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
中国西藏自治区辖地级市
山南市(Shannan City),史称“雅砻”,方言是卫藏方言区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北接西藏首府拉萨市,西与日喀则市毗邻,东与林芝市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面积79090平方千米,约占中国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山南市拥有600多千米长的边界线,南面与不丹国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中国的西南边陲。截至2023年4月,山南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乃东区泽当街道乃东路13号。
名称衍变
山南位于西藏的西南边陲,而山南正是藏文化的发源地,是西藏灵魂开始的地方,因地处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南而得名,取的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方之意,历史上又被称为雅砻。据文献记载、民间传说以及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数百万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砻河流域。
历史沿革
东汉时期
2世纪,出生于林芝波密一带的聂赤赞普游历至雅砻地区时,被代表当地部落利益的12名雍仲本教徒推举为王,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赞普。
南北朝时期
6世纪左右,雅砻部落不断吞并强邻、扩张领地,成为西藏最强大部落。
唐朝时期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政权,并逐渐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山南琼结向拉萨转移。
8世纪初,今山南市扎囊县的桑耶镇是吐蕃赞普牙帐的所在地之一,赤松德赞就出生在这里。赤松德赞执政的40余年间,吐蕃势力鼎盛一时。
公元869年,“邦金洛”(འི བོ ངས་གྱི ངེ ནོ ་ལོ སློ ག)平民大起义爆发,迅速席卷了包括整个山南地区。
宋朝至元朝时期
公元1037年,乃东由雅砻觉阿王系统统治。
公元1235年,帕竹本桑结加卜之子扎巴尊追又称杰哇仁布钦,33岁登上丹萨替法座,护持僧众
达三十三年之久。
公元1240年,窝阔台子阔端王派多达那波将军率蒙古兵入藏,控制了西藏地区,帕竹万户及其属下亚桑千户归顺。
公元1254年,根据丹萨替寺座主杰瓦大师旨意,由本多吉贝接替丹玛官尊担任帕竹总管。
公元 1268 年,忽必烈派阿贡、米林等官员会同萨迦本钦释迦桑布第二次清查户口,同时正式划定十三万户。
公元1321年 ,绛曲坚赞续任帕竹万户第十任万户长,管辖雅砻大部分地区和温地的一半区域,曲德贡及其以南部分属亚桑万户。
公元1354年,绛曲坚赞被元朝封为“大司徒”,进一步巩固了帕竹政权在西藏地方的统治地位。
明朝时期
公元1618年辛厦巴·彭措南杰推翻帕竹地方政权,建立嘎玛嘎地方政权。
公元1642年 ,五世达赖凭借青海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势力,建立甘丹颇章西藏地方政权。
清朝时期
公元1751年,噶厦在乃东设宗,任命宗本,为一级大宗,宗府位于本赞寺北面。
公元1909年 ,噶厦政府在雅砻地区设山南总管,乃东、温扎卡仍设宗。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泽当设有洛喀基巧堪布(即山南总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8月,中共江孜分工委成立后,山南属江孜分工委管辖,但山南机巧及其宗政府仍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范围。
1956年8月,山南从江孜管辖范围划出,成立山南基巧办事处。
1959年12月,成立山南专员公署,隶属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领导。
1969年3月,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8年10月,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山南地区行政公署,属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驻地泽当,泽当成为山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山南地区和乃东县,设立地级山南市,山南市设立乃东区,以原乃东县的行政区域为乃东区的行政区域;5月27日,中共山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纪委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山南市正式成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山南市位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地处东经东经90°14′—94°22′、北纬27°08′—29°47′之间,是祖国的西南边陲。境域东西长418千米、南北宽约317千米,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西与日喀则毗邻,北接西藏首府拉萨,总面积79090平方千米。
气候
山南市有径向和纬向的地带性变化,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年干湿分明,年降水约200毫米至500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太阳辐射较强,年平均日照数2600小时至3300小时。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零下27℃。冬季降水少,多大风,年平均大风数为70天左右。
地形地貌
山南市南部和西部高山耸峙,湖泊河流众多,主要有雅砻河、羊卓雍湖、哲古湖等。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形成独特的河谷地貌。山脉河流的分布决定了山南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属冈底斯山和喜玛拉雅山脉之间高原宽谷地带,地势为较平坦的谷地和坡地,属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地带、温暖半干旱地区。山南市一般海拔在3500—4500米之间,平均海拔3700米。整个山南市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平均海拔4500米,东北部平均海拔3100米,绝对最高海拔库拉岗日峰7554米,最低海拔苏班西里河谷只有110米。
