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它代表着对人或事物有深切真挚的感情,是一种对人、事、物十分深刻的喜爱。这种感情起源于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人和事物之间的联结,也可以起源于钦佩、慈悲或者共同的利益。一般来说,爱会带来温暖的吸引、强烈的热情以及无私的付出。
爱的定义
爱,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它代表着对人或事物有深切真挚的感情,这是一种对人、事、物十分深刻的喜爱。这种感情起源于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人和事物之间的联结,也可以起源于钦佩、慈悲或者共同的利益。一般来说,爱会带来温暖的吸引、强烈的热情以及无私的付出。
爱一般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可以显现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或者伴侣之间。人们在一份美好的关系中更容易体会到爱。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爱并不只是一种情感或者状态,爱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行动,一种站在他人角度帮助人成长、感受美好的能力。人们往往会“寻找”真爱,其实爱并不是一个需要寻找的东西,爱是一种需要练习的本领或者艺术。
哲学视角
爱的哲学是社会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领域,试图解释爱的本质。爱的哲学研究包括区分各种爱的类型,探讨爱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合理、爱的价值,以及爱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当代哲学对于“爱是什么”有四种回答。
(1)爱是情感:这种情感代表着一种态度,既包含主体对爱的对象的一种评估,比如对方很优秀或者很美好,也包含主体的一种欲望和动机,比如希望和对方一起生活。作为一种情感的爱就是评估和欲求的综合体。
(2)爱是身份上的认同:当爱一个对象时,人们对对方有一种身份上的认同,不再将对方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而将其与和自己视作一个整体。个体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幸福,也要关心对方的幸福。但这种爱容易让人失去自我,可能剥夺个体的自主性。
(3)爱是对对方价值的承认:爱是对对方价值的认可,真诚地认为对方是有价值的、是好的。
(4)爱是关怀:爱的本质是一种对对方幸福的关怀,这里的爱并不起源于身份上的认同,关怀指向对方的幸福,而不指向其他目的。
心理学视角
进化心理学试图把爱当做一种生存工具。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在最初生命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依赖父母的帮助。因此,爱被视为在这一较长时期内促进父母对儿童支持的一种机制,正是因为这种机制,可以让人类的后代得到更加周全的保护,这种机制也会被进一步习得,被传承下去。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爱具有独特的特征,而被信任的爱是创造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个主要因素。即正是因为有了爱,才有了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人类物种得以发展和扩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则认为,人最迫切的需要源自孤独感,渴望摆脱地狱般的寂寞。而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是一种将人类与其同伴结合在一起的力量;爱会让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独感,但是爱允许人有自己的个性,允许人保持自己的完满性。爱往往意味着一种给予的行为,除了给予,爱还往往包含着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
宗教文化视角
1.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人认为爱有七种状态,分别为:
· 家庭之爱(Storge):也叫自然而然的感情,是与家人分享的爱;
· 友人之爱(Philia):与朋友分享的爱;
· 欲望之爱(Eros):关于性和性欲的一种爱;
· 无条件的爱(Agape):没有条件的爱,或者是神圣的爱;
· 孩童之爱(Ludus):嬉戏玩耍的爱,也指幼稚的爱情;
· 夫妻之爱(Pragma):持久长期的爱,特指夫妻之间的爱;
· 自我之爱(Philautia):对自己的爱。
这七种爱的状态会在不同的关系中出现,也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出现。
2.儒家文化
儒家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仁”,对应的是“仁爱”。但是仁爱关注的是人与人关系中的责任、行为和态度是否妥当,而不是爱本身。在儒家的思想中,孝顺、忠诚等品质都是人们表现出仁爱的行为。
3.基督教
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上帝是爱的源泉,这反映在人类和他们自己的爱的关系中。一个人,以上帝的形象被创造,他本身就是爱,并且能够实践爱。其中爱分为两种,分别是赠予之爱和需求之爱,在赠予之爱中,人们和上帝最为相似,但是在需求之爱中,人们对外有所求,这种爱最不像上帝。基督教典籍《圣经:哥林多前书》中有对爱的详细解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4.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著作《爱的书信》把爱和对上帝的纪念相提并论。爱和记忆都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倾向(mayl)、欲望(iradat)、情感(mahabbat)和爱(ishq)。这四个阶段引导爱人踏上一段旅程,通过这段旅程,个体对所爱的人的爱逐渐加强,直到他完全沉浸在所爱的人中,所爱的人成为他的一部分。类似地,一个“记忆者”(对上帝的记忆)也会经历这些阶段,直到上帝在他的心中占据主导地位。
文化名人视角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爱情关注的不是被爱的那一方,而是付出爱的一方。想要领悟爱情,不是去探寻为什么我们爱他/她,而是为什么我们会去爱。
2.波伏娃
。
