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
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词汇起源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心理学观点
反省心理学继承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意识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整的四大意识流学说,对意识流作出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意识流指“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根据意识流内容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绪意识流、欲望(意志)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大意识流。人脑(心理)“做梦”和思维的过程(包括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
思维过程)就是意识流的流动过程,如,
灵感思维和梦的过程都为外闯流(内闯流)——内吸流——灵感(梦)。又如,人脑联想的过程就是“内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观察的时候就是“外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思想开小差的过程以及
强迫思维、
幻听、
幻视、
幻嗅、
思维插入等
心理疾病之症状的过程就是“内闯流”流动的过程;外界的声音、视像等信息意外地进入意识的过程就是“外闯流”流动的过程。
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和“
强迫行为”也是由内闯流所引起的,其过程为:内闯流——
强迫观念——
强迫动作,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四个意识流之间的切换过程。所以,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可以用来
分析梦,分析一个人的
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分析和判断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分析和调控
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分析人脑的逻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从而提高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以及直觉
思维能力等,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中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的基础;分析意识流和心理疾病的关系,掌握用意识流治疗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掌握意识流方面的知识无论对心理调控、心理
潜能开发或是
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表象
意识流是作家和
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像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和
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
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
意识流文学产生的唯一诱因。与其他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
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
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
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
现代心理学又为
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
柏格森(1859~1941)
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
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
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唯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
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
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驳“人是理性动物”的
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
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
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
力比多)。
尚存争议
意识流文学的创作
高峰期基本上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它是一种
文学流派还是一种
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实际上,它难以算作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一方面因为被公认的意识流作家之间在创作上没有沟通,没有发表宣言阐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体的组织;另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发展的时间较长,早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运用,而整个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仍有意识流
文学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是“文学流派”的概念难以涵盖的。
尽管意识流作家在创作思想和
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普鲁斯特能借助“本能的回忆”,向往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
潜意识中唤起从前的光明画面,留住幸福和快乐;乔伊斯则热衷于表现人的罪恶和兽性,描绘意识活动中充满黑暗和盲目的混乱画面;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存状况息息相关;而伍尔芙的
意识流小说则具有浓郁的精神幻想和倾向。但意识流作家们在创作中仍表现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征。
表现对象
首先,在表现对象方面,
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
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
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
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意识流作家看来,
现实主义和
自然主义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和表面的真实,而这个
外部世界并不真实,真正的真实只存在于人的内心
主观世界。因此,作家应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上,写出人内在的真实。从这一文学观念出发,意识流作家把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是一种
描写方法,不再附着于
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
艺术效果的手段,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意识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度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的帷幕后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及迪尔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纷繁复杂、理性与
