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谐
藏语音译
果谐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果谐流行在藏族广大农村的村广场、打麦场上,是农民群众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古老的民间歌舞,不用乐器伴奏(有的地区用串铃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在农村长大的人,从小在果谐的歌声和舞步的熏陶下,人人都能跳果谐。
简介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上。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出跳到夜晚,从深夜唱到天明。“果谐”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抨击旧制度的,有歌唱劳动生活的,有描绘自然景色、热爱家乡的,还有倾吐爱情的。由于“政教合一”的思想影响,在过去的“果谐”中也包含有歌颂宗教喇嘛和寺院的内容。解放后,歌唱党,歌唱毛主席,歌唱解放军,歌唱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内容尤为突出。因为“果谐”流传在广大农村,所以有人称‘果谐’是西藏的农村歌舞。
果谐(Sgor-Gzhas)是中国藏族的一种歌舞形式,流行于农村地区,在藏语此字是指围成圆圈唱歌跳舞,因此也有译作圆圈舞,果谐通常在新年、庆丰收、逛林卡(林卡:藏语“园林”的意思)等节日于村广场、打麦场等空地表演,其长度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其演出结构一般分成两段,第一段红谐是缓慢的舞步歌唱,第二段交谐是快速的歌舞,情绪热烈,果谐经常采用男女对跳对唱的方式进行。
跳法
起步
“果谐”的跳法是重拍起步、三步一变、顿地为节;跳时膝盖到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节奏鲜明,以抒发集体的热烈情绪 为其基本特征。西藏各地都有这种舞蹈,而以山南地区“果谐”著称。
形式
它的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是这样的:
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
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谐本”(歌舞队的组织者)带头发出“休休休休”的叫声称为“谐个”就是歌头、开头舞步,以“休休休休”或“次次次”的叫声,或一齐拉手叫“阿甲嘿!当下次仁,宋甲月拉!”,合着节奏,踏地舞蹈。这种叫声有如汉语中喊“一、二、三、四,一齐跳。”。
人数
因为民间跳“果谐”人数众多,一般又无伴奏乐器,集体起舞很难整齐,“谐个”就起到了激发情绪、整齐步伐共同起舞的作用。跳完歌头,紧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男方跳一段后女方跟着也跳一段,出现男女舞蹈竞赛的热烈场面。跳完数遍后又由“谐本”带头喊“休休休休”或说一段快板词边说边跳统一步伐,借以把舞蹈推向高潮,共同结束。这种合着快板词的跳法叫“谐休”就是尾声、结束步。如山南地区的“果谐”《兰吉卡仁》一曲中有这样一段快板:“阿甲嘿!没有其它地方比我的家乡美好,没有其它房屋比我的家里舒服,没有任何青年比我们快乐,没有任何人比我们幸福。”边说边跳,说完后一齐呼“休休休休”顿节结束。
主要节日
在山南地区,一年里主要节日有两个,即藏历新年望果节,其中望果节过得尤其热烈和痛快。“望果”是藏语音译。“望”即“翁卡”,意为“田野”或“田地”;“果”意为“转圈”或“巡游”,合为巡游田地。这是西藏农业区的节日。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青稞和小麦成熟了,即将开镰收割的时候,选择一个吉日,人们穿起盛装,带上青稞酒、酥油、糌粑等,集拢成群,仪仗队前排有人举着唐卡,背着经书,打着各种旗幡,众人后随,浩浩荡荡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祈祷神佛保佑能顺利收割,获得丰收。绕行田地后,还要举行赛马、抱石头、赛跑、拉绳子射箭、跳“果谐”等活动。据《苯教历算法》等书记载,“望果”之俗约始于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赞普时期。当时,西藏山南雅砻地区的雅砻部落已开地播种,修渠灌田,发展农业。为了祈祷丰收,苯教咒师们在收割前,绕转田亩,求神赐福。后来逐渐演变成内容更丰富的、群众性的祈祷和娱乐的节日。跳“果谐”时,人们在村寨平坝上聚集,组成男性半圈,女性半圈,均手拉手,一般男性舞者中有一名称“谐本”?即舞师 ,女性歌舞时,仅把男性所唱歌儿又重唱一遍。
歌词内容来源
果谐的歌词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九大类即:述山、述圣地、述故乡、述动物、述植物、述历史及名人、述气候、述民俗、述爱情。果谐中既有颂歌,也有对歌。唱颂歌时,大家气氛祥和、严肃。果谐秩序一般有两种:甲段式和乙段式。甲段式是在山南扎囊县旋律的简化和紧缩,以脚顿地为节,作为乐曲的前奏、间奏及结尾。还有一些果谐用藏语来代替前奏、间奏和尾声。
流传来源
