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
中国古代作战的一种作战队形
‌阵法是指中国古代作战中的一种作战队形,通过合理的排兵布阵,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阵法种类
一、十大阵法。《孙膑兵法·十阵》——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注意:十阵记载在《孙膑兵法》,而非《孙武兵法》。
二、撒星阵。南宋·宋威所创。《宋史》——威曰:“是彼骑兵之利也,铁骑一冲,吾步技穷矣,蜀中战法不可用。”乃意创法,名“撒星陈”,分合不常,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一军分为数十簇;金人随而分兵,则又鼓而聚之。倏忽之间,分合数变,金人失措,然后纵击之,以此辄胜。
三、鸳鸯阵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小队战术,12人中指挥官居中,全能替补火兵居后;剩下两组五人小队:1名狼筅手最前,抵抗武士刀的砍削;1名刀盾手护卫狼筅手;1名镗钯手及2名长矛手负责推进。狼筅与刀盾为防护力量,鸳鸯阵可以分解为小三才阵,即防护力量居中抵抗,两翼长枪推进包夹。
四、鱼丽阵 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古代阵型简介
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氏族社会,人类的战争表现为部落冲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九天玄女)那里学到阵法(天一遁甲),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
《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
《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
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
《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
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
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中将阵完整系统地分为八种阵型,既:“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火阵、水阵。”后两种是特殊战法情况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圆、锥为主。这三种是在打堂堂之阵时用,依兵力,兵士的战斗力,战车的数量不同而定,并没有多少玄机可言,只要队列整齐既可。锥行阵主攻,将最精锐的车兵放置前沿作冲击用,圆阵主守,车兵置于阵中央。方阵攻守兼备,车兵置于后,保证阵型有足够的厚度和反冲击的力度。疏阵,数阵是以步兵打车兵的战法,类似于以后的散兵阵,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独自作战,尤以吴,楚用得多(战车少,倒不是装备不起,是用处不大,水网密集,不适合车兵驰骋)。雁行阵是弩兵的特殊战术,长处在于加大弩兵的正面远程火力密度,玄襄,钩行则较复杂,除非训练有素,才能运用自如,威力也大,相当于大兵团的兵种配合,以玄襄为例,弩兵在前阵,射完后后撤,车兵在两侧,长戟在中阵,长矛在后阵,讲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击,当时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两国能列此阵迎敌。(《荆轲刺秦》;中有一段秦军攻韩的一段列玄襄阵阵势的场景很好看,黑衣黑甲,战场上一片死寂,各兵种依次出击,很有气势)。钩行阵则是标准的车兵终极阵法,预先将车兵排在钩的两头,中间放置弩、戟、矛诸兵种,由中间先出动攻击,两侧纵列的车兵出击,戟兵等集群兵种再跟上。此外,还有林林总总的‘阵”。比如射击时用“云阵”,包围敌军要用“赢渭”阵,奇袭用“阖燧”阵,而向山陵要用“封刲”阵,反正总加起来不会少于20种阵。(前面引用的大多是《孙膑兵法》中的阵型,也就是战国中期的事,估计比孙子,吴起所列的阵要全面,毕竟年代相差了百多年)。
治兵
说到列阵,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两,伍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一伍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大致分(按步兵计)殳,戈,戟,矛,弩五兵,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短兵缺乏也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不精,难以造出适合短兵相接的长剑有关),后又去殳加入大盾,这其中弩兵站第一排(近战时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两军对射时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长兵器,戈在最前,以横扫为主,主要对付对方的战车和战马,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种,矛以刺为主,主要作战对象是对方的作战人员,各伍之间成纵列向前推进(伍为阵型之中最小的作战单位,四伍为一两,五两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皆为春秋以前兵制).