非理性相混的意识流动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因为
意识流文学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所以作家的叙事角度与
传统文学相比也发生改变,
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描写彻底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即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按照法国叙述学家日奈特《叙事话语》中沿袭韦勒克和沃伦创用的“叙述聚焦”一词划分出的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等几大类来看,意识流文学多选择“内聚焦”的
叙述角度。内聚焦的意思是叙述者与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小说所展示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于传统
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者必须跟着人物走,小说世界的广阔与否全凭人物的视觉来定。人物视点消失,所叙事物的有序性也应中断。例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叙述突然中断来表明他的自杀身亡。
内容与形式
其次,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
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这种“随意调度”的本领得自于意识本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待,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如小说第一章《1928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影子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猫腰呀,班吉。像这样,懂吗。我们猫下了腰,穿过花园,花儿括着我们,沙沙直响。地绷绷硬。我们又从栅栏上翻过去,几口猪在那儿嗅着闻着,发出了哼哼声。凯蒂说,我猜它们准是在伤心,因为它们的一个伙伴今儿个给宰了。地绷绷硬,是给翻掘过的,有一大块一大块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了。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尔许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厮,迪尔西的大儿子。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1905年前是威尔许,1905年以后是迪尔西的小儿子T·P·威尔许,“当前”即1928年则是迪尔西的外孙勒斯特。福克纳在小说中用不同的黑小厮来标明不同的时序。)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
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
心理时间。
乔伊斯《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艨胧的情态,其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显示出意识流动的
不间断性。
文体分类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
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聚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
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
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
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
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
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
通俗文学的主流。
常见技法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
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称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
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
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
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
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
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
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
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
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
海浪》的语言就和
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赫
赋格曲的结构。
代表作家
(1861~1949)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
内心独白”
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
意识流文学的先声。进入20世纪后,意识流文学家们将意识流创作方法加以完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后,意识流文学进入兴盛时期。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
马塞尔·普鲁斯特。他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法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英国、
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
艺术观,是“单纯型”
意识流文学的范本。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下了发展的基础。《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
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
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
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
茶会,舞会,
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
社交场合,并钟情于
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改变她的
性取向。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
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
追忆似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
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同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浑然一体,又互相引发,互相充实,从而形成了物从我出,物中有我,
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1882~1941)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
维吉尼亚·伍尔芙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
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
意识流文学的
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1919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达罗卫夫人》(1925)、《
