
20号骨笛在开孔时,在预先计算的开孔点上也有所调整,即把原先计算的第二孔的位置向下移动了0.1厘米,
使第一孔与第二孔的音距为300
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动了0.1厘米,使第二孔与第三孔的音分值调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通过调整两个音孔位置,彼此的音距与音分数与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数完全相同,并且形成了1235四个声音组合的、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贾湖人似乎已经有了对
十二平均律某些因素的认识和可以接受的范围。
282号墓的20号骨笛,笛身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孔前留下的计算痕迹。据专家分析,开孔前先用钻头在骨管上轻轻接触,以留下钻点为目的,而不钻透管壁。正式开孔时,再以已有的钻点为基础作适当调整。
管身的小七孔就是计算孔位时留下的,估计是试吹后觉得音稍高,遂在此孔的下方再开一正式孔。贾湖中期偏后的墓葬出土的骨笛,大多可见计算开孔位置时的刻度,说明了贾湖的先民制作骨笛采用的是经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341号墓1号骨笛全长20.9厘米,两端的骨头节已被锯去,但断面尚可见刻痕,当是
锯割前所画的记号。骨笛通体呈棕色,把握光滑,显然是长期使用之物。经测音,1号骨如果以#D6 15为主音,则此笛的自然
音序为356136,按音阶排列为13561,实际为四声音阶。它与M341:2骨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时间上的差别。四声音阶如果是
旧石器音乐水平的最高体现,
五声音阶的出现,则是
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飞跃。
通过两支骨笛自然音序的比较,可知1号骨相邻两音的距离比较远,自然音序中只有一个
大二度音程,而在2号骨笛的自然音序中,却有三个大二度音程。这一重要发展,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从对开放式的粗犷型到密集的细微型表现方式的追求,这是音乐
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发展。在
贾湖文化延续的1200年的历史时期中,分别制作出了能演奏四声和五声音阶的骨笛,六声及不完备
七声音阶的骨笛,七声以及带有
变化音的骨笛,这一过程反映了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
渐进性。
萧兴华先生说:“要揭开一万年以来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有“中华第一笛”之誉的贾湖骨笛,距今历史8000多年,是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这支长23.6厘米的骨笛,由鹤类尺骨制作而成,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
吹奏乐器。贾湖骨笛长23.6厘米,上面有七个音孔,经专家认定,它是一种运用特殊方式吹奏的管乐器,骨笛音孔的位置计算得十分准确。
故事还得从1979年说起。那年秋天的一天,在
河南省
舞阳县北舞渡镇,
贾湖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带领学生到堤外
平整土地时,惊奇地发现了散落在地面的石斧、
石铲和破碎的陶片等。贾建国猜想这些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的遗物,于是将它们送交到县
博物馆。贾建国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引出了“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在一座编号为M282的墓葬里,人们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尸骨及60多件随葬品。考古专家猜想,墓主人生前可能是
巫师或部落酋长。而在墓主人左大腿一侧,就摆放着这支骨笛
最终经测试显示:这支骨笛已经在地下沉睡了八九千年,这一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经过测音,骨笛不仅已经具备音阶结构,而且还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
七声调式的乐曲,是一种古代乐器。经
动物学家鉴定,骨笛是用
鹤类动物的尺骨制成。
鸟类的尺骨薄壁中空,如果截去两端
骨关节就是一个理想的发音管,很适宜做笛子。
资料证实,到目前为止,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比
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中国
管乐器的鼻祖。这也是中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
曾侯乙墓编钟、