之间严格禁止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再直接一点就是说,不允许逞匹夫之勇),这大概也是秦以前单骑突阵的情况不多的原因(单独一辆战车,突击训练有素,配合精熟,基本以长戟,长矛为主要兵器的重阵,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兵器
再来重点说一说当时的兵器状况,也许会有助于了解为什么秦代以前阵那么流行.前面说了,青铜器时代短兵刃不可能做得很长,一般到50~80CM之间,这样短的兵刃,韧性又不好,易断,用来作主战兵器好像不适合。主战兵器最主要的就是稳定性,攻击性倒是其次,而以长戟,长矛和战车为主要兵器,近身的时候。特别是面对的是吴,越这类以短兵为主的步兵时会很吃亏(吴越铸造工艺比当时的中原要发达,这点从越王剑可以看出来),毕竟长达两丈四尺(5.5~6米)的长戟运转起来是远不如只有60~80厘米的剑的(虽然也有长一丈二尺的短矛,但那是以投掷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也可以近战),结果是只要对手能抢进身来,则长兵器的一方几乎必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对抗,只有使对手不得近身,这就需要配合,也从客观上推动了阵的发展。只有戈,戟,矛有效配合,才能使对手不得近身这点道理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军备
还有一点,秦以前由于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各国的常备军数量庞大且有效(既便是临时征召的士兵也有很高的战斗技能和很强的纪律意识,因为他们时常要被征召),也从客观上保证了阵对他们能进行有效的约束.也保证了将领们能有效地排出他们想要排出的,最适合战场形势和双方兵力对比的阵势,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这时的军队和以后的中国战争时大量的乌合之众的区别。(自汉以后,只有岳家军和戚家军的步兵阵才能算是真正的阵)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重又大乱,涌现出两股有影响力的义军。一是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二是汉王刘邦(字季)。应该说这时的步兵阵在中国几乎已发展到一个高潮,随着三十几万秦军主力被项羽在巨鹿击败,早期的楚汉争霸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兵团,有组织的将阵用于战争。这样比刘邦更强悍的项羽占尽了优势,一度将刘邦打得狼奔琢突,溃不成军。只是在韩信出现之后,汉军才凭借其出色的用兵,有效的战阵(二者缺一不可,再强的计策,再突然的奇袭,士兵不守纪律也是徒劳,试想汉,赵井陉之战,一万老弱汉军能击败二十万赵军,背水一战是不假,但若没有有效的阵,能坚持到汉骑偷袭成功吗?),终于击败不可一世,只凭勇力的西楚战术霸王。 楚,汉争霸从总体来说,只是乌合之众的较量,有效使用阵的情况很少。
骑兵阵法
汉帝国建立后,随着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汉军的步兵又几乎没有用处(战不能胜,胜不能追,败不能逃),只好凭借强大的国力组建庞大的骑兵集群,而骑兵又不大可能像步兵一样进退有序地列阵,(仪仗兵也许能做到,但大规模的骑兵再拘泥于阵而不能放胆突击,就将骑兵的优势彻底放弃了)同时也将步兵的阵近乎完全放弃。(只有弩兵的战术雁行阵还保留着)  
骑兵的战术大部份时间里就是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即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人也只有这些。但这时的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玩过三国八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另看过日本电影《天与地》的朋友也能从影片中找到一些汉家骑兵的影子,哪里面出现过车悬之阵)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等于一个骑兵版的锥行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因为车悬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阵(至少相对步兵的阵来说是这样,并没有各兵种间有效的配合,纯骑兵的冲击战术),所以后世兵家大都不认为有此阵,如<曹操兵法>;,<将苑>;(诸葛亮),<百战奇略>;(作者不详,成书于宋代)都对此阵抱不置可否的态度,个人认为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随着中国骑兵的衰弱,后人无法亲身感受其威力罢了。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阵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状态,因为步兵只是处于守城,护卫的地位,不怎的要他们上阵厮杀。
