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鼓手
在某些仪式上吹奏乐器的人
吹鼓手(bugler )是指在某些仪式上吹奏乐器的人,也可用来比喻忙碌的人。
简介
【词汇】吹鼓手
【释义】①在某些仪式上吹奏乐器的人。
②比喻吹捧、宣扬某人某事的人,褒贬都可用。
例如:充当不光彩的吹鼓手。(贬义)
永当改革开放的“吹鼓手”。(褒义)
③比喻忙碌、繁忙 的人。
例如:她忙的跟吹鼓手一样。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梁平吹鼓手
“梁平吹鼓手”是一种“非遗”技艺,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上层建筑至今未将“梁平吹鼓手”纳入“非遗”名录;李忠文,算得上“梁平吹鼓手”领域的传承人物,但“非遗”中心至今尚未认可他的“非遗”身份。
“梁平吹鼓手”和北方的唢呐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和毗邻区市县的吹手也相去甚远。
“吹鼓手”,从字面上看是“吹手”和“鼓手”两个行当,实际上仅指吹手,就像挖土机专指挖机,不是土机一样;梁平的鼓手不叫“吹鼓手”,叫锣鼓,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叫“癞子锣鼓”。吹鼓手和癞子锣鼓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习惯上叫作“吹吹打打”。
吹鼓手,又简称吹手,梁平乡下也叫“撒啦子”,有俗话说“半夜吹撒啦子还早得很”,因为梁平的葬俗是临晨出殡,半夜三更正是“撒啦子”们歇气儿的时候。
在实际生活中,吹鼓手和吹手略有区别,有时候,吹鼓手是一种职业,吹手则多指乐器;有时候,吹鼓手和吹手都指吹吹手的人,书名叫乐师,吹吹手就是演奏吹手。吹手作为乐器名,状如北方的唢呐,但貌同实异,唢呐8个眼,梁平吹手7个眼,多一个眼少一个眼,意义却不同凡响,长征火箭比外国火箭多一个燃料开关,保险系数陡增。关键是演奏方法和技巧也很有不同。就是在重庆市范围内,梁平的吹鼓手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底蕴,特别是演奏的曲子,完全可以说是自成体系,与人们习见的唢呐绝不可同日而语,可惜人们大多不懂。
一拨吹手或叫一个班子,由四个人组成:两个人各吹一杆吹手,两杆吹手的音调和音质都经过调校,外行听不出差异;两个人打响器,响器包括马锣、镲子等,既是伴奏,也是指挥,可以左右吹手的节奏和旋律。在大多数时候,响器由一人操作,主要是少一个人分账,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关系,小学生都知道,分母不是越大越好。不论四个人还是三个人,大家都对曲子烂熟于心,演奏起来得心应手,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因而,吹和奏的分工并不固定,角色可以互相对换。
吹鼓手的生意大多在晚上,下午去,次晨回。演奏场合是红白喜事,红喜事包括嫁娶、生长满日及其他吉祥庆典;白喜事主要是丧事。有红白喜事的人家不会亲自去请吹鼓手,大多由亲友掏钱雇请,报酬随行就市,每人次200-300元不等;做酒的人家再给他们一包烟卷和一点“红包”。“红包”就是用红纸包钱,有彩头和避凶趋吉的含义,全凭主人家“大方”,少则10-20元,多的也能上百元。而今,洋鼓洋号充斥城乡,无论婚丧嫁娶一律表演恨情仇,几个帅哥靓妹,搭个台子就唱戏,凭借先进的音响系统等设备和少男少女的三点式装束,街舞、劲舞、热辣舞,红歌、黄歌、流行歌,怎么热闹怎么玩,就差把房子震塌了,自然看得男女老少心潮澎湃。吹鼓手和癞子锣鼓就相形见绌了,几乎溃不成军,调是老调,器是旧器,人是老头,很难吸引眼球,因此,市场日益萎缩,班子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糟。
