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浏(1899年—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音乐教育家,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对无锡
道教音乐、青城山道教音乐、
中国基督教圣乐、北京
智化寺音乐、
西安鼓乐、五台山寺庙音乐、湖南
宗教音乐等进行了深入的
调查研究,堪称
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先锋。
人物生平
杨荫浏自幼酷爱音乐,从近邻道士颖泉学习笛、笙、二胡等民族乐器。12岁起加入无锡“
天韵社”,从名曲师
吴畹卿学唱昆曲及演奏
琵琶、
三弦等乐器。
1916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后入
辅仁中学学习。
1920年至1930年间从美国传教士郝路易女士学英文、钢琴和作曲,后又得到
丁燮林博士帮助,学习
音响学。
1923年进
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学习,后转入
光华大学(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
1929年应基督教
圣公会之聘从事
赞美诗译制、编辑工作。
1931年任圣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委员、总干事。
1936年至1937年任北平“
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并在
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
1941年至1949年在重庆、南京任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兼国乐组主任、国立礼乐馆编纂和乐曲组主任、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教授。
1950年,他专程回锡抢救录制
阿炳的6首名曲,并整理编成《
阿炳曲集》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杨荫浏下放河北怀来县“五七”干校,1973年患突发性脑痉挛,肺气肿亦日趋严重。
1979年起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兼任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第三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84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他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中国音乐史、乐律、音韵、古谱的研究。
1984年2月25日杨荫浏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早年经历
杨荫浏自幼酷爱音乐,每当道士做法事时,总要去听他们的演奏。七八岁时,便同哥哥
杨荫溥一起向
三清殿年轻道士颖泉学习箫、笛、 笙、
胡琴等
民族乐器,后来又跟
雷尊殿道士阿炳学习
琵琶,可惜他父亲不喜欢阿炳,阿炳仅教了他两个半天。12岁时,他由老师黄绪初介绍入
天韵社,师从
吴畹卿学习。天韵社是江南著名
民间音乐(
昆曲)团体,
社友皆无锡
音乐界名流,社长吴畹卿的笛、三弦、琵琶功力深厚,并精研音韵之学。杨荫浏入社后,除学习乐器外,对音韵、音律、乐器构造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参予天韵社与来访的美国音乐家亨利爱希姆在圣公会的中、西音乐交流。
1916年秋,杨荫浏高小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无锡师范),22岁时以优良成绩毕业,任石塘湾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国文教员。一年后,入无锡
辅仁中学学习英文、数理。1923年毕业。同年入
上海圣约翰大学,先后在经济系、文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担任该校国乐会会长,经常参加各大学举办的音乐会。
民国初年,美国人郝露易女士来无锡圣公会做传教士,她有较高的
音乐修养,杨荫浏曾从郝露易学习英文、钢琴和
西洋音乐乐理。1921年,又向她学习和声、对位、
复调等西洋
作曲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杨荫浏因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遭校方压制,愤而离校,入中国人自办的
光华大学经济系学习。为了示威游行宣传需要,他将《
金陵怀古》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词,用以鼓舞人心,这首歌曲影响深远,迄今还在全国广泛流传。1926年2月因家贫辍学。回乡后,先后在
辅仁中学、工商中学、县初中、荣氏女校、无锡美专、
宜兴中学任教。其间曾短期担任无锡通俗教育馆馆长。
1929年,杨荫浏应基督教圣
公会之聘,先后在南京、杭州做赞美诗的编辑工作。1931年,基督教成立六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杨任委员、
总干事。1932年赴北京与
燕京大学刘廷劳博士编译修订赞美诗,并共同主编宗教期刊《紫晶》及《
真理与生命》刊物中的“圣歌与
圣乐”专栏。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1941年。杨所编辑出版的赞美诗集《
普天颂赞》,获国际圣经展览编辑优良奖,所载赞美诗在国内外教徒中广为传唱。
杨荫浏在北京期间,在燕京大学音乐系旁听作曲、西洋
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并在该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英、法等国有关音乐的专业书籍。
1936年,任