骑步合阵
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中国在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以致于当时评价一个将领武艺精熟也要用“弓马娴熟”来表示,而这在两汉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当时有大量的边地良家子)不得已重操旧业,又把阵这个东东给提了出来。但这时的步兵阵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阵所遇到的对手不同于战国时期了,当然自身也不同,多以步骑兵混合军队,总不能将骑兵放在步兵阵中吧?这样将大幅降低骑兵的威力,而不能将骑兵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这个将领几乎也就是个常败将军了。另外这时的兵员也大成问题,人口之少难以想像,能提起兵器上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
如蜀汉政权,不足百万人口,兵员竟有十几万,怎么也想像不出这都是些什么兵?这种结果使得这时期的兵员质量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也有少量精兵),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战争频繁,时间不等人啊,你还没训练好,敌军就打来了,只好上,而河西兵,岳家军都是经过常年的训练才出来的)那又怎么办?最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说是深知阵的奥秒,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纪律是否严明,士兵是否有足够的战斗力。(虽然道理很浅显易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很多庸才只知其形,不知其髓,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选其精锐,练成精兵,(时间非常长,也非常有效,因为他们的统帅是孟德)而以骑兵单独作战,执行诸如急袭,包围的战略目的。(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将纯步兵为正阵,将骑兵作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他能以两万兵击败十倍于已的袁绍军的主要原因。(从破黄巾得青州兵到对袁绍开战,近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诸葛亮所无法拥有的)又大败于赤壁的原因跟这也有很大关系。(水战,河流众多,不适合步兵摆阵,骑兵又没有突袭的空间,再加上大量新加入的荆州兵,其实这些荆州兵对其军队的战斗力是个负增长的因素,否则也不会溃败成哪样)相同的战例还有淝水之战,百万秦军一败涂地,(当中有大量新招入的新兵)而此之前,前秦军队几乎都是以弱敌强,却累战累胜,王猛还以十万步兵列阵击败了前燕的数十万铁骑,可见阵的威力。
十大阵法
是中国古代小说家戏化演绎的中国古代进攻防守的排兵布阵法。在唐代有关薛仁贵的演义中可见有记载,详细为:
一字长蛇阵,
六丁六甲阵,
七星北斗阵,
九字连环阵,
十面埋伏阵。
另有版本:(1)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甲迷魂阵、七擒七纵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八卦阵、十代明王阵、天地三才阵、包罗万象阵
(2) 一字长蛇阵、二龙汲水阵,天地人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攒羊阵,六子连芳阵,七星斩将阵,八门金锁阵,九曜星宫阵,十面埋伏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十大阵法变化
十种阵法变化简述
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
另一头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
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 
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
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 
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
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 
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 
