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文化
地方文化
海陆丰文化是汕尾的根,海陆丰人民智慧结晶,有着内陆文化海洋文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为闽南语系文化的延伸又深受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地方色彩。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拥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个稀有剧种。汕尾拥有1个世界级、9个国家级、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数量之巨、价值之高居全国前列。在岭南文化多元文化体系里,海陆丰文化不断输送资源,为岭南文化提供和遗留了一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成为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
历史背景
海陆丰”是文化地理概念。“海陆丰”即广东省汕尾市,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带,是在汕头惠州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历史上该地区属于海丰县陆丰县,故简称“海陆丰”并沿用至今。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一直到明代,海陆丰才迎来大规模的闽南移民,他们带来了闽南地区方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音乐文化,并逐渐在面山背海、与外界交流较少的海陆丰当地沉淀和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海陆丰文化。一般认为它以福佬文化(亦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为主,兼有广府文化。椎髻跣足、刀耕火种的畲族文化,也是海陆丰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丰和陆丰,合成为海陆丰(即现汕尾市所属范围),有清一代隶属于广东惠州府的一县。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属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陆丰从海丰东部析出,另立新县,所以汕尾地区习惯称之为海陆丰。海陆丰人祖籍大都为福建闽南地区,海陆丰人是区别于潮州人的亚族群,海陆丰文化有着诸多地方特色。以方言为例,福佬话较之其它三种方言,在海陆丰的分布占绝大多数。它是来自福建南部的闽南话,与海南话雷州话潮州话和台湾福佬话同为闽南方言的分支。较之潮州话,福佬话与漳州、泉州、厦门话更为接近。就族群迁移的族源而言,海陆丰人和潮州人分属于闽南入粤的两个分支,它们在入粤后与当地先民各自融合,其风俗习惯不可混为一谈。
人口发展
海陆丰在秦汉时期一直属于南海郡博罗县地,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析博罗之东置海丰县,属“东官郡”,至今已有1680年的悠久历史。根据明清两朝地方史志的记载,东晋立县时海丰全县只有222户,2616人。如果按当时约6千平方公里的县域估算,每平方公里之内的居住人口还不到半个人。几乎是一个无人之境;然而海陆丰的人口历经千年之后却并没有太大的增加,直到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全县也仅有3299户,11236人。即平均每平方公里半户,两个人,仍是一个蛮荒之地。这种情况既与海陆丰属于远离中原的“蛮夷之境”有关,也与古代岭南地区阻山带海,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有关。所以海陆丰一直到宋元时期还是很少有大批量的中原移民进来——除了逃避战乱的中原百姓和历代奉命“平南”的将士戍卒及其眷属的后代。现在能查到的,最早进入海陆丰的是公平镇先来岭的吴姓移民(客家人),定居时间是唐代僖宗年间(公元895-900年)。因此直到唐宋时期所谓的“海丰人”还是土著为主,汉人居次。土著者,即古代岭南地区百越族的后裔。
海陆丰各姓始祖的祖籍多数在闽赣二省,而其中原祖先又多来自河南与陕甘地区。他们移民海邑的路线有3条:一是从陕西、甘肃、河南先入苏皖,过长江,再沿章、贡二水至福建,最后经潮汕而达海丰;二是从陕、甘、豫数省经江夏到江西,然后跨兴梅山区而达海丰;三是世居长江流域的先民沿湘赣边区先进入粤北,然后顺北江南下至惠阳而达海丰。从这3条路线移民海陆丰的中原汉人包括后来的福佬人和客家人。居于今海陆丰讲福佬的居民最多,我们推断从第一条路线流入海陆丰的移民最多,又集中在明末至清初的300来年间,比进入粤北、潮州、龙川、程乡(梅州)的移民都要来得晚。
历史形成
汕尾交汇融合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陆丰文化”,海陆丰文化承传自中原的河洛(河南洛阳)文化。五胡乱华时,民众纷纷逃难,其中一批逃至山谷,成为后来的客家族群;另一群则向福建、海陆丰等沿海地区迁移,因而形成河洛文化的分支。从文化上看,汕尾文脉绵长,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孕育了众多名人,“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砥砺前行。
福佬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于此融合交汇,多元文化兼容传承,铸就了汕尾的“根”与“魂”。最早进入海陆丰中原移民是公平镇先来岭的吴姓移民客家人。海陆丰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地处南亚热带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的。
文化内涵
汕尾历史上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交流激荡,融合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海陆丰文化。诸如全国 36 大古卫所之一的海防文化,客家文化最后的驿站,福佬文化最后的集聚点,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至诚信奉的妈祖文化,虚实并重的雷公文化,底蕴厚重的民俗文化,兼容创新的开放文化,八大文脉根系造就了汕尾丰富的海陆丰文化旅游资源,塑造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保留了风光旖旎的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汕尾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
汕尾位于莲花山山脉和大南山山脉的包围之中形成一个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的北部分布着海陆片客家话,而沿海平原地带则分布着粤东闽语海陆片,这符合广东“客山闽海”的方言分布特点。
清雍正九年(1731)海丰析置陆丰县。从此两县人民习惯连称“海陆丰”。历史上海陆丰地区长期隶属于惠州,使得海陆丰地区深受客家文化影响。另从海陆丰地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来看,海陆丰地区属于比较典型的南方沿海丘陵地貌,处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之间,但既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又不属于潮汕平原,既沿海又靠山,因此既有海洋属性,又有山区特点。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间接造成了“海陆丰文化’’既不属于珠三角,又同潮汕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别树一格。同时,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海陆丰人天生阔达、开拓、团结、强悍的特性。
历史上的闽南人移民广东后,主要集中定居在海陆丰、潮汕和雷州半岛这三大区域,都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南迁的闽南语人后裔。海陆丰民系与厦漳泉人、潮汕人他们之间互不认同已是存在上百年的社会现实,相互独立、各成一派。这种格局,至少在清代就已经形成了。
在文化层面,海丰、陆丰更应属一体,即为“海陆丰文化”。 “海陆丰文化’’以福佬文化为主,以客家文化为辅,两者互相融合演化,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海陆丰文化既具有鲜明的福佬文化特点,又带有一些客家文化的影子。