编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这支贾湖骨笛呈黄棕色,制作精美,全长23.1厘米,笛身上钻有七个圆形音孔,孔径0.35厘米,分布均匀,经测音可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在当下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是保存完整的一支,堪称“中华第一笛”。
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乐器是属于
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长约20公分,上有七个同规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再有就是浙江
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
骨哨。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约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所谓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鸟的肢骨,截去两头,在骨管上磨出一、二个或两、三个吹孔,就制成了。这种骨哨可以吹出几个简单的音。骨哨是用来诱捕猎物还是用来吹奏乐曲的。这一直是现代人正在思考的问题。从原始人的生产发展情况来看,骨哨可能是兼用的。既用来诱捕猎物,也不妨在闲暇时吹来取乐,当然骨哨的作用还是应该以前者为主。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还不是最早产生的乐器。
红山骨笛
1994年春,内蒙古
赤峰市
松山区初头朗乡三座店村农民在植树造林时发现了一支骨笛。骨笛管状深黄色,是用飞禽类的肢骨制成,已经石化。骨笛长约15厘米,外径1.5厘米至0.7厘米,其上有等距离的5个音孔,音孔直径约0.3厘米在底端处还有两个约0.2厘米相对的小孔。骨笛的年代依据考古学资料,材料类比学的方法,经文博部门同志认定和辨认与骨笛
同时发现的红山文化彩陶碎片和
磨制石器工具,确认骨笛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乐器,距今约5500年。这件红山文化时期乐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北方
民族乐器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时期“
礼乐制度”的乐文化,增加了一件
实物资料。
德出土距今3.5万年骨笛
由秃鹫中空翅骨制成
德国蒂宾根大学考古团队说,他们在德国境内出土一件大约3.5万年前的骨笛,它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相关考古报告发表在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做工精细 这支骨笛由秃鹫中空翅骨制成,长约22厘米,直径2.2厘米,上面有V字形吹孔和多个音孔。音孔旁有精确雕刻的标记,似乎用于帮助制笛者校准应凿出音孔的部位。
2008年9月,骨笛由
蒂宾根大学尼古拉·科纳尔领导的考古团队在德国南部阿赫谷中的“霍勒·费尔”山洞里出土。当时,考古人员发现12片
秃鹫骨骼散落在山洞一小块椭圆形区域内,于是把它们收集起来。拼装后,这些
骨片呈笛子状。
凭借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法,科纳尔估计这支骨笛距今至少3.5万年。“它毫不含糊地成为世界上
最古老的乐器,”科纳尔本周告诉
美联社记者。 “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结论说,对生活在阿赫谷和隆谷的奥里尼雅克期人类而言,音乐在他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科纳尔说。 据科纳尔介绍,这支骨笛的可吹奏
复制品尚未制成,但他估计骨笛的音域可同不少现代笛相媲美。
荷兰
莱顿大学考古学者维尔·鲁布鲁克斯说,在同一
沉积层发现的这支骨笛和象牙小雕像显示,人类3.5万年前就已在欧洲地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
鲁布鲁克斯未参与科纳尔等人的考古活动。按他的说法,虽然难以说清这些人在认知上和
社会生活上究竟多发达,但他们生活中的乐器、个人装饰品以及写实风格的艺术品说明,他们的行为符合现代
人类行为范畴。 鲁布鲁克斯赞同科纳尔关于上述骨笛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乐器这一说法。
未解之谜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萧兴华教授对
贾湖骨笛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1、北京
山顶洞人遗址的年代约为10050年,与
贾湖遗址早期的年代相去不远,但山顶洞人在
石片上开的孔大而粗糙。贾湖骨笛的
音孔直径仅为0.1-0.3厘米,但细致而圆整。两地的差别为何如此悬殊?贾湖人钻孔的工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贾湖骨笛上刻画的“一”形直道很多,一般认为是制笛时设计孔位的符号。但是,在贾湖晚期的253号墓出土的4号八孔笛上,有刻画细致的“三”形符号,它又代表什么意思?“一”形刻
画符号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和含义?