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 
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 
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
阵图
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
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据说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央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中央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有将八阵叫做九军阵。 
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 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 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 
但是个人认为以上仅仅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者原型,因为依靠这样一种僵化的阵型,以蜀国薄弱之力与曹魏抗衡几十年无大败,就仿佛并不可能,而与其传颂了千年的诸葛八阵地位也不相称,而且作战地域属于山地环境,而八阵更适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有许多变化,当阵地上有沟坎,林木等限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时,进攻时应该有各种变阵,不过由于资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诸葛亮八阵相当的困难。而且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不仅仅是作战阵型,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将蜀军作战指导思想、编制、训练等渗透给蜀军……
而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据《李卫公问对》记载,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诸葛亮的“八阵”,还会有各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宋阵
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的数量与质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历朝历代中宋是最重视阵的朝代了……不过,宋代实行的是“将从中御”,每次将领出征,皇帝必然“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为了更好的控制领兵出战的将领,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将帅阵图,在深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法。所以,北宋统一之后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而自宋以来,阵型的发展逐渐趋于保守。
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型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常阵: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
先锋阵
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前锋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北宋也同历代一样,“选精兵,置先锋阵”。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纵队)或方阵。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前阵: 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武经总要》说,“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应,则常胜而无败”。《武经总要》还引述风后握奇图和辽军布阵之法,认为奇兵数应占大阵兵数1/3左右。
东西拐子马阵