文化特征
海陆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捕捞狩猎。北宋末年至南宋时期,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战火纷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至明末清初不少人辗转来到海陆丰地区定居。因此,原始的土著居民在迎来中原移民的同时,也迎来了中原文化和佛、道文化。通过长期的磨合,这里形成了既有中原、越瓯和闽南文化的特征,又独具一格的海洋多元文化形态,即成就了“海陆丰文化”。
汕尾人民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汕尾滨海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还突出了涉海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同时,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以渔为主、亦农亦商、福佬民系为主、疍民民系等为次的多元复合性特点。历史上有“百载商埠”和“小香港”之称的汕尾港现已成了海陆丰民间文化的汇集地,体现了汕尾民俗文化海纳百川,宽宏大度;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以和为贵,重亲情、友情和乡情的优良传统。
史前文化
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在海丰不仅发现大量的宋朝文化遗存(如陶片、宋墓、钱币),而且还发掘了大量丰富的史前文化古人类遗迹和文物。其中,沙坑北文化、海丰三角尾文化、海丰菈子园文化,分别代表了新石器文化的早、中、晚时期,表明海陆丰地区很早就有人居住。历夏、商、周至春秋,海陆丰为“南蛮”之地,所住居民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翦伯赞教授说:“海丰县的史前文化,实代表一个最悠久的时代。而且从此也可看出南太平洋的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大概过程”。
古海丰人
三千年至六千年前活动在遮浪半岛沙坑北至宝楼山一带的“古海丰人”,留下了二十多处文化遗址。洪荒年代伊始,就有一支“古海丰人”生息于此,创造了粤东早期文明,留下“菝仔围文化”、“沙坑北文化”、“沙角尾文化”、“宝楼山文化”等20多处国际知名的文化遗址。
沙坑文化
沙坑文化改写“南中国无石器”论断。中外学者的考察研究证实:海丰县的新石器文化,早、中、晚期齐全,自成系统,且渗杂有“旧石器文化”遗存,和伴有一些铜器、铁器。从而认为海丰的史前文化,具备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三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性。代表新石器早期的“海丰沙坑文化”(SON),中期的“三角尾文化”(SAK),晚期的“菝仔园文化”(PAT),铜石并用时期的“径尾文化”(KEB)及青铜时代的“宝楼文化”(POL)。
青铜文明
上世纪末发现于后门镇后澳海滩的部落战争遗骸残留的青铜器件,以及后门岭王爷坑和赤石镇城仔阙出土的甬钟,是海丰青铜文明的产物,是否反馈了海丰曾经存在过与“缚娄”、“番禺”等相同时期的小国。
移民文化
广东
从目前所见族谱来看,海陆丰地区在宋末、明末清初有两次大的移民高潮大量汉人迁人海陆丰,原土著居民或迁徙,或同化。目前,海陆丰土著民极少。海丰的宋元移民数量并不算多,明清后才大量增加,尤其是在明清之际。“一般地说,海丰各姓搬来本地定居的始祖,传至现在多数在十六至二十世之间,每世二十五年计算,二十世也不过五百年,五百年前也就是明成化二十二年,如果以十六世计算,距今只有四百年,四百年前已是明朝万历之后”。海陆丰的移民多发生在明清之际,原因是在此前后的明末农民起义及此后的反清复明引发的战乱和朝代更替。
由于明清之际前后的战乱和急促的朝代更替,海陆丰的移民数量之多,其移民原住地的单一与集中。从整个海陆丰地区移民的迁出地来看,这些移民主要仍以福建、江西尤其以福建闽南为多。
海陆丰虽然设县时间很早,但实际开发最晚,一直是地广人稀。据光绪四年《惠州府志》记载,元代海丰县民户3299户,人口11236人。可见,彼时人烟稀少,处处荒山野岭,可供隐居耕种。可以认为直到明代初期区域内普通中心地(一般市镇)所能提供的最大市场范围内的人口未达到形成中心地的门槛人口,还没有中心地的形成。明初有大批闽南人移居海陆丰,才使得该地真正开始有了经济发展。即使有了新的移民,整个明清海陆丰人口数量都非常低,长期维持在20000人左右。
香港
鹤佬(又称福佬)是香港四大古老族群之一,操闽南语系的鹤佬话,早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已由粤东的惠州、海丰和陆丰来港,大多从事捕鱼工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再有大批鹤佬南迁香港,栖息于市区边缘的寮屋或木屋区,刻苦干活。
海外
早在宋朝、明朝,海丰就有居民移居海外,清初移民人数逐步增加,清末民初形成高潮,民国时期仍络绎不绝。这些侨民分布西欧、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长期与家乡联系密切,为家乡带来经济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理念。
经济文化
明洪武年间,海陆丰地区的农、圃、织、牧、渔、猎、灶、矿八业俱兴,生产繁荣,商业兴盛,并形成了相当的区域规模和经济中心。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海丰县城内有七街二市,商贾云集,生活方便。至清道光年间,海城已建成十街四墟。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混战、二次东征、“大革命”失败,以及日寇入侵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致使海陆丰经济发展缓慢。而汕尾因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和受省港新兴工业发展的影响,整个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有“小香港”之称。
制盐
海陆丰濒临南海 ,制盐业是传统手工业之一,盐业生产历史悠久 。据明嘉靖版 《海丰县志》记载 :“岭南滨海皆产盐 ,孙吴 时置司盐都尉于东官。” (当时东官郡的沿海辖地包括今深圳 、东莞 、惠州 、汕尾等市。)反 映了广东东南沿海 1700多年前就 已普遍产盐 ,海陆丰先民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就已在从事盐业生产 。
制陶
烧制瓷器也是海陆丰传统手工业之一。陶瓷制造业的兴旺,相应地带动商贸的活跃。
烧贝灰
由于海陆丰地处沿海,有大量的贝壳,因而烧贝灰也是海陆丰的传统手工业。
贸易
自明末清初以后,海陆丰人口迅速增加。嘉庆年间,海陆丰已有人口近30万,是清初人口的10倍,到了光绪末期,人口剧增到80余万。相当于今海丰一县的总人口。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就促使地方各行各业商品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并形成了专业化的倾向。
墟市
嘉靖三十八年的《海丰县嘉靖志·城池》,其时全县有四市七墟,但方志中仅记载六墟。市为位于县城的县前市、东门市和位于碣石的西门市和四牌楼市,以上两者为的高级中心地;墟为坊廓都的东海滘墟(现陆丰市东海镇)、金锡都的金锡墟(现陶河镇)、杨安都的王化墟(现梅陇镇)、赤石墟(现赤石镇)、鹅哺岭墟(现鹅埠镇)、石塘都的太平墟(公平旧墟,现公平镇公平水库)。
商帮
海陆丰商帮是粤商之一,汕尾籍商人。
圩日
各地的传统圩期是约定成俗的,有的定农历每月逢一、四、七为圩日,如海丰县的海城猪仔圩、公平圩、赤石圩、田地圩、沙港圩、竹围圩,陆河县的河田坪:有的定农历每月逢二、五、八为圩日,如陆河县的水胖圩(古称“吉安圩”),海丰县的赤坑圩、青草圩、品清圩;有的定农历每月逢三、六、九为圩日,如海丰县梅陇圩、捷胜圩、可塘圩、渡(杜)塘圩、渡头圩,陆河县的河口圩。
俗语文化
海陆丰方言的俗语,是海陆丰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它的内涵丰富而又颇具地方特色。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是海陆丰人民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品,传达和反映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和习俗。研究它,不但对海陆丰方言词汇本身有意义,对海陆丰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岁时习俗