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同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1937年暑假回无锡度假,后因“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不能北上。8月下旬去南京,暂代中央机器厂
总务主任,12月,随厂迁
湘潭,翌年8月迁
昆明。
结识阿炳
幼年故事
阿炳原名
华彦钧。拉二胡的“
瞎子阿炳”,在当年的
无锡是人人耳熟能详的
传奇人物。他3岁丧母,8岁随父在
雷尊殿当小道士,学习鼓、笛、二胡、
琵琶各种乐器,12岁就能熟练地演奏各种
道教音乐,以后被誉为“小天师”。
有一天,流芳声巷杨宅请他们去做道场。当天,杨宅门外临时用
毛竹搭了个高台,一个穿鲜艳
龙袍图案的
拜忏道士手拿宝剑在台上挥舞作法,下面穿黑色
道服的道士们在打鼓、合钹、吹管、敲木鱼,有的拉二胡、弹琵琶奏出美妙动听的道教音乐,热闹非凡。在人群中,杨宅的两个小男孩
很好奇地看着。大人告诉他们,这是道士在降妖驱魔,为死者超度亡灵,祈求上天赐福。小家伙对大人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反而关注道士手中的乐器,美妙的
道教音乐很吸引他们。而两个孩子中年龄小一点的弟弟,就是后来成为
中国民族音乐奠基人与开创者的杨荫浏。
交情
在学习中,杨荫浏了解到,阿炳为何有如此功力。原来,在冬天,为了弹好
琵琶,阿炳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练二胡时,将
脚泡在水里,以防
蚊虫叮咬。他还了解到阿炳父亲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杨荫浏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切都是勤奋啊!而这一段学习,使杨荫浏的琴艺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学到了不少民间乐曲。
但杨荫浏的父亲没有看到这一方面。他看到的是阿炳缺少礼貌,处事随便,没有颖泉老成,更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小道士一起,于是就中止了儿子和阿炳的学习。可杨荫浏还是深深地思念着阿炳——这位埋没在民间的道教音乐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终身影响。
1937年春天,杨荫浏回无锡度假。这时阿炳已44岁,双眼早已失明,他从
雷尊殿的当家道长变成一个潦倒不堪的街头艺人。族人看他孤单一人,难以生活,便介绍
江阴农村贫穷善良的寡妇董彩娣同居照看。于是,无锡街头巷尾,人们经常看到蓬头垢面的董彩娣牵着身穿破旧
长衫、戴一副墨镜、腋下夹着的一根小竹竿的阿炳,在无锡的大街小巷走着。阿炳背上背着一把
琵琶,胸前挂着笙、笛,二胡在他手中咿咿呀呀地拉着。顿时,空气中飘扬着
卖艺乞讨所奏出的凄厉欲绝的二胡声,仿佛诉说自己遭受磨难的悲歌。人们听到这断肠之音,也都忍不住感叹。
不过,阿炳虽然穷困潦倒,仍然坚持他的“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他为人正直厚道。
回到家乡的杨荫浏自然忘不了
启蒙老师。阿炳虽看不见他身影,但记得他的声音。异常激动地握着他手。而谈话自然三句不忘本行,又谈起
民族音乐。当阿炳知道琵琶曲《将军令》,便要杨荫浏拨着他手指,在琵琶上摸到了《将军令》曲调“澈鼓”的弹奏方法,直到熟练了才罢休。
随着时间的流逝,阿炳生活越来越艰难,身体也越来越虚弱。1947年,他的
肺病发作了,剧烈地
咳嗽,再也不能到街上卖艺求乞了,无锡的街头小巷人们也不再听到阿炳那凄惨、悲凉的二胡声了。
人物贡献
他曾多次去云南、河北、广西、江苏等地,对民族
民间音乐进行深入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同时在
戏曲音乐和
宗教音乐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杨荫浏在研究中国音乐史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英文写出了《中国音乐史纲》论文。1981年又完成《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该书65万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这是他在音乐历史与民族音乐、音律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使我国音乐史成为有乐谱的音乐历史。
他通过运算和实验,先后发表了有关
乐律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把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乐律问题及乐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他对我国民族音乐遗产包括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发掘、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当成就和贡献。
他对家乡的音乐事业十分关心,每次回无锡,总要对民间音乐团体华光国乐团进行指导,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兴之所至,甚至同意领衔演出。
他曾为无锡乐器店排
老红木优质
琵琶品位,解决
竹笛音准问题,提高乐器质量。并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制成笛尺,可以按尺开笛孔。
个人作品
杨荫浏毕生著述除巨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外,先后出版著作27种,论文近百篇,在我国民族音乐学术的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杨荫浏对无锡
瞎子阿炳的乐曲进行了抢救和整理,并编成《
阿炳曲集》,他在这方面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