这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阵,是鉴于“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此阵兵力数目,也是量大阵兵的人数而为之,且临时抽拣而成。 无地分马: 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布置在“大将军营阵”的四周,“备缓急驱使”。其兵由各指挥(营级单位)所组成的战队里抽调。机动部队的多少,“临时分置,无定数”。 拒后阵: 亦称“殿后”,是由后卫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布阵于中军大阵之后,以防敌人从后面袭击。宋人认为,在“军阵之制,粮道居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道断绝”,布拒后阵很有必要。《武经总要》说,宋太宗对辽几次作战的失败,都与“粮道”被敌“断绝”有一定关系。因此,从真宗开始,则注意置“兵殿其后”,以便“缓急用之,无腹背受敌之患”。 策殿后”阵: 是由策应殿后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它在拒后阵与主力之间布阵。 平戎万全阵: 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制作并授予大将军的,所以颇受重视。平戎万全阵是由  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约十七里见方的正方形大阵(个人认为此方阵如此拓展纵深,可压  缩敌人骑兵机动的空间)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阵势的中央,加强战车,组成三个车营增强步  兵的防御能力与攻击能力,把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中央大阵……这是一种  保守的防御阵型,达到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可在平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目的。 中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全阵的主力……每个方阵周长二十里(折合360步×20=  7200步)。每五步为一“地分”,每“地分”用大车一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另有无地  分兵(即机动的预备队)五千人居方阵中,每方阵共用步兵三万六千六百八十人。三个方  阵共十一万零四十人,另外加望子(即观察兵、陈望哨兵)二百四十人,总共步兵十一万  零二百八十人……  前阵与后阵(即前锋与殿后),各两列骑兵。前列骑兵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  千一百名骑兵。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骑兵。两列共四千九  百六十名骑兵,另加探子(侦察)四十名骑兵,总共五千名骑兵。前后两阵共一万名骑兵 。
东西稍阵
(即左、右翼),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六千二百五  十名骑兵;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每阵共一万名  骑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骑兵,总共二万零六百五十名骑兵。 平戎万全阵,所用兵力共十四万零九百零三人(主力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前、后、  左、右各阵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另外还有用作车营防御的大车一千四百四十乘。该阵  中军大阵的正面宽约十七里(每个方阵正面与纵深各五里,方阵与方阵间隔一里);前后  两阵每队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约一十一里零七十步(65步×62=4030步,折合11里70步)  ;左、右两阵,每队占地五十步,正面共约十七里一百三十步(50步×125=6250步,折合  17里130步)……  本朝八阵:据《武经总要·本朝八阵法》记载,北宋所谓的本朝八阵,系指方阵、圆  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雁形阵共八阵……  八阵所用的兵力和编队参照了李靖阵法,即:每种阵均用马步军共一万四千人列成。其中  ,步军编为二百队,每队五十人,计一万人;马军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计四千人。每种  阵,都按唐代军队那样,区分为中军、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后共七军。各阵阵中“每十人  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一卒占地二步,一马纵广二步”。“本朝八阵”除圆  阵(因与车轮阵同形异名)外,《武经总要》中均附有阵图。各阵图中兵队的名称,沿袭唐朝。图中的“驻队”,即北宋的“阵脚兵”(所谓阵脚兵,就是这些兵力是为了布  阵的初期,占领足够地域,防止敌人冲阵,护自己从容布阵的,而在布阵完成之后则是  保持阵势的形状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为主力构成,我们听评书或者看旧小说中,往往有  弓箭手射住阵脚之说,就是为此);图中的“战锋队”、“战队”、“跳荡”、“奇兵”  ,就是北宋的阵内战兵及无地分兵。