海陆丰地区的岁时习俗,有与全国一致的,如“四时八节”(八节,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节)。也有一些是地域性的,如“妈祖生”“帝爷公生”“婆生”“水仙爷生”等。还有一些是海陆丰各地独有的,如“高田妈祖生”“罗王爷生”“吴生”“梅陇正月二十节”等。
汕尾民间把腊月二十四送灶神称为“过小年”,它是春节活动的开始,其主要活动有:扫尘和祭灶。除夕的主题是团圆和祭祖。外出的人一般在除夕日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桌吃团年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要请来。汕尾人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就开始准备“闹元宵”。汕尾清明节具有地方特色,表现在拜山和饮食方面。端午日那天,各式各样的习俗将一一举行。汕尾人对中秋节重视,仅次于春节,在外地工作的甚至港澳同胞,均按时赶回家团聚家家户户备办月饼、柚子、芋头、糖果等拜月娘的祭品。冬节侧重于家庭夫妻的团聚。冬节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祭祖,冬至祭祖谓之“过冬纸”。冬节祭祖分为家祭与祠祭。
祭祀习俗
“信鬼神,好淫祀”是过去部分海陆丰人长期养成的一种祈求康安的文化心态。村头社尾、神宫佛庙必不可少,逢婚烟生育、建屋经商等事,都向神明祷告。每逢神医、进庙烧香添油者络绎不绝,甚者演戏娱神、拾神出游。
戏曲文化
汕尾人杰地灵、文化昌盛,海陆丰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海陆丰群众爱看戏、看戏氛围浓厚,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戏剧之乡”的金名片,戏剧氛围浓厚,广大人民群众懂戏、爱戏、迷戏。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海陆丰就已有戏剧活动。几百年来,流传到这里的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与当地民间艺术,语言习俗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在海陆丰,村头社尾,神宫佛庙随处可见,家家敬,户户拜佛,养成“信鬼神,好祀”的文化心志。敬神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演戏酬神,并且相沿成习,一年四季,城乡各处有祭视演戏活动。海陆丰戏剧,基本上是用绕着察祀活动而进行的。
福建戏
“福建戏”是一个流行于广东海陆丰地区的剧种,它的剧目、唱腔、音乐等,还大量遗存于海陆丰的钱鼓舞、竹马戏、福建曲、正字戏及八音之中。钱鼓舞、竹马戏保存了“福建戏”的表演体制和艺术风格。
福建曲
省去舞蹈,纯粹唱曲、奏乐,也可组成完全的福建戏曲班。海丰田墘圩水仙爷社( 今属汕尾市城区田墘街道四村) 的“审音轩”就是这种“福建曲”曲班。福建曲也以横笛为领奏、主奏,除了大管弦、三音、粉锣、刮仔、拍板( “司板”) ,还用大鼓、大锣、“空锣”、“弹钟”(碰钟) 、二胡、三弦等乐器。
漳州正音戏
漳州正音戏,又叫四平戏,在广东海丰、陆丰一带长期活动,与正字戏昆腔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香港福佬戏
福佬戏又称“海陆丰戏”或“惠州戏”,是香港演出的三个剧种。福佬剧在香港兴起的原因是与六十年代一批海陆丰,惠阳地区移民来港的福佬戏班成员有关。
八音
光绪年间海丰公平詹家有人到汕尾看福建戏,随后詹家聘请班中艺人到公平传授八音。公平、甲子八音一般以长短两个曲牌连缀,先后多次循环演奏,由缓而急,以短曲牌的快速三板结束。公平、甲子八音乐曲多为羽调式,乐器组合也较统一。八音本属福建戏的伴奏器乐曲,也是福建戏系统的曲艺音乐。
道坛
福建戏的部分唱腔、音乐还传给了白事道坛。海陆丰道坛主要有“福建道”“正字道”两派,所唱的曲调有部分接近于福建戏( 钱鼓、竹马、福建曲) 。
白字戏
白字戏是海陆丰本土发展起来的戏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有着深厚的艺术传统底蕴,是海陆丰文化瑰宝之一。其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音乐等传统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秦戏
西秦戏是海陆丰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珍稀剧种,也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西秦戏源远流长,根植海陆丰。
正字戏
正字戏,也叫正音戏,因唱“官腔”(正音)而区别于用闽南语系方言(白字)演唱的地方戏,兼具高腔、昆腔、乱弹、皮黄、小调等声腔,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珍稀剧种,被称为“南戏活化石”。正字戏在明代流入闽南、粤东,后扎根海陆丰,并在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传播、演出。
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的来源是闽南漳州影戏,其艺术的生成与流变自然和福佬民系息息相关。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陆丰皮影戏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碣石竹马戏
竹马戏从福建闽南传入传入粤东碣石镇东埔村,唱的是古腔。存活在广东陆丰碣石镇传承了六百年。相传于明朝万历年间随先人由福建漳浦移民海丰时带入,几百年来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曲调、语音,不仅音乐声腔是福建调,连语言都操漳浦口音。
语言文化
海陆丰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通行于中国广东省汕尾市中部、南部和沿海地区。海陆丰话属闽南语的泉漳片。海陆丰话使用者人数约占汕尾市全境总人口的80%,当地人称之为学佬话、福佬话或鹤佬话。福佬话属于汉语中闽南方言在海陆丰地区的一个分支,作为从属于闽南语系的海陆丰福佬话,在其形成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汉语方言,更具有古朴典雅、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的特点。海陆丰话的方言语言学系谱为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福佬话片--陆海小片。其内部又可以划分为以东海话为代表的漯河片、以海城话为代表的龙津河片和以汕尾市区为代表的沿海片。
海陆丰虽与闽南本土较远,但与潮汕话和泉州话相比,海陆丰福佬话和泉漳片中的漳州闽南语更为接近。产生这种特殊现象的则是由于历史上移民的因素。海陆丰地区大部分居民的祖先是明末清初(尤其是清初复界以后)才陆续从闽南迁入的,所以许多家族从迁入迄今只有三四百年,子孙繁衍也只有10-15代。由于家族入粤的时间较短,他们讲的“福佬话”也就与闽南故土的话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与潮州话相比,海陆丰话从腔调、到词汇、到读音都更接近漳州南部的东山、云霄、漳浦一带的闽南话。
海陆和潮汕是堂兄弟关系是由于海陆和潮汕都是闽南移民移民广东的后代,但闽南人入粤时间的先后不同,移居潮汕平原的闽南移民,大多已有四五十代的历史,而海陆丰的闽南移民一般只有二十几代,少的只有十三四代。潮汕话和海陆丰话都分别是闽南语向西进入粤东地区的产物,都属于闽南语,但分别是闽南语的不同方言片,海陆丰话和潮汕话在闽南语这个大家族里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而非上下级隶属关系。
饮食文化
汕尾菜
汕尾菜也叫海陆丰风味菜,以烹饪海鲜见长,汇集广府菜、闽南菜、潮州菜、客家菜的风味特点而又自成一派。汕尾海陆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菜式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调技艺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法擅长。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汕尾海鲜
汕尾海鲜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汕尾港是全国6个特级渔港之一。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汕尾海产品种类繁多,在吃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合了广府、闽南和客家的特色,是独具汕尾风味的海鲜美食文化。海鲜粥马鲛鱼丸、石斑鱼片、鲍汁鱿鱼、白灼海虾、炸多春鱼…….