3、9000年前中国人的数学知识处在怎样的水平?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这是无法讨论的问题。除了仰韶陶片上的
刻画符号之外,研究者几乎没有多少可据的资料。所以数学史家只能审慎地说:原始公社末期,
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
4、由于贾湖骨笛是截取
飞禽胫骨而得,每支
骨管的长短、粗细、厚薄都不相同,骨管的形状也不甚规则,在如此不规则的异形管上计算符合于音阶关系的
孔距,是很复杂的难题。贾湖先民在制作前势必会有某种计算,并在钻孔过程中一再调整,直至开出满意的音高
开孔。20号骨笛留下的三处计算开孔的痕迹,使我们得以了解贾湖骨笛制作的复杂过程。究竟先民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计算音孔位置的?这是我国数学史家和音律研究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5、341号墓2号骨笛的音,以及各音之间构成的
音程,除4个音程与
十二平均律完全相同之外,将其他能构成音程的
音分值与十二平均律的音程、音分值相比,最大的音分值系数都低于5个音分值。以现代专业器乐演奏者的听觉,都难以听出它与十二平均律有上面差别。当代最优秀的
钢琴调音师,对五度调音的音准度可以控制在2个音分,但不是靠仪器,而是靠感觉。一般来说,
弦乐器演奏家对音高的敏感度最强。小提琴演奏家对音高的敏感度通常都在7个音分以上,专业音乐工作者则在10个音分以上。9000多年前的贾湖人,在没有任何调音仪器的情况下,居然能制作出任何音程都不超过5个音分差的骨笛,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舞阳骨笛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乐器,是贾湖先民有意识、有目的、有规范地制作的成品,显示了制作技术和演奏技巧的成熟。在所有已经出土的史前音乐文物中,舞阳骨笛的地位都是无可争议的,表明早在
史前时代,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
相关内容
贾湖骨笛重大价值
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舞阳县贾湖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骨笛的十多件。(《
中国文物报》87年12月11日)骨笛系用
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骨节制成的,一般长20厘米左右,直径1.2—1.5。一端稍粗,一端较细,多数正面钻有七个音孔,无
笛膜孔,上端亦无洞箫的山口。形制固定,制作规范,个别音孔旁还凿有一小孔。其中一件七孔骨笛保存完好,吹奏时竖持,将骨笛上口与嘴构成一个适当的
倾斜度,方能使之发声。经试吹得知此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其
律制是属于中国传统的
三分损益律。这就是说,我国五声音阶远在8000年前已经形成了。
音阶,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音阶也就没有音乐。音阶是如何产生?我国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又是何时形成和发展?这是音乐史家所特别观注的问题之一。以前,中外专家学者曾对这个问题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瑞典的卡尔.聂夫在谈到中国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形成时说:“在邈远的太古,中国人已经运用
音响学的方法,制定了犹存的乐制,他们发现了五个音的音阶,(so、la、do、re、mi)这是从do音开始,用五度相生法得出来的,根据这种五声音阶制作成的曲调不计其数。
西方所用的七声音阶,也是中国人在
耶稣纪元前1500年制定的。”(《西洋音乐史》)这就是说他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形成推定在商代,西方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传去的。日本的
林谦三对中国五声和七声音阶的形成与卡尔.聂夫相反,他认为“
太古时代即是真个有了五弦,也未必是宫、商、角、徵、羽这样正确的五音,而只是有着不同的音程的五个音而已。”而且“由五音发展到七音,理论上可以追溯到周,而实际音乐上用到七音,还当远在后世。”(《
东亚乐器考》)国内音乐史家
杨荫浏根据文献记载提出春秋中晚期的乐师已将“七声音阶的出现与
周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66年)联系起来。”(《中国音乐史稿》)吴剑、
刘东升认为“我国五声音阶的正式形成,可能不会早于商周之际。”七声音阶的形成,可能与五声相差不会太远。”(《
中国音乐史略》)另外,还有人把中国的七声音阶的形成推定的更晚,而且把形成的原因归之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有宫、商、角、徽、羽五声音阶才是中国的。
