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民族音乐,又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指用
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
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
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
师涓、
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
高山》和《
流水》等。秦汉时的
鼓吹乐,魏晋的
清商乐,隋唐时的
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
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类别
中国民族音乐按其体裁艺术特点尚可分为六大类:
民间歌曲、歌舞音乐、
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
乐种等。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
民间歌曲,分为
劳动号子、山歌、
小调、长歌及
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的不同而
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说唱音乐,
说唱艺术是说(白)、唱(腔)、表(作)三位一体的艺术。也称曲艺
戏曲音乐,戏曲是演员在舞台上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装扮角色(剧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艺,动人、教人、娱人的戏剧艺术。
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
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到如今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
吹管乐器、
拉弦乐器、
弹弦乐器和
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
艺术表现力,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性乐种,是指兼具以上五种类型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乐种。
曲目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琴曲《
广陵散》、《
梅花三弄》;琵琶曲《
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
渔舟唱晚》、《
寒鸦戏水》;
唢呐曲《
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
五梆子》、《
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
生活情趣。如《八仙序》(
浙东锣鼓)、《十八六四二》(
苏南吹打)、《鹞子翻身》(陕西打瓜社)、《
八哥洗澡》(
湘西“打溜子”)等。
由各种
弦乐器合奏的
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十六板》(
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头曲)等。
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
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如《
三六》、《
行街》(
江南丝竹),《
雨打芭蕉》、《走马》(
广东音乐),《
八骏马》、《
梅花操》(福建
南音)等。
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
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如《将军令》(苏南吹打)、《大辕门》(浙东锣鼓)、《
普天乐》(
山东鼓吹)、《双咬鹅》(
潮州锣鼓)。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苏南吹打)、《五凤吟》(
福州十番)等。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作用。
名人
王洛宾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他创作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
在那遥远的地方》、《
阿拉木汗》、《亚克西》、《
达坂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
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
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吭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
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
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
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
联合国高唱
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阿炳
江苏
无锡惠山泉,世称“
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那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
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
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
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
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
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
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
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黄海怀
黄海怀(1935-1967),生于
萍乡城武官巷张崧岩祠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黄海怀从5岁开始便喜爱戏剧,尤其痴迷音乐,常常跑到剧场看戏、听音乐、学
胡琴。在街上遇见拉二胡的
算命先生必尾随其后,为听曲子常迷途而不知返,是当地有名的“痴琴伢子”。1949年,进入
萍乡三中读初中。1952年,17岁的黄海怀考入
萍乡中学,同时兼任萍乡正大街业余剧团副团长和教习。进入高中后,他更是刻苦习琴,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为不影响别人休息,黄海怀做完功课后总是带着二胡到晒楼上去,每每练到深夜。此时,他的音乐特长得以充分施展,尤其是二胡演奏得到长足进步。1955年,黄海怀以优异的音乐成绩考入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现武汉音乐学院),师从周华林先生学习二胡演奏,此后着重对
蒋凤之、