汕尾美食
薄饼因包裹馅料不同,分成甜、咸两种口味。
汕尾的菜粿以海丰 梅陇镇最为出名,粿皮用生粉开水和成,馅料可用当季蔬菜、猪肉、鱿鱼、虾米、花生等,丰俭由人。
汕尾肠粉除了鸡蛋还有香菇、肉馅、生菜,其实各家也多有不同。
牛杂粉
汕尾牛杂粉叫排粉,河粉叫粿条。一碗粉配上牛肉味的汤头,里面堆满了牛腩、牛筋、牛肉饼。
汉堡
汕尾汉堡是用面糊混合肉馅、洋葱粒、鸡蛋液,再利用固定模具加热成型的一种小吃。
小米
“小米”是海陆丰地区一道富有特色的传统小吃之一,是一层外皮包裹着肉馅类似饺子的食物,形状小巧且圆鼓。
牛肉饼
海丰牛肉饼经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成,不同于牛肉丸。
层糕粿
层糕粿是被选中的祭品。七月十四子时一到,每家每户都要用一盘层糕粿去祭祀逝去的先人。
碣石菜头丸
菜头丸(萝卜丸)是汕尾市碣石镇的风味小吃,主要是把萝卜剁碎,混上淀粉,再揉成球状,再在皮面加上几颗花生米,在锅上蒸熟,或再经煎过后香味十足,配上辣椒或蚝油更是香辣可口。纯斋的萝卜原料契合碣石人年初一早上吃斋的习俗,因此菜头丸也成为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美食。
鼠葛绵粿
鼠葛绵粿也叫做鼠壳龟,是汕尾市海丰赤坑、可塘、陶河等地的岁时节日粿点,在清明期间做“鼠壳龟”粿用于祭拜祖先或作为节日的特色食品馈赠亲友。“鼠壳龟”的粿坯含有植物纤维的鼠壳草,同时又带有鼠曲草独特的香味,再加上香甜的半流质馅料。现鼠葛绵粿已渐渐变成了人们平时常吃的粿点,成为汕尾市海丰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
碣石水晶包
碣石水晶包的皮薄而透,内里肉末、鱿鱼、虾仁、沙葛等馅料清晰可见。再加上红薯粉为主料制成的皮,口感层次分明,唇齿留香。
马鲛鱼丸
马鲛鱼丸是汕尾海产品中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以其Q弹、劲道、口感顺滑的特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陆丰虾姑
陆丰虾姑以紧实的肉质,和特有的鲜味著名。油炸、清蒸、水煮、腌制生吃,不同的吃法。
带子
带子是名贵海产品之一,也是陆丰人在各种家常菜馆中,最常吃到的贝壳类食物。看着豉汁、蒜蓉、和粉丝与带子一起冒泡。
蚝烙
蚝烙,在被喜爱的海鲜食物中总能名列前茅。用薯粉,蚝和鸡蛋一起煎制而成。
碣石八宝鸭
在陆丰人的宴席中,八宝鸭总是宴席上的主角,将肥壮嫩鸭宰杀治净,开口去内脏,塞进肉丁、栗子丁、鸡肉丁、虾仁、糯米饭等配料,再放进窝里蒸熟,好料上桌,用筷子拨开鸭肉。
糯米兜
“糯米兜,兜糯米”,是陆丰人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将糯米与猪肉一起蒸煮,再搭配虾、芹菜、葱等作料一起“兜”炒,便是糯米兜了。
浮豆干
浮豆干口味独特,营养丰富,是陆丰东海的一道美食,食材易得,做法简便,从翻滚的油汁中捞出,咬开黄脆的外皮,再蘸上葱盐水。
菜头丸
作为陆丰民间小吃之一,菜头丸外表晶莹剔透,口感糯而不黏。
碣石水晶饺
粤式点心中,水晶饺品种多,而碣石水晶饺要略胜一筹,皮薄、嫩滑而富有弹性,透过晶莹剔透的水晶皮中,可以看见青菜、虾米等海鲜配料。
三角楼
用面粉包裹白砂糖、腐乳、玻璃肉和虾,呈三角形楼状,故得名“三角楼”,煎炸后外皮酥香,而内里的白糖却将化未化,成了陆丰有名的风味小吃。
甲子乌糕
甲子乌糕则是用黑芝麻、糖等材料,加工成糕。糕面印有“桃李杏花红”等寓意吉祥的字,一字一糕。
碣石桑粿
碣石镇桑粿便是一道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
汕尾菜果
在汕尾,每近中午时分,各种风味小食,纷纷上市。街巷处处香气扑鼻.初到汕尾的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诸如:猪肠果、重糕果、莱头果、薯粉果、油炸果、鼎溜果、升煽果、鸭蓝果、铜盘卷、发果、菜包果、碗仔果,还有各式各样的准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这些菜果或以米粉为皮,花生米、虾米、瘦肉丝、鳅鱼丝以及香料蔬菜为馅,蒸熟后放着,吃时再用油煎,加调味料;或直接由米浆和虾仁、肉丁、蔬菜等拌在一起,蒸一层,加一层,重叠再蒸,叫做重(叠)糕果,吃时切成一块块,佐以生抽配料;油炸果、菜头丸一类,则以萝卜丝、葱头或蒜头、虾仁、红丝,用米浆拌和油炸。
猪油糖
猪油糖,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土特产,是海丰人把猪油与面粉、食糖制成的一种糖果。
五果汤
五果汤是民俗保健食物。以桂圆(龙眼)、白果(银杏)、莲子、薏米、百合为补中健脾食物,合煮成甜汤(也有换入柿饼、芡实者),入秋后多吃。
美人芋
美人芋,又称番芋或姜薯,学名人蕉科芭蕉芋,生植形态近似观赏花卉美人蕉。根块含丰富的食用淀粉。
柿饼
柿饼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甜醇厚似饴。柿饼未加工前是青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便是采摘青柿加工柿饼的季节。
韭菜馃
韭菜馃,民间小食。选用韭菜为主要馅料(韭菜花、韭黄均可代之),制作时将新鲜韭菜洗净切粒,加入香菇粒、虾米粒,并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拌匀成馅料。馃皮通常用番薯淀粉制成。取馃皮压薄成圆形状,包裹馅料后,捏成面上突皱的球形,放进蒸笼蒸15分钟至熟,然后在平底铁锅上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味道香浓,外白内翠。街巷流动小食担贩卖的,多取经济型的,馅料纯用韭菜,不加冬菇等细料。
甲子鱼丸
甲子鱼丸,是广东省十大渔港之一的陆丰甲子港特产,以新鲜海鱼为原料,形佳味美。
陆丰博美虾饼
陆丰博美虾饼,以手工制作为主,烤制的馅料风味独特,浓郁香甜,融合了闽南美食的特点,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捷胜石针粿
捷胜石针粿,是汕尾市城区捷胜镇等沿海地的特色海鲜美食,以海胆为主食材制作,香味醇厚,是重大节庆宴席上的佳品。
纸牌糕
纸牌糕,汕尾市城区捷胜镇的特色糕点,因状如纸牌轻薄而得名。纸牌糕选用优质糯米为主原料,加以猪油、芝麻、冬瓜丁等食材,口感清甜爽口,甜而不腻。
碣石鱼丸
碣石肉丸主要是由多种不同的鱼制作而成的鱼肉丸,而细分来讲,碣石肉丸能分成:杂鱼肉丸、发菜丸、墨鱼丸、虾丸、虾枣、猪肉丸、麻鱼丸等各类肉多粉少、鲜甜可口的肉丸子。
茶俗文化
擂茶
海陆丰擂茶是客家民系迁入时保留的擂茶习俗与当地自然环境、饮食风俗相融合的产物。
早茶
汕尾人有着吃早茶的习惯。海陆丰地区饮早茶,最先是汕尾,汕尾是通往广州、香港的贸易港口,受商旅生活习惯的影响,自然也兴饮早茶。
福佬菜茶
福佬菜茶又称壮丁茶、男丁茶、丁茶,是广东省汕尾市地区传统小吃,属于节日食品,一般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到二十,这几天是该地区的传统节日“男丁节”。
姓氏文化
5000多年的中国文明史上,姓氏源流和姓氏对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姓氏文化的标志深受海陆丰人的重视,各地流传的姓氏对联,千花百样,有的姓氏有多样对联。重视家族的声誉与传承的民俗,是海陆丰民间社会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海陆丰有120多个姓氏,290多副姓氏对联,每个姓氏的来源各有其文化特点。
地名文化
广东海陆丰地区指汕尾市的旧称,汇集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同时,遗留了古代百越民族和军队屯田制度的痕迹。而地名作为某地区群体约定俗成的符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海陆丰地区的语言及文化特征有所反映。
东晋咸和六年(331),始建海丰县,取义于“临海物丰”。
汕尾一名源于明嘉靖年间,因该地由海沙冲聚成海滩(沙陇线),先民们聚落于沙陇线尾部,“线”“沙”谐音“汕”,故名汕尾。
从海丰的先民时代起,至海丰县行政区域的确定,虽几经变化,而一贯均属于惠州府。清雍正九年四月初七(公元1737年5月12日),朝廷析海丰县东部的坊廓、石帆、吉康三都建置新县,取原安陆县的“陆”字,取海丰县的“丰”字,命名陆丰县。尔后,外地人称海陆丰两县,为“海陆丰”。
汕尾的别名——海陆丰如雷贯耳,“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相传了多少代人、多少里路,开国元帅徐向前的一篇回忆文章《奔向海陆丰》更让海陆丰之名家喻户晓。海陆丰是海丰和陆丰两县的合称历史上几度分合即便分置以后海陆两县依然浑然一体。
祭祀文化
