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孟武(1897年—1984年4月13日),名本炎,字孟武,福建福州人。政治学家。
人物生活
萨孟武出身于著名的福州萨氏家族,其始祖为辅佐
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
色目人(属西
突厥部落葛罗禄)
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后为蒙古族同化,明后更“从汉俗,弗称氏”。故如今其后人有的自认蒙古族,有的自认汉族。因先祖曾世居
雁门,故常称
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
家族中人才辈出,包括元朝诗人
萨都剌,明朝宣德年间礼部侍郎
萨琦,近代更有萨孟武的叔祖——著名海军将领
萨镇冰、曾任
厦门大学校长的
萨本栋和
中山舰殉难时的舰长
萨师俊等。
人物生平
1903年入家塾,同学中有堂兄师俊、堂弟本炘和胞弟本钧。
1905年就读第二公立小学。后因鼠疫辍学。
1907年-1911年就读明伦小学,同学中有本铁、本刚、本栋、本澄等。
1912年留日,入
成城中学三年。曾与
吴清源之父吴毅同住,学会围棋。
1916年补习一年后入第一高等学校。一年后转到第三高等学校。
1921年-1923年,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
1924年回国,在上海以译书、撰文为生。曾主编反对共产主义的杂志《孤军》(后改名《独立青年》)一年,同人中有
何公敢、
周佛海、郭心嵩、
陶希圣等,多为
日本帝国大学毕业生。期间曾在
大夏大学兼课。
1925年,开始编著《中国社会政治史》(1944年出版)。
1927年与《孤军》社同人整个加入国民党政治部宣传处,任编辑科科长。主任
吴稚晖,副主任为
陈铭枢及
刘文岛。
1928年在南京中央军校任编辑部主任,上校衔。政治部主任周佛海,总教官陶希圣。
1930年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任专职教授。
1946年-1948年,赴广州担任
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
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
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立法委员”。
主要作品
《三民主义政治学》、《
新国家论》、《中国社会政治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西洋政治思想史》、《<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政论衍义》、《中国宪政新论》、自传《学生时代》、自传《
中年时代》。
《中国政治思想史》
本书原由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初版于1969年9月,增补5版于1987年3月。凡6篇35章,论及先秦政治思想、
秦汉政治思想、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隋唐五代政治思想、宋元政治思想、明清政治思想等。自称“偏见不少”,“不免参以著作人的价值判断”。
葛荃以“基本没有受到政治局面变幻的影响”评本书:“在中国台湾地区,1949年前后,一批学者移居台湾,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基本没有受到政治局面变幻的影响,得以延续下来。(《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
萨孟武一生思想的亮点,在其“
国家主义”之信仰:他以为近代以来之“国际关系”,“全为弱肉强食之世界”,西洋所谓“
世界主义”,所谓“人道主义”,是不涵盖“吾华人民”的;甚至西洋所称之“人类”,亦不包含“吾华人民”。故中国当以“国家主义”自救,使一般民众“皆有国家意识,努力求国家之统一,努力刷新国家之政治”。目标是“强中国家,使彼辈强者认吾辈为人类,记忆吾辈为人类也”……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史。本书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读本。本书是一部没有受到政治局面变幻影响的学术著作。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
自传《学生时代》
自序
本书固然是回忆,而在回忆之中,又夹以许多感想。感想也许有的流于偏见,但由于这种偏见若能给予青年读者以一种暗示,读者由于暗示,能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则作者不胜荣幸。