水文水利
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经山南市的浪卡子县、贡噶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曲松县、加查县7个地方,境流长度424千米。此外,山南市还有41条河流终年流淌于藏南的高山峡谷之间,江河面积38000平方千米。全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510万千瓦,现已开发利用1.83万千瓦。目前,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已正式建成发电,沃卡一级电站也竣工。从根本上缓解了拉萨及边周边地区用电紧张的状况。此外,太阳能、风能资源也十分可观。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段共规划6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36万千瓦,其中藏木水电站51万千瓦、加查水电站36万千瓦、大古水电站66万千瓦、街需水电站56万千瓦、巴玉水电站80万千瓦、冷达水电站47万千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据《山南年鉴2018》,山南市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55条(其中流域面积2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04条),湖泊125个(其中水域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24个)。湖泊蓄水量170亿立方米,地下水约230亿立方米。境域河流年均径流量706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流经境内7个县(区),流程337千米,流域面积1.69万平方千米,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2389万千瓦。
土地资源
山南市耕地面积为6.46万公顷,种植园地0.40万公顷,林地面积367.73万公顷,草地面积288.85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95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1.87万公顷,湿地9.45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2.59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83.19万公顷。
矿产资源
据《山南年鉴2018》,山南市已探明的矿藏有37种,矿产地108处。优势矿产有铬铁、铅锌、岩金、铜,具有潜在优势的有石灰岩、水晶、大理岩、矿泉水、地热等矿产和资源。有全国最大的铬铁矿基地——罗布莎铬铁矿产基地。2011年以来,铬铁、铅锌、岩金、铜多金属探明资源量分别达431万吨、230万吨、58吨、136万吨(单位:铬铁矿为矿石量,其余为金属量)。山南市有矿产资源勘察单位(企业)42家,探矿权94个,整装勘查区3个(扎西康、山南市铜多金属、米拉山整装勘查区),其中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新发现的铍锡钨多金属矿,初步勘测铍资源潜力超过50万吨(全国探明资源量为57万吨)。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据《山南年鉴2018》,山南市植物资源主要包括饲用植物、花卉植物、药用植物、菌类。其中,饲用植物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蔷薇科、石竹科、玄参科、毛莨科、龙胆科、报春花科、百花科为主,约占全市植物总数的78.2%。花卉植物主要有滇藏木兰、滇牡丹、大白杜鹃、绒毛杜鹃、高山毛叶杜鹃、芒刺杜鹃、山杜鹃、长毛杜鹃、羽叶粉花绣线菊、金露梅、锡金海棠、大叶蔷薇、西康蔷薇、线叶毛蔷薇、高茎绿绒蒿、白花绿绒蒿、藏蓝绿绒蒿、美丽绿绒蒿、西藏绿绒蒿、大花绿绒蒿、尼泊尔绿绒蒿、小丛红景天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刺绿绒蒿、船盔乌头、西藏狼牙刺、翼首花、杉木藻、虫草、贝母、雪莲花、天麻、红景天、三七、远志、爬地柏、银白杨、人参果、知母、当归、黄芪、黄柏、党参、狼毒等。菌类主要是虫草、茯苓及各类食用菌,珍贵食用菌有猴头、刷把菌、牛肝菌、黄木耳、黑木耳、松茸等。山南市森林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加查、洛扎、隆子、错那四地有林地面积130.70万公顷(控制线内),其中,森林面积118.28万公顷(灌木林99.69万公顷,乔木18.59万公顷),人工林面积3.26万公顷,其他林地9.1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463.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4.79%(控制线内)。
动物资源
据《山南年鉴2018》,山南市境域内鸟类主要有普通秋沙鸭、斑嘴鸭、绿头鸭、赤麻鸭、雪鸽、岩鸽、石鸡、西藏毛腿沙鸡、山斑鸠、喜鹊、红嘴山鸦、大嘴乌鸦、大杜鹃、小杜鹃、斑啄木鸟、棕腹啄木鸟、大山雀、高山旋木雀、小山雀、褐翅雪雀等。兽类有狼、狐、藏狐、赤狐、艾虎、黄鼬、果子狸、豹猫、野猪、高原兔、岩羊、藏野驴、喜马拉雅旱獭等。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3年4月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错那县,设立县级错那市,以原错那县的行政区域为错那市行政区域。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4月,山南市辖1个市辖区(乃东区)、10个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浪卡子县),代管1个县级市(错那市)。市人民政府驻乃东区泽当街道乃东路13号。
政治
政党