在海陆丰人尤其是福佬人的观念里,万物皆有神,除了最常见的观音、城隍、关公、地主、灶神、财神、田头公,还有各种其他的神。如天神、地神,山神、海神,祖宗、教宗,以及谷神、树神、船神、门神乃至于床底下的“阿婆神”。对这些神灵都要常年祭拜。除了春节、清明大拜特拜,还有初一、十五准时拜,神诞、祖祭必定拜以及“晨昏一枝香”的恒久拜。因此拜神及购买各式各样的祭品——香烛纸炮、鸡鸭鱼肉就成了海陆丰福佬人(尤其老年妇女)的日常要务和生活程序。祭祀文化导致海陆丰香烛纸炮业的畸形发达。
服饰文化
海陆丰先民的服饰以朴素实用、宽松简便为尚,只在年节和重大庆典时才有穿新衣服的习惯。清代平民传统俱穿对襟短衫和斜襟衫,其状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男穿对祆(或大简衫),女穿大衿(左边钉布组扣),下为宽腰大裆裤,即俗称的“关门裤”,以灯芯绳作为腰带系之。客家妇女衣领加滚饰,开襟、袖口及裤脚加花边。均以本地出产的毛乌布、大成蓝布、白海布等黑色、蓝色粗布为衣料。冬季则穿自缝的棉祆、棉褡或重缀补丁的旧衣御寒,男人戴毡帽,婴孩戴狗皮帽,老妪戴遮额圈。上流社会阶层穿海布长袍,俗谓“长衫客”。夏季穿苧麻衣或省城名产的“点梅”、“柱花纱”或黑漆丝绸衣服。冬季则穿长袄、毛衣和绒质衣服。
信仰文化
古代海陆丰地区贫困落后,黎民百姓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信仰民俗比较盛行,供奉神祗的庙宇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海陆丰地区俗神谱系比较庞大,有自然神与自然保护神,有始祖神,翼界神,生活守护神,行业神,佛、道两教诸神,圣贤神以及其他诸神等。其中,与山川河海有关的神祗占据多数,庙宇遍布城乡各地,如北帝玄武、海神妈祖、王爷公(三山国王》、水仙爷、南海观音、土地伯公等。其中,仅供奉海神妈祖的宫庙就有100多座,休现了海陆丰地区的海洋文化特色以及大多从福建闽南地区移民而来的海陆丰福佬人对其民俗信仰的传承关系。
观音
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奉其为大慈大悲的善萨。遇难众生只须诵念其名号,菩萨即前往探救,故名。民间妇女最推崇送子观音,凡祈求生育的妇女多对其焚香、燃烛、祈拜。观音庙遍布海陆丰城乡。
雷公
海陆丰人的“雷公情结”,与雷神崇拜不无关系,因为海陆丰人自古以来就信仰雷公神,很多人家供有雷公牌位,在中国,雷电崇拜起自上古,雷公一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在海陆丰人心目中,雷公是主持正义,惩恶扬善的神。旧时海陆丰人寄希望雷公为他们主持公道,相信雷公会使作恶者受到报应。
土地公
土地神海陆丰叫“伯公”、“大伯爷”或“土地公”,为乡土保护神,司本乡本土之事,各乡多有土地神庙,或设于郊野,或设于村内,一般都较简陋。
谭公爷
谭公爷是海陆丰的戏神,其诞日为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与二郎星君诞相同。
孟兰盆会
农历七月十五的孟兰盆会,海陆丰管祭祀孤魂野鬼叫“祭幽”或“祭孤”。香港海陆丰人在农历七月初六至初七举办,海陆丰人请同乡的喃呒师傅以道教仪式进行祭祀,以圣人公妈为主神,同时迎请蠔涌村的大王爷、车公古庙的车公及鹿尾村的关大德元帅。鹤佬的盂兰胜会有别于潮州和广府,展现出浓厚的族群色彩。其间有几项仪式,例如起鼓退土、恭迎圣驾,和走午朝等。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是岛民抬了岛上菩萨游街进行神游,即以北帝神銮为首,加上岛上其他供奉的神銮,顺序在街道上巡游,是酬神祈福的一项宗教仪式。
民俗文化
生育礼仪
民间社会对求子习俗尤其是祈求男丁的习俗颇为重视。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普遍现象,海陆丰地区也不例外。同时,也与本地地处南粤僻壤,以及传统的农业、渔业、盐业生产需要男性劳动力密切相关。诞生礼俗多禁忌,以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安康。
成年礼仪
在海陆丰地区,成年礼除了在婚礼中的“上头”、“搂面”、“盘髻”、“穿裙”以及白话蛋民婚前的“换壳”等仪式体现外,还有“出花园”仪式。“出花园”仪式是闽南方言区海陆丰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婚嫁礼仪
婚礼在保留传统的问名、纳彩、纳征、纳吉、请期、迎亲“六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西式婚礼的部分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
安龙仪式
安龙是海陆丰民间社会在祠堂、神庙建成竣工后,为确保人丁平安而举行的求吉仪式。
退土仪式
退土仪式是海陆丰民间社会凡新建房屋、桐堂、庙宇落成之后,于乔迁或进主、开光之前举行的退“土煞”求吉仪式。
寿庆礼仪
贺寿,俗称“做生日”。过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兴寿庆,惟年过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岁,或年满七十、八十周岁时,家人才会举办祝寿活动。
丧葬礼仪
在海陆丰人的观念中,祖灵是关乎子孙财富与人丁是否兴盛的家族大事,在阴宅中的祖先是可以福荫子孙后裔的。因此,海陆丰地区的传统丧葬习俗除了与其他地方存在共性外,崇尚阴宅的风水与土葬,具有葬务从厚、礼务从暂,以及因地、因时而异的特点。
舞蹈文化
海陆丰虎狮
“虎狮”是海陆丰乡土文化里鲜明的符号之一,也是海陆丰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麒麟舞,俗称“弄虎狮”,是海陆丰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盖仔狮、麒麟、狮猊、五福狮、瑞象等各具特点的几种瑞兽形象,其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受当地群众喜爱。狮猊在传说中叫狻猊(无角),是狮子的别称,形猊似狮,俗称之为狮猊(狮姨)。在汕尾海陆丰地区,流传着“一盖二龙三麒麟”之说,麒麟狮舞是汕尾文化中重要的尊崇和象征。2008年,海丰麒麟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1年,以虎狮头为代表的纸扎工艺亦成为汕尾市级非遗项目。
滚地金龙
“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的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后来由该村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到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的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的两军、下村,陆丰城东镇的上神山村等地。
田墘天狮
田墘天狮是一种传统舞狮,有百年历史。跟海陆丰麒麟舞的区别主要在于狮头、狮身形状外观和舞法不同,天狮由佛山南海的狮头和盖仔狮的舞法结合起来演变形成。
博美飘色
陆丰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据考证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是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年历史,适逢当地节日,举办文艺巡游活动。
陆丰钱鼓舞
陆丰钱鼓舞又称“踏钱鼓”、“抛钱鼓”,距今有750多年历史,是传统的汉族民族民间舞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福建漳浦一带大批移民迁入海陆丰,钱鼓舞从福建传入海陆丰,在陆丰东海、城东、大安、桥冲、内湖、碣石等地最为流行,新铺村则是陆丰钱鼓舞保留和继承得较好的村落。
甲子英歌舞
秧歌到海陆丰地区演变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海陆丰舞蹈--英歌舞。
甲子大狮舞
甲子大狮,有青狮和红狮之别。一般青狮以青的颜色为基本色调,较大,为雄。头、额、胸前绘满王字;红狮为雌,以红的颜色为基本色调,体略小胸带珠。
大安八兽舞
八兽舞是广场舞蹈表演的一种形式。表演形式主要有“跑、跳、拜”三种。
猪乸狮舞
猪乸(头)狮舞作为青塘村原生态的民间技艺之一,与传统醒狮区别在于,狮头形似猪头,由明代卫所军人后裔及拳术基础扎实之人舞狮。
海丰瑞象舞
海丰附城镇笏口舞瑞象(称神象)是融武、舞、乐合一的体育活动,每逢佳节,民间盛事必舞之。
碣石鱼灯舞
舞鱼灯源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玄武庙会,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鱼灯舞流传在汕尾城区、陆丰碣石等地。
