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是江苏省与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高等院校。石油工程学院是常州大学最具石油特色的学院之一。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含
油气储运工程、
石油工程)、
动力工程与
工程热物理(含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其中,油气储运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是江苏省重点专业。
学院简介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现有
油气储运工程、
石油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4个本科专业,1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工程安全技术、油气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热能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动力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下设油气储运工程系、石油工程系、热能与
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等4个教学系和1个专业实验中心。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中
高级职称的比例为47%,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93.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100%。
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览表
科研成就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拥有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常州大学—
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城市燃气技术与安全联合实验室、常州大学
石油工程研究院、常州大学
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所、常州大学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研究所。与福昌集团、江苏海企化工仓储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省企业
研究生工作站,与江苏海企化工仓储有限公司、
中化南通石化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
华东石油局、
泰兴城东工业园区四家单位产学研建立产学研合作。分别和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
苏州苏净保护气氛有限公司建立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72篇,
三大检索论文42篇,申请专利50项,授权24项,1项市厅级鉴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项目1项,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1项。
学院领导
本科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
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创办于1986年,是全国继石油大学、抚顺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及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之后第五个油气储运学科,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办学经历,是江苏省唯一设置油气储运本科专业的高校。本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拥有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油气储运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
毕业生会向石油、天然气及
成品油储存运输的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的方向发展。可从事城市燃气供应、油品销售、油气管线的设计与管理、
油库的设计与管理、
炼油厂及油田油气的储存与运输、城市管网规划、管道及油库的建筑安装等工作,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世界500强石油巨头。
专业设有国家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中石化英才奖学金、扬子巴斯夫奖学金、忠勤助困金、综研化学奖学金、翟健栋博士奖学金、惠明励志奖学金、常州福彩助学金、海企仓储奖学金和
唐荆川爱国兴学奖助金等各类奖助学金12种。历届学生获得了包括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
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和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在内的众多国家级奖项。
专业介绍简介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和国家《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提出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油气管网的创新融合的大背景下,本专业培养通过学习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油气储运工程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和燃气输配系统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等相关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及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办学定位:依托国家能源低碳转型,紧密结合油气储运行业和江苏省能源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石油石化和燃气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数字化思维的油气储运工程“新工科”人才,建成引领学校石油石化特色优势、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面向石油、石化、天然气与燃气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科学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能在油气田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城市燃气输配、清洁能源储运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生产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尤其在油气和清洁能源储运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具有如下能力:
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目标2:能胜任油气田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城市燃气输配、清洁能源存储与管输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油气和清洁能源储运领域的工程问题;
目标3: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能够掌握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适应职业发展。
2.毕业要求
要求1: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能够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要求6:能够基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能够理解和评价油气储运工程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油气储运工程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从而发挥团队作用。
要求10:能够就油气储运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要求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油气储运工程的工程实践中应用。
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求13: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态,拥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应修71学分)
72540051思想道德与法治(2.5)
7233006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
7237005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7M03006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
725000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
72451-8# 形势与政策(2.0)
72460021就业指导(1.0)
53021-2# 高等数学(一)(9.5)
50030041线性代数(2.0)
5101005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51060051数学建模(2.5)
53051-2# 大学物理(6.0)
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
10020061普通化学(3.0)
40101-2# 大学计算机及Python 程序设计(5.0)
76021-4# 大学英语(10.0)/77271-4#大学日语(10.0)
99011-4# 体育(4.0)
99510041 军事理论(2.0)
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
6G281-2#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2.0)
94010021 国家安全教育(1.0)
94020021 劳动教育(1.0)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应修6.0学分)
艺术素养类(2.0)(限选)
红色文化类(1.0)(限选)
中国共产党简史(1.0)(限选)
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限选)(1.0)
科学素养类(1.0)
人文素养类(1.0)
安全与法律法规类(1.0)
创新创业类(1.0)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1.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应修35.5学分)
24900021 新生研讨课(1.0)
20020061 工程制图与CAD(I)(3)
20310083 工程力学(4)
24630041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2)
24120063 流体力学(3)
25010051 工程热力学(2.5)
45150083 电工与电子技术(4)
20710043 机械设计基础(2)
24000063 泵与压缩机(3)
25030041 传热学(2)
24360041 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2)
24770041 储运节能技术概论(2)
24040053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2.5)
24670031油气储运工程技术概论(双语)(1.5)
37210021环境保护概论(1)
2.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应选修6.5学分)
24620041油气储运施工与工程管理(限选)(2)
24640043管线水击分析技术(限选)(2)
24400041 储运防腐技术(2)
24910041 管道材料与安全评价(2)
24740031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工程(双语)(1.5)
24470043 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2)
24850021油气储运技术经济学(1)
24060041储运油料学(2)
25270041锅炉原理(2)
(三)专业课程
1. