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
流动人口中0-17周岁儿童。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
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扣除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者。
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
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
农业社会转变为
工业社会,由
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在我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务工。因此,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18至45岁的中青年人,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诸问题随之产生。
产生原因
孩子们在“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里读书
一是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
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
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
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
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
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二是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
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而且还在呈增长趋势。
大连市某学校,2003年时全校学生总数为1100人,2008年学生总数已经增加到1500人,流动儿童占80%,有的班级五、六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流动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流动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流动儿童
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三是社会对流动儿童关注不够。
社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有效地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
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
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
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流动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流动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四是
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理顺。户籍管理改革滞后,
城乡二元结构长时间存在,导致
进城务工人员、
异地务工人员等的子女,不能享受务工地的教育资源。而且当前的
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算成功,市场的倾向严重,公共教育资源相对
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严重不足,
教育收费特别是小学以下幼儿的教育,小学以上的借读费等过高,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务工地教育的愿望,使他们面临上学难、上不起学的境地。
群体现状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为1410万人。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进一步增加到1834万人。5年间,流动儿童增长了424万人,增长30%。
积分制能否为流动儿童敲开校门
部分地区的流动儿童规模增长更快。根据
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北京市流动儿童在1997—2006年间的年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25%;
江苏省
无锡市在过去几年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甚至高达30%。
流动儿童的分布集中于少数省份。
广东省的流动儿童占全国总量的14.6%,人数高达267.8万人,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流动儿童数量较多的省还有浙江、江苏和福建,这三个省的流动儿童数量都超过100万人。四川和山东两省的流动儿童数量也比较多,分别达到93万人和80万人。前述6个省的流动儿童超过了全国流动儿童总数的40%。
习惯上,人们认为流动儿童主要流动到发达地区,前述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聚集了大量流动儿童的事实,也确认了惯常的这一印象。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四川、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大规模向其他省(市)输送流动人口的地区,也同样接收了相当大规模的流动儿童,这几个省的流动儿童数量都在50万人以上。
长期流动
很多人认为,和流动人口一样,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流”或者是“动”,他们在流入地的停留是短暂的,会很快结束他们的流动过程并最终返回老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收集了流动人口的“离开
户口登记地时间”信息。根据这一信息,可以计算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的时间。分析发现,在0—5岁的流动儿童中,半数流动儿童的流动时间接近他们的年龄,也就是说,这些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生命历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流动”中度过的。而在6—14岁的流动儿童中,1/3的人的流动时间超过了6年。
平均而言,每个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的时间为3.6年。各
年龄组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其中5—7岁的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为3—4年,而8—10岁的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达到4—5年,11—14岁的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都是5年以上。
然而,与流入地的“户籍儿童”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这些流动儿童的很多权利无法得到
充分保障,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地有关政府部门必须及早做好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包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接受
教育机会,以保证我国第二代移民的健康成长。
2000年普查结果表明,在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的所占比例为4.0%,上过学后又辍学的比例为0.8%,二者合计为4.8%。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在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的占2.65%,辍学的占0.50%,二者合计的比例(3.15%)比2000年有明显下降。这表明,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在5年中有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目前在适龄流动儿童中仍然有较高比例的人未按要求接受义务教育,情况依然不太乐观。
不再恋乡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制定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时,常常首先做出这样的假定:由于农业税减免、农村实行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流动人口包括流动儿童会不断减少。在这样的假定下,不是积极地增加与流动儿童有关的资源和设施,而是被动地等待、观望。
然而,通过前述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甚至较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接收大量流动人口的城市一定要提前做好迎接更大规模流动儿童到来的准备。
流动儿童已失去了和“老家”的联系,多数流动儿童今后不可能返回“老家”。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中,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土生土长的
老北京人”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已经是事实上的“北京人”。
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34.82%的流动儿童出生在北京。而这些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的流动儿童,已经与“老家”失去了联系,很多流动儿童已经完全不具备在“老家”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文化、习俗和知识,甚至连语言都不通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准
城市居民,没有父辈的恋乡情结,基本上不可能回到
户口所在地的乡村生活。
大龄化
2005年10月27日发生在法国的骚乱被认为是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经受的破坏最严重、波及面最大的社会动荡。引起骚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法国社会和
法国政府在对待外国移民的态度及方法上出现了明显的失误。20世纪下半叶,大批
非洲移民进入法国,这些移民对补充法国日益稀缺的劳动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法国社会和法国政府在如何使这些移民融入法国“
主流社会”方面却没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外国移民高度集中在移民聚居区中,这些移民聚居区逐渐成为高
人口密度、高
失业率乃至贫困、犯罪、吸毒、被遗忘者与被损害者等等社会问题的代名词。
在我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如何对待城市中“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按照我国的现行学籍
管理体制,流动儿童不能在城市里上高中和考大学,他们初中毕业之后就难以在城市里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包括:他们到哪里去上高中?他们到哪里去考大学?他们能不能平等地在城市里实现就业?他们能不能在城市里“像样”地就业?他们能不能顺利地成为“城里人”?如果对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话,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批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逐渐长大成人,每年将新增100万以上的“大龄”流动儿童。希望整个社会、城市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早重视、研究、解决“大龄”流动儿童接受
高中教育以及参加高考的问题、