3.萨特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爱情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占有,它包括了被爱之人的自由与妥协。爱类似一杆极其精细微妙的天平,一丝多余的占有欲或一丁点的冷漠都可能破坏爱情的平衡。“所以情人想听到誓言,却又憎恨誓言”,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写道,“他希望被另一个自由所爱,并要求这个自由不能过于自由。他希望另一个人的自由是下定决心成为爱情的,并且不能只在爱情冒险开始时这样,必须要在每一刻都这样。同时,他希望这种自由是能够自我俘虏的,不管在疯狂中,还是在美梦中,因为想要被俘虏,它能回归到本身。”说到底,情人真正想要的爱,是一种听命于激情的同时又关注自我的自由。
爱的起源
进化起源
社会心理学认为,爱和爱情是一种生物性的驱使,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和他人在一起。在人类进化历程中,合作可以促进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因为单个的人类个体力量有限,集体行动却可以让人们成为顶级的狩猎和采集者,也可以让人类成功抵御其他的捕食者。越适应群居的人,越能够生存并且繁衍生息,所以人类从出生就携带了那些注定和他人产生联系的基因,这也是“爱”的进化起源。
发展心理学起源
人类在婴儿期就逐渐表现出很多社会性反应,如爱、恐惧、愤怒等,最主要的社会性反应是“爱”。婴儿期时,孩子对成年人的依赖增强了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爱的起源。婴儿首先会产生对熟悉的面孔和声音的偏好,当获得父母的注意时,就会报以微笑;8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跟在父亲或者母亲后面爬行,如果和父母分离,就会哭闹。社会依恋作为一个强大的生存推动力,让婴儿和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这种依恋也会延续到未来成年期的关系中。有学者比较了亲子关系、朋友关系、浪漫爱情等不同亲密关系中的依恋和爱的特性,发现所有的爱和依恋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元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且享受与相爱的人在一起15。
文化和历史起源
在人类关于“爱”的早期文字记载中,流传最广的是《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上帝用土创造了一个叫亚当的人,亚当生活在伊甸园中,无忧无虑,物资充足。为了消除亚当的孤单,上帝从他身上取下了一根骨头,创造了一个女人,名叫夏娃,两人自此便一起自由自在生活。上帝对二人只有一个限制,不准吃智慧树的果实。可是两人最终受到了引诱,违反了禁令,从智慧树上获取了知识,也认识到了爱,上帝于是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了伊甸园。后来的学者认为,这个故事包含着关于“爱”的重要信息,它把“获得知识”和“与上帝分离”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只有当人把自己看作和世界互相分离的,认知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一旦人们放弃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梦幻般的感受,人们的认知能力和爱的能力也就开始发展了。
在人类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生活方式变化分别对“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开始的原始时代中,人类经常居住在洞穴或者野外,依赖自己的本能去获取食物和生育后代。在这个阶段,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脱离出来,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第一次重大变化是人类开始建立建筑、移居室内,房屋开始让人群分散,并且远离自然的栖息地,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社会的习俗和规范,人们视这些规范为至高无上的准则。此时,一个人的身份完全被社会传统观念所决定,并没有留给“爱”的空间,此时科学也处在没有成熟的时期。第二次重大变革中,人类传承知识的方式从口耳相传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故事变成了哲学体系和宗教体系,此时“爱”也从几乎完全无意识的、为了交配或者满足社会规范而把人们拉到一起的力量,转变成了人类自主追求的价值,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并且通过与他人建立爱的关系来适应自己与自然的分离。第三次重大变革发生在西方的工业革命时期,科学迅速发展,个人掌握的基本知识也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快速提高。之前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力量,“浪漫爱情”这种爱的形式,也成为了每个人都可以有的经历。而爱也成了一种更为主动的关系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生理基础
爱的生理基础由两方面组成,即遗传信息和神经系统。遗传信息会控制最基础的生理结构的设计和形成,其中也包括人类的神经系统。在神经科学和脑科学领域,爱和大脑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被视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神经元是组成大脑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人们的各种认知行为过程都是由这些基本的信息传递过程组成的。而爱就是由记忆、感知觉、情绪等诸多认知过程共同组成的人类活动。
爱的常见类型
爱情(Eros)
爱情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心理和主观情感结合的复杂现象,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学科和学者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三个成分构成。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艾伦·李(John Alan Lee)以三原色形容爱情,认为爱情的三原色是激情、游戏和友谊。人们会由于依恋类型、爱情信念观、年龄和性别等个体差异而对爱情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从“热恋”到“内省”,爱情本身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