图中的七军名称也是沿用了唐朝的军事语汇,比  如:右虞候、右军,即北宋的先锋、策先锋将;前军、后军,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将;左  虞候、左军,即北宋的殿后、策殿后将。 北宋的本朝八阵名曰八阵,但因圆阵与车轮阵本是同阵异名,故实际仅有七种阵。综观这  八阵阵名、七阵阵图和《武经总要》所作的说明可以看出:八阵的阵名,都与前代没有多  大的区别,但在各种阵形的排列方法上,则与前代有本质不同。古八阵,都是军队主力排  列方式的变化,而宋所谓的“本朝八阵”,除了圆阵与车轮阵以外主力总是列成对四周防  御的方阵,只是以一少部兵力,在主力方阵的前后左右,作些象征性的变化,用以附会象征古意,这和古八阵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本朝八阵可以说是一种变了形的方阵。 前代八阵虽然也有防御队形,但主要的还是进攻队形,而宋的“本朝八阵”,从实质上看  ,通通变成了的四面防御队形。也就是说,各阵的主力仍然未脱离单纯防御的模式,与其前代军队的进攻精神无一继承。这种情形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与北宋采取单纯防御的的保  守军事思想有关。当然,这和当时所面对的威胁也有关,因为宋代与前代不同,缺乏骑兵,而又面临机动性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士,所以两翼和侧后方向总是遭受威胁,方阵圆阵等面向四面防御  的阵型确实是防御骑兵迂回包抄,而古八阵以主力设置为雁形、锥形等阵形,是一种面向  某一方向的进攻阵形,侧翼的防御大大减弱了。
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使用步兵排列的阵形向机动性强的骑兵进攻仿佛并不可能,因为战况不利的时候,骑兵可以随时脱离战斗,或者迂回进攻侧后方向,所以说  ,采取方阵或者圆阵的阵形在野战中对骑兵进行防御还是合适的。宋的本朝八阵错就  错在不应该搞这么多花点,如果方阵能够奏效的花,干嘛把事情复杂化,非得搞出个不伦  不类的八阵呢。看来这也是脱离了实际战阵文人的产物。当然也不排除《武经总要》的阵图不准确的可能。 宋军中骑兵十分缺乏,只占全军总数的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李卫公问对》中,李靖主张在骑兵营地设置木马,以利于骑兵训练上下马,真不知道这是因为缺  马还是因为习惯如此,不过可能是现代鞍马的来源也说不定)。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
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另外宋马体形较小  ,一般约1.36米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为了对付游牧民族骑兵,宋代在阵形  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企图在野战中以步抗骑。两宋时期个人认为有两种阵形值得一提,那  就是宋代的弩阵和叠阵。 弩阵是一种发扬蹶张弩(一种用脚蹬拉上弦的弩,威力要比用手上弦的臂张弩大)威力的  阵形。分成三列,从后至前,第一排上弦,第二排上箭进弩,第三排瞄准射击。运用时,  第三排射击后,则通过两列之间的空隙,回到第一排身后上弦,第二排进弩之后,进入瞄  准射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获得持续的较密集的远程打击能力。 叠阵是宋代四川吴氏兄弟创立,见于《宋史》,也是分为三列,刀枪持长兵者居前,弓在后  ,最后为神臂弩或者为踏蹬弩。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作战时,全军跪坐,当敌接近至100  步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这是为了测距),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敌接近至70步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  。如此,使用远程打击武器层层拦截防御,削弱敌骑兵迅速机动的能力,使野战中步抗骑  成为可能。
明阵
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使得冷兵器时代较为密集的队形会造成较大的伤亡。而东南沿海地带,平原较少,山地较多,大型阵势展不开。面对倭寇在我东南沿海劫掠的威胁,倭寇中有不少是属于流浪武士,单兵作战能力强,使用武士刀等兵器,尤其善于“跳战”之法,采用较为松散的阵形,明军在遇到凶悍的倭寇时,往往陷于被动。所以戚继光发展了一种小集中,大分散的鸳鸯阵,变大阵为小阵,变密集为疏散,这是阵形的一种创新。
戚继光鸳鸯阵
12人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这一阵形,最前为两个牌手,分别是长牌手、藤牌手(其中一个为队长),然后是跟着狼铣手两名、再次是四个长枪手,最后是两个短兵手。作战时以藤牌防护远程射击兵器(这时候牌手面向敌人,其余人排成纵队,其余人躲在牌手后面),以狼铣为进攻主力,以长枪取人性命,短兵是防止敌人进身,或者长兵疲惫时进攻的。鸳鸯阵在抗倭战斗中得到了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极大激发了明朝抗倭军民的士气。
