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是指预算收支计划的拟订、确定及其
组织过程。包括: (1)
单位预算的产生。(2)预算涵盖
业务范围。(3) 汇总形成各级总
预算草案。(4) 汇编
国家预算。上述四个方面的活动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两上两下”,使基层建议得以汇聚于中央,中央方针政策落实于基层,整个预算编制活动得到协调和统一。
编制简介
原则
1、坚持量入为出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根据收入和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做到收支计划积极稳妥,杜绝
瞒报、虚报的现象。
3、坚持综合预算的原则。实施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
4、坚持
部门预算的原则。部门预算作为一个单位的总预算,是涵盖单位的所有资金的收支预算,既包括
本级预算又包括其下属
单位预算,既包括正常
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经费预算。
5、坚持
零基预算的原则。人员经费按标准核定,
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分档的定额核定,事业发展和
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
6、坚持一般不予调整预算的原则。部门
支出预算确定以后,除
突发性事件和政策性因素增加的必不可少开支,并经财政审核后报市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外,其它支出项目当年财政不予追加,一律在编制下
年度预算时考虑。
程序
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两上两下”,即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程序。
1、每年定期由财政向各部门布置预算编制工作,具体说明预算编制的有关事项。
2、各部门在
规定时间内将部门收支预算建议计划(含基层单位预算)上报财政主管部门。
3、财政主管部门根据资金性质(基本建设、科技三项费、离退休经费、
公费医疗经费、
住房基金、办案费、
排污费、
水资源费、
城市维护费等专项支出),将部门预算建议计划分送各
业务部门进行初审;业务部门审定后,报主管部门统一编制部门预算。
4、财政部门将汇总后的分
预算科目、分部门的预算报主管政府
综合平衡。
5、预算经政府平衡后,财政向各部门下达收支
预算控制总额。
6、在规定时间内各部门(含基层单位预算)将调整后的预算计划报
财政部门。
7、财政将汇总的预算建议计划报政府、党委审定,形成的政府
预算草案提交人代会审议。经
人大批准的预算由财政向各部门(含基层单位预算)批复下达。
标准
单位预算由
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收支总额控制制度。
1、收入预算
(1)
预算内收入由财政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全年的
GDP目标进行编制。
(2)
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由各部门根据本单位次年的业务工作量、收费项目和标准、实际增减因素进行测算。
(3)
经营收入根据年底确定的次年
经营指标进行测算。
(4)其他类型的资金(如
罚没收入、捐赠收入、往来收入等)按历年经验数据进行测算。
2、支出预算
(1)人员经费,按
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和国家确定的工资、省市出台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数额测算。
(2)
公务费用,根据单位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费用按实测算。
(3)
业务费、
设备购置费,根据单位业务特点,按年初计划的业务项目测算编制。
(4)
会议费,按单位会议计划,根据会议次数、规模、人数、天数测算。
(5)
修缮费和
基建费用,按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测算,对年初未列入的作为备选的项目,根据年中实际执行情况分轻重缓急研究处理。
背景
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形:
预算是财务部的事情,部门内部都有自己的
工作任务,整天忙着销售、采购、生产等等事情还做不过来呢。
每年的预算目标
管理层都决定了,各个部门就是分解目标,配合编制。
预算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目标总是会被砍一刀的,所以产出目标尽可能留余地,费用成本尽可能宽松点。
预算执行与实际的差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是预算编制的问题,还是实际执行有了偏差?到底如何调整?
预算有什么价值呢?是不是就在管控成本费用?
对象
负责预算编制、控制的管理者和参与者
收益
了解预算编制方法
协调需求与资源的矛盾
掌握跟踪预算执行的有效方法
要点
怎样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的管理
如何让预算得到有效的执行
预算的跟踪
背景
滚木移动物体在中国古代早有记载,曾使用于运输庭院假山。古埃及人则将这项技术发挥到极致,凭此建造了人类的一项奇迹:埃及
金字塔。
Excel对多数财务人员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发挥创意,组合运用各种功能,解决庞大的系统工程,如:编制和跟踪预算,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收益
要点内容
如何用Excel 编制预算
如何用Excel 跟踪预算
起点
在编制预算的实际操作之前确定
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是任何预算编制机构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模式是指以销售预算的结果为起点,分别编制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成本预算、
利润预算、
现金预算等模式的一种预算方式,该预算以
销售收入为主导指标,以利润和现金回收为辅助指标。
由于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基点,适应
市场状况,比较符合实际,适合于成长期的企业和成长期的市场,尤其适合于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及实行以销定产的企业,所以该模式被预算企业普遍采用。
以利润为起点的预算模式就是以
目标利润为起点,分别编制企业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并进行反复平衡,直到实现目标利润为止。该模式的
指标体系以利润为主导指标,销售收入和成本为辅助指标。
该模式适合于提高
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管理、降低
营运成本,比较适合以
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的
利润中心。
但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行为可能引发短期行为,使企业只顾
预算年度利润,忽略企业长远发展;可能引发冒险行为,使企业只顾追求高额利润,增加企业的财务和
经营风险。
预算编制过程对预算编制起点的依赖程度。生产能量起点论对产量的依赖程度最高,销售起点论对销售量的依赖程度最高,而利润起点论则对预算编制起点的依赖程度相应降低。因为,利润起点论所规划的目标利润及其经营活动不仅需要落实于市场销售,而且也需要落实于内部各项管理。
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变量因素错综复杂,是多方面的。往往并不局限于一项,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一个单项因素作为企业整个预算的
自变量。即使在以销定产的企业,商品的销售量可作为
预算体系中的重要变化因素,也不能将其固定为惟一变化因素。
全面预算应配合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并分析有关
企业财务、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过程、顾客等综合信息,通过运用财务和
非财务信息体现企业
战略方针,利用更为灵活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构筑较完善的全面预算并成为
战略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
所以,编制企业全面预算时应多起点,多方位综合考虑。
内容
预算编制的流程及预算编制内容
预算会议的召开范围内容及沟通方式
销售预算编制
常见销售预算方法及其弊病
历史未来对比的差异及结果
销售预算量化方法
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预测
时间线性分析预测
案例解析:如何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来完成销售预算
如何预算才能起到激励销售的作用
产量预算的编制
新兴市场下的销售预算下的存货管理的尴尬
变动预算下如何运用不同预算方法对产量预算、
采购预算进行编制
预算编制难点之三——如何编制研发及其他项目类预算
预算编制难点之四——如何编制预算
利润表及
资产负债表要求
1.必须按照复式预算方法编制
自建国开始至1991年,我国预算均采用单式预算编制方法,从1992年度起,由单式预算编制改按
复式预算编制。这是一项重要的
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果。《
预算法》以
法律形式巩固了这项成果,明确规定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
政府预算复式预算编制
2.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预算法》要求