平等就业问题等,为这些流动儿童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里人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
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
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
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流动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自身面临
流动儿童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父亲学历多为初中,母亲学历多为小学和初中。有的家长甚至是文盲,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
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当流动儿童学习方面出现困难时,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少部分流动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学习和
生活环境,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习惯良好,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问题,遇到困难能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习成绩优良。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习不刻苦,上进心不强,学习
主动性和
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欠佳,
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较为普遍。而且,流动儿童随父母的流动经常转学,受各地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
城市教育,跟不
上本地的学习进度和课程,对新环境缺乏
安全感,自卑,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的只能变成
留级生。调查
数据显示,2.26%的流动儿童经常逃学,有14.32%的流动儿童留过级,28.58%的流动儿童转过一次学,15.97%的流动儿童转过2次以上学。有34.48%的流动儿童担心父母带自己到别的城市。然而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流动儿童普遍期待较高。因为从小就在城市,83%的流动儿童喜欢城市的生活,并希望继续留在城市,他们比父辈更适应和向往城市生活。
流动儿童失学率偏高,存在学习间断现象。流动儿童在“流出”——跟随父母到城市上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学习
间断性问题,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虽然大部分家长在带孩子到城市前就为孩子落实好了学校,但有些孩子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匆忙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学校而辍学一段时间。还有一部分“回流”的学生回到家乡后也不及时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中国儿童中心资料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达到9.3%;适龄流动儿童不能入学表现尤为突出,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近半数
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失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这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益。
流动儿童卫生状况较差。儿童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习惯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但是,流动儿童在这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的问题。由于流动儿童父母自身的卫生习惯和观念就不是很好,又忙于生计,
居住环境恶劣,致使一些流动儿童常时间不洗澡、不换洗衣服;经常不洗脸、不刷牙;放学回来饿了,手也不洗,抓起东西就吃,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调查显示有10%以上的流动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调查中有一个特殊案例,
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接收了4名来自瓦房店同一个家庭的流动儿童姐妹,老大13岁,老四9岁,同时入学上小学一年级,姐妹4个从小到大从未洗过澡,学校老师领孩子去洗澡,孩子们
很好奇、很害怕,怎么也不洗,老师满
澡堂追着几个孩子洗澡。
流动儿童健康状况隐忧颇多。由于受经济困难和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活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营养健康、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在严重威胁着
流动人口健康的同时,也开始影响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许多流动儿童只能满足温饱,根本谈不上全面、均衡的营养,父母也缺乏合理搭配营养的意识。调查显示,有18%的流动儿童有吃不饱饭的情况,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或喝一杯牛奶的只占52.3%,患病自行买药的流动儿童占37.56%,到个体诊所就诊的占19.88%。
家庭问题
流动儿童居住条件狭小。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
城中村”,在经济条件、
公共设施、
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他们大多生活在城郊接合部,居住的房子多是本地居民专门为出租而建造的简易平房,屋里冬冷夏热,四周住满外地人,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极差。数据显示,流动儿童家庭住房面积多为30-60平方米,其中71.8%的住房来源是租借,有19.26%的流动儿童家庭住房面积只有10-30平方米,55.59%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房间。
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因
居住空间狭小,多数流动儿童写作业时,用的是矮小的饭桌和窄小的椅子,或是把一块木板放在床上临时当成桌子用。家里做饭时,孩子只能搬到屋外写作业,有的甚至只能一直蹲着。调查数据显示,有26.94%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只能趴在小椅子上学习,或在床上写作业。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根本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像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流动儿童
课余生活单一。因家长
工作时间比较长,与城市儿童放学后可参加
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等活动相比,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数据显示,只有32.08%的流动儿童参加过特长班的学习。
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
出气筒任意打骂。流动人口在城市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城里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
心理问题突出。在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中,
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
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社交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相差较大,两者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
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另外,进入
城市学校后,城区人的歧视使他们
心理压力剧增,以至容易形成各种
心理障碍。
通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性格缺陷、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社会
适应障碍、
学习障碍五方面,其中又以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最为突出。而普遍被社会关注的流动儿童品德缺陷问题却排在较后的位置。这也说明城区人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是没有根据的。
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流动儿童
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
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
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
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
问题孩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流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较强。
教育问题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2008年社会
蓝皮书《
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近日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当前
中国教育问题依然突出,其中在更加注重公平的
社会发展背景下,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了最突出的
教育公平问题。
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教育已经越过了极度短缺、贫困的状态,教育外部环境和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教育问题正在从外部问题转向以内部问题为主,由硬件建设转为以软件的更新、提升为主。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
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在这一背景下,长期为教育贫困所掩盖的各种教育自身的问题开始显露。
而其中,在农村基本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尽管国家已经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但仍然有相当多的流动儿童难以进入公办学校。2005年底,
北京市
打工子弟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为62%。
上海市的这一比例2006年为50.7%。
武汉市的这一比例2006年已达81.5%,可能是全国最高的。同时,打工子弟初中后的教育问题也已经出现。由于初中后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政府没有保障的责任;而且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更大,费用更多,
如何应对、解决已成为
重大问题和难题。
工作问题
流动儿童工作资金不足。虽然各地政府专门拨付了关爱流动儿童
专项资金,但经过调研发现,流动儿童之家财力有限,不少流动儿童之家缺乏必要物力、财力,有些儿童之家虽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是
儿童书籍却只有寥寥数本,儿童活动器材、设备也相当有限,无活动经费。