关于爱情从何而来,进化论、学习论、社会学论、精神性爱论、生化论、依附论等众说纷纭。生物学研究认为多巴胺、催产素等生物因子调控着爱情,尾状核和壳核等涉及快乐和奖赏的脑区的激活与爱情的发生有关。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爱情的产生符合人的生存进化规律,即拥有这种感情的人类能获得更多的温暖与保护,更好地生存下来。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爱情与人格的缺陷或完善有关。爱情观的跨文化研究则证实了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价值的差异会对亲密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
友谊(Friendship)
友谊或称友爱,是人们获得快乐和支持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36%的年轻人认为友谊是他们目前“最亲近、最深刻、投入最多和最亲密的”人际关系。47%的人认为爱情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伙伴关系,而友谊是他们和其他人发生联系的重要方式。哪怕人们结婚之后,友谊仍然非常重要。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友谊之所以对于人类如此重要,是因为这是一种可以为人们提供“接纳、支持、愉悦、关爱、了解和信任”的感情,友谊还包括“平等、真实和尊敬”等特征。
针对这些特征,有学者总结了友谊的三大要素,分别是“情感的”“共有的”和“社交的”。情感指的是个人思想和感情的分享,以及和亲密、欣赏和爱(包括尊敬、热情、关心和爱意等情感的表达)。除此之外,友谊关系中的朋友还可以提供鼓励、情感支持和共情,这些要素可以巩固个体的自我概念。共有方面指的是参与共同的活动、朋友彼此之间的类似之处等共有的生活。社交方面则意味着朋友往往是“娱乐、玩笑和消遣的源泉”。所以,关于友谊的一种定义是“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出亲密和扶助,双方彼此欣赏,并且希望得到对方的陪伴”。
友谊和婚姻也有一定的关联,有学者发现,婚姻越健康,夫妻两人之间的友谊越真实,双方越不认为有必要寻找其他的亲密关系。同时,这样的夫妻也更有可能给对方自由,让对方去发展其他的友谊,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的深度让彼此感到安全,可以信任。从另一方面讲,有问题的婚姻——丈夫和妻子并不是好朋友的婚姻——可能难以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忠诚,因为配偶之间很可能不是那么相互信任。
亲爱(Affection)
亲爱,指亲人之间的爱,是一种爱怜,特别常见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亲爱是一种建立在需求和赠予之上的本能,如果人们不去爱,那么正常生活就会被影响,比如父母不对子女提供保护,良心就会受到谴责。这种爱的对象没有明确的限制,但通常是熟悉的、有情感联结的,爱会随着时间日益增长,也可能与其他类型的爱逐渐融为一体。
心理学家弗洛姆特别提到“母亲之爱”,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之所以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她的孩子满足了她的任何具体期望,仅仅因为婴儿是她的孩子。每一个婴儿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关心。弗洛姆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要符合子女自身的需要。婴儿首先最需要母亲的爱,而在6岁之后需要父亲的爱、威信、指点和忠告。母亲有职责给子女以生活中的安全感,而父亲有职责教育和指导儿女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应对具体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
自爱(Self-love)
自爱,即是爱自己。在早期的西方思想中,自爱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东西,弗洛伊德则在心理分析理论中判定自爱和自恋没有什么区别。在弗洛伊德的假定中,爱人和自爱是互相排斥的,自爱越多,自私自利就越多,爱人就越少。后来,这种观点受到了驳斥,因为一个人自私自利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真正的爱,反而这可能是由于缺乏真正的对自己的爱而造成的。人们发现,那些能爱别人的人,都会有一种自爱的态度。真正的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对于“爱的对象”,它包含了关心、尊敬、责任感和了解。这是一种对所爱的人的成长和幸福的积极努力。而一个人自身,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对自身生活、幸福、成长和自由的肯定,与一个人的爱人能力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善于爱人,那么他也爱自己,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爱自己,那么他根本不能爱别人。
仁爱(Charity)
仁爱精神,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仁爱不仅是爱人,也指对万物有仁爱之心、对自己有仁爱之心。中国文化中的仁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身心之间的关系。在仁爱中,爱是核心,人们以爱为出发点,个体作为行为主体向外围事物扩展,在爱自己的基础上爱他人、爱万物。爱自己主要体现在爱惜自己的身体和提高个人修养两个方面。爱他人则是由自身扩展到自己身边的人。仁爱的概念也不仅仅局限在自身和身边的人,对于儒者来说,仁爱还会以自己的家庭为起点,向外扩展到多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的展现。
在西方文明中,也有相似的爱,即上帝之爱。上帝之爱,和信仰上帝一样,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经验。基督教思想认为神就是爱,神爱世人,只是为了爱,为了成全他人,神自己一无所需。神作为人的天性的创造主,在人的身上既根植了赠予之爱,也根植了需求之爱。在赠予之爱中,人天生就有神的形象,为所爱的对象谋好处。但是在需求之爱——也就是基于自己需求的爱中,却和神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爱的功能
结合论(Loveas Union)
结合论认为,爱包含了形成(或渴望形成)某种重要的结合,一个由两个不同的人形成的“我们”。这种结合是一种出于关心的结合,在爱的结合之后,人们采取行动时就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种结合后的“我们”而采取行动。也有学者认为爱是人们之间的关心、关注、情感反应和行动的部分融合,通过爱,人们重新定义他们的身份以及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共同分享利益、角色和美德。
关注论(Love as Concern)