本篇回忆只述到大学毕业时为止,一篇极平平凡凡的回忆,人是平平凡凡的人,事也是平平凡凡的事,不值得赞扬,也不值得漫骂,写了出来,不过供人茶余饭后开心而已。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八日
自传《中年时代》
自序
本篇回忆是继续《学生时代》而写的,由回国,写至来到台湾为止。
我一生在福州满十六年,在日本满十一年,在上海满六年,在南京满七年,抗战军兴,在路上尤其是湖南一带,约有一年,在重庆满八年,在广州约二年,住在台湾最久,有十九年,即由民国三十七年,现在是一九六七年,整整十九年了。本书所述乃来到台湾以前的事,还是平平凡凡,既不谩骂别人,别人谩骂亦不反驳。但过去人俗风俗,尽量叙述,因为返到大陆之时,这种人情风俗也许都改变了。
关于回忆录,人们喜欢看的乃是平凡的小事,至于说明我与那一位要人,有什么关系,我在学术上有什么贡献,这种文章,阅者大率不喜欢看,而且看了觉得头痛,故我尽量舍去不谈。由平平凡凡的事,认识当时的民风土气,这是本篇的写法。
一九六七年九月十日
“替天行道”的意义
“替天行道”,为
梁山泊的口号。这个天道观念不但涵义复杂,而且性近玄学,我现在只研究政治上的天道观念,由此说明梁山泊终是草寇集团,没有得到天下的希望。
原始社会都是血统团体,而以氏族为基础,到了血统团体进化为地域国家之时,血统关系尚未完全脱掉。这个时代,最大的氏族可以统治别的氏族,而其族长则上升为国家的元首。例如黄帝,他是
有熊氏的族长,而有熊氏又是当时最强的氏族,所以黄帝同时又为中国的元首,其他如青阳氏、
高阳氏、
高辛氏、陶唐氏、
有虞氏、
夏后氏都是他们当时最大的氏族。氏族乃集合许多家族而成,在家族之内,家长须慈爱其子弟,同样,由氏族演进为国家之时,元首也须慈爱其臣民。家长要管束其子弟,必须立身以正,足为子弟的模范。子弟服从,一家就可统一,而有相当的威力,而能压服氏族。氏族既已压服,又可利用氏族的威力,征服别的氏族,而组织国家。这就是《尚书尧典》所说:“克明俊德,以亲
九族,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
万邦,黎民于变
时雍”的根据。
这种思想虽然发生于血缘团体之内,但是血缘团体变成地域国家之后,中国人仍用这个观念来解释国家。就是他们仍把国家视为家族的扩大,仍把政治看做家政的扩大,君主为臣民的父母,臣民为君主的赤子,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无异于家长与子弟的关系,家长须慈爱其子弟,君主亦须慈爱其臣民,所谓“仁政”就是由此而产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由此而产生的。
但是国家和家族又有不同之点,在家族之内,父子关系是自然的,父是父,子是子,任谁都不能变更。反之,在国家之内,君民关系却不像父子关系那样的自然,于是又发生了谁是君、谁是民的问题。
人类总喜欢用自己周围的现象,扩充之以观察万物,古代中国人不但用家族现象观察国家,且用家族现象观察宇宙。家有家长,家长须慈爱其子弟,国有元首,元首亦须慈爱其臣民,同样,宇宙之内,亦有一个主宰,而能慈爱万物。这个宇宙的主宰,中国人称之为天,日月照临,风行
雨施,这就是天的慈爱。天是宇宙的主宰,人类社会不过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人类社会也受天的支配,这种天道思想由来甚久,《尚书》之中有不少的“天命”、“上帝”、“神后”之言。而把这种观念组织为一个有系统的学问者则为汉儒
董仲舒。在秦汉时代,
法家思想最见流行,
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家思想也见用于政治之上。法家主张法治,希望人主“不
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但是法由人主制定,“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这样,要束缚人主于法律之内实非易事。儒家主张
人治,希望人主任贤使能,使“贤者居位,能者在职”。但是决定谁是贤能的权力又属于人主,“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
夫差智太宰豁而愚子胥,故灭
于越”,法不能拘束君主,人不能掣肘君主,君主不受任何拘束,即君主的权力乃如汉顺帝所说:“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主既有如斯权力,而法治与人又莫能匡救,在民主思想尚未发生以前,学者只有求助于“天”,于是
董仲舒就应用
阴阳家的学说,把天放在人主之上,使人主见到天象,有所警惕。他主张:“春秋之治,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同时又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意足以