民国二年(1913年),英国政府迫使北京政府出席由中国、英国和西藏参加的三方会议,即由英国政府在印度主持的西姆拉会议。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上提出,中国不得驻兵西藏,“西藏内政暂由印度政府监督”。中国代表对此表示拒绝。英国代表竟和西藏地方政府私自签订所谓的“西姆拉条约”,并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将9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属印度。民国三年(1914年)7月3日,中国政府指示代表陈贻范,拒绝在“西姆拉条约”上签字。此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承认所谓的“西姆拉条约”。
领导班子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山南市常住人口为35403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8990人相比,增加25045人,增长7.61%,年平均增长率为0.74%。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8060人,占19.22%;15-59岁人口为245617人,占69.38%;60岁及以上人口为40358人,占11.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579人,占7.5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80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8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8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乃东区81608人,扎囊县36656人,贡嘎县53701人,桑日县18041人,琼结县15199人,曲松县12962人,措美县12132人,洛扎县19865人,加查县23534人,隆子县33570人,错那县13932人,浪卡子县32835人。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33‰;死亡率5.98‰;自然增长率1.35‰。城镇化率33.24%。
民族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山南市的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318250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928人,汉族人口为318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984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739人,汉族人口增加13464人。
语言
山南市属于卫藏方言区,卫藏方言有声调,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是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用竹笔、墨汁书写,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宗教信仰
山南的多数藏民都信仰藏传佛教在当地苯教寺院和苯徒的数量也极少。但是藏传佛教体系全面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藏地固有的原始宗教苯教的许多特点所以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如多神崇拜、宗教禁忌观念、生死观念等。
经济
综述
预计,2022年,山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亿元,同比增长12.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410元、20740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5%。
2023年,山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全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241元、增长12.6%。
第一产业
2022年,山南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8.4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粮经饲比例调整为78:15:7,预计实现粮食产量16.85万吨,同比增长0.2%。牲畜存栏127万头(只、匹),预计实现肉、奶、蛋产量2.54万吨、7.36万吨、0.6万吨。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亿元、增长16.4%。其中农业产值9.4亿元、增长17.3%,占总产值比重44.3%;林业产值0.29 亿元、下降2.9%,占总产值比重1.4%;牧业产值10.84亿元、增长15.7%,占总产值比重51.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63亿元、增长23.4%,占总产值比重2.9%。
第二产业
2022年,山南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总量达到21家,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7亿元,同比增长11%;各类能源企业发电量达到64亿度、实现产值20亿元;水泥产量148.15万吨、实现产值6.6亿元;铬铁矿产量18.05万吨、实现产值4.3亿元;铅锌矿产量47.4万吨、产值3.2亿元。
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14.7%。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55.2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48亿元、增长19.7%。分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7.04亿元、增长51.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14.6%,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51.2%;采矿业增加值6.28亿元、下降9.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3%。
第三产业
2022年,山南市统筹4360余万元财政资金助力餐饮、家具家电、百货等行业恢复发展,举办第42届雅砻物资交流会,交易额达到3.52亿元;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29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6%、34.4%。
2023年,山南市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622.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2亿元。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45亿元、增长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3亿元、增长2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19.4%;金融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4.5%;房地产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5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0.4%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山南市坚持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实施106所学校德育阵地规范化建设,完成率达到100%。全面落实15年公费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三包”学生人均标准在原基础上再提高240元。
2023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464所,在校生62873人。其中高中生7005人、初中生12051人、中职在校生4250人、小学生27370人、幼儿园12097人、特校生100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5927人,其中高中688人、初中1300人、中职349人、小学2546人、幼儿园993人、特校51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39%,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6.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01%。
医疗
2022年,山南市包虫病防治、“两降一升”“两癌”筛查等工作有序开展,山南市人民医院与各县(区)成功建立医联体,医保直接结算覆盖80个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所有村居全覆盖。
全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63家,其中医院34家(含私立医院、民族医院、门诊部)、卫生院8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院(站)12个,各类诊所及医务室94个。实际开放床位1834张,其中市级888张(妇幼保健院50张)、县级499张、乡镇级207张、私立医院240张。卫生技术人员3838人(含村医),其中市级公立医院1045人(含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83人,其中包括聘用人员19人)、县级公立医院797人、乡镇级748人、村级卫生人员1103人、私立医院及诊所医务室技术人员145人,采供血机构15人。
科技
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9.3%。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彰显中国创造硬核实力。发明专利平稳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四成。
文化
2022年,山南市累计组织开展基层文艺演出4400余场次、惠及群众45.2余万人次。
2023年全市共有专业艺术团体1个,从业人员62人;县(区、市)艺术团体13个,从业人员311人;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2个,从业人员124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49%、99.63%。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2.28万人次、增长100.6%,实现旅游收入25.12亿元、增长89.8%。
社会保障
2022年,山南市及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累计向8376名低保、特困、失业、因病等生活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522.27万元。
2022年,山南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701人,同比增长11.4%,零就业家庭全部动态消零。严格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13.81万元,稳定就业岗位2203个。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26元、增长6.4%。其中工资性收入37262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4628元、增长6.6%;财产净收入3022元、增长11.4%;转移净收入3214元、增长10.9%。
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8235元、增长12.8%;经营净收入8015元、增长6.7%;财产净收入551元、增长16.8%;转移净收入4890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2:1,较上年缩小0.06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2019年,山南市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113.3万人、20336万人/千米,同比分别下降20.6%、25.1%;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292.8万吨、99966万吨/千米,同比分别增长6.4%、5.5%。
2019年末,山南市公路通车里程8322.68千米,桥梁总数904座/26381.31延米。
2023年,区交通运输部门落实投资有力,项目建设有序,川藏铁路配套公路、G4218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速公路等重点公路项目加快推进,拉萨贡嘎机场外部交通改造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区共实施交通建设项目470个,建成204个,通车里程增加1752.66公里。
铁路
拉林铁路是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全线全长435.4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线在施客货运站房9座,海拔在3200米以上的山南站、贡嘎站、扎囊站、桑日站、加查站5座站房全部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
山南市路网结构优于西藏其他市地,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位于山南市境内,拉林铁路穿境而过,国道219、国道349、国道560全线贯通,国道695有序开建,市域内主要干线已形成“四梁八柱”。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机场海拔3569.5米,跑道长4000米,机场等级4E。机场有值机柜台16个,旅检通道15条。2018年拉萨贡嘎机场保障航班36173架次,旅客4353948人次,货邮吞吐量36320.4吨,与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1.2%、17.1%、12.2%。
山南隆子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以西直线距离11千米,飞行区等级为4C。机场有1条4500米跑道,6000平米航站楼、站坪机位7个(5C2直);配套建设航管工程、货运工程、供油工程等。
公共交通
2023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0358辆。其中载客汽车39401辆、载货汽车19329辆、专项作业车131辆、摩托车1397辆、挂车100辆。
人文
综述
截止2022年底,山南市共有文物点72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20个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8处、其他文物保护单位41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05项,其中国家级15项、传承人11名,自治区级43项、传承人51名,市级34项、传承人44名,县级113项、传承人102名。
饮食
西藏山南,是一方承载着诗和远方的土地这里的山河,以壮丽之态令人魂牵梦绕这里的历史,以悠久厚重神秘而令人敬畏而这里的美食,更是因地道美味而扣人心弦必打卡早餐牦牛肉藏面肉质鲜嫩,醇厚飘香热气腾腾的藏式火锅原汁原味,食材丰富还有酥油炒面疙瘩、酸奶饭、藏炒面等待着你来品尝。
地方特产
隆子黑青稞是因其颖壳及籽粒表皮呈现黑紫色而命名,该产品是在隆子县特殊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种植、驯化而形成的特有地方品种,它和普通青稞为同种,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紫青稞等种类。在植物学上,黑青稞的种子为颖果,籽粒是裸粒,与颖壳完全分离。形状有椭圆形、菱形,青稞籽粒皮比大麦表面更光滑,颜色黑紫色及黑色等。
昌果红土豆是昌果乡特有的土豆品种,一般单薯重50克,皮薄、呈深红色,内部肉质白色。薯块扎实、耐贮藏、贮藏条件好时,160天内品质能保持较好。在马铃薯品种中,其钙、维生素C、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在食用方式上,昌果红土豆适宜用水煮或蒸熟后直接食用,该土豆淀粉含量高,与其他土豆相比口感质地特别沙,香味浓郁,在贡嘎县以及山南市、拉萨市等地享有较高的声誉,2007年获湖南省农博会金奖。
门隅佛芽·玉罗冈吉外形圆曲紧结、重实细嫩,茶身光滑油润,具有高山茶叶香气,滋味醇正。该茶多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富含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茶粉)17.9—19.1%、茶多酚20.9—22.1%、儿茶素1.9—2.8%。 门隅佛芽·玉罗冈吉的保护范围:错那市麻麻门巴民族乡、勒门巴民族乡所辖的麻玛村勒村贤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1°44′53〞—91°48′36″,北纬27°48′22〞—27°52′25″。
乃东青稞籽粒饱满,颜色呈乳黄色,长6-9毫米,宽2-3毫米,千粒重38-42克。蛋白质含量≥8.5克/100克,淀粉含量≥50.0克/100克,钙含量≥24.0毫克/100克。乃东青稞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泽当街道、昌珠镇、亚堆乡、颇章乡、多颇章乡、结巴乡、索珠乡共7个乡镇所辖的29个行政村18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0°14′05″—94°22′02″,北纬27°08′03″—29°47′10″之间,保护面积3333.33公顷,年产量1.125万吨。
加查核桃果壳皮薄、外观光滑、形状规整、果实卵圆形或呈长圆形、果肉白、饱满。加查核桃脂肪含量≥40.0%,蛋白质含量≥12.0克/100克,油酸含量≥20.0%,亚油酸含量≥46.0%。加查核桃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安绕镇、加查镇、拉绥乡、冷达乡4个乡镇所辖的31个行政村。东至加查镇久堆村,西至拉绥乡苏夏村,南至冷达乡热当村,北至安绕镇嘎堆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2°14′24″—93°07′10″,北纬28°49′43″—29°43′16″,总保护面积1.2万亩。
习俗
拉加里氆氇
拉加里氆氇因其纯正的手工制作技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不仅成为藏族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使它成为手包、服饰中的时尚元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藏历新年年俗
藏历新年时,在家中摆上切玛盒,就如农历新年需要燃放鞭炮一样,是为迎接新年而必不可少的程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过年时,人们会端着切玛盒拜年迎客,也有祝福之寓意。
艺术
久河卓舞
久河卓舞在藏族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种舞蹈形式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的独特艺术天赋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8世纪中叶,当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即将落成时,为祛除妖魔,卓舞表演者在夜晚燃起篝火,击鼓而舞,吓退妖魔。自此,卓舞成为山南市一带人人熟知的震慑妖魔、祈求吉祥的舞蹈。
乃萨面具
乃萨面具雕刻,是一场与木材等材料的深度对话。雕刻师们精心挑选质地优良的材料,用敏锐的目光和娴熟的技艺,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围裙和地毯最为著名。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称号。在历史上,该镇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于该镇。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杰德秀镇生产的毛织围裙,产品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
藏戏(山南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其名称是以本地五个极具吉祥意义的名称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门(村名)、扎西桑巴(桥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在五世达赖时期雅隆扎西雪巴每年必须前往拉萨参加“哲蚌雪顿”的藏戏演出,支藏戏差。这期间还需到拉萨的各寺院和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府邸进行表演。每年藏历一月四日(藏历年期间)到架桑寺献演。雅隆扎西雪巴鼓钹伴奏、唱腔、服饰等与西藏其他藏戏不同。在表演过程中“唉哈哈哈哈”的叫声,表现的是藏戏始祖汤东杰布看了自创的藏戏时满意地发出笑声的情形。
藏戏(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属于白面具派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主要演出剧目为《曲杰诺桑》。该团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并且在藏戏演出过程中要表演一段名为《吉祥九重》的歌舞,这在其他藏戏演出中是没有的。另外,该团的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这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山南门巴戏门巴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西藏山南市错那勒布。因为它直接采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称之为“门巴拉姆”,即门巴藏戏。相传18世纪末,强巴克龙从拉萨带回一部《诺桑王子》的藏文本剧本,由此门巴戏开始在勒布流传。门巴戏的表演按开场戏“顿羌”、正戏“雄”和结尾戏“扎西”依次进行,只有六个演员和一个司鼓钹的伴奏员参加,参演者皆为男性。“顿羌”也叫“琼根杂娃松”,意为“三个根本的来源”,指借藏戏开场仪式中的三个人物温巴、甲鲁、拉姆,这三个人物化成了门巴戏开场仪式中的渔翁(老温巴)、渔夫(小温巴)、甲鲁、仙翁、仙女(拉姆)、龙女等六个角色。仪式由这六个角色先后出场舞跳、歌唱、表演,还穿插祭祀太阳神、香獐神、大象神、牦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的表演。正戏开始后,六个演员除分别扮演剧中六个角色外,还要轮流串演其他角色,串演时服装、装扮都不变换。一般戏班除六个演员和一个伴奏员外,还有一个管理人,他也要参加开场演出,穿黑藏装,戴“薄独”帽,举一面保护神“杜嘎日”的旗帜,第一个出来绕场一圈,并引六个演员出场表演。鼓钹师的要求更高,他除司奏小鼓小钹外,还要谙熟全部剧情、戏词及全部唱腔、舞蹈动作和表演,以使鼓钹点与整个戏剧节奏相吻合。门巴戏的表演源自门巴族的民间舞蹈、歌舞和宗教艺术表演,其音乐则源自门巴族民歌“萨玛”(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门巴族的说唱音乐、古歌、悲歌和宗教音乐。门巴戏的服装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同时又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在勒布地区,每年藏历新年期间,规定都要连续演出《诺桑法王》七天,一天演一段。
山南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相传八世纪中叶,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赞在莲花生等佛教大师的协助下,在雅鲁藏布江北岸上兴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时,白天工匠们辛辛苦苦修建的墙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毁掉。为了迷惑鬼神,莲花生大师从达布地区邀请了卓巴七兄弟(跳卓舞的演员)跳卓舞镇魔,从此卓舞就在山南市盛行开来。山南市大部分村庄都有卓舞队,后来这一舞蹈形式又逐渐流传到其他地区。卓舞所用的腰鼓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腰上,一条围扎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将圆鼓竖着固定于腰左。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为圆形,表演者分领舞(阿热)和群舞(卓巴)两类。在整个表演队伍中领舞者人数2至6名不等,他们不带腰鼓,主要是提醒动作变换顺序,控制节奏速度,其动作韵律性强,姿态基本上同于群舞,但难度较小,领舞者均由熟知整个卓舞的动作、顺序、有较长表演经历的人员担任。群舞表演者边击鼓边按鼓点节奏起舞,同时舞蹈动作把长发辫子挥舞成“∞”、“○”等形态,动作粗犷豪放,刚劲威武,节奏感强,变化多端。
卓舞(琼结久河卓舞)里的久河是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一个普通村落的名字,古时,这一带通称为久河沟。8世纪中叶,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即将落成时,为祛除妖魔,来自雅鲁藏布江两岸及雅砻河谷的卓舞表演者在夜晚燃起篝火,击鼓而舞,吓退妖魔。卓舞从此跳了十余年,成为山南市一带人人熟知的震慑妖魔、祈求吉祥的舞蹈,并日益在民间流行开来。这就是“久河卓舞”广为人知的起源说法之一。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久河村人就会穿戴上最传统、最靓丽的服饰,跳起卓舞,祝福吉祥,“鼓舞”人心。“久河卓舞”表演时气势磅礴,通常由十几到数十位不等的舞者共同参与,大家穿戴、动作整齐划一,边唱歌边敲鼓边起舞,时而模仿雄鹰展翅,时而似龙争虎斗,时而面向蓝天敲鼓似凿,时而甩辫击天裙摆飞舞,场面或庄重肃穆,或迅疾如风,现场观之给人以朴拙、刚健、奔放的艺术美。
珞巴族服饰由“达努”(瑞香树皮)等植物纤维纺织的土布缝制而成,多为黑色、红色或白色相间。男子穿着时,将长条横斜披在背上,衣服的边角搭置于左肩,然后由左至右臂内绕身一圈半,到右胸前与搭肩边角相接,造成袒露肩臂的效果,再将衣服的下长翻折至膝盖,以竹针代替扣子,紧束腰带。这种没有领、袖、衣袋等的服饰是珞巴人终年不离身的上衣,男女老少白天将它穿在身上,夜晚则取下当被盖。由于珞巴族长期生活在野外,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女子的衣服也用来装盛食物和物品,外出时还可将孩子放在衣服内。珞巴族男子头戴藤篾编成的藤帽,可分为博巴、嘎嘎、横巴三种类型。妇女终年赤足,部分男子穿麻或毛为原料的长筒靴。男女通用的日常饰物有耳环、项链、手镯等。珞巴族服饰与珞巴族长期从事采集、狩猎生产的活动方式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既是珞巴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珞巴族社会发展的缩影。它较好地保持了民族特色,自然真实,美观大方,满足了珞巴人的爱美之心。
藏族服饰包含措美县扎扎服饰,其历史悠久,它的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会上被视为高尚生活用品而得到推崇。服饰中的彩靴“甲黔”相传原是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时的一种贡品,它底子厚,皮面结实,穿着起来美观舒适。在有关吐蕃王朝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及7世纪藏族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的研究中,扎扎服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羌姆(拉康加羌姆)是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拉康镇俗人(民众)表演的藏传佛教噶举派羌姆。拉康加羌姆是一种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舞,是藏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藏历十二月十五日,在洛扎县拉康镇举行传统边境贸易交流会时,拉康加羌姆成为边贸会首演的节目,也是当地群众与外来商客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节目之一。拉康加羌姆的演出,意味着拉开了拉康边境贸易交流会的序幕。
羌姆(曲德寺阿羌姆)的“阿羌姆”即鼓舞,是山南市贡嘎县贡嘎曲德寺僧人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贡嘎曲德寺阿羌姆是由宗巴贡嘎朗杰创作的。阿羌姆一年表演两次:第一次是藏历元月十五日曲德寺“曲追堆庆”(宗教喜庆节日)时,第二次是藏历二月三十日在拉萨举行“措曲斯蚌”(俗称“供宝会”)时。阿羌姆的舞者为16人,另有一名钹手击钹伴奏。表演时,舞者不戴面具,只画黑脸谱。阿羌姆没有复杂的情节和角色,由舞者将体积大、分量重的大鼓竖着背在身后,边敲边舞,威严稳健。表演队形仅有顺时针方向绕圈行进和竖排行进两种,其中穿插表演双人鼓舞。当地有跳阿羌姆可使风调雨顺、阖家吉祥,可预防和抵制各种天灾人祸的说法。曲德寺阿羌姆和其他寺院羌姆一样,不得随意表演,更不能传授给俗人,只能由指定的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表演。
羌姆(门巴族拔羌姆)里的“拔”在汉语中意为面具,“羌姆”则为跳神舞,是一种宗教舞蹈。有关藏文文献记载,德登·热那林巴是德登·来卓贡觉穷乃的转世活佛。藏历七饶炯水牛年(1403年)秋天八月十五日诞生于山南洛扎县珠学,卒于1479年。据此可以推断拔羌姆产生于15世纪,是德登·热那林巴根据经书《桑堆》和《珠巴嘎吉》改编的。拔羌姆于每年藏历年选个吉日在基巴杂嘎拉康和贡日白日寺外面举办,形成了基巴杂嘎和贡日白日两个派别,俗称基巴本羌姆,意为官员跳神舞和贡日唷羌姆,意为众人或下层人跳神舞。每当跳拔羌姆前,先由拔羌姆的羌本(教员、组织者)向每个表演者收九碗小麦作酒,还收糌粑、肉等食品。而后本持着一条哈达和西藏旧银币(章嘎嘎布)二枚,前往勒布官员驻地,准许演拔羌姆,官员会说:“可演,但酒要喝得适量,不许闹事,要和睦相处。”得到官员的准许后,羌本手拿哈达,再到附近的麻玛、贡日、斯木等村寨去布施。跳拔羌姆时,当地群众向杂嘎拉康和白日寺想神和鲁(水龙)进行鲁(水龙)进行祭供,并通乌金曲增老人祭供鹿神。有这样的民间传说,人还未到之处是鹿开辟了羊肠小道。所以,人们感激鹿,从而产生了向鹿祭供的习俗。门巴拔羌不同于藏族羌姆舞在于它的内容上,以巧妙的宗教舞蹈来描写和诠释门巴族地区的人文风情,向世人告诉门隅地区的自然风景和人们的所思所想。
羌姆(桑耶寺羌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以及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昌都市、阿里地区、林芝市等地相关社区世代传承的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与实践,是当地藏民族依托高原自然条件和药材资源,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的融预防与治疗于一体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是将身体浸泡于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中,通过皮肤吸收或发汗,达到散寒祛风、发汗利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燥湿止痒的目的。温泉浴常用的温泉水为硫磺温泉、寒水石温泉、矾石温泉、五灵脂温泉和石灰石温泉。药浴主要以五种藏草药为基本方,并随症加药,称为“五味甘露”浴。如风寒所致消化不良者,可将寒水石、荜茇、姜等药物研细,加入浴水中,以加强药力。作为安全、绿色、经济和便利的健康实践,该遗产项目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的生存环境中,在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延年益寿、规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文化认同感。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泽帖尔编制技艺)于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雕(藏族扎囊木雕)于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门巴族萨玛民歌于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物古迹
藏王墓位于拉萨市的东南方向,处于山南市琼结县县城及琼结河的南部,靠近雅隆河的上游。雅隆河谷原来是吐蕃雅隆部落即松赞干布所在部落的发源地,在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以后,吐蕃王朝仍然很重视对该地的经营,将此地作为王朝之本,出于同样原因将藏王的陵墓建在了富有根基意味的琼结县。
桑耶寺之名的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有音义、意义两义。意义为“存想寺”、“无边寺”或“超出想象寺院”。桑耶寺的音义包含着一段故事。相传藏王赤松德赞请来莲花生大师为其建寺传法,急于想见到寺庙建好后的景象,莲花生大师为满足藏王的迫切好奇之心,施展法术,在自己的手心变出寺庙的幻影,赤松德赞见状惊呼:“桑耶!”(出乎意料的惊呼声),桑耶寺因此得名。桑耶寺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据说是以古印度婆罗王朝高波罗王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兴建的,也有人根据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和密宗的“曼陀罗”相似,认为它是仿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
吉如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格桑乡吉如村,距离山南市泽当北约30千米。是吐蕃王朝时期藏王赤德祖丹于八世纪早期修建,1984年,该寺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如拉康坐西朝东,面积982平方米,建筑大体分属五个时期。该拉康内藏有不少吐蕃时期的珍贵文物,长80厘米,宽23.6厘米的唐卡画,有珍贵的贝叶经一叶,残长34厘米,此外有不少桦树皮经叶残片。寺内供奉着释加牟尼像以及八大弟子等塑像,具有典型的汉式唐代风格。吉如拉康虽规模不大,但是西藏自治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给后人留下的建筑雕刻、泥塑、绘画等方面的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对研究西藏历史、宗教、建筑、雕刻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
杰顿珠宗遗址坐落于洛扎县边巴乡杰麦村西南侧悬崖上,海拔3300米,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东、南两面为悬崖峡谷,西面为陡坡,北面山势较为平缓,宗大门位于北面。杰顿珠宗建筑略呈椭圆形,大门向外凸出,形成狭长通道,穿过通道可进入一间圆形的碉楼,碉楼的西侧有3间住房,再往西依围墙建有1间长弧形住房。主体建筑位于宗南部,临悬崖,遗址底层为4间长方形房间。主体建筑前有一长石阶,石阶西侧有房2间。主体建筑后有取水暗道,暗道沿悬崖绝壁垂直下降长达60米。宗周围建有石墙,墙厚1米。
风景名胜
沙棘林位于山南市错那市曲卓木乡人民政府附近的沿娘姆江河谷地段,在该地段分布着共约2000多亩的沙棘林,沙棘林树最高约15米,树围最粗约4.5米。据说此沙棘林是属全世界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一块林地。沙棘林郁郁葱葱,姿态各异,高大粗壮、枝繁叶茂,让人震撼。该地是西藏乃至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沙棘林,被称为“原始盆景”。201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林学院在“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中,西藏5株古树入围“中国最美古树”,其中错那县曲卓木沙棘被评为“中国最美沙棘”。
白玉沟原始森林被称作探险者的天堂,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藏地,每一次的旅行都充满了惊险与惊奇。曲松白玉沟原始森林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对大自然的想象。
布丹拉山,海拔约5088米。是沿雅鲁藏布江而上的印度暖流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造就了一山两坡迥然不同的景观类型,布丹拉山的西面峭壁嶙峋,壁立千仞,山的东面却是林木葱郁、万木萌发。一山两世界,风光各不同。一边是被大自然的岁月切割的曲松土林景观,经受强烈风化和暴雨冲刷及其水系的剧烈切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式。分布在曲松河谷、色吾村等地,是西藏除扎达之外仅有的另一处土林地貌。而在另一边,来自各地的游客正在曲松的邱多江乡色吾温泉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滋养。据说每年的春夏季,山南市的各县市区有近千名患有风湿、关节炎,或是感到疲倦的人前去沐浴色吾温泉。
著名人物
尼玛,男,藏族,1945年5月出生,琼结县下水乡久河村村民,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重要荣誉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山南市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1年12月,山南市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2022年4月,山南市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3年1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4年7月,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公布,山南市上榜。
参考资料
山南地区.央视网.
自然地理.山南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5:20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