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预算是把估算的总
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细目,以建立预算、标准和
检测系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对系统项目的
投资成本进行衡量和管理,从而在事先弄清问题,及时采取
纠正措施。通过对
工作分析结构中确认了的项目细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可得到基准成本。许多项目(尤其大项目)有多重基准成本以衡量其成本的不同方面。例如,一个费用计划或
现金流量预测是衡量支付的基准成本。
作用
如企业采用
变动成本法的,则只要将变动的
制造费用按预计
分配率测定各
成本项目数额,
固定费用作为
期间费用,按总额测定,并直接在当期
边际贡献中扣除,然后再加以汇总,
预算成本可以用来预测成本的
发生额和作为考核 成本工作成绩的标准。
集团公司由于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总公司与各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存在着诸多
利益关系,如资金上缴下拨、投资集权与分权、
消费基金的控制与放开等,这些
财务关系如果处理不好,集团公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吃大锅饭,苦乐不均,鞭打快牛,该多用的钱没多用,不该花的钱没少花,资金使用效益低;二是
管理失控,子公司乱投资、乱融资,乱列成本和费用,虚盈实亏,由一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巨额债务,把整个集团公司拖垮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做好集团公司
财务控制、
风险控制,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难题。
实践证明,抓好
预算控制与考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预算编制项目
(1) 成本费用预算,包括营业成本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经营
销售费用预算、
财务费用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维修费用预算、职能部门费用预算。
(2)
收入预算,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其它业务收入预算,
营业外收入预算,
投资收入预算,其它投资收入、投资处理盈利和亏损预算。
(3)
资产负债预算,包括对外
投资预算,
无形资产和
递延资产购建预算,
固定资产增减分类预算,固定资产零星购置、
固定资产报废预算,基本建设预算,
往来款项预算,借款和债券预算。
(4) 职能部门费用预算,一般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在
预算年度应完成的任务来确定费用基数,负责本部门费用预算编制和上报。财务部门以上年实际数为基础,
综合预算年度的任务量再进行调整。
(5) 财务指标预算。
财务指标有简单的,如
净利润、管理费用等,这些指标从
会计报表中直接可以得到,它提供的实际上还是
会计信息;而有些指标是复合的,如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
资本金回报率(ROC)、
自由现金流(FCF)、息税前
营业利润(
EBIT)、
有息负债率(DR)等,这些指标不能直接从会计报表中获取,需要经过几个财务指标的对比计算才能得出,它体现出的是
财务信息。把这类指标也列入预算,能考核和分析企业的
投资回报情况、企业能支配的现金流量情况、
经营利润完成情况、负债情况等,它比单纯的报表数字更有比较和考核意义,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
财务状况和
获利能力。
另外还有资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
预算是全员、全过程预算。要做到凡涉及到资金活动的地方都要有预算,使预算无死角、无遗漏。
预算编制
预算文件经
集团总部主要部门反复讨论修改后,以纸制文件形式向下属和控股公司下达,为便于部门汇总,由财务部门统一制作预算表格、
软盘,统一下发。为防止各公司在理解上产生歧义,财务部门要专门召开一次预算布置会议,要求下属公司、控股公司及各职能部门预算编制人员参加,由财务部门的
预算主管对预算原则和要求逐条讲解。
预算编制的原则:集团公司为合理配置本企业
财务资源,在编制预算前,首先由集团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要求,明确各单位的发展方向,制订预算编制原则。预算编制原则一般包括:
(1) 确定
成本费用控制重点。针对公司以往成本费用控制的
薄弱环节,提出预算年度的控制要求。比如,对管理费用可以要求在上一个预算年度的基础上下降5%,而对下降空间较大的企业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确定
投资方向。符合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和核心企业,在基建投资、