贼害民者,天夺之。”复说:“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夏秋冬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然而主好恶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自董仲舒之后,吾国政治并不受
法家思想的影响,也未受儒家学说的支配。真正控制中国政治的,乃是
董仲舒所代表的阴阳学说,吾人观
廿四史之五行志即可知之。
但是苍苍者天,不能直接统治人民,必须授命于一人,令他代天统治,这个人就是天子,天子为天的儿子,代天统治人类。但是天是慈爱的,所以天子必须体天之德,同家长爱其子弟一样,爱其赤子;否则天命不祐,天必夺其帝位,以另给别人。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孟子万章章句上》)
但是天不能言,何由知道谁人能够体天之德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凡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欢迎,都可以视为受命于天,而为天子,所以在上文所引
万章与孟子的对话,又继以下列文句: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
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入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
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同上)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尚书泰誓下》),在中国历史上,君主因受百姓反抗,而致失去天下的不知多少,匹夫因受百姓欢迎而能得到天下的又不知多少,所以聪明的人常能体天之意,施惠于民。不过人民二字尚觉空泛,“人绝对不容易得到全民的欢迎”,但是至少必须得到最有势力的人的欢迎,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就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巨室(土地贵族)最有势力。那末,秦汉以来,哪一种人最有势力呢?中国本来是个农业国,秦汉以来,又是个官僚国,而中国所以成为官僚国,又由于农业国的生产条件而来。何以说呢?中国经济乃是闭锁的自然的农业经济,这种农业经济最容易产生割据的封建制度。但是中国农业的生产条件又不许割据局面的存在。因为中国农业的基础是筑在水利经济之上,这个水利经济只有集合各地,共同协力,而后才能成功。如果各地割据,只能在河流的一部分,建筑坚固的堤防,而不顾到全流域,那末在上流或下流还是要溃决的。汉明帝时尚有“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之诏。兼以农业依靠水利,
齐桓公会诸侯于
阳谷,以“无障谷”为盟约之一。所谓无障谷是谓“无障断
川谷,专水利也”。水利的独占亦可破坏中国的农业。由于这个必要,遂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的国家要预防割据局面的复兴,不能不打倒土地贵族;既然打倒了土地贵族,自然不能不利用士大夫阶级,以组织官僚国家。这样,士大夫阶级就代替了土地贵族,而取得统治权。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因为中国是官僚国,所以
士人有很大的势力;因为中国是农业国,所以农民也有很大的势力,谁能够得到士农的欢迎,谁便可得天之助,而为天子。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士农的欢迎呢?于此,我们又须研究他们两者的生活状况。
士人就是知识阶级,他们利用知识,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又利用知识,以取得社会的及政治的势力。他们维持生活的方法,或做师而取得一定的束脩,或做官而取得一定的禄俸。若就普通的情形来说,士人都想做官。这种士人阶级产生于春秋末季(在此以前,不是没有知识分子,不过他们生活非依靠于知识,乃依靠于土地的收入;他们做官非依靠于知识,乃依靠于门阀,所以他们与知识阶级不同)。然在当时,士人阶级的人数尚少,他们做官容易,所以在《论语》里面,孔子门人未曾以“仕”为问题,而孔子亦不大言“仕”。到了战国时代,士人阶级已觉过剩,由是就发生了生存竞争,而令土人注意到“仕”的问题,所以在《孟子》里面,孟子门人喜欢问“仕”,而孟子且以“仕”为君子的职务。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
耒耜哉?”
孟子岂但以“仕”为君子的职务,且又以“仕”为君子谋生的方法。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由此可知士人必仕,而仕的目的,好听的说,在于行道,不好听的说,在于救贫。士人的生活既然依靠于仕,所以圣主贤君要得到士人的欢迎,必须大开仕路,使人人可用自己的才智,得到相当的地位。
农民的生活怎样?他们耕田,他们固然希望政府“春
省耕而补不足,
秋省敛而助不给”,如其不能,也希望政府不来过度剥削。孟子说:“有
布缕之征,粟米之征,
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所以明君在位,必须“不违农民”、“薄其税敛”,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君主能够这样待遇农民,农民亦必讴歌盛德,而愿为之氓。
总而言之,不管是谁,只要他对于士人能够尊贤使能,对于农民能够薄其税敛,必可得到士农的欢迎,而成为
天子。在吾国历史上,最能实行这个政策的,一是汉高祖,他于十一年下诏求贤,诏曰:
“盖闻王者莫高于
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十二年十一月过鲁,又以太牢祀孔子。明太祖的作风有似于汉高祖。他于洪武元年二月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表示崇奉儒家之意,同年九月亦下诏求贤,诏曰:
“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今贤士多隐岩穴,岂有司失于敦劝欤,朝廷疏于礼待欤,抑朕寡昧不足致贤,将在位者壅蔽,使不上达欤。不然,贤士大夫幼学壮行,岂甘没世而已哉。天下甫定,朕愿与诸儒讲明治道。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
汉高祖入关之时,致力收罗人心。
汉元年十月,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召
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入及盗抵罪。馀悉除去
秦法。诸吏人皆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执牛羊酒食
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
秦王。
秦时,“田租
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食”。
汉兴,在财政极度困难之际,还是“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十二年以后,又改为三十而税一。明太祖于至正十六年,攻下
应天,他的作风有似于汉高祖入关之时。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
同时,又能安抚农民,凡得到一地,即免该地田赋。这种免租对于人心乃有极大作用,“奚我后,后来其苏”,各地人民希望免租,而希望明军来临,乃是理之必然。
聪明哉明太祖,对于士人尊孔招贤,对于农民,减租免税,士农阶级当然讴歌盛德,希望明太祖成功。明太祖不过
濠州和尚,而又做过流丐,他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举事,附
郭子兴之下,至正十五年郭子兴死,
明太祖才渐渐自树一帜,然既出身于和尚,当然可使士人怀疑,所以必须尊孔招贤,使士人知道自己已经弃释归儒,而安其心。他又因为做过流丐,很容易使人误会自己为盗匪,所以每次攻城掠地,先则安民,次则减税,以表明自己和流寇不同。他能够得到天下,是应该的。
梁山泊虽然标榜“替天行道”,但是他们的行为又常常与天道背驰。他们在江州劫法场的时候,“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第三十九回)。这种举动已使百姓害怕,而起事数年,除流氓降将之外,又未曾用过一个士人,至对付近邻的农村,更不得其法,卒致祝、扈、李三庄因怕梁山泊过来借粮,准备抵抗(第四十六回)。试问这样行动
何能收揽民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恶是怀”。梁山泊不能“施惠于民,当然民不怀德,民不怀德,当然皇天不祐”。这是梁山泊失败的原因。 ;(本文摘自随笔集《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唱童谣及听故事