强烈关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爱和利益有关。两个人相爱,是因为人们想要获益,人们相信对方有一些特征可以让自己获益,所以才选择去爱和建立关系。这个理论拒绝了结合论爱是“我们”的创造的观点,认为爱在本质上是利己主义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才选择去爱。
价值论(Loveas Valuing)
价值论认为,爱的产生和价值有关。爱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对所爱的人的价值的承认和回应。美国学者J·戴维·韦勒曼(J. David Velleman)认为,爱是对人的尊严的回应,人们原本倾向于进行自我保护,把自己封闭起来,对自己的价值进行自我承认。爱解除了这种防御,这也是在爱的过程中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因为爱和自我的价值产生了关系,并且引入了他人来进行评价。
情感论(Loveas Emotion)
很多理论认为爱只是一种情感,这种观点认为,爱是对一个对象的特殊的评价性和动机性的反应,无论这种反应是已经发生的还是倾向性的,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相关情感。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是一种原始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情绪。
爱的表达
美国婚姻与关系顾问盖瑞·查普曼(GaryChapman)博士在《爱的五种语言》中将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划分成了5种,处在长期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需要找到彼此接受爱和表达爱的方式,才能达成舒适和平衡的关系。这五种语言分别是“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赠予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肯定的言辞
爱的表达方式之一,是用语言给予对方肯定和赞同。好的肯定需要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是赞赏,赞赏需要真诚和具体,而不是泛泛而谈;第二是鼓励,鼓励需要同理心,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对方认为什么是重要的;第三是仁慈和谦和的话语,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感情。
精心的时刻
精心时刻的中心思想是“在一起”。精心时刻的意义,并非是必须用所有的共处时间凝视着对方,而是两人在一段时间内同心一起进行某些活动,并且给予对方全部的注意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花时间关注对方的情感,而活动只是创造这种机会的工具。
赠予礼物
在重要的节日里赠给对方礼物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和其他表达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实物和视觉型的表达,对方会更在意这个礼物是否精致,以及是否用心。
服务的行动
所谓“服务的行动”,是指做对方想让我们做的事。个体应设法在替对方服务的过程中,让对方获得积极的情绪,并且表达对对方的爱。一些常见的行动包括:做一顿饭、把餐具摆在桌上、洗碗和替孩子换尿布等。这些服务都需要调动自己的思想、计划、时间、努力以及精力。
身体的接触
身体的接触是沟通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沟通婚姻之爱的一种有力工具。牵手、拥抱、亲吻以及性行为,都是个体与配偶沟通的重要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身体的接触是他们最喜欢的爱的语言。
爱的学习和练习
爱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并没有从出生就懂得如何去爱的人,所有的人都需要通过学习、练习和思考,来掌握如何去爱。良好的家庭和成长环境会促进一个人对爱的学习,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好的环境就无法学习爱,一个没有良好原生家庭的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爱的能力。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想要学会如何爱,就要以学习其它艺术的方法来进行,比如音乐、绘画、木工以及医学或者工程等艺术。而学会一门艺术的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理论的掌握,其次是实践的掌握。
要学习如何去爱,首先需要了解爱的意义。爱首先是给予,给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方面,而在于人性方面,指的是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兴趣、同情心、谅解、知识、幽默和忧愁等给予他人。在给予中,人们不知不觉地使别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得到新生,这种新生的东西又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希望。爱也包含了关心,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给孩子喂奶、擦洗,给予其身体上的温暖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缺少主动的关心,就没有爱。爱同样意味着责任感,人们会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他人负责。爱也意味着尊敬,如果没有尊敬,爱会退化为一种支配和占有。尊敬并不是畏惧,而是能够客观地观察一个人并且意识到这个人的独特个性。尊敬还意味着让对方任其天性地自由成长和顺利发展,以及关心对方的成长和发展。爱的实践也有一些基本要求。首先,爱需要有“约束感(Discipline)”。如果生活没有约束感,就会变得松弛散漫、毫无秩序和缺少专注。专注感,则是掌握爱的艺术的另一个必要条件。需要学会对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全神贯注,此时此刻的活动,应该是唯一重要的活动,在与人交往、释放爱意的过程中,专注十分重要。第三个因素是忍耐性。如果人们只想追求快速的成果,就无法掌握一门艺术。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爱的艺术的高度关注。需要意识到爱的重要性,将其放到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实践约束感、专注感和忍耐性,才能更好地学会如何去爱。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爱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爱情和亲密关系的内容有诸多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规定了中国公民在婚姻和家庭中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保障中国公民在家庭中的人权不受暴力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也强调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