踩高晓
踩高晓明末清初传入海陆丰,是流行在海陆丰南塘镇、湖东镇、码石镇,陆河等地的民间舞蹈。
担花篮
担花篮是海陆丰传统娱乐节目,一般都是在巡游或迎神队伍中进行行进表演。
扛大旗
扛大旗是流传粤东地区的传統娱乐节目。在陆丰的湖东,甲子、碣石、南塘等镇流行。
傩舞
海陆丰傩舞除煞由出煞、祭煞、套煞、清场、洗场、结束六段舞蹈构成。
青塘盖仔狮
盖仔狮源于明代军狮,百年来一直在青塘村流传,因头部状似锅盖而得名,具有目大口阔鼻子短等面部特征。眉宇间写有“王”字,额头中间饰有八卦。盖仔狮在海陆丰地区享有特殊的地位。
碣石五色狮
碣石五色狮,历史悠久,是我国地方特色非常浓郁的民间传统舞蹈之一,不仅能清晰地反映碣石民俗文化演变的轨迹,更能动态地揭示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2009年11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陇五福狮
五福狮舞由梅陇镇金盘围村黄氏先人从江西引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海丰县辖下梅陇镇、联安镇、后门镇等乡村,是当地群众每逢春节及喜庆节日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之一。
湖东旱龙船
湖东旱龙船,又称“山龙船”。是靠海的湖东人民每年端午节见惯了水上龙船竞渡,模仿水上赛龙船划行动作,在陆地上象征性地划龙船。
公平麒麟狮象舞
海陆丰公平镇的麒麟狮象舞,人称之为“三才”(天、地、人),是公平镇特有的动物舞蹈,象征公平圩日兴市各社团、族群和姓氏之间的团结包容、和谐相处的社会文化,因此被誉为祥瑞、团结之舞,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
音乐文化
山歌
山歌则分布在汕尾市北部山区的陆河县和海丰的黄羌、平东,陆丰的西南、八万等地,以陆河山歌为主。
渔歌
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为瓯船渔民世代口耳相传、使用当地方言(闽南语系)吟唱的水上民歌,流传于粤东大亚湾、红海湾、碣石湾等沿海地区。2014年10月,汕尾渔歌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吹打乐
陆丰南塘吹打乐是广东省音乐之一,它以大小唢呐“吹歌”为主,再辅于锣、鼓、钹等打击乐组成吹打乐,有时辅于弦乐演奏,穿插有头、手、腿顶着瓷碗进行高难度单吹或单人双吹等表演形式。
紫竹观道教音乐
陆丰河西紫竹观道教音乐源远流长,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为神诞法事的法乐。其吟唱音乐全照经文,历代相传,一字无改,唱声曲折,故俗谚称“聪明戏仔,鲁笨师公”。
建筑文化
汕尾市境居民主要来源于闽南,因此居住民俗与闽南特别是福建漳州基本相似。海陆丰城乡传统民居的样式很多,且多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竹竿厝”、“四厅相向行偏门”等。海陆丰地区现比较著名的古民居建筑群有陆丰水唇围龙屋、陆丰“九厅十八井”民居、汕尾市城区红草新乡“九包五”民居、海丰梅陇“曾四合”、海丰陶河樑美。海陆丰地区绝大多数建筑的材料结构、整体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特点等,与闽南地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也存在某些差别。
一明两暗
“一明两暗”型俗称“三间过”、“五间过”,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只有正厅,左右房(间),一般以正厅待客、吃饭、祭祀等。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
四合中庭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点金”,四点金即四合院,中轴线是前厅、天井、后厅。前厅、后厅东西两旁各一房,占据整座房屋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三合天井
“三合天井”型(三间两廊)俗称“三间过两伸手”、“下山虎”。北方叫“三合院”。北方的“三合院”跟海陆丰的“三合院”不同,北方的“三合院”是三个房子中间一个院子;海陆丰地区则是三个房子连在一起,中间一个小天井。“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海陆丰城镇、农村中较为普遍。
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是海陆丰最典型的民居类型之一。俗称“三落四从厝”(海陆丰方言房子叫厝),三落即三进,四从厝即主座建筑两旁各带两列横屋。
竹竿厝
海陆丰地区地少人多,城乡建房往往受到用地制约。譬如,刚好一块土地,直线形,建房得采取门楼、天井、客厅、卧房,或在卧房、房后留一小天井,在小天井处挖水井:另一旁建厨房,其行进则在厅、房之一侧,留一通道,这种直线形房子,俗称“竹竿厝”。
竹筒屋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圩镇,如鲘门、公平等,前面沿街市(或前后沿街市),后面沿海,成“前店后海”之势,以三间到五间竖连。
骑楼
现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建造在海丰县城附近的一批西式建筑、海城和汕尾的骑楼等,其带来的开放观念使昔日的汕尾有“小香港”之称。
古村落
汕尾现存的古村落各具特色,具有海陆丰文化的独特底蕴和多元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表现出汕尾古居文化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五行山墙
厝角头(厝陂头)是海陆丰传统民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隐藏着大学问,不仅结合了相生相克的五行关系。它气势恢宏、高耸挺拔,为传统建筑增添了一份艺术美感,体现了海陆丰民居的文化底蕴。厝角头(厝陂头)的寓意不仅仅是代表着财富和权力,同时也是海陆丰人祈祷家人安康,家中人丁兴旺的美好意愿。
海陆丰民居建筑,将山墙高出屋面,在墙尖下垂带部位做成层层跌落的线条,以变化的轮廓线来取得装饰的艺术效果。海陆丰民居的墙头部分做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方式,依照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水压火是五行相克论说,金生水、水克火,是五行相生又相克的论说。其目的和意图都是为了压火防火。古代建筑因是木结构营造,最怕火灾,古代采用压邪这种期望吉祥平安的心理手法可见天地观念对民居建筑的深刻影响。
海陆丰乡土建筑的山墙处理方式在我国众多地域建筑中独具特色。在海陆丰,通常将五行山墙称为“厝柜头”“厝角头”等。五行山墙是海陆丰奇特的建筑装饰符号,海陆丰五行山墙既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彰显了人们“趋利避害”、和谐共处的文化追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四厅相向行偏门
建房用地,如恰好是四方形,设计师会因地制宜建造海陆丰独特的建筑形式“四厅相向行偏门”。
诗词文化
反映海陆丰历史人文和山水风光的诗词,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播迁而散佚、 湮灭。但仍有一部分赖府志、县志和摩崖石刻得以保存下来;还有一部分具有生命力的诗词,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抄口授。1949年以前有关汕尾市内容的303位诗人共1236首诗词,历史区域包括明代海丰县东部龙溪都( 今属惠来县) 和后溪( 今属普宁市) 以及清代五云峒( 今属揭西县) 等部分地域。
武术文化
汕尾海陆丰地区的民间武术,来源广泛,门派众多,各具特点。根据地方史志和乡谱、族谱及有关人士介绍,海陆丰传统武术传播于海丰、陆丰、汕尾、惠州、港澳及东南亚等地的历史久远,并以种类较多而出名,传承发展至今有30多种拳术。至今在汕尾市传播的常见拳种有刘亚梅拳、万仙拳、罗山拳、南枝拳、叶添拳、陈四任拳、八万周拳、圆山拳、林田心拳、咏春拳、青塘拳、蔡莫拳、穿灯拳、“戳脚”拳、南少林五祖拳、峨帽拳、蔡家拳、莫家拳、黄三拳(安徽风阳北少林拳)、溪角山拳(朱家教)、笏口拳、蔡清玩拳、武当派易经拳、乌府拳、草猴拳和北派嵩山少林拳、武当一振五行门拳(马德新拳)、流民拳、昆仑拳、钟家拳、虎拳、白眉拳、蛇拳等。海陆丰地区的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融合和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南拳武术。海陆丰地区大部分传统拳术传承峨眉拳技法,既有自己奇妙的技击之长,又荟萃其它各派的格斗精华。