梁平吹鼓手界把曲子或曲谱叫引子,一个引子就是一首曲子,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祖师爷孔老二,那多半是托名而已,说是相传孔老二传下来的引子有108个。李忠文能吹70-80个引子,对大竹、垫江一带流行的10多个引子不但耳熟能详,还能吹奏。
梁平吹鼓手的引子共有4个大类的调牌:四大正牌、散打调(又称散打引子)、起吹牌子、打钉。四大正牌是核心引子,有“四大正牌为王”之说,包括三响锣、银庭翻、狗舂碓、小堂红,每个大调有5个引子;散打调,分小开门、钟书伴月、阴阳平、罗奇、一条枪5个调子,每个调子有5个引子;起吹牌子,分将军令、扮装台、阳扮装三个牌子,每个牌子5个引子;打钉,包含正吉头、谣弹子、大九把、道罗奇、双华印、九道拐等多个引子。
从喜庆程度看,全部调牌分为三个层次:庆典和喜剧性曲调,如三响锣、将军令、狗舂碓等,一般不在丧葬中吹奏;中性曲调,如小开门、九道拐等,适用于喜庆和丧葬等场合;哀乐,只有一首“阳扮装”,也就是说,阳扮装专用于丧事,不能用于喜庆贺典;其他牌调基本上都可用于其他场合。以前,人们很讲究忌讳,吹手们在喜庆典礼绝对不能吹奏阳扮装,否则一旦被内行发现,是要说啰嗦的,小则不给红包,大则很麻烦。
提起哀乐,人们自然会联想起殡仪馆播放的哀乐,如泣如诉,凄婉回环,让人柔肠寸断。音乐界的行家都知道,哀乐曲子至今仍屈指可数。殡仪馆等丧葬仪式上普遍使用的《哀乐》,是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民乐唢呐曲《风风岭》,1949年9月,乐曲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阅,被正式批准为丧葬典礼专用乐曲。“阳扮装”,属于原生态的梁平特色哀乐,与当今我国普遍使用的“哀乐”差别较大,风格、旋律、节奏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阳扮装”惟妙惟肖的反映了梁平人民的悲伤形式,其曲调高亢、刺痛、悲怆,再现失去亲人的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等壮烈场景,给你身临其境的震撼,如果配上梁平人特有的哭丧词,想必别有一番滋味(参见附件李忠文记谱的“阳扮装”)。
此外,不能不说明的是,梁平吹鼓手在处理曲调的技法上出神入化,对每个大类的调子处理手法不尽同,突出表现在赶板和问句。赶板是在引子里面增加快板,让引子声情并茂,更传神,更有韵味;问句是在引子中通过一问一答,使引子更生动活泼,更俏皮,更有人情味。四大正牌调、起吹牌子有赶板,有问句;散打调子和打钉有问句,没有赶板。垫江和四川大竹等邻县的吹手引子没有梁平引子这么丰富多彩,一是数量不多,总共也就10多个引子,二是不讲究问句和赶板,一个引子哩哩啦啦一口气吹完,让人听不出个起承转合,凄清无聊和单调乏味在所难免。
陕北吹鼓手
陕北吹鼓手,又叫唢呐,也叫喇叭,起源于金元时期,记载于明代文字,古为军中之乐,今乃民间所用。它是由杆子、碗子、篌子、哨儿等部件组成,首尾用铜制,哨儿嫩芋作,杆子选柏木,上凿八个眼,全长约二尺,最宜户外用。由于陕北历史上地处边关,在千百年的争疆夺域战事中,唢呐这种乐器久而久之便由军方流传于民间,形成了陕北特色的地方文化。那欢快、激越、悠扬、婉转、悲壮、忧伤的唢呐声,始终牵绕着每一个陕北人的情感。