张锐的演奏风格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其音
乐理论和演奏技巧都已步入成熟境界,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校期间,黄海怀常应邀去
湖北省广播电台为听众演奏二胡。演奏的有名人名曲,也有自己创作的曲子,每次演出都博得听众的热情赞誉。1958年黄海怀因成绩优异而被留校任教。《
赛马》和《江河水》是两首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曲,其创作者和
移植者,就是
武汉音乐学院的黄海怀先生。纪念黄海怀先生逝世40周年暨中国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二胡界的知名二胡演奏家和专家参加了纪念活动。
冯子存1904出生于河北
阳原县,河北阳原县
东井集镇西堰头村人。冯子存有着很高的艺术天分,同时他从小受到家乡
民间音乐的熏陶:他的大哥会拉
板胡、
四胡,当过
吹鼓手;二哥会吹笛子。在哥哥们的影响下,冯子存也喜欢上了音乐,他尤其钟爱笛子,因此从小跟二哥学吹
竹笛。11岁那年,他学会了吹笛子,并开始为村里的高跷队伴奏。由于生活的艰难,他十七岁跟随大哥到
包头谋生。他白天向大哥学习皮毛手艺,夜晚和当地的乐手聚在一起,吹拉弹唱。高亢、豪放、粗犷的
内蒙古的“
爬山调”使冯子存听得入了迷,于是,他就用笛子模仿。特别是学习和融会了二人台音乐中笛子的“滑、揉、抹、剁”等特有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唇、舌、指、气、组合”五大类完整的演奏技法体系。
1925年,
冯子存与艺友组成卖艺班子,把
二人台带回家乡,使这一剧种在
张家口地区流传开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同时,冯子存的
笛子艺术也在
阳原一带
名声大振。1927年,冯子存流浪卖艺到了地处
坝上的
尚义县,他一边卖香烟、卖瓜子,一边继续苦练笛子艺术。
张北坝上地区长年风沙迷漫,气候寒冷,他经常住小店、宿庙堂、饮冰雪、吃冻馍。山沟、高坡、场院、磨坊都是他卖艺的场所。勤学苦练使他的笛子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有时他会孤身一人在荒无人烟的黄沙地里迎着大风骑着骆驼吹笛子,这是他练功的一绝,叫做吹“顶
风笛”,群众送他个绰号叫“吹破天”。1948年,张家口解放了,冯子存和许多民间艺人一样,因此获得了新生,他再次和朋友们组织起剧团,用当地人们喜欢的剧种“
山西梆子”演唱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新剧目。
1950年,
冯子存被招收到察北
文艺宣传队,担任乐队演奏员。这期间,冯子存虽然已年近半百,但他刻苦学习
乐理知识,并逐步开始了笛子曲的改编和创作,独奏曲《
喜相逢》、《放风筝》就产生于这个时期。1953年,他带着这两首曲子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他的笛子独奏轰动了北京,倾倒了所有的在场听众。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结束后,他就被留到
中央歌舞团任独奏演员。从此,一个到处流浪的民间艺人,成了人民的笛子演奏家。
1958年以后,冯子存曾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频频外出演出,他的笛声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朝鲜、
越南、瑞典、
芬兰及中国
澳门地区、中国
香港地区等许多
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他所到之处,到处都是掌声,到处都是鲜花。冯子存的笛子演奏在国外被誉为 “魔术般的笛子”。1964年他被调
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
刘森、马宝山、
曾永清、
陆金山、杨明、郭鸿五、王湘等一大批笛子演奏家和演奏员,并把
北派笛子传播到全国各地。
中国的笛子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长期旧乐制的束缚下,笛子是
宫廷音乐和文人琴乐中具依附性的合奏乐器,竹笛失去了发展的独立性。冯子存是第一个将中国竹笛以独奏的形式搬上舞台,使竹笛成为独奏乐器的笛艺家。
冯子存的创作、演奏,在各种技巧运用和发挥上可以说是笛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冯子存平时演奏的力度是很强的,笛子到他的嘴下要高出几十个
音分,甚至半个音。为增加演奏色彩,他用了“
花舌”的技巧。在这基础上长、短、密、稀、软、硬各种花舌技巧应运而生。为了增强表现欢快、跳跃的情绪,各种
吐音泛音装饰音在冯子存的的演奏中也随处可见。根据乐曲内容不同和表现的需要,把技巧有机地寓于乐曲之中。
冯子存先生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他独特的笛子演奏风格,他的笛子风格是在内蒙、原察哈尔北部、张宣地区的“民歌”、“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直接熏陶下形成的,体现了北方人民的性格和
语言特点。他的演奏高亢、嘹亮。他有着饱满坚实的气息;明快的音色;丰富多变的唇、舌、指、气法;浓烈炽热的地方风味并具有强烈的歌唱性,这些都具有典型的北方
梆笛特色。冯子存以他华丽豪放的演奏技巧和浓郁的中国
民族风格的笛子曲,使人们感觉到了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冯派竹笛艺术风格在全国影响颇大,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竹笛的开拓者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竹笛事业。冯子存先生为竹笛奉献一生的
高尚精神和品德久远影响、激励着人们。他勤劳一生,为
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音乐界的骄傲。
他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大量笛子曲,富有民间器乐的特点和强烈的泥土气息,三十年来,创作、改编和演奏了大笛子乐曲,留下大量的独奏曲目。出版有:《冯子存笛子曲选》。
他与人合作改编的《
喜相逢》,不仅成为笛界的名曲,还被改编成钢琴、
小提琴、
木琴演奏曲目,被世界亚太音理会编入各国音乐教材。出版有《
冯子存笛子曲选》。
赵松庭
赵松庭,
笛子演奏家,作曲家。
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
上海法学院肄业。曾任
东阳中学、
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
解放军第二十一军
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
艺术指导。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
曾任
浙江艺术学校(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名誉校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
民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民族
管弦乐学会会长。[1]被
音乐界称为南派笛艺的代表人物,浙派笛艺创始人,被誉为“江南笛王”。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曾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创作
笛子独奏曲《
早晨》、《
三五七》、《
婺江风光》等。著有《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等。2001年3月9日6时30分,因医治无效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