美术文化
壁画
海陆丰地区的壁画大约形成于明朝初期,至清朝时达到繁盛。
彩绘
海陆丰地区的建筑彩绘,刚开始时是以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彩绘样式应用于纪念性建筑物的装饰上,主要是“旋子”彩绘。
木刻版画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有一大批青年到上海美专求学深造,当中不少成为鲁迅先生培育的中国第一代新木刻版画家,其中著名的就有汕尾(前海丰》籍的何白涛
指画
指画,即手指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手指作画。创作者根据作画时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指、掌、拳各部位的特殊性能,自由发挥各部位的使用率,用手尴舉在纸上涂抹。
陆丰麦秆画
麦秆画,即麦秆勇贴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等,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画。
标微设计
标徽其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中国最早的标徽是距今约6000年伏義氏首创的阴阳八卦。
烙画
海陆丰地区有许多工艺美术爱好者对烙画在技艺上研究创新,也有的单把烙烫成工艺画,成为一种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绘画
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成为中国文艺独无二的创作方法,当时海陆丰以马若愚、李瑞、蔡本坤、陈加逊、曾洪流等画家为主。
书法文化
海陆丰书法艺术历史悠久。20世纪初至今,海陆丰书坛涌现出众多颇有成就的艺术家,海陆丰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与海陆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医药文化
明末清初,南北少林派、北腿戳脚、峨眉派等众多的武术派别相继传入,随之而来也传入了中医骨伤科和子午流注学(汕尾人叫“掠血路”)。在海陆丰地区的大街小巷,常见到挂有“祖传正骨秘方”“治疗跌打扭伤”之类招牌的店铺。中医历史悠久,人民群众向来主要依靠中医、中草药防治疾病,社会上一些懂得中医或有一技之长者,开设中医诊所或中药店。一些中医传子授徒,在实践中培养中医药人员延续办医。光绪九年(1883年)甲子镇翁福安(别名翁虾仔)患病往汕头福音医院就医,病愈习医,至光绪十四年回甲子芒湖创办福安堂,运用西医西药治疗疾病,擅治梅毒。
工艺文化
碣石木雕
海陆丰木雕是指用各种木材加工制成的建筑装饰构件、木備、宗教造像、陈设品、家具、实用装饰制品的工艺技术。通常也泛指各种具有雕塑艺术特征的木制工艺品。以“金漆木雕”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海陆丰地区也有部分木雕属于“彩绘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石雕
海陆丰石雕是将各种石料雕刻成艺术形象的传统技艺。海陆丰地区的石雕制作艺术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沙坑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石斧、石戈、石矛、石锛、石箭镞等石器工具,就充分地再现了海陆丰地区石雕艺术的原始雏形。
捷胜泥塑
海陆丰泥塑也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它的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虫鱼等的泥坏,经阴干后,再施彩绘,即为泥塑工艺品。
竹雕
海陆丰竹雕又称竹刻,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各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竹编
海陆丰地区,以海丰、陆河的竹编工艺品较为出名。海陆丰竹编工艺品的种类。在明清时代就显现出多祥化,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草编
草席耕织工艺始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海陆丰民间做载衣的师博在20世纪70年代已失业,其传统制作方法也随老一代制作匠的逝世而离去,保留完好的蓑衣也所剩无几。海陆丰地区制作草鞋的原料是栽培的农作物利草。另外黄草鞋的制作很简便,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脚头用草绳扭结。脚跟连成兜起后用基绳食住打结即可。
虎狮扎作
麒麟的制作以竹篾、纸为主要材料,先用竹篾扎成狮头形状,形成狮架。
戏剧脸谱
海陆丰戏剧脸谱主要有真人、泥塑和绘制纸扎这三种脸谱形式存在。海陆丰戏剧脸谱绘制艺术以海陆丰正字戏脸谱为代表。
盆景
海陆丰地区的人民历来喜爱盆景,在实践栽培过程中,还渐形成了岭南盆景派系之一绿境盆景,有着独具地方特色的栽培技术。
书画装裱
海陆丰地区的传统书画装裱工艺历史悠久,传承不绝。在古代,能熟悉掌握书画装被技艺的艺人,大多是善书画的行家或书画爱好者。
根雕
海陆丰地区的根雕工艺,传承我国江南根雕工艺特色。从宋末起,传统根雕工艺开始传入,到明末清初,根雕工艺品开始流行,清中后期,根雕制作工艺发展迅速,出现了根雕制作工艺的民间艺人,制作出的根雕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地方性特征。
风筝
海陆丰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巧。早在明清年间,风等十分兴旺,到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区成立了风筝协会,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开展比赛,促进了风筝这项活动的繁荣。
木作
海陆丰地区的传统木作工艺形成于明初,成熟于清代。
手杖
海陆丰手杖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地融为一体,集实用和装饰于一身的手工艺品。
面塑
海陆丰面塑流行于清朝,是海陆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最初主要应用于各神诞的庙会、太平清醮、节日祭祀时祭拜神灵的供品,也就是说原来的面塑工艺品是“神供品”。
篆刻
南宋末期,随着大量中原人的迁入居住,海陆丰地区的经济、文化、艺术、民俗等开始发展起来,印章篆刻也随之传播到这里。
陶瓷
海陆丰地区的制瓷工艺大概诞生于宋代初期。
牛皮鼓
海陆丰牛皮鼓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起源于清初海丰彭氏家族的“熟牛皮”制作工艺。
剪纸
在明清时期,海陆丰剪纸工艺得到蓬勃发展,表现技法和风格特征开始形成。
灯笼
灯笼是海陆丰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体现了海陆丰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特征。
灯彩
海陆丰灯彩制作工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海陆丰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甲子贝雕
海陆丰贝雕,又称贝壳雕刻,是以贝壳为主要原料,运用雕刻、拼镶、粘接等工艺制成的工艺品。
金属雕
海陆丰金属雕,是指利用五金(金、银、铜、铁、锡)的延展性,加以冶炼、锻造,然后雕刻制作成各种工艺品。一般现在所指的金属雕是指金、银雕饰(制作)。
剪瓷雕