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得并得知附近一患
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
象征主义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盘,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的
深层意识。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
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
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
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
20世纪
爱尔兰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
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出身于都
柏林的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出生后家境渐衰。他很早就立志献身文学事业,力图通过创作实理其纯客观表现人内在真实的美学理想。1902年,乔伊斯赴巴黎学医,其后一生不定时居住于欧洲多国,倾心于文学创作。
乔伊斯的作品始终未离开
都柏林人和他们的生活。早期短篇小说集《
都柏林人》(1914)由15个有共同主题的短篇小说组成,描写都柏林中下层市民形色各异的生活,现实主义倾向鲜明。《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1916)是乔伊斯思想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作品中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
自由联想等
意识流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揭示主人公从幼年到青年时代的内心世界。作者的笔触已伸向主人公的潜意识领域。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为芬尼根守灵》(1939)充满寓言色彩,通篇采用梦呓语言,表现
人类历史中死亡与复活这一循环往复的中心主题,语言晦涩、新词迭生,艰深难懂。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从1914年开始至1921年完成,前后历时8年,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套用”
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分为3章18部,在
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但作者却把
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海上10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普通人的
命运悲剧。《尤利西斯》与传统的
现实主义小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
精神危机。因此,小说被西方评论界奉为意识流的
百科全书。作品没有传统小说中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只是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从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18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其意识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出来。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在小说中大部分是通过他人
视觉显示出来的,直到篇尾才正面出现。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长篇内心独白结束全作。他们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
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性支配下的
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
连贯性的人的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作品的核心人物只有3个,他们身上显示出多层次的复杂矛盾的性格。某报馆的广告业务承揽人利奥波尔德·布卢姆庸碌、卑微,却不乏忠厚、善良;他的妻子、稍有小名气的莫莉耽于肉欲,但内心也渴望真情;私立中学历史教师斯蒂芬·代达勒斯精神空虚,却不肯放弃幻想。通过他们,乔伊斯逼真描绘出西方现代都市中人的真实形象,他们身上不再闪耀古代英雄的光彩,精神不再崇高,但仍固守着人性的
精神家园。作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现代人灵魂全景图。与其他意识流作家的叙事方法比较,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采用“交错式”意识流的写法,即各人所想与其他人不相干,虽然有时出现重叠,却是偶然造成,因为人物不需要共同面对同一件事。这种叙事方法,使小说内容更加分散,加之作品中“内心独白”的大量运用,“自由联想”的跨越性与随意性极大,故而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困难。
威廉·福克纳
(1897~1962)
美国大作家
威廉·福克纳是
意识流文学的又一杰出代表。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方
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贵族庄园主世家。1926年在
舍伍德·安德森的指导和帮助下发表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1929年其过渡性作品《萨托利斯》间世,开启了作者终生为之奋斗的“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先河。福克纳选取“
约克纳帕塔法”这个虚构小镇上不同家族作为描写对象,用他们的故事构成一部部小说,表现出美国南方社会近一个半世纪间的兴衰变迁和各阶层人物的荣辱浮沉。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包括15部长篇和大量中短篇,其中重要作品如《
我弥留之际》(1930)以多角度
叙述方法和大量采用意识流手法创造了“关于人类忍受能力的一个原始的寓言”(迈克尔·米尔盖特语);《
八月之光》(1932)在三条平等发展的线索中重点描述了一个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独者裘·克里斯默斯挣扎与毁灭的故事;《押沙龙,押沙龙!》(1936)通过几个人的叙述与分析来表现庄园主托马斯·萨德本的盛衰史。该作具有史诗结构和浓郁的悲剧气氛。福克纳最有
代表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喧哗与骚动》的故事背景是杰弗逊镇。它描写和表现了一个曾经显赫、如今已走向没落的家族——康普生家族后代的生活及精神世界。全书分四部分,分别截取康普生一家生活中的四个日子作标题,各部分又分别从白痴班吉、他的哥哥昆丁和杰生的意识流动以及作者本人的叙述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故事的
中心点为康普生的女儿凯蒂的命运。南方世家大族的后代康普生和夫人精神颓丧,生活空虚,对孩子没有温暖、也没有爱。女儿凯蒂热情奔放,与家庭难融。长大后不慎失身于一纨绔子弟,后因此导致婚姻悲剧,遭到遗弃,沦为妓女。凯蒂的弟弟班吉生来白痴,对姐姐充满依恋之情;凯蒂的哥哥昆丁对妹妹怀有
乱伦的感情。觊蒂的失贞与出走,均对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班吉失去精神的唯一依靠,昆丁从小建立起的南方
传统价值观遭到毁灭性打击,最终选择自杀之路。兄妹中只有杰生与时代节奏合拍,自私自利,卑鄙无耻,对姐姐觊蒂嫉恨有加,寻找机会敲诈落难的姐姐和她的私生女。在这个环境中,只有黑女仆迪尔西头脑清醒,能理性地判断是非;作者站在她的立场上审视各个人物,同时通过她也反映出劳动者忍辱负重、善良的品性。
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未按时序展开叙述,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参与创造,把事件的全过程拼装完整,这说明表面颠倒混乱的时序下发生的故事有着内在的秩序。作品的叙述角度是由内向外的,叙述者头脑思绪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内容延展的主线。文中跳跃变幻的思绪不用清晰的文字作交待,而是采用诸如变换字体、口气、称谓等手段,需要读者细心辨别。1949年,福克纳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1938~)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女作家,