我生于甲午战争后三年,戊戌政变前一年,即丁酉年。时为清光绪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年,我已看过两世纪了。
在中国,这是开始转变的时代,大家族开始转变为小家庭,手工业开始转变为工厂工业,家塾八股开始转变为学校科学,天子至尊开始转变为主权在民。一切都开始转变,在这转变期之中,一切又要求解放。解放于大家族之外,解放于手工业之外,解放于家塾八股之外,解放于皇帝专制之外。而最先实现解放的,却是妇女的足,由缠足解放为天足。
我记忆力颇强,幼年的事历历在目,我记得初次学步,时为阴历七八月早晨,太阳射在粉们,映至堂上,特见光亮。我又记得初次学唱童谣,时洪水为灾,家人都逃至楼上。十一叔教我唱童谣。什么“小鸟儿,啄波波”呢,什么“
月光光,照池塘”呢,我至今还会唱。我又记得西太后万岁节,大约是在阴历十月间。福州城内最热闹的市区(南大街),一路天空均用白布为幕,下用红布缀成寿字。时为秋末冬初,天气晴朗。平时我们兄弟皆深居简出,虽在白天,也不许越出大门一步。此时乃各由乳姆抱至南大街,坐在店铺柜上,看高脚及许多化装游行。
在此期间之内,台湾已经割与日本.而列强又欲瓜分中国,我家许多叔父均赴日本留学了,后来也变成革命党。社会上流行一种爱国歌。我年龄尚幼,不知爱国歌之内容如何。一两年后,我同堂兄师俊(大我一岁)都会唱《圣人歌》。前数句为:“圣人圣人,至智至灵,大成玉殿,万古留名。”中数句为;“左手三千徒弟子,右手七十二贤人。圣人头戴珍珠冠,手执白玉笏,身穿银凤紫龙袍,脚踏虎豹两莲花。”我年龄虽幼,还会发生疑问,以为圣人左边的人太多,右边的人太少。而圣人穿戴有如庙里菩萨,不像是一个人。《圣人歌》最后数句是述十愿:“弟子有十愿,第一愿正心诚意,第二愿聪明在智,第三愿三场得意,第四愿四书学习,第五愿五经博览,第六愿大艺皆通”,第七、八、九愿已经忘记了,“第十愿天下太平”,继以“平平仄,仄平平,希望弟子都聪明,一鼓名登
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当时口虽能唱,其中意义未必了解。因为唱得烂熟,所以过了六十多年,还能默写出来。
小孩都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鬼怪故事。讲故事给我们兄弟听的,是本铁(小我三岁)奶嬷,她姓陈,我们叫她陈嬷。白天她有工作,讲故事都在夜里。夜里讲鬼怪,我们又爱听,又害怕,都挤在她的床上。又怕鬼怪由床后,伸出双手,把我们抓去,大家又争匿床的中央,听陈嬷讲盘古分天地,讲
叶向高故事,讲
许由故事,讲
罗隐故事。其中,罗隐故事最感兴趣,罗隐是贫穷小孩,只有嬷嬷,爸爸早就死了。一天一位看相的人在门口看见罗隐,即告诉罗嬷嬷。你要好好看管罗隐,此子
相貌不凡,以后可以做天下第一人。罗隐嬷嬷说,天下第一人就是皇帝,吾子自做皇帝,我要把
石臼打破底。我们听了之后,就问:“什么叫做石臼打破底?”陈嬷说:“石臼破底,当作枷,枷在人的项上。”我们大家都说:“好重呀。”陈嬷又说:“不但重。而且压死人。”罗隐嬷嬷时在厨房煮饭,此话给灶神听了,即往玉皇处报告,谓罗隐母亲太过残残酷,其子若做皇帝,恐天下百姓将受其害。是晚罗隐睡到半夜,甚似有人把他五脏换去一样,甚见苦痛,即告诉他的嬷嬷,他的嬷嬷用手掩住罗隐嘴巴,城其不要说话。这样,罗隐的身体虽然换了,而嘴巴却未曾换。这叫做“皇帝嘴,乞食身,因为皇帝嘴,所以他说话都极灵验。说人穷,人就穷。说人富,人就富。说人贱,人就贱。说人贵,人就贵。说人死,人就死。说人生,人就生。因为乞食身,罗隐就以讨饭为生,一天一位贵人诞辰,罗隐到他门口,讨点钱用。他唱道:“富贵兼寿考,金玉又满堂,三代祖父孙,门大好开丧”,人家喜事,而罗隐乃说“开丧”,那贵人家奴就用棒子把罗隐打出去,罗隐说,我现在不管你们了,看你们自生自死。自此以后,人们有活到一百岁的,有的未及成年即见夭折。没有罗隐这句话,人们都可活到一百岁。我们听了之后,大怪那贵人家奴多事。陈嬷又继续说:“罗隐是皇帝嘴,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你看,我们家里如有糖果,就引来蚂蚁,而饼店糖又多,饼又多,乃无一只蚂蚁,就是罗隐说过了。你们再看粪何等的臭,而挑粪的人竟不闻臭,这也是罗隐说过了。”我们问她“罗隐说什么话”,陈嬷说:“忘记了,一天罗隐上山斫柴,因为倦极,乃睡在岩石之下,醒时看见岩石摇摇欲坠,不觉说道:‘好危险呀,这个岩石若塌下来,我就没命了。’话未说完,岩石果然塌下来了。罗隐埋身于碎石之下,身死了,只露出头部,伸出舌头。此时来了一只乌鸦,一只喜鹊,乌鸦吃了说坏话的一半舌头,喜鹊也吃了说好话的一半舌头,所以今日乌鸦一啼,家里就发生不好的事;喜鹊一叫,家里必有喜事。”此种童话,我们兄弟均深信不疑。(摘自《学生时代》)
出版图书
历史评价
本土情怀
拜