第四十二条
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利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健康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中国教育部门针对大中小学阶段的爱与亲密关系的相关教育规定主要出现在公共安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等文件从心理健康以及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予以指导,《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强调了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初中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水平四(初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
心理健康
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认识和异性交往的原则。
水平五(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
认识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性与生殖健康
友谊、爱情、婚恋、家庭与伦理道德;
优生优育与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无保护性行为对生殖健康的影响;预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
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指导家长与儿童平等相处,理解儿童自主愿望,保护儿童隐私权;
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
学会运用民主、宽容的语言和态度对待儿童,促进良性亲子沟通。
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
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
对有恋爱行为的儿童,给予正确引导;
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帮助儿童学会宽容待人,正确对待友谊;
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
指导家长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儿童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儿童的家庭责任感;引导儿童树立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承担责任。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接受和参与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高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了解婚姻和生育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与性侵害。
心理健康
了解社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高健康的异性交往能力。
相关国际文件
一些国际文件从人权的角度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和维护人们在爱和亲密关系中的平等权利,促进性别平等,保障人权。《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against Women)(1979)、《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The Declara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1994)、《北京宣言》(Beijing Declaration)(1995)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Programme of Actionfor 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1995)均从男女平等的角度确保女性在亲密关系中能够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具体内容如下: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第十六条
1.缔约各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消除在有关婚姻和家庭关系的一切事项上对妇女的歧视,并特别应保证她们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
(a)有相同的缔婚权利;
(b)有相同的自由选择配偶和非经本人自由表示,完全同意不缔婚约的权利;
(c)在婚姻存续期间以及解除婚姻关系时,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d)不论婚姻状况如何,在有关子女的事务上,作为父母亲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任何情形下,均应以子女的利益为重;
(e)夫妻有相同的个人权利,包括选择姓氏、专业和职业的权利;(g)配偶双方在财产的所有、取得、经营、管理、享有、处置方面,不论是无偿的或是收取价值酬报的,都具有相同的权利。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第一条
“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一词系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
第四条
各国应谴责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不应以任何习俗、传统或宗教考虑为由逃避其对消除这种暴力行为的义务。