意识流小说在美国的又一代表人物。欧茨出生于美国
纽约州北部
布法罗市郊洛克波特的工人家庭里。中学毕业后,她得到一笔奖金,进入
锡拉丘兹大学学习文学,后又进入
威斯康星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
加拿大、美国等大学任教。
欧茨的文学创作大致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60年代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童年》、《战栗的陨落》(1964)、《人间乐园》(1967)等作品,基本是现实主义方法为主的。从70年代开始,欧茨逐步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注重心理
描写,注重对潜意识的挖掘。有人说她后来是“
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家,但大都把她归入意识流小说的范畴。70年代以来,她创作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任你摆布》(1973)、《刺客》(1975)、《查尔德伍德》(1976);短篇小说集《爱的轮回》(1970)、《婚姻与失节》(1972)、《女神及其他女人》(1974)、《饿鬼集》(1974)、《诱奸及其他故事》(1975)、《有毒的吻及其他》(1975)、《通过国境线》(1976)、《
黑暗的一面》(1977)等。197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任你摆布》具有明显的
现代派色彩。此后,她进一步接受乔伊斯、福克纳和弗洛伊德的影响,以图探索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她1974年出版的《女神及其他女人》中有一个短篇小说,题为《关于鲍比·T案件》,可谓她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19岁的黑人青年无故受到挑衅后进行自卫,结果被捕入狱的故事。小伙子在牢房里关了19年。等他出狱时;已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的小老头。作者认为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美国社会的“集体
无意识”,即认为个人的一部分
潜意识思维是由
种族、民族、家庭、时代、历史等因素决定的。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思想深深地埋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直接造成黑人青年悲剧的小姑娘弗兰西丝等人并不是有意去挑衅,而是因为他们受到渗透在无意识里的种族歧视观念的支配,因而不自觉地给黑人青年带来了一生的悲痛。小说明显的模仿乔伊斯、福克纳等人的意识流手法。在时空观念上也接受了柏格森的学说的影响,但又没有照抄照搬,而且有所创新。
代表作品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是公认的
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之作
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于1913年问世,最后一部《重现的时光》(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小说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
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
交响乐。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1922)被认为是
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现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这天在文学史上称为“布卢姆日”。小说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小说大量运用
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喧哗与骚动》
《
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
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
《墙上的斑点》全文就是围绕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墙上的一个小黑点,引发了她对那个小黑点有关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绪。这些思绪杂乱,没有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识而已。最后发现那黑点其实是
蜗牛。
中国文学
五四期间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出现有过两次高潮,一是五四期间,一是八十年代。
1918年
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有人认为,五四早期的中国
意识流文学的来源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
厨川白村的《
苦闷的象征》,以及日本的“私小说”。弗洛伊德的著作在当时已经进入中国,并且对
中国作家产生很大的影响。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最早引介
弗洛伊德学说的人物。而《苦闷的象征》正是由鲁迅翻译。
与鲁迅一样曾经留学日本的郁达夫也深受弗洛伊德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1921年发表的《
沉沦》就具有私小说的特征,小说运用了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理论,以抒情的“自述式”笔调表现了“弱国子民”的自惭与对性爱的渴求,郁达夫在把弗洛伊德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人物心理和生理描写的同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
1922年11月,茅盾在《
小说月报》第13卷11号上撰短文介绍
詹姆斯·乔伊斯的新作《尤利西斯》。同年,正在英国
剑桥大学留学的
徐志摩在自己的诗作《康桥西野暮色》的序中赞誉《尤利西斯》。这是中国作家首次开始接触西方
意识流文学。
1923年
林如稷在《浅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将过去》,被视为最早运用西方意识流技巧的中国小说。
1927年上海
商务印书馆出版
郑振铎撰写的《文学大纲》,第一次提到法国意识流代表作家
普鲁斯特。
1929年
赵景深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二十年来的英国小说》一文,指出了乔伊斯的小说与
精神分析学的关系,还对伍尔芙的意识流文论《班纳特先生与布朗夫人》作出了解读,这是国内第一次评论
意识流小说。
1932年
叶公超在《新月》杂志发表了
伍尔夫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的中文译本,这是国内第一次翻译意识流小说。同年,叶公超的学生
废名发表的《
桥》,具有明显普鲁斯特和伍尔夫的
意识流风格。
受到
英国文学影响,
林徽因在30年代创作的《窘》《
九十九度中》等短篇小说也都运用了西方意识流技巧。同一时期,受
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以
刘呐鸥、
施蛰存、
穆时英为代表的
新感觉派也创作出了一批具有
意识流风格的小说。
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受到
伍尔夫和阿左林等西方作家影响,
汪曾祺也开始尝试
意识流小说,比如《复仇》、《小学校的钟声》、《绿猫》等。
八十年代
1963年香港作家
刘以鬯发表的长篇小说《酒徒》被视为华文文学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同样是在60年代,台湾作家
白先勇由于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包括《香港——一九六0》、《游园惊梦》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的
意识流文学直到八十年代才重新涌现。
1979年2月,
茹志鹃(
王安忆母亲)在《
人民文学》杂志发表《
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新中国第一篇
