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舞是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
果谐》、《
果卓》(即《
锅庄》)、《
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
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历史渊源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
藏北牧区称为“卓”或“
锅庄”。《
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
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
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
果谐》融入
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地势高耸的
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
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
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
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
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
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
因由男舞者边
领舞边以
弦乐二胡或
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
热巴卓》是
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
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
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
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
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
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
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
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
杂艺歌舞节目。而《
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
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 在舞台上。
此外,《噶尔》是由被称为“噶尔巴”的男性儿童表演的“乐舞”。多用于驱邪迎祥、歌颂政教等方面。从这种舞蹈的伴奏乐曲、乐器和舞姿、服饰上看,《噶尔》明显地受到过中原和西域“乐舞”的影响。
藏戏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
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节日剧目《朗萨姑娘》、《
顿月顿珠》、《
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
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 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
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
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图为20世纪30年代,在广场表演的《牦牛舞》。
主要特点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在白面
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
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
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信仰特点
为符合藏族“
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
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祇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
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
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
藏传佛教黄教
教派所采用,称其为《
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
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
羌姆》舞蹈多由《
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跳神”活动
每逢重大
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
唢呐、
蟒筒、
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
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
摔跤、角斗等,以娱乐观众。有时还表演“
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
仙鹤舞》等。黄教的祭祀舞蹈《
羌姆》与清代、民国时期的《羌姆》,在
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大的改变。《羌姆》的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天将把用酥油和
糌粑制做成想象中的鬼首——“
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在西藏各大喇嘛寺院中,都保留有专门供跳《羌姆》时使用和供经堂壁挂的各种神祇面具。在
桑耶寺中,仍珍藏着创建西藏
喇嘛教的印度高僧
莲花生的空体
半身像,为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时,套于表演者身上作祭祀之用。全国各大喇嘛教寺院,每年都选出刚入寺、具有歌舞素质的小喇嘛,由老喇嘛以《
羌姆》
舞谱为依据,口传心授《羌姆》舞蹈的各种舞姿。小喇嘛经过长期的的学习,成年时即为优秀的《羌姆》表演者。
生活在
四川省茂汶地区被称作白马藏的藏族支系民众,每年在藏历新年时要用两三天时间,对最大的神灵——山神进行祭祀。当祭祀者在山上祭祀回来后,人们便头戴各种神兽面具,在村中围圈按一定程式跳舞,向神灵祈求丰收与福安。
藏舞分类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
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
地理条件的差异和
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
前藏、
后藏、
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
民间舞和
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
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
果谐”(圆圈歌舞);
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
堆谐”(俗称
踢踏舞);
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
囊玛”(内庭歌舞);
有
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
圈舞);
有注重
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
农牧区“
果卓”(旧称
锅庄舞);
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
铃鼓舞;
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
腰鼓舞);
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
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
羌姆”(俗称“跳神”);
以及稀世罕见,
古香古色,具有
西域风味的宫廷
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
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
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
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
横面关系上
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
“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
“四类”,即民间舞
果谐、
堆谐、
果卓、康谐等;宗教舞
羌姆、
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
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
嘎尔)等。
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
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
形态特征,归纳起来
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
舞步特点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
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
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
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
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
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
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
人民群众中凝成的
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
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
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