在陕北,凡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秧歌庙会等各种活动,都少不了雇一两班吹鼓手吹打助兴。只要那清丽宏亮的唢呐声响起,不是洞房里有人笑,就是坟头上有人嚎。迎亲时,“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响吹细打迎回来个新娃娃”;埋人时,“一班吹手一顿糕,老人家一生就算结束了”;庆典时,“唢呐长号一哇声,场面像个红火盆”;闹秧歌时,“几班吹手守彩门,秧歌队扭成一股风”。也由于此,吹鼓手便成了方圆数里的“红人人”。哪里红火热闹,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当地人有可能认不得县长,但吹鼓手却人人熟悉。吹鼓手们也“日能”,红白喜事的规规矩矩他们能说得头头是道,方圆百里的根根底底他们都记得一清二楚。
一班吹鼓手多数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一个敲小鼓,一个拍“镲镲”,外加一个小娃娃,吊儿浪当把铜锣打。吹唢呐的形象“傲”,高昂着头,大腆着肚,闭着眼睛,鼓着腮帮,大叉着步子走,像个横行大螃蟹;敲小鼓的模样“怪”,脖子朝前伸,肩膀向上耸,两手相向抖,屁股左右拧,像个被提住后领口的大猩猩;拍“镲镲”模样奇,弓着个腰,歪着个头,手里拍,嘴里念,好像盲人在听电池不足的收音机;捣锣的娃娃最“日怪”,上衣长过膝,裤子露小腿,身上挂长号,耳朵上别香烟,锣锤随意捣,眼睛四处瞄,嘴里不住地骂,“好饭不耐饱,早早就饿球了”。
迎亲队伍进庄的时候,也是吹鼓手们最卖力的时候。羊子刚进圈,天气麻麻黑,事主碱畔站满人,翘首等着新人到。吹鼓手号一张,老人们笑,小娃娃跳,半搭子后生开始放鞭炮。这时候,火把照得满庄明,鞭炮震得耳欲聋,唢呐声声沟间荡,锣鼓咚咚似雷鸣。再看那吹鼓手,眼睛眯成一条缝,脖子炸起筋一根,脚尖点得如母鸡啄小米,脑袋摇的似病羊
生脑虫;喇叭杆子朝天扬,十个指头上下忙,左吹一个《得胜令》,右来一曲《大摆队》,只吹得那姑娘脸蛋红,后生乱了心,光棍汉抱住个树格桩手不松。等到快上碱畔时,吹鼓手已是头上汗水掉线流,涎水顺着喇叭淌,口里吹,心里骂:“拉马娃娃哟,谁的碎先人,你在胡拧伺,老子得挣死。”等到新人入了洞房,事主忙着招呼客人,吹鼓手才一屁股坐在那火堆旁喘起了粗气。
吹鼓手最眼明的事,当数待客时的“响堂”了。“响堂”是事主为了抬举外家客和一些有身份的客人,让吹鼓手吹奏一些欢快的曲子助兴。客人为了让自己体面,让吹鼓手高兴,总会大方地发给吹鼓手一些小费。吹鼓手一为展示技艺,二为得到实惠,自然十分卖力。“响堂”一开始,吹鼓手便拿出了看家的本领。你看:吹唢呐的腮帮子又鼓圆了,打锣鼓的手腕儿又舞活了,他们把大杆吹罢吹小杆,老调吹完奏新曲。吹到兴奋处,他们还会卸下碗子学鸟叫,两杆唢呐放在一个嘴上吹。而那些席上人为了助兴,他
点一个《走西口》,你要一曲《绣荷包》,总管不制止,“响堂”不停工。
而到了过白事埋人的场合,吹鼓手吹唢呐的曲调就变了形式。这时候,他们吹的是《西风赞》、《哭长城》,奏的是低沉音、慢节奏。回荡在孤山旷野的凄惨哀音,时如小河潺潺淌流水,时似寒夜月下洒白雪,加上孝子贤孙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下就能把人推入悲伤凄凉的氛围。随着如泣如诉的唢呐声,哭声便由小到大,不一会儿便淹没了唢呐声。