鸳鸯阵在抗倭战斗中的成功运用,激发了明朝抗倭将领的创新创造热情,以鸳鸯阵为基本阵形,还衍生出许多变化。比如成两伍纵队的鸳鸯阵,由鸳鸯阵变化的两仪阵(两伍分开),大三才阵横队,小三才阵横队等。
大三才阵横队
就是把两伍并列的队形变成横队,队长持牌居中,左右各一 狼铣,狼铣左右为两长枪拥一牌(实际上这还有其他伍交错排列),短兵在后。这是为了在比较宽的横路上战斗运用的。
小三才阵横队
“狼铣居中,左右各一长枪,长枪左右短兵和牌,一伍平列”, 一头两翼一尾阵,把参战部队分成四部分。最前者为头,是正兵,主要的进攻部队;两翼为奇兵,保护头的侧后方向,在适当时机进攻敌人的侧翼;尾是策应部队(相当于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任意方向。这是在窄路上采用的阵形。
清阵
清代军阵,在清代军阵中值得一提就是太平军的各种阵法。
牵线阵
这是一种行军的战斗队形,类似于现代的行军纵队。行军时,必下令作牵线阵行  走,每个两司马执旗一面,后随二十五人;一百人则张卒长旗一面;五百人则张旅帅旗一面;二千五百人则张师帅旗一面;一万二千五百人则张军帅旗一面。一军接着一军前进。
宽路则分双行,狭路则单行,鱼贯以进。在行军中,一旦发生遭遇战,首尾蟠曲钩连,顷刻聚集,结成圆阵。如果战事不利,统将敲锣为信号退却,仍守牵线阵战斗队形,这时按照路宽,分为十行二十行都可以,但不得斜奔旁走,亦必鱼贯而退,牵线阵急趋,敌往往  追赶不上,即追上了,见队伍不乱,也不敢穷追。
螃蟹阵
这是一种三队平行配置的战斗队形,中间一队人数少,两翼的人数多,形似螃蟹 ,所以叫做螃蟹阵。这一种阵法,极为灵活,还根据敌情变化极多。如敌仅分左右两 队,就以阵的中队分益左右翼,也成两队。如敌前后各一队,就合左右翼的前锋为一队,以左右翼后半与中间一队合而平列,以为前队接应。如敌左一队兵多,则变偏左阵。右一  队兵多,则变偏右阵。如敌出四、五队,也分为四、五队次第迎击。其大螃蟹包小螃  蟹阵尤为著名,其法或先以小阵与敌交战,后出大阵包围,或诈败诱追,伏兵四起,将敌  包围。螃蟹阵变化虽然复杂,但损左益右,移后置前,运用之妙,在于统将根据敌情 ,临时指挥。其进退开合的疾徐,只须几个大旗手娴习,全军望大旗向那里就向那里  奔赴。所以一军用了几个大旗手,便可以指挥万众,略无参差,提纲挈领,深得以简驭繁 的妙用螃蟹阵(一作蟹阵),又称为荷包阵,也称为莲花抄尾阵。
百鸟阵
这是一种使用疑兵的阵法。特别适合平川旷野与敌作战,以二十五人为一小队,把部队分为一百几十队,好似天空散布繁星那样,使敌人惊疑不知人数多少,每队人数都  同,又不知应先攻何处,傍徨不进,每因此被打败。 
伏地阵
又名卧虎阵,每遇敌人来追时,退却到水穷山阻的地方,由统将发令,忽地一面大旗仆倒,千旗齐仆到,瞬息万人几千人都贴伏在地上,寂不闻声,积蓄士气。敌军追到,看不见一个太平军,正在诧异徘徊,疑神疑鬼的时候,太平军一声号令,忽地一面  大旗扬起,千旗齐起,万人几千人风涌潮奔,呼声雷吼,转面急趋,向敌猛扑,转胜为败  。太平军曾在长沙、南昌、武昌等地屡用这一个阵法大败清军。而个人认为,这一战阵也特别适合冷热兵器交杂的时代进行正面作战。因为伏地可以减少正面投影,减少敌人  远程火器的杀伤。
评价
太平天国用兵运用这些阵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曾经发挥了它巨大作用。太平天国几乎覆  灭清朝统治,确实有独到之处。这几种阵型前无古者,而且特别适合当时的军事技术条件 ,可见太平天国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气候,其中必有能人所在。
拓展——古代军旗
古代军阵的指挥大都使用金鼓、旗帜、号炮、号角、传令兵构成。旗帜个人认为古代军旗分为四种:大旆、号旗、将领之认军旗、供辨识的旗帜以及其他。 大旆,又叫旄旆。旄音毛,指用牦牛尾巴做装饰的旗子,也可以泛称用动物皮毛、羽毛装  饰的贵重旗帜。旆音佩,指尾端有尖角的旗帜,以燕尾状居多。这种旗帜往往由作战一方  的身份高贵的全军统帅才会拥有。统帅作战时,往往建大旆与身旁。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评书里旧小说里,往往会发现有不少根据有没有建大旆而判断其  主帅是否在阵中。而这个大旆,也往往是敌军集中进攻的目标,往往全军将士总是关  注与大旆在哪里。大旆是否存在,甚至会影响战斗的胜负。 
士气
战阵是士兵士气的源泉,尤其是对于单兵作战能力弱于对手的一方来说,更需要重视保持阵型。只有保持阵型,才可发挥出集团作战的威力。这一点上,中国古代要比西方认识的明确的多。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一样,最大的伤亡和战果不是在有组织的对抗中,而是在破坏了敌军有组织的战斗之后。而阵则是组织作战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破坏了阵型之后才是屠杀的开始。所以说,当实力相差不大,双方互相对峙的情形下,战斗双方往往想法设法破坏敌方的阵型的稳定性。比如派遣少量骑兵,不断反复的冲击,防止敌人布阵,比如春秋时期,楚国晋国进行的一次交锋中,楚军就逼营布阵,防止晋军成阵。而晋军填平灶坑水井,撤掉营帐,最后撤掉栅栏成阵。而布阵过程中,往往派遣弓箭手占领控制一定地幅,使用远程攻击武器控制大片地域,用句旧小说或者评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射住阵脚”,防止敌人冲阵。