《北京宣言》(1995)
第十五条
平等权利、机会和取得资源的能力,男女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和他们和谐的伙伴关系,对他们及其家庭的福祉以及对巩固民主是至关重要的。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正确认识爱,学会建立健康平等的亲密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爱与亲密关系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爱”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2个主题“友谊、爱及恋爱关系”和第4个主题“长期承诺与子女养育”中,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2:友谊、爱及恋爱关系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友谊有很多种类型
学习者将能够:
►定义什么是朋友(知识);
►珍惜友谊(态度);
►认识到社会性别、残障或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影响此成为朋友(态度);
►发展丰富多样的友谊(技能)。
要点:友谊建立在信任、分享、尊重、同理心和团结的基础之上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友谊包含的关键要素(例如信任、分享、尊重、支持、同理心和团结)(知识);
►主动建立基于上述关键要素的友谊(态度);
►展示朋友之间的信任、尊重、理解和分享(技能)。
要点: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爱(例如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表达爱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学习者将能够:
►识别爱的不同类型以及表达方式(知识);
►认识到爱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表达(态度);
►在友谊中表达友爱(技能)。
要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学习者将能够:
►列举健康关系和不健康关系的特点(知识);
►定义恰当的身体接触和不恰当的身体接触(知识);
►认识到友谊可能是健康或不健康的(态度);
►建立并保持健康的友谊(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友谊和爱能够让人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学习者将能够:
►列举友谊和爱的益处(知识);
►认识到友谊和爱能够让人感觉良好(态度);
►运用使他人感觉良好的方式表达友谊和爱(技能)。
要点:青少年与儿童表达友谊和爱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随着成长,对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的变化(知识);
►认识到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态度);
►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技能)。
要点: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会给人际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探索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例如社会性别、年龄、经济地位或权力的差异)将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知识);
►分析人与人之间角色的平等如何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知识);
►认识到人际关系中的平等是健康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态度);
►在人际关系中扮演平等的角色(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朋友之间可能会相互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比较朋友之间如何相互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知识);
►认识到朋友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态度);
►展示如何避免受到朋友的消极影响(技能)。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识别不同类型的关系(知识);
►区分爱、友谊、迷恋和性吸引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识);
►讨论亲近的人际关系有时是如何转变为性关系的(技能);
►展示在不同类型的关系中的情感管理方法(技能)。
要点: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由于社会性别、年龄、经济、社交或健康状况等原因)会严重影响恋爱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分析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如何对恋爱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知识);
►回忆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恋爱关系(知识);
►认识到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的差异可能是有害的(态度);
►对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不平衡提出质疑(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在健康的性关系中表达喜爱的一系列方法(知识);
►认识到性行为并不是表达爱的必要方式(态度);
►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技能)。
主题4:长期承诺及子女养育学习目标(5~8岁)
要点:家庭结构和婚姻概念有许多种类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家庭”和“婚姻”的概念(知识);
►列举不同的婚姻方式(例如,自由婚姻或包办婚姻)(知识);
►回忆一些婚姻关系会因分居、离婚或者死亡而结束(知识);
►认同尽管人们在家庭结构和婚姻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
学习者将能够:
►总结婚姻和长期承诺需要承担的关键责任(知识);
►回忆成功的婚姻和长期承诺的关键特征(知识);
►认同爱、宽容、平等和尊重对于实现婚姻和长期承诺的重要性(态度)。
主题4:长期承诺及子女养育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家庭结构和婚姻概念有许多种类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家庭”和“婚姻”的概念(知识);
►列举不同的婚姻方式(例如,自由婚姻或包办婚姻)(知识);
►回忆一些婚姻关系会因分居、离婚或者死亡而结束(知识);
►认同尽管人们在家庭结构和婚姻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
学习者将能够:
►总结婚姻和长期承诺需要承担的关键责任(知识);
►回忆成功的婚姻和长期承诺的关键特征(知识);
►认同爱、宽容、平等和尊重对于实现婚姻和长期承诺的重要性(态度)。
与爱有关的教育疑问
如何解决亲密关系中的摩擦或争执?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极有可能用批评、指责、比较和辱骂等语言去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暴力语言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导致彼此的伤害和疏远。此时,选择“非暴力沟通”来转化个体的谈话和聆听方式,使个体既能诚实和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建立与对方的联结。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观察对方而不是评判对方,不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慎用带有价值评判的话语。其次,清楚地表达当下的感受。再次,辨识自己的需要。需要是指维持生命、滋养幸福快乐的资源,而情绪是我们知道自己的需要是否被满足的窗口。最后,请求对方的帮助,并给予反馈。
只有男性和女性之间才有爱情吗?同性恋是病吗?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异性恋,但人类的性倾向是多元的,除了异性恋,还存在同性恋和双性恋等,并非只有男女之间才存在爱情。长期以来,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饱受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的困扰,实际上各种性倾向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也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同性恋不是病。随着同性恋运动的蓬勃发展,同性恋的去罪化和去病化在20世纪中后期有了较大进步。1973年,美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分类将“同性恋”从编号为《ICD-10》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彻底移除,并且指出同性恋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2001年,中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同性恋在中国不是罪,1997年,“流氓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去除。目前,世界上全国性或区域性立法执行广义上同性婚姻的国家或地区共43个,如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目前中国台湾也已承认同性婚姻合法。
如果孩子对这一话题产生疑问,父母需要客观地告诉孩子,你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对性倾向的探索过程,随着你一点点的长大,你会慢慢发现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父母需要理解、接纳、陪伴和爱一个“真实”的孩子。告诉异性恋孩子:生活中有人和你的性倾向不一样,但是你们都一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告诉同性恋孩子:人的价值不由性倾向决定,每一种性倾向都是正常的和平等的,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青春期的爱是“真正的爱情”吗?“早恋”必须禁止吗?
当青少年的这段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包含亲密、激情或承诺的爱情元素时,我们很难说出“真正的爱情”与之的特定界限或区别。即使青少年对于爱情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感觉和对于情感的探索。“明令禁止”青春期恋爱,一味专制打压的方式未必能产生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的恋情从公开转入“地下”,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监护人失掉了知情和获得孩子信任的机会。
父母在面对处于青春期恋爱中的孩子时,需要传达积极、正面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爱情中的美好品质,切勿一味消极压制,打破他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更容易关注异性,注重穿着打扮,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能够直面这一份内心的悸动,它很可能成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激励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学会表达、学会完善自我,这些都是追求爱情的重要品质。
同时,父母也要帮助孩子看清青春期爱情的风险性因素所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其恋爱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高和周期短等特点。由此引发的暗恋、失恋或恋爱中的矛盾成为情绪问题的根源,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对此,教育者需要教育孩子在遭遇爱情烦恼时,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如找到消极事件的积极意义、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向家人、老师或者同伴倾诉等。也需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包括教会学生生理卫生、自我保健和避孕等知识;培养学生交流、协商和做负责任决定等能力。
为什么遭遇了亲密伴侣暴力的受害者不离开施暴者?