海陆丰自明代以来,建筑上喜用嵌瓷进行装饰,既起到装饰美化功能,对防海风侵袭也很有效果。闽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盛行的剪瓷雕艺术,在海陆丰地区也同样得到普遍的流行和新的发展。海陆丰地区几乎所有较大建筑面积的庵寺、神庙、祖(宗)祠中都有剪瓷雕艺术品出现,如汕尾凤山祖庙,陆丰玄山寺,海丰城隍庙、鸡鸣寺、马宫妈祖庙等,其取材、造型、结构、内容、特色等与闽南地区的剪黏艺术可相媲美。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海陆丰比较突出,地域性强,有着自己鲜明的地方特点。海陆丰红色文化是在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区域文化。这一文化与海陆丰的山川及由这种山川明有出来的人文风俗、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海陆丰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其有期于自然环境之外,也离不开海陆丰的人文环境。海陆丰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发源地,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有其国际和国内的政治背景,尤其与领袖人物彭湃的组织发动和一批青年的激进思想有关。从大革命开始到海陆丰解放,这块革命圣地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近5000人,在全国罕见。
教育文化
隋唐时代,随着开科取士的兴起,海陆丰地区出现了书馆等私学,根据现有史科记载,海陆丰地区出现学校教育,最早是在宋代。宋代,海陆丰已培养了方邦基等8名进士和多名举人。且有不少人入仕为官。
明、清书院建立以后,如陆丰的龙山书院,海丰的凤山书院、莲峰书院、学宫和义学的建立,海陆丰地区陆续培养出一批人才。崇祯年间,海陆丰地区因出现了叶高标郑洪猷林铭球“一科三进士”而扬名。
随着南明勤王和迁海动荡的平息,清康熙帝亡羊补牢,海陆丰迎来第三次移民浪潮,进入盛世开发时期,村寨及宫庙大量兴建,书院学馆遍布城乡,彼时出现了一大批乡贤名宦,在惠州府进士排名榜上位列第三名。
据海丰档案馆现有的材料统计,海陆丰地区,明朝有进士6人、举人73人、贡生175人:清朝有进士20人、举人175人。这些人才,当官以后,既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又为家乡的文化写下了一笔。
文学风貌
海陆丰文学具有封闭而开放的地理背景及心理特点,其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决定其多元包容的文学特征。
明初,海陆丰本地诗人逐渐增多,有的还刊印了个人诗文集。至明永乐年间,随着广东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也日趋繁荣。作为惠州的属县之一,“南园五子”的诗风,开始影响到海陆丰诗坛。当时较活跃的诗人有彭举、梁安、李实、林禄、吴宏、蔡奂、吴献、彭祚等。
福佬民间故事以口头相传的形式存在于海陆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俗称“讲古”是田时农村主要的娱乐方式。海陆丰福佬民向故事按题材大致可分为神话、传说和故事等。海陆丰福佬谚语歇后语充分显示了它的地域性和俚俗性,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宗教文化
佛教
佛教传入海丰溯源于唐代。唐元和年间(806-820年),高僧大颠和尚在海丰的法留山(今陆丰县)顶依石室为寺弘扬佛法””。
道教
史书记载“唐代时,道教自罗浮山传入海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海陆丰的道教是由罗浮山的道士传入的。起初,道士一边化缘一边传教,后来听众(信徒)多了,便逐步建设观院,开展传教活动。
天主教
天王教在汕尾的传播始于清嘉厌六年(1801 年)。当时,有一位天主教信徒,称“邹前之母”从泰国回国后、到现陆河县东坑镇墩下村居住、传教。
基督教
1847年,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传入,当时,美国基督教新教长老教会派驻中国岭东西教士会到海丰县各乡镇发展教徒。
海防文化
海陆丰是指明代的海丰县全境,即现今汕尾市全境,虽然清代海丰县析置陆丰县,但海陆丰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亚区,可以当做一个整体。该区域明代前期和中期为海防重地,区域范围内共设立一卫三所,其中一卫两所有独立城镇。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唐宋期间,海防建制属于海陆丰的白沙湖汛区,明清期间,属碣石卫水师防区,大鹏协领属。
军事
明清汕尾区域作为广东海防东路的中枢,不仅是商船往来的海道要塞,是抗击倭寇和海盗的第一线。海防史为汕尾留下丰富的海防遗产。明清时期汕尾沿海从东起神泉(今惠来),西至平海(今惠东)的海岸线,共筑卫所城4座,烟墩14座,海防炮台24座,古堡2座,构筑起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烽堠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军事工程设施。
卫所
明初在海陆丰兴建的卫所城镇,其规模宏大的,清代康熙至乾隆朝,卫所制度被逐步撤销,但碣石卫、甲子门所和捷胜所面临严峻的海防形势,依然是具有军事职能的城镇,保留卫所之名,卫所内仍有驻军,尤其是碣石依旧是广东海防布置中的重点,是海防七镇之一。
海洋文化
港口
早在新石器时代,海丰东南沿海已有先民渔猎生活。汕尾地区,海岸线曲折绵延,良港众多。甲子港、碣石港、鲘门(南山)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千年海港。清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增多,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纷纷来广东进行贸易。明代,海陆丰因处于福建泉州和台湾至广府的航道要冲,中外海洋船只频繁来往于海陆丰沿海渔港,汕尾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给站,汕尾港迎来了发展新阶段。
渔业
汕尾市海洋捕捞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当时海陆丰沿海就出现了先民的渔猎生活。唐、宋时期,捕捞业形成雏形,并开始从内湾河涌逐渐向沿岸捕捞,渔船分屯各港湾、湖泊,明代甲子、碣石、金厢、大德、奎山、长沙、鲘门等港湾已成为渔船捕捞与靠泊的场所。清代中叶,“汕尾一镇,舟楫云商旅雨集”。
妈祖文化
海陆丰大部分姓氏源自于妈祖同乡的福佬族群,妈祖信俗是海陆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俗之一。自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福建莆田建第一座妈祖庙(顺济庙)以后,妈祖信仰就逐渐传入海陆丰地区,成为海陆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丰地区的妈祖文化有在地化的特质。庙址的选取、神祇的安置、祭祀仪式、庙会等都呈现了海陆丰的地域文化特性。
传承保护
近年来,为积极宣传汕尾文化,汕尾市文广旅体局开展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深外界对汕尾文化的认同。
一是提升文艺创作生产水平。我市原创精品剧目白字戏《彭湃之母》、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正字戏《黄厝寮》、皮影戏《女子粉枪队》等在省级舞台屡获佳绩,对外宣传效果良好。
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经积极申报,汕尾市目前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地方特色明显;2022年1月,广东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我市举办,进一步提高了汕尾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三是强化地方特色文化印记。依托汕尾特色文化,举办了全国乡村戏剧节、“马思聪”杯全国小提琴比赛、广东麒麟舞邀请赛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着力挖掘汕尾物质文化优势资源,加大汕尾特色文化宣传力度。
四是活跃对外文化交流推广。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我市艺术团体先后赴缅甸、泰国、加拿大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展会活动,对外展示汕尾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4:26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