流动儿童教育条件有待提高。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定点学校还相对不足,流动儿童
就近入学还有一定难度,少数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条件还较高,仍存在少数缴费入学情况。
政策措施
非京籍学生读高中有条件放开
据统计,本市流动儿童已达到42万,其中有67%在公办校借读。目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北京市提出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并针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颁布实施三年规划方案,今年公办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比例达到70%以上,到2012年实现基本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北京户籍的孩子
出生率逐年下降,而流动人口的子女却不断增加。今年开学,本市进入小学的孩子中,外来人口数量已经超过43%。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衔接问题也备受关注。针对这一热点,纲要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制定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
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据悉,现在,也有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京读高中,但需要自己联系学校,同时,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
借读费。此外,在高考的压力下,还有很多学生放弃在京读高中,而是转回原籍上学。
高考将成政策推行障碍
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韩嘉玲对流动人口教育问题关注多年,在她看来,北京的教改纲要在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上实现了一个突破,把高中教育也纳入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体系中,使他们在京接受高中教育时有望免除借读费、学校招生门槛等种种限制,得到与北京学生一样的待遇,这一做法也显示出政府一种务实的姿态。
但她同时也表示,“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读最大的障碍是高考。”由于义务教育不包括高中,现行的国家
高考制度规定,考生需在
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很多非京籍的孩子在京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因为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如果想在北京借读高中还需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在她调查的在京打工的农民工家庭中,几乎都是因为这些问题,最后不得不将孩子送回原籍读高中,或者直接辍学进入社会
对策建议
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非流动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出普遍
生活质量低,学习成绩差,也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
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
问题儿童,艰难而痛苦的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流动给儿童带来的是
教育环境和家庭
经济状况的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儿童的知识、眼界乃至观念,从而提高其智力测验水平,促进儿童的认知和
心理发展。研究表明流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流入地的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
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但和农村儿童相比,他们的
自豪感要高于自卑感。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自我认识比较积极。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流动儿童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促进城乡
协调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为此,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
1、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对流动儿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爱护。由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把解决流动儿童问题作为
民生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统筹,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各级政府的分管领导为
第一责任人,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牵头关爱工作,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着力攻破流动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切实为流动儿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从社会层面来看,关键是克服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偏见,社区、学校等社会各阶层应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给他们的子女以平等的成长机遇和没有偏见的
人际交往。
2、充分发挥学校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建立情况登记、
结对帮扶、沟通交流等制度,把教育
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促进外来人口特别是儿童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最好的方法是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成为朋友。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们的
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照料,让流动儿童能够在老师的呵护、同学的交往中健康成长。
3、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流动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教育部门要根据流动儿童实际,开发有关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特别要开设针对青少年
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情绪不稳定、
强迫症状、
适应不良与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
等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测查、辅导、咨询和疏导,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抗挫、
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及行为矫正能力,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二是关工委、
妇联、共青团要发挥
自身优势,继续深化双合格活动和小
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家长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工作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
巩固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规范对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家长学校的开办等多种形式,拓宽流动家庭获取
教育信息的渠道,引导流动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帮助外来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要给孩子更多时间的关注,挤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分享成败得失,用自己的经验激励孩子成长。应该认识到,仅仅给孩子以物质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与保护,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留守、流动儿童
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对留守、流动儿童的
法制观念、
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留守、流动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
四是民政部门要切实保障特殊困难流动儿童获得应有的
社会救助,及时发现并帮助流动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符合规定的
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
留守儿童,要对其及时进行
医疗救助,有效解决困难留守流动儿童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是
卫生行政部门要改善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要根据留守流动儿童的
营养状况,制定
干预措施,组织编印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通过提高父母和抚养人的相关
知识水平,降低
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不良
性疾病发病率,改善流动儿童健康状况。确保流动儿童享有应有的
基本医疗服务。
最新进展
2012年10月30日,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透露,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样本数据,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占全国
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为12.44%。根据这一比例和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1.4735亿推算,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
农村人口为了享受便利的城市生活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奔赴城市。流动已经成为不少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优先选择,而这种趋势背后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再忽视。
学龄前儿童跟随父母流动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他们的受教育问题则往往被忽视。另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2012年
统计公报,全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人之多。这表明,伴随城市化和
人口流动,流动儿童数量还会持续增加,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一个阶段必须关注和着力解决的
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