陕北吹鼓人最风光的时候是腊月里和正月天,这边请,那边订,张家争,李家抢,珍贵得像个“活神神”;最落寞的时候是二月里、三月里,“狼不理,狗不闻”,闲吹个小曲还没人听,可怜得像个多余人。让他们最窝火的,是转“九曲”时的围风。吹吹打打半晚上,那风就是不停,灯就是不明,冻得手指头僵硬,脸蛋子黑青,还不能松劲。一则害怕领导,二是惹不起神神。令他们最伤心的是旧社会的封建传统。吹鼓手在过去属下九流营生,“活时抬不起头,死了收不全魂”,虽然是些封建迷信,但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现如今的吹鼓手不一样了,穿得风流走得快,吃了喝了有外块,过事不过事一样受人们尊重。
桂林吹鼓手
旧时桂林民间在举办婚丧、祭祀的礼仪中,要雇用乐队,吹吹打打,以示隆重。人们称这种吹奏乐器的人叫吹鼓手。这种民间乐队,在桂林已有蛮久的历史了。操此业者,终生专营,借以谋生,是一种特殊行业。吹鼓手懂得吹多种曲调,也熟悉婚丧礼仪。东乡潮田来的吹鼓手,被认为最善吹奏。
在不同的礼仪中,乐队不同,吹奏的曲调各异。老一辈的人都晓得,桂林有祭孔的礼仪。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那天,人们要在文庙中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桂林的文庙建在崇德街(今解放西路),即现今桂林中学里边,建有大成殿、石牌坊,大门上有石刻的八个颜体大字:“德体天地,道冠古今”。大门前还立了个石碑,上面写着:“文武官员在此下马。”文庙建得庄严典雅,不论是汉人、蒙人、满人,对孔子都是很崇敬的。举行祭孔礼仪,用专门的乐队,乐工吹奏古曲,使用笙、竿、箫、磬、钟、鼓等乐器。其奏出乐曲,庄严肃穆。
民间还有另一种乐队,专门在人家的婚丧礼仪中吹奏。桂林民间举办婚丧事,是蛮讲究礼仪程序的。在每套繁琐的礼仪中,都要用吹鼓手来吹奏。如果举办婚姻喜事,得依据古礼,其中有过礼、迎亲等程序。过礼俗称行聘,由男方派人抬着抬盒,装上礼品,有聘金、饼子、生猪生羊,有的还有古玩、金饰、玉器等。雇用乐队一堂,沿途吹打,陪送至女家住宅。吹起唢呐、打着皮鼓,相当热闹。鼓声咚咚,人们一听就晓得是过礼的队伍来了。
礼仪程序不同,吹奏的乐器也有差别,曲调也各异。在婚礼中宴请宾客,宾客入席有安席的仪式,吹鼓手则吹奏安席乐曲,使用的乐器有小挡锣、笛子、鼓吹奏出悠扬的曲调。在酒宴中,每上一道菜,有专人叫喊一声上菜,吹鼓手就要吹奏上菜的曲子。乐队就设在厅堂门外,由主家供送一桌酒席,吹鼓手边吃边吹。如果上菜来不及吹,便会给别人讲“顾吃不顾吹”。后来,桂林人便将这句话用来批评别人办事不周全,顾此失彼。
桂林民间举办丧事,俗称白喜事。礼仪程序也是繁琐的,也要请乐队来奏。吹奏的曲调也不同,都是悲哀的曲子,在家奠这个仪程中,家人要向亡人祭奠。由“赞礼”的司仪,指挥吹奏什么乐曲。乐器有唤呐、笛子、小锣、鼓等。祭奠时奏的是“细乐”,用笛子和小锣,读祭文时,就停止奏乐。祭奠完毕动大乐,这时才吹项呐。在出葬时,有各种乐队。其中在灵枢前面的,有一堂乐队,只吹笛子,打鼓、锣、拔。笛子吹的曲调,特别动人,如悲如怨,如泣如诉。
吹鼓手这门职业,一年之中,有时闲得很,有时又忙不过来。生活也是清苦的。桂林民间办红喜事,多在秋冬季节。为了吉利,要选择吉日良辰,查通书选黄道吉日。这个日子多有雷同,张家挑,李家也会挑。所以这天结婚的人便多了,吹鼓手便忙不过来,生意虽好,但只能去一家吹奏。所以有句俗语:“好日多同,吹鼓手命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习俗变革了,婚丧礼仪简化了。到了抗战时,多数人家办婚事时,已不用吹鼓手了,而迎亲时则以“洋鼓洋号”来代替,旧时的吹鼓手也就随之消失。
参考资料
陕北吹鼓手.延安日报.2009-12-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2 17:30
目录
概述
简介
梁平吹鼓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