岳麓书社所赐,在大陆读书人眼里,萨孟武的名字几乎与中国三大古典文学名著连在了一起。“来访《<;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之作者萨孟武”,此为当年
萨镇冰访萨孟武未遇留下的字条。如今,若问起萨孟武为何许人,应者大概也会来上一句“《<;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和《<;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之作者”。对于一名政治学家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说悲哀,我并非责怪读者的口味,或对他们的选择有意见,而是不满于萨孟武的宪法学和政治学论著在大陆出版界被长期忽略。纯学术性著作的销路虽然比不得畅销书,但萨孟武对
制宪权与
修宪权性质不同的区分,与时下学界正走红的
卡尔·施密特之论述似有暗合,不借此东风出版萨孟武的理论著作,实在可惜。
退而求其次,萨孟武的回忆录也算值得一读,可聊补遗珠之憾。两册小书中有许多片断,涉及法律与政治,虽为一鳞半爪,然见微知著,依旧让我们得窥萨孟武的政治理念,在无专著可读的条件下,权作解馋之用亦无不可。谈到华侨之能够聚敛巨额财富,萨氏明言,此必仰赖于“帝国主义者”的保护,即对个人财产权的尊重,并特别指出“保护”不仅是禁止个人侵犯个人财产,而是禁止政府侵犯个人财产。言及日本的
司法独立时,萨氏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俄国皇太子访日遇刺,刺客行刺未遂而被捕,日政府希望法院判处刺客死刑,以不得罪俄国。然日本刑法仅有“凡企图伤害日本天皇及皇太子者处死刑”的规定,俄国皇太子不属此列,故法院认为刺客不宜判处死刑,虽政府与法院多次交涉,法院终未屈服。岂料,不仅日俄
邦交未有恶化,欧洲各国因日本司法能独立,纷纷取消
领事裁判权。萨氏感叹道:“由此一事,可知外交无须一意逢迎,只要我能依法办事,外国不但不会反对,而且还会钦佩。”此类与法或政治相关的事例,星散书页间,在在可拾。
读完回忆录,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萨孟武的本土情怀。从自己幼年求学到成年后教育子女,萨孟武一再强调文言写作的重要,并痛感欧化语言对中文写作的毒害,以至于明言自己讨厌新诗,并将读新诗喻为“
尝胆”。旧塾中学童摇头晃脑读古文,他也承认有其道理,因为“读得烂熟了,头摇得合节了,文章自会做出来。”话说得有些偏激,但也显露出萨先生耿介可爱的一面。读名人回忆录,就为见其真性情,四平八稳,左右逢源的文章反而读来索然无味,使阅读快感大打折扣。
1935年萨孟武与
陶希圣等十教授发表了《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并引发与西化派的论战,他的本土情怀也在此一行动中得到明确表达。近70年后,一份《
甲申文化宣言》同样闹得沸沸扬扬,无果而终。此类文化论争,实在无趣,鼓捣一份宣言出来就能捍卫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日韩的勃兴靠的是宣言吗?如此捍卫文化传统,与那些反文化传统者,思路的起点毫无二致,仿佛传统可以像衣服一样穿上或脱下。萨孟武的本土情怀赢得我的好感,恰不在其参与宣言之发布,我更看重的是回忆录中那些极具个人化的表达。萨先生安详平和的心态,浸淫于传统中的那份陶醉,让人感到传统之亲合力,却完全没有宣言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引发我共鸣的正是无数微小事例,而传统也藉此涓滴而成。
出于本土情怀,萨孟武熟谙中国历史,同时又留洋受过严格的西方学术训练,自能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便是一部回忆录也写得开阔而毫不拘囿,并常在一笔带过的叙述中别具识见。抗战胜利后,美国希望国
共和谈成功并组织联合政府,萨孟武认识到此事之不可能,反驳一美国人道:“你们
美国南北战争之时,为什么不讲和谈,而必以干戈相见。”同一时期,
夏济安在日记中写道:“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国共双方下令停止冲突,一般人很乐观,我悲观。”日后,形势的发展印证了萨与夏的判断。
一部回忆录,若少了各类八卦,就会淡而无味,萨孟武自然没有忘记添加佐料,除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轶事,甚至在书中言及鬼神之事,此类野狐禅则需翻书细品了。
诗曰:早年心事近陶周,唯物思潮共逐流。小说洞明皆学问,西游水浒更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