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拉康加羌姆)
西藏自治区洛扎县传统舞蹈
羌姆(拉康加羌姆),西藏自治区洛扎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拉康加羌姆的产生,在西藏自治区洛扎县有这样的传说:在拉康东面山上有一个叫“卡顶寺”的噶举派寺庙。它的创建者掘藏师尼玛增在卡久山上的“蒋久”山洞修行时发现了一座噶举派铜塔和一个大铜钟。于是他决定把这两件掘藏品带下山去,赠送给拉康地方有名的“枯廷拉康”。当他在将两件宝物运下卡久山的途中休息时,产生了6个男童跳舞的幻觉。他根据自己的幻觉编排了“加羌姆”,教给了当地杜新门仓家族的6个男孩。后经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拉康加羌姆,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加羌姆表演人数一般固定为6人,均来自洛扎县良善之家。钹和鼓的演奏者必须是门仓家族的后代,代代延续。藏历十二月十五日黎明时分,卡久寺的僧人吹响法螺后,开始“扎格”仪式,准备糌粑、牛肉和酒来布施前来的民众。第二天早晨,在村庄附近的“加布”寺顶上晒佛。吉热家族的人把古老的黄缎盖到“左纳”身上,作为开场向大家讲述集市的由来,集市商业活动中的规则等,同时宣布集市正式开始。在僧侣们进行祈福仪式之后,会再吹响法螺三遍,加羌姆正式开始。地点是村子的德阳广场。演出场地以中间挂有唐卡的柱子为中心,在地上绘有莲花状坛城。桑烟弥漫,领舞者肃穆站立在场中,面向寺庙虔诚祈福,加羌姆表演正式开始。
加羌姆共6场,第一场为净化场地仪式,结尾部分为地方神祭祀,中间4个场次的结构相似,分前后2段。前半场与寺院羌姆的表演形式相似,服装道具也与寺院法舞的服装道具相似;后半场都有相应的情景剧,有一定的叙事性,包括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服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拉康加羌姆的伴奏乐器是鼓钹各1支、大法号2个。鼓钹的敲法有轻重之分,轻时舞蹈节奏舒缓,重时舞蹈激昂,每段舞中轻、重交替使用,凡每段的出场和进场均要吹法号。
剧情内容
第一段:“萨堆”,作为开场,又称禳解凶恶地煞,寓意驱邪净化场地,使当天的表演顺利完成。由领舞和结尾舞者一同跳。舞者均戴鹿头面具,右手拿绘有摩尼宝的幡旗,左手拿嘎巴拉碗。随着鼓、钹、法号的伴奏,在场中跳跃,挥舞手中的法器,有旋转,还有弯腰甩开法器触地等动作,舞蹈幅度较大。
第二段:“春木索”,即大家相聚,由舞师带领其他舞者依次入场。舞者着法舞服装,戴鹿头与牛头面具,他们一步一跨、动作多变,双手时而叉腰、时而结手印、手势灵活多样。后半场是“琼米穹”,意为大鹏鸟和矮人的情景剧。讲述了很久以前出现的多起大鹏鸟吃人的事件。故事讲述快了当时一个足智多谋的小矮人,他背藏抛石索,手拿鲜肉引诱大鹏鸟,当其靠近时抽出抛石索打死大鹏鸟的故事。表演中两人饰演大鹏鸟,两人饰演矮人,矮人服饰为粉红格子和绿色格子的日常布袍,面具为孩童状,腰带上插有红布所做的道具,表意鲜肉诱饵,蹬“嘎洛”靴子。大鹏鸟扮演者戴大鹏鸟面具,穿绿色带翅膀服装,出场表演后坐在场边。两个矮人出场,舞步为左右跑跳步,顺时针舞动。之后表演扔肉(红布道具)给大鹏鸟,最后拿石索追逐并打死大鹏鸟的场景,顺时针舞动。
第三段:“庚羌”,装饰之舞,又叫“嘶铃鼓哆”(铃声和鼓声的拟音)。舞者男扮女装,戴女性面具,手摇达玛鼓和铃杵,动作妩媚,铃声清脆、鼓声阵阵。舞蹈加入了神公和神婆两个角色,扮演加羌姆六俗人的父母。扮神公者,戴“百多”即黄帽、梳长发、着白皮大袍、戴白面具、蹬“嘎洛”靴子;扮神婆者,戴红面具、着长袍、系围裙、穿靴子。他俩时而跳舞,时而就地而坐一起吃肉、吃糌粑,时而又进入观众场地嬉戏打闹,语言动作幽默诙谐。中途还有神公拿生殖器状木棍,蹭在神婆身上的举动,其间还会拿着此木棍到观众群中嬉笑打闹,神婆也会与观众玩闹。这一幕结束时,神公和神婆向跳加羌姆者敬酒、献哈达,然后大家纷纷向加羌姆表演者献哈达送上祝福。传统上还有依次由宗府献哈达敬酒、不丹商队总管的祝贺和舞者家属、群众皆来庆祝的习俗。这一段舞蹈主要是为了纪念加羌姆创立者,强调“门仓”在“加羌姆”表演传统中的重要地位。据说,掘藏师尼玛增是门仓的先祖,人们在他逝世后定了藏历十二月十五号为祭奠他的日子,也是洛扎县边贸会举行的日子。在历史上这一天也是洛扎县人着盛装祭奠逝者的日子。
第四段:“庭麦董羌”,又被称为魔天加羌姆,舞者们身穿黑色服装、手持矛剑陆续入场起舞。这时,一个头戴猴头面具,身穿棕色布套衣裤作猴子装束的舞者,以一连串的跳跃动作蹿到场中,频频向观众行礼,表情动作活泼有趣。猴子舞者爬上广场中央的旗杆,向场外的观众招手做鬼脸,观众纷纷向舞场投掷钱币、哈达。下了旗杆,猴子舞者就进入观众中领赏钱后,钻进四周的人群里继续要求布施。他手持涂有荞麦浆糊的搅棍,谁不给钱就往身上涂抹浆糊。大家一边嬉笑着躲避,一边纷纷解囊布施。猴子在藏族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这里以一种滑稽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平日的秩序,去除区域的封闭性和禁忌,使不同区域的人在同一场景下的交易能够顺利进行。据传说,传猴子曾在毗舍离向佛陀敬献蜂蜜,在这里则象征乐善好施以及供施关系。
第五段:“加萨拔玛”,文成新娘。此舞以“新娘文成公主”和其“伴娘”为主角进行表演。舞师分别扮成文成公主和伴娘。文成公主头戴“索夏”帽,其他服饰是传统妇女盛装。穿插表演黑白神斗法的场景,白神戴静相面具、穿白袍,黑妖戴怒相面具、穿黑袍。白神和黑鬼挥舞大刀互相打斗,演绎了当时迎娶文成公主时受到天神保佑的同时又遭到邪魔阻扰,于是神魔斗法,最终邪魔败阵,文成公主平安顺利入藏的情景。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后依据中原“八十种五行功算观察法”,观测到藏地地形似仰卧魔女,需修建寺庙、佛塔镇邪。于是在卧塘湖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以镇魔女心脏,又在红山顶上修筑佛塔,以镇魔女的心骨。为了镇住罗刹魔女的肢体,在雪域西藏还修建了12座寺庙。拉康镇“枯廷拉康”就是其中的一座,镇压的是魔女左手肘处。这段情景剧是吐蕃时期王权在仪式中的体现,也表明了拉康镇作为边境镇,在整个吐蕃地域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多族群交易的边贸会,即需要消除隔阂完成交易,还需要一个和平有秩序的环境。其中黑与白、神与魔的对立在藏族文化体系中,自然指向佛苯之间的斗争。佛教进入西藏后,原有信仰体系中的诸神成为阻碍佛教的障碍,后来经莲花生大师大范围的降“魔”,使其中大多成为各地方的守护神。
第六段:“喜达”,地方守护神。表演讲述了僧人从白莲地降服并迎请地方神像,并将其交由加羌姆舞师来守护的故事。面具除了领舞戴鹿头面具以外,其他舞者均戴牛头面具。地方保护神大多数是本土神灵,佛教传入时大多有反抗的事件后,由莲花生大师降服并成为地方守护神的事例,在藏地比比皆是,这是佛苯斗争在民间的主要表现。地方守护神大多护佑民间生产生活中的诸琐事,所以更贴近民众的生活。人们认为,区域的风调雨顺,人畜兴旺都与地方神有关,所以对地方神是不能怠慢的,民间也会有一套供奉地方神的仪式。人们相信对地方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西藏自治区洛扎县诸事顺利的重要保障。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拉康加羌姆是一种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舞,是藏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状况
加羌姆主要以家族中父子传承的方式延续,其中鼓、钹的演奏者必须要门仓家族的人,也是加羌姆表演的掌握者。在非遗抢救工作中,经过追溯,认为第一代传承人为强巴卫色,生卒年不详;第二代传承人为桑珠,15岁起表演拉康俗人羌姆;第三代传承人为贡嘎群培,1983年去世;第四代传承人为白玛群久,1942年出生于洛扎县拉康镇村居委会2组,1985年成为传承人,2011年9月白玛群久被推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五代传承人为占堆,从1993年开始学习拉康加羌姆,经过10多年的学习和演出,掌握了8种组合及所有舞蹈形式和动作技巧。以上传承人大多出自门仓家族,这段舞蹈中两夫妇扮演的是六兄弟的父母,也很好地契合了加羌姆的起源传说,以及加羌姆的传承与当地门仓家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传承人物
白玛群久,1941年生,男,藏族,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羌姆(拉康加羌姆)。
保护措施
拉康加羌姆曾中断了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这一独特的民间歌舞再度得以传承和发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羌姆(拉康加羌姆)项目保护单位西藏洛扎县文化局(西藏洛扎县文物局)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8月1日,“八一”物交会开幕式上表演拉康加羌姆。
参考资料
羌姆(拉康加羌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文化和旅游部.2023-11-02
白玛群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16:34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舞蹈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