藏族自古以来就是喜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灿烂的高原农牧文化和劳动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两大类,广场自娱性舞蹈主要有谐、卓、果谐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谐、热巴、囊玛等。从流传的区域看,果谐、堆谐、朗玛谐等主要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流传在金沙江流域广大地区的主要歌舞形式主要有谐、卓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各类舞蹈正逐渐流行扩大至西藏全区及外省藏族居住区,并带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藏族民间歌舞种类形式繁多。各类舞蹈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经过群众的创作和濡染又因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韵味不同、风格各异。如卓豪迈粗犷,谐柔美开朗,堆谐细腻精湛,果谐洒脱奔放等。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舞蹈艺术的整体看,它的总体风格又是统一的,规律也是一致的。如“舞袖”成为藏族各类舞蹈中最常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上肢基本动作形式和表现手段,借助“舞袖”来表达舞蹈者的内心感情,烘托舞蹈气氛。另外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颤动,也是藏族各类舞蹈均有的典型性动作。
艺术形式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藏族民间舞蹈体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松胯、弓腰、曲背(向前倾),这一体态特征既有受压迫的宗教心理痕迹,更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协调,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创造,因此从舞蹈的角度看,又具有另外的一种美感,即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动感协调的美。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动、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儿”舞蹈动律,成为一种高原特有的姿态优美,妩媚动人的体态特征。藏族民间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包括: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个“屈”除了要求颤膝外,也包括懈胯,由于这一律动的特点,使藏族民间舞蹈下肢主动,上肢松弛,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动律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包括:舞蹈与歌唱艺术关系密切,形式多样。其表演形式大多为载歌载舞、有舞必歌、以歌伴舞、以乐伴舞、歌舞乐一体。
舞动喜悦
藏文史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期,大臣勒杰发明制造勒木犁,在山南雅垄地区开垦播种、修渠灌田,从那时也开始有了望果节。望果节是藏语译音,“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或巡游。山南果谐,有时候被称通俗地称为“农民舞”,因为它主要盛行于山南广大农村,是山南乡村土生土长的舞蹈。在山南的乡村里,人们自由快乐地在田间劳作,等到休息时,大家痛快地喝上自家酿的香甜的青稞酒,高兴了就高歌一曲跳起快乐的舞蹈来。这样的舞蹈村里几乎人人都会跳,而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也早就能跟着节奏跳得有模有样的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麦和青稞都成熟了,辛苦一年有了好收成,看着那阳光下泛起层层金色的麦浪,人们脸上都满是满足的笑容。这样的好收成是需要热闹庆祝的。于是在收割前选一个吉祥的日子,男女老少们穿起盛装,带上青稞酒、酥油糌粑,成群结队,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即将收割的田边绕行,五彩缤纷的彩旗在人们手中高高飘扬着。远远望去,如同一条彩色的巨龙蜿蜒飞舞在金色的麦田中,还有那家家户户的屋顶也煨起吉祥的桑烟,这样的望果节就味道十足了。
一切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山南的人们生活在高原广袤的土地上,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生活与劳动经验,而后又将这些积累形象生动地用唱词表达出来。所以果谐地歌词内容是那么地丰富。有歌唱故乡山川、歌唱动物植物、歌唱历史与名人、歌唱气候与民俗、歌唱甜美爱情等等九个大类。最有趣的是,果谐的表演形式除了颂歌外,还有一种是内容极具挑战性的对歌。或本村男女双方对歌,或两个村子之间对歌,对歌的气氛非常激昂,人们互不相让。要是两村间的对歌,各村常常会分出几个后备歌队,大家轮番上阵,誓把对方给比下去,歌声中还常常和以“曲曲―――!”的高喊声,再加上特有的“卡谐”(说板)道白,场面更为刺激热烈。生活在山南的人们也生活在自己创造出的欢乐之中,除了果谐,人们还有各种自娱性的文体活动,有赛马、抱石头、赛跑、射箭等等。在秋色醉人的山川田野间,人们的笑声与歌声在天空飘荡久久不散。
旗下舞蹈