为了寻求到比较确切的答案,我国许多音乐史家把目光转向了音乐考古方面。贾湖早期文化的年代要比
仰韶文化早2000年,我们据此而知,早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度时,先民对数的认识早已超越仰韶陶片显示的水平。贾湖骨笛只有八个音孔,但我们不能从1到8之间的简单排列去认识当时的数学水平。实际上,贾湖先民不但熟悉从1到10之间的差别,而且已能灵活运用数的等分和不等分。要在骨壁上找到合理的音高排列,不仅需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
对音的高度感觉,而且需要综合以上种种不确定因素,加以考虑和计算。这中间存在着数学与音律的复杂关系。就音乐领域而言,数与律是密不可分,弦乐器的
弦长、管乐器的孔径,与律(在此指音高标准)之间都有比例关系。确定音阶关系的法则和规律,与数有一定关系。
1977年,以
吕骥同志为首的音乐考古小组对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出土的
陶埙、
编钟、编磬等乐器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资料,吕骥同志指出,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完整的音阶已经形成,可能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当下仍在应用的五声音阶。甚至于可以证实七声音阶到这时已经被火烧沟居民所掌握。”(《音乐丛论》第二辑)由此可知他认为五声音阶的形成,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
夏野同志的
研究方法与以上的同志略有不同。他除了依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乐器作为根据外,还联系了现存
民族民间音乐的实际音调。他认为古代七声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宫’、‘变徽’两音而成。”并且“与稍后流行的类似西洋人调的新音阶不同。”(《音乐学丛刊》1981年第一辑)。
我国古代的七声音是属于旧音阶,贾湖骨笛也是旧音阶,证明了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新音阶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
殷商时期。在甘肃
玉门殷商早期的火烧遗址中出土的二十多件陶埙,埙体上有三个音孔。测音结果表明,都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音音阶中do、mi、so、la四个骨干音,有的还能吹出fa音,(清角)即在不出现商音的情况下先出现了清角。
根据以上资料,黄翔明同志在所著《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一文中,提出七声音阶的形成“不一定完全晚于五声,而五声音阶的完整地出现却有可能在七声音完全的同时也是一个
新事物。”他的这个推断,从贾湖骨笛的发现而得到了证实。
贾湖骨笛的形制和吹奏方法,有些与中世纪所流行的“筹”相似。据尹其顿同志考证是1953年在河南
开封相国寺发现的,同时还发现有秘谱一卷。秘普中记载有乐器的名称。它的外型很象
竖笛,全长34厘米,内径2.4厘米。正面有六个音孔,无笛膜孔,上端亦无洞箫的山口。吹奏时竖吹,将上端与口右斜45度角,构成人工吹孔,呼出气流,促其振动发声。“筹”作为乐器从未见于记载,可能是“?”
字之误,“筹”、“”二字在河南方言中发音极为相似。“”在汉人所著《
玉篇》中说:“? 、吹箫也。”
可见,“?”是竖吹的
洞箫一类的乐器,从“筹”的形制来看,其吹奏方式是和贾湖骨笛非常相似的。“当今在新疆
塔什库尔干地区的
塔吉克族仍有使用。这一种“?”当地叫作鹰笛,是用鹰
翅骨制作而成。另外在南疆
巴楚县的吐库孜沙来地区曾出土两件
魏晋时期的“?”。其音孔位置、吹奏方法与鹰笛无丝毫差别,这说明贾湖骨笛后代是有其流传的。
贾湖骨笛,大多数音孔发音准确,这说明当进在制作骨笛时,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我们知道用管类发音,和管长、管径、音孔的距离有关,当管长、管径确定后,音孔距离则是发出音阶正确与否的关键。音孔距离与发音高低有一定的理数规律,这个规律就叫律制。不掌握这个规律,则制出的乐器就会杂乱无章,不成
音列。贾湖骨笛的律制是属于三分损益律。
三分损益律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公元前七世纪)经专家们研究,按照这种算法先益后损,所得的是一个以徵为最低音的五声音阶。贾湖先民们是否用此算法得出,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一定通过某种算法,得出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比例关系,否则他们是制造不出符合五声和七声音阶乐器。在贾湖骨笛的某些音孔旁另加有小孔,这是调音痕迹,表明了贾湖的先民们音乐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音阶上的稍微误差,他们都会分辨出来,而且还掌握了如何来校正这些误差。