在破阵时,或派遣强悍勇士为先导,破入阵中而大军随后进行强行突破(锥形阵比较合适啊),而成语中所说陷阵之士,就是指此。或引诱敌军进入复杂地形。或迂回攻击薄弱部位。这里我们就可以说说古代将领单挑和冲锋的问题。有许多人对评书和旧小说里大量将领单挑的场面感到怀疑。古代将领单挑或者将领带头冲锋是确实存在的。最早的记载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某些时期,由于军队缺乏基层,组织素质低劣,装备薄弱,某些装备精良的武艺高超的将领,就成了一支军队的核心,他的生死存亡决定着这支军队的成败。比如说三国初期。将领单挑,或者百万军中纵横驰骋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是由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耗费了大量的精锐军队。各个军阀组织的军队缺乏基层组织、缺乏训练、士气低落,一旦遇到不可测的情况,比如袭营、中伏、断粮、火攻,则很容易崩溃。三国时期发生过数次这样以少胜多的情况就是因为此。以少数精锐善战之军击败多数缺乏训练与整合的军队,比如说,官渡之战,因为缺粮,而袁绍军崩溃;赤壁之战,因为火攻,八十万曹军覆灭(曹操号称八十万,实则二十万);夷陵之战,因为火攻,击败刘备川蜀大军。但是,随着三国鼎立形成,各国均对军队加以整编训练,这时候,就以军队的集团作战为主了,很少在出现一些将领单挑的局面了,各国领军将领也由原来的注重个人武力向着注重将领领军与谋略能力转化,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姜维、邓艾等  。所以说,在这种缺乏基层组织的情况下,将领单挑是很正常的。
游戏中的阵法
游戏阵型
阵法绝对是中国武侠世界中的一大精髓,网络游戏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能把它诠释正确的,首先要明确,阵法不是一个技能,而是有多个人或物按照一定的位置进行占位,跑位,在什么时机发动什么技能来实现制敌和保护做用的,列如最有名的少林棍阵,武当剑阵。
剑三如果能把阵法这一项做好绝对可以成为网游界一大先驱,在这里谈谈我对阵法的制作方法,各位朋友看了不要见笑。
可以有官方做作各个门派的特有阵法,做成书或羊皮卷之类的东西,这是各门派弟子才可以学习和参悟的,在组队的情况下人数达到阵法所需的人数时,由队长下达布阵的指令,点击技能栏的阵法,这时在场景中出现结成这个阵法所需要的站位的位置,然后小队里的人按指定位置站位,跑位的路线也要显示出来,只不过只有施阵的一方才看的见,这样有利于跑位,然后什么时候放什么样的技能由玩家自主决定,这样才可能出现漏洞让对手闯阵成功,有时布阵需要用到法器,就是布阵方需要携带或在阵法的某一个或多个阵眼上埋藏什么东西才可以成阵,也可以增加阵法威力。
阵法可以用在守城,在战役中保护重要的人或物,在帮战中也可以用到,结合剑三的自主建房功能
网页游戏中的阵法
阵法一直是仙侠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凡人修真游戏特别设定了这样一个系统来还原具有中国仙侠的特色。游戏中的阵形界面主要用来设置护法参战、调整站位和使用阵法。阵形有人数限制,最少1人即主角始终必须参战,参战散修数量最多是4人。
武侠文化中对于阵法也非常重视,大侠传游戏中设定异兽启动阵法的特色系统,将武侠中阵法的配合与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游戏中通过异兽所自带的法阵,能够给主角以及侠侣属性加成。异兽阵法需要激活方可生效,当侠侣、主角、异兽按照正确的阵法进行排列时,阵法将发出绿色光芒。
动漫中的阵法
动漫中也有阵法的出现,在很多玄幻和三国动漫中阵法的出现还是很广泛的,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洪荒阵法
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由十二祖巫布成,洪荒第一战阵,可凝结盘古投影。可惜十二祖巫总是不能同时出现,该阵法的真实威力几乎从来没有显现过,在巫妖大战中,由刑天所代替后土布成的此阵即和周天星斗大阵势均力敌。
周天星斗大阵:由三百六十五个妖神,一万四千八百个大妖,手持星辰幡所布成,声势浩大。也有说三百六十五妖神为主,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大妖布阵。但因为需要强大法器镇压阵眼,所以逊色于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诛仙剑阵:由诛仙四剑和诛仙剑图布成,非四圣不可破。由与鸿钧同实力的罗睺发明,后由通天教主所布成,可以一敌四,诛仙剑图的存在更是让此阵可以在瞬息之间布成,威力无比。
万仙阵:由号称万仙来朝的截教布成,阵中可套有其他小阵。阵中法宝六魂幡,至多可直接收取六人魂魄,即使是圣人也心神不宁,恍惚不定。
此外,还有些其他阵法。如
生死幻灭阵(四大莲台所结)
两仪微尘阵(蜀山大阵)
瘟癀阵
菩提大阵
三书守护阵(天地人三书所结),
天地五旗阵(由天地五方旗所结成)
五色神灯阵(由五个神灯所结成)
十绝阵中的落魄阵(由草人作为主阵法宝)
参考资料
大侠传异兽阵法.大侠传官网.
《佛本是道》.起点中文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2 10:12
目录
概述
阵法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