“堆”是“上”或“高地”之意,因此“堆谐”就是泛指后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叫做“堆”地区的农村圈舞。还有一层含意,是指这种“堆”地区民间舞传入拉萨之后,为城市各阶层人民加工规范了的藏族踢踏舞。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加强“政教合一”的统治,规定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在拉萨举行一年一度的“雪顿节”(酸奶宴节之意),后来发展成“藏戏节”,让各地藏剧团云集拉萨献演。后藏“堆”区窘巴藏戏团的剧目中,穿插表演了这种活泼热情的踢踏歌舞。由于艺人的传播和民间的相互交往,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后,立即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三步一变为基本变化,脚下踏出各种节奏音响,加之配上洋琴、笛子、京胡、六弦、串铃等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把“堆谐”舞曲规范成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组成的较完整的结构形式,而逐步从自娱性向表演性过渡。踢踏舞是从农村“果谐”演变来的。其基本步法有左起三步一变,右起连点五步、七步、九步点,以及踏步转等交错组合,脚下发出各种音响节奏。“堆谐”最早流行在拉萨的街头、旷地、“林卡”(园林)里,故又有人叫它作拉萨踢踏舞。
朗玛谐
世人对“朗玛谐”的来由和解释颇多,一曰古典歌舞,二曰宫廷歌舞,都不甚贴切。有的同志则认为“朗玛”一词是阿拉伯语“呐嘎玛”(歌曲之意)的音变,最早是由阿拉伯进藏的回族同胞带入并演奏的一种曲调。最近黄文焕同志考查认为“朗玛”的“朗”是汉语“内”的意思,“玛”是藏语阴性名词尾,“朗玛”则是一种叫做“内”歌舞形式的称谓。“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公元十七世纪末,五世达赖的弟子及其权位的继承人弟悉·桑结嘉措,常邀集上层“内大臣”权贵,到“朗玛康”(内大臣厅)赋诗歌舞。二是十八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颠增班久,曾到内地游历各地名胜,他们广泛接触了内地各兄弟民族的歌舞音乐,带上扬琴返回西藏以后,将内地某些民族音调融汇于原上层流传的“朗玛”之中,因此“朗玛”即“从内地吸取营养而繁荣发展起来的原内大臣们所喜爱的华贵典雅的一种歌舞”。我们认为这种解释颇有道理,因此,当听到“朗玛”音乐中有时显露出近似内地昆曲或江南丝竹乐的音调,也就不足为奇了。
“朗玛谐”首先流传在拉萨,它的结构分两大段,即“降谐”(慢歌)、觉谐(快板歌舞)。慢歌部分可以弹琴清唱,其曲调悠扬典雅;跳时先配合歌声作平缓洒脱的抬腿甩手的踏节步,进入快板时舞者叫一声“勒似”,旋即转入快速舞曲,唯舞蹈有似踢踏步,上身可以随着舞步跳踏做一些踏步转圈、旋礼揖拜的动作。可以说,“朗玛”是一种华贵典雅的抒情歌舞
与锅庄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在藏族地区,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男女老少,拉起手,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一到下午,打场上青年男女一起对歌,一起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唱歌跳舞。在城镇,天气一暖和,人们便阖家外出,在林卡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藏族地区,唱对歌,跳圈舞,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
果谐与锅庄,都是一种集体舞。藏语称“卓”舞,汉语称“锅庄”。它是一种包括说、唱、舞和杂技等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铃鼓舞。表演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用特技有“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跳时,大家手拉着手,臂连着臂,载歌载舞,顿地为节,分班唱和,并且发出“休休休”、“曲曲曲”的节奏声。人们围着篝火,男一排,女一排,且歌且舞,果谐与锅庄的种类也繁多,有祭祀、庆贺、婚礼、比赛等等,其中以村寨为单位进行的比赛最为精彩。跳果谐与锅庄人数不限,一般不用伴奏,跳时分男女两队,大家手拉手、臂连着臂,跟着领舞人,围成圆圈,载歌载舞,跺地为节,分班唱和,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天明。人们利用歌舞来消除劳动的疲累,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酷爱大自然的感情;男女青年更是用歌舞来倾吐彼此之间的爱情。
果谐与锅庄是流行在所有藏族地区的一种圆圈舞。一般地说,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广大农区,把这种圆圈舞叫“果谐”;在昌都地区及四川、云南等藏区,则称其为“锅庄”。藏族地区的果谐与锅庄各有特色。其中,巴塘的弦子最为丰富多彩,昌都的锅庄最为精彩,山南的果谐最具地方特色。锅庄舞舒展柔美,舞步轻快、简练。锅庄舞深受西部少数民族群众喜爱,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是最具藏族特色的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蹈。
故事歌
果谐:格萨尔王给的骏马
这匹善跑沙场的骏马
是格萨尔王给我的,
比空中的飞鸟还快。
这排四四方方的座垫,
森姜珠牡给我的,
比洁白羊毛还柔软。
这造箭巧手打和戒指,
戴在右拇指上最合适,
黄金镶嵌的松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8 11:4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