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
赤字。中央预算中必需的
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是借债应当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
地方政府债券。
各级
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
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的收入的依据。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
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则进行编制
4.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预算法》要求各级
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5.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
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在保证政府
公共支出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中央预算和有关地方政府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扶助经济
不发达的
民族自治地方、革命老根据地、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文化建设事业。各级政府预算就当按照
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至3%设置
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
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预算周转金。各级政府预算的
上年结余,可以在下年用于
上年结转项目的支出;有余额的,可以补充预算周转金;再有余额的,可以用于下年度必需的预算支出。
方式
单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将政府在一个
财政年度内的全部
财政收支汇编于单一格式的
总预算表内,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
经济性质。单式预算起源于英国,是一种传统的
国家预算方式,它的优点是
整体性强,编制简单,易于操作,主要缺点是对预算执行结果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国家预算收支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且一般不举债的条件下,单式预算适应了国家编制预算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收支范围不断拓宽,公共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单式预算难以适应
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因而逐步为
复式预算所取代。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指国家将本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照经济性质划分,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复式预算起源于
北欧的
丹麦,1927年丹麦政府先将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成两种收支表,创立了
资本预算,从而产生了复式预算,但在当时并没产生影响,直到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
经济危机和
凯恩斯主义主义流行以后,
瑞典设计了新的复式预算方案,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并纷纷采用。复式预算的产生和推广并不是偶然的变革,总的说来,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复式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是复式预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因素,而资本主义国家
政府职能的变化以及国家预算功能的扩大,是复式预算产生的直接原因。
复式预算的主要优点是:
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的方法:
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
预算项目,分别采用相应方法进行编制。主要方法有:
概念:又称
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
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
特点:是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预算,算多少是多少,一般情况金额都不变。所以,适用于
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概念:弹性预算在按照成本(费用)
习惯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内业务量
可能发生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
费用预算。
特点:是为了反映的是不同的业务情况下所应支付的费用水平,它是为了弥补
固定预算的缺陷而产生的。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应用
这些项目的确定,应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划分,如果
财务部门负责人不能确定,应采纳其他部门负责人的意见。
对于固定性成本(费用)采用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3)预算中的固定成本(费用)与变动成本(费用)合计,即为预算总金额。
企业不同,固定成本(费用)与变动成本(费用)划分的标准和方式也不一样的,切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否则,编制出来的预算会与实际会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其对于企业日常发生费用性质的界定,是考核其对业务
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概念:这种预算是在上期
成本费用的基础上根据预计的业务情况,
再结合管理需求,调整有关费用项目。
概念:零基预算,简单的讲就是一切从零开始,不考虑以前发生的费用项目和其金额。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
(1)零基预算的优点
②有助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 激励各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③目标明确,可区别方案的轻重缓急;
⑤特别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克服资金浪费的缺点。
①业绩差的
经理人员会认为零基预算是对他的一种威胁,因此拒绝接受;
②工作量较大,费用较昂贵;
③评级和资源分配具有
主观性,易于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④易于引起人们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长期利益。
(3)零基预算的基本做法
②对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活动提出计划,说明每项活动计划的
目的性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
③由基层预算单位对本身的业务活动作
具体分析,并提出“一揽子业务方案”。
(4)零基预算的编制须明确以下三点:
②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与可避免费用项目;
③确定费用项目发生的时间,是当期必须支付还是可以延期。
定期预算是以不变的
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多数情况下该期间为一年,并与会计期间相对应。
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的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间始终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长度(一般为12个月)。
(1)滚动预算的缺点
①预算期较长,因而难于预测未来预算期的某些活动,从而给预算的执行带来种种困难;
②事先预见到的某些活动,在
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变动,而原有预算却未能及时调整,从而使原有预算显得不相适应;
③受预算期的限制使管理人员的决策视野局限于剩余的预算期间的活动,缺乏长远的打算,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2)滚动预算的优点
能使
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一年的
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计划,并在预算中经常保持一个稳定的视野,而不致于等到原有预算执行快结束时,仓促编制新预算,从而有利于保证企业的
经营管理工作能稳定而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