1978年,
湖北随县发现公元前五世纪的曾经乙编钟。钟上铭文记述了该编钟
发音部位的
音名以及
曾国十二律与
楚国等国十二律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音表明,各钟发音与铭文记述是相符的。1979年河南
淅川又发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王孙诰钟。经过测音,该钟多数音阶之间有
半音,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国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十二律已经形成。当今,贾湖骨笛的发现,证明我国五声和七声音阶远在80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这是在研究
音乐史方面继
曾侯乙编钟之后又一重大突破,在中国音乐史甚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06年8月23日,一群中学生来到
镇江扬中新坝镇的中国民间民族乐器陈列馆参观。当民族
乐器大师常敦明从柜中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根细细的骨笛,吹出
清脆悦耳的乐曲时,他们压根没想到,这根骨头就是19年前一位
女大学生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的那只
丹顶鹤的腿骨……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手
朱哲琴演唱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经风靡全国,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小深爱丹顶鹤的
扎龙女孩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投身保护丹顶鹤的工作。1987年9月16日,23岁的训鹤姑娘
徐秀娟在
盐城帮助人工孵化丹顶鹤时,为寻找一只走失的
大天鹅,滑进了沼泽,从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乐器大师常敦明细细地将这首歌曲讲解给这群中学生听时,这群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歌曲的孩子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说起这根骨笛,还真是一波三折。1999年,号称“
中国鸟王”的
阎福兴来到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演出,其间特地前往徐秀娟的家里,拜望了业已退休在家的徐秀娟的老父亲。在和老人的相处过程中,阎福兴深深地被老人和已经去世的徐秀娟打动了,他经过多日对鹤的观察和揣摩,自创了一首《鹤歌》,当他用笛子吹奏这首曲子时,竟吸引了10多只丹顶鹤在他身旁翩然起舞。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对此甚感惊奇,出于对阎福兴演奏技艺的敬佩,他们特意将珍藏的徐秀娟当年救出的那只丹顶鹤的
遗骨赠送给了阎福兴。阎福兴欣喜若狂,如获至宝,看着这两根颀长而纤细的骨头,喜爱音乐的他立即想到了镇江扬中的民族乐器大师常敦明,一个念头从脑中蹦了出来:一定要将它制成
长笛,让徐秀娟的故事永世流传!
常敦明接到2根长腿骨,不禁犯了难,这毕竟不是普通的鹤骨,而是与一位女大学生命运、荣誉相关的腿骨,其凝聚的是“中国鸟王”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是教育后代的一种最佳实物。拿着2根骨头,常敦明在手里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怎样才能让这么细的骨头发音,而且能发出多种音符来?孔距多大,音孔多大,要几个音孔?因为在中国当下还没有一人用鹤骨制成笛子,所以也没有现成的资料作为参考。常敦明为此只好用其它类似的骨头做试验,终于经过一个多月上百次的试验后,常敦明大师终于精心设计出了2支“鹤骨笛”。阎福兴带走了一支,常敦明收藏了一根。
塔吉克族文化
在塔吉克族人民聚居的塔什库尔干,不论你漫步在山村里,还是走在绿草如茵的牧场上,都会听到令人神往的鹰笛声,它伴着人们雄浑的歌唱和健美的舞蹈,使塔吉克族人民的
文化生活,具有浓郁、强烈的
帕米尔高原风格。鹰笛多用于盛大节日、婚礼和迎宾送客等喜庆场合,在歌舞、叼羊或赛马等活动中,也是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如今几年来,专业
文艺团体在创编的
塔吉克族舞蹈中,还将鹰笛作为道具使用。鹰笛常吹奏民间乐曲.较著名的有《塔里要吾里》等。
传承保护
2022年2月,骨笛被列入四川“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属于传统音乐类,编号SC-Ⅱ-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