意识流风格小说。随后
王蒙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
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同一时期,
宗璞《我是谁》、
刘心武《
电梯中》也是新中国
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的代表作品。
1981年
高行健发表《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对西方意识流技巧进行了探讨。同一时期
北岛《
波动》,
李陀《自由落体》、《七奶奶》、
谭力《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等意识流小说引起广泛讨论。随后中国大陆掀起了
意识流文学热潮,出现了张辛欣《清晨,三十分钟》、
丁小琦《马兰花,马兰花》、
孔捷生《海与灯塔》、
扎西达娃《流》、
张承志《
北方的河》《Graffiti-胡涂乱抹》、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
徐星《
无主题变奏》、陈洁《大河》、
魏志远《一种线条》、陈村《死》、张宝发《奇境》等一批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
从1985年开始,莫言的出现,将中国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爆炸》、《红高粱》、《欢乐》、《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引起文坛轰动。其中《红高粱》成为了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但和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非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
80年代之后,意识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
写作技巧,出现在很多作家的作品里,例如
王小波、
余华、张炜等等。
应用
设计
意识流不仅作为一种写作流派而存在,在
视觉设计发达的今天,更有诸多
设计领域的
意识流风格作品出现。
意识流设计的本质是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视觉应用,主题较为隐晦,
表现手法相对抽象。因此,意识流设计更适用于商业广告的
创意设计。
事实上,很多的广告
招贴海报设计都可以发现意识流的影子,这是设计师对意识流设计的无意识运用。
而在
CG角色造型设计上,意识流的设计会有更大的运用空间。
动画
由庵野秀明监督指导的这部动画,是运用意识流的动画里最最经典杰出的一部了。其也是与其他意识流类动画所截然相反的受欢迎。以至于时隔那么多年之后,《EVA》又迎来了新剧场版。其实把它归类为意识流动画,也并不完全妥帖,但其动画里所运用的大量意识流手法,还是放入意识流之列。
《魂狩/Soul Taker》
由
新房昭之所监督的这部动画,因了其运用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在当时是颇受争议
实验性动画。它是与《EVA》一样新意识,可其的影响程度和《EVA》比较起来,可真是天上地下。引用某位人士的评论说,[魂狩]从单个静止画面的着色构图出发,连贯成动画,营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虽然超过剧情的要求,不过在一部动画片里看到不同于CG技术的视觉效果,反而有如观赏
后现代艺术画,也算是酷上一把。
这部动画同样由新房昭之监督,是一部充满歌特风的意识流动画。故事讲述的是在“香兰堂”古董店打工的美术院学生
仓桥永莉迷恋上“受诅咒的器皿”里的少女
柯赛特与其发生的事情。个人感觉这部三集的OVA动画,相较《魂狩》来讲,应该更受欢迎,虽然其整部动画多是阴暗的场景和压抑的画面,但其流畅的意识流转换,再加上歌特的华丽,使得整部动画恐怖却有一种美感。
由
中村隆太郎监督,
小中千昭脚本,
安倍吉俊台本的《
Lain》也是实验性质的意识流动画,颇为经典。故事主要讲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动画讲述岩仓玲音——一个网络里的“神,生存于网上,有控制网络的能力,并且是“武士”(网络最高组织)的一份子。她编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虚拟网络现实世界(但自己到后来才知道,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普通人),来接触和了解人类的思想。一个在电子技术和网络发达的时代的网络少女玲音在“现实世界”的遭遇。在虚拟的现实世界中,玲音是一个
电脑技术员的女儿,一个普通女中学生。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手提电话的使用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为了与更多人的接触,
AI电脑进入了玲音的世界。由于不断地沉迷,使得玲音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很少理会,慢慢地,玲音成为了网络世界的名人……真正的故事从她接到一个神秘硬件展开,接着就发现被人跟踪,为了弄明真相,与神秘组织接触……世界已经变成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玲音的存在。体会到被舍弃的玲音,认识到现实终归是现实,虚拟终归是虚拟,最后终于退出了……
1988年由中国导演金石摄制的
实验短片。影片用动画形式描写毕加索绘制公牛的过程。毕加索是20世纪的艺术大师,1973年去世,他的名字已成为
现代艺术的同义语。一次,毕加索画一头公牛,他画的第一幅公牛十分写实,结构严谨而逼真。但他并不满足,又相继画了十次。从第一幅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到最后一幅只剩下寥寥几根线条,当观众看到最后一稿时,无法想像画家化去了多少心血,看上去似乎着笔不多,但那些简单的线条,却精炼地表现了公牛的
形与神。毕加索是
立体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常常用另一种眼睛观察事物,他画同一个题材,可以画一百次而每次从不重复。别人认为终点的地方,他却作为起点。西班牙诗人拉斐尔说:毕加索使世界大吃一惊,他把世界翻了个身,并赋予它新的眼睛。
由
佐藤竜雄监督的这部动画,私自认为并不能完全称为意识流动画,但还是提出来仅供参考意。这是一部仅仅34分钟,根据日本
连载漫画“Nekojiru Udon”改编的动画电影。片中无任何剧情对白,具显
超现实主义。本片讲述猫姊弟原本受妈妈所托到
街市买豆腐,但他们却辗转踏上为姊姊寻找另一半灵魂的旅程。
电竞
已与字典中的意识流大为不同,是指在电竞活动中不同于以操作见长而以全局掌控能力为特点的流派。
由于
计算机技术与游戏设计的限制,电竞游戏中远不能如真实中情况复杂多变,相对少的变量下,
微操作就成了大部分游戏者提高战力的
必修课,然而以对大局掌控与时机掌握等策略取胜仍是
战略游戏的最高追求,所以在游戏中以此类策略为长的风格就称为意识流,其实真正含义应该为
电子竞技战略意识流。
电影简介
意识流电影指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意识流剖析人物的心理深处,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厚的印象。时间
空间跳跃多变,大大扩大了影片的容量,深化了主题。打破了传统戏剧化构造的电影模式。
《野草莓》
该片是
意识流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被誉为开创了
作者电影、主观电影、内省电影的先河。本片是一位年迈的斯德哥尔摩医学教授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剧情发生在他去50年前毕业的母校接受
荣誉学位的途中,通过多段闪回画面表现出种种幻想和回忆。他跟儿媳妇同车,而此时儿媳已因为丈夫不愿要小孩而决定离开他。途中,他们在教授小时候生长的故居逗留,仿佛回到青少年时代,见到了心仪的女孩摘草莓送给失聪的爷爷。他被同一个女演员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带上两个男孩搭顺风车,后又因差点发生车祸,只好带上对方车里的一对夫妻,不料他们话不投机而被赶下车。中途,众人下车用餐,并讨论上帝是否存在。之后车子又来到教授95岁的母亲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戏中,教授进入一幢旧宅,他必须证明自己得奖当之无愧,但他并没成功。在真实世界中,教授拿到荣誉学位后回家,平静地接受了曾经跟他发生矛盾的人和事。
《广岛之恋》
法国故事片。丽娃、
冈田英次主演。影片中女主人公来到日本
广岛拍摄一部关于和平题材的影片,与一位
日本建筑师邂逅,向他讲述了自己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一个德国士兵的恋爱悲剧。德国士兵被打死的那一天,也正是广岛遭到
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影片用大量的“
闪回”和
画外音把过去和现在、经验和对经验的叙述交织起来,探讨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