1.性别规范的影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传统性别规范的影响,例如女性就是要温柔、体贴、顺从、不要有主动性和攻击性,在遇到亲密伴侣暴力时女性会被期待要顾全大局,要给对方面子,最好原谅对方。这使得处于婚姻和家庭中的女性受制于“好老婆”“好媳妇”和“好母亲”的角色,为了家庭责任选择留下,或是在施暴者的保证下误认为暴力会终止。在恋爱关系中,女性通常会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导致了暴力伤害,认为忍让可以使得事情有所改变,但结果只是让暴力伤害更加严重。
2.害怕离开后的后果。施暴者会以各种方式威胁和恐吓受害者如果离开自己将会遭到更大的报复。比如利用小孩、曝光亲密的照片或是伤害宠物等行为。一些受害者还会担心离开后的经济、住宿和就业问题。
3.无助感。受害者长期遭受暴力导致其无法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尊感极低。在被支配和控制的情况中,受害者会逐渐习得无助的感觉,失去自己对生活的主宰和决定权,因此无法决定离开。受害者为了活下去,会与施暴者发展出一套生存规则,产生一种病态的依附关系,没有勇气走出去。无论如何,离开的决定并不容易,需要极大的勇气。因此,如果身边有人遭遇了家暴,不应随意地评价和指责受害者,“离婚不就行了?”“你怎么还不离开他?”“都这样了你还不离婚?”更不应一味劝其忍耐,而应努力倾听,并提供咨询和帮助的渠道。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彩虹心情》《我爱我家》中都涉及爱相关的教育内容。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感知并应对紧张、失望和嫉妒这几种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同时幼儿也将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并对他人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我爱我家》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和共同协作的方式。同时幼儿还将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对爱进行表达,并对家庭成员传达给自己的爱表示感谢。
小学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感知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些原有情感关系的变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性萌动给很多孩子带来新的关系话题,那就是青春期的爱情以及对于未来亲密关系的认知。
在刘文利主编的读本中,“友谊、爱情与人际关系”这一主题目标下包含“能够给朋友下定义”“能够确认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需的技能”两个学习目标,细化之后的要点如“朋友有很多种(如好朋友和坏朋友、男朋友和女朋友)”“友谊建立在信任、分享、同情和团结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爱,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残障或健康状况不是建立友谊和人际关系或表达爱的障碍”“表达友谊与爱可以有不同方式”“性别角色会影响人际关系”“性别平等是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虐待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等。
三年级“家庭与朋友”单元“结婚与离婚”主题中,通过“结婚是两个人亲密关系的确立”“离婚是两个人亲密关系的解除”“父母离婚了,孩子怎么办”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无论选择结婚还是选择不结婚,都是个人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能够理解父母离婚会让人感到难过,但也许是新生活的开始;能够相信父母依然爱着自己,自己也依然爱着父母。
四年级“青春期性萌动”主题中,通过“什么是青春期性萌动”“青春期性萌动的表现”“正确对待青春期性萌动”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基础;能够理解青春期性萌动是青少年成长所要经历的正常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掌握调节青春期性萌动期间调节复杂情绪的能力。
五年级“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通过“青春期的情感”“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恋爱需要学习”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的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甜蜜的、易变的;理解为什么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懂得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表达爱、尊重爱、保护爱。
初中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会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入讲解“爱”这一话题。青春期恋爱将作为重要话题,放在“浪漫关系”“性决策”“性的生命周期”等话题中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初中生会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亲密伴侣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并且掌握更多爱、关心与尊重的能力。
相关文学影视作品
书籍
电影
典型案例
1965年,藏族小伙次旺俊美和北京姑娘张廷芳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两年后,两人相识。1971年,次旺俊美向张廷芳表白。次旺俊美的善良和才华,让张廷芳决定和他携手一生。婚后,他们主动写申请,要求去西藏工作。两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献身西藏教育事业。到西藏后,她和丈夫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当老师。他们还编写了一套汉语拼音、汉文、藏文三对照的《汉语文》教材,帮助藏族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1983年,他们参与筹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大学——西藏大学。当时40岁的次旺俊美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张廷芳担任语文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两人整天废寝忘食地工作。1992年,次旺俊美又被调到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担任院长。两人这一分开,就是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他们曾约定,等退休了,坐着火车重新走一次当年进藏的路线。他们还有好些愿望:一起看遍北京城,一起去一次海南……只是,这些愿望最终变成了遗憾。
2013年10月,次旺俊美和张廷芳终于有了属于两个人的时间。没想到的是,2014年初,次旺俊美被查出癌症晚期,年末他便离开了人世。次旺俊美去世后,张廷芳一直下不了决心坐火车重走进藏路。2020年9月,她从青海西宁出发,坐上火车去西藏拉萨,了却尘封已久的心愿。
从次旺俊美和张廷芳的爱情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亲密关系是分阶段、可转化、需经营、多方面和多元丰富的。我们可以在深入的亲密关系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变得更有活力和创造性。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相互尊重、权利平等、共享相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