固定资产零星购置、
融资规模上都应给予支持,也允许个别企业的管理费用在上年度基础上有所突破,但前提是营业收入要比上年度有大幅度增长;凡不符合集团公司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原则上不
追加投资,其投资安排以当年的折旧来源为限,维持
简单再生产,资金以上缴为主;
(3) 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要求各单位的正职对预算的严肃性负责,确保
预算编制在“资料收集——审查汇总——调整抵消——结果确认”全过程中做到“全面、准确、有序、合理、合规”;
(4) 盈利企业要增利、
亏损企业要减亏、费用单位要节约。
预算调整
预算文件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达,编制基础是当年的1-9月的实际完成情况,后三个月采用预测数。预算编制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预算后,可能有一部分企业预算编制不符合总部要求,有的是技术上的,但更多的是费用控制、收入、利润等指标达不到总部要求,这就需要各归口主管花费大量的精力,分析各单位的预算和
会计报表,必要时还要到单位核对有关的数字,了解情况,力争使预算接近实际。
下达目标责任书
各单位和部门的预算经过多次修改达到总部要求后,由其
签章确认,总部下达
预算批准意见。批准的预算要以一种明了的方式固定下来,这就是
目标责任书(由总部
财务部门统一制作)。目标责任书中一般包括
业务量、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管理费用、资产优化、
财务管理等指标,对
应收账款和存货较多的公司,应增加周转次数等指标。
如何做好考核
为了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必须把预算的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的工资、奖金挂钩,与经理的任免、升降、奖惩挂钩。考核一般一年两次。半年度考核一般以报表考核为主,发现没有按时间进度完成
计划任务的单位要做重点分析,必要时要到公司调研,确属由于政策变化
或非人为控制的因素导致公司不能按进度完成任务的,要
调整计划。
年终考核一般规模大、时间长,总部领导层要十分重视。一般应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现场考核重点
考核人员对照目标责任书,逐项检查,重点放在:(1)
资产质量检查,如对超过一年未收回的经营性债权,按其金额全额扣除考核利润,确认无效益的投资全额扣除利润,超过半年的存货(
房地产公司除外)全额扣除利润;(2)
费用支出检查。检查交际费、
差旅费、通讯费等
经常性费用是否超支;(3)消费性基金检查。检查工资、奖金、福利等
消费性支出是否在
控制范围内。
分析考核
在上述检查考核中,有以下情况的可以分析考核:(1)因执行总部政策而使被考核单位减少收入的或增加支出的;(2)总部政策发生变化,与预算口径不可比的;(3)国家或政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相关公司减少收入或增加支出的;(4)市场发生重大变化非
经营单位可以控制的,如上游产品的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中下游
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且超过了预算预测范围的;(5)发生人力
不可抗拒因素,如洪水、地震导致
企业停产、半停产等。被考核单位发生上述情况,在经营过程中,需及时书面报告,得到有关部门确认,在考核时,要提供充分依据,经考核人员确认后,可以增加考核分值。现场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由各单位签章确认。
成立考核机构
由
审计、财务、人事(工资)、
企业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考核组,审计部门作为牵头人。由于审计部门不参与预算编制,比较超脱,由其牵头考核,比较客观公正,也可发现预算中的不足,便于改进。三个部门的考核分工为:审计部门考核
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财务部门考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亦可以解释个别指标调整原因,人事(工资)部门考核工资和奖金等消费性
基金支出情况,企业管理部门考核企业基础管理情况,如业务量指标等。
下发考核通知
考核机构成立后,以集团公司的名义,下发考核通知。通知中包括各家单位的具体考核时间、考核要求、需提供的资料及考核人员的分工。
预算的意义
正确地编制成本预算,可为企业预算期
成本管理工作指明奋斗目标,并为进行成本管理提供直接依据;而且,成本预算还能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精打细算、挖掘潜力,
控制成本耗费,促使企业有效地利用
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改善
经营管理,以尽可能少的
劳动耗费获得较好的
经济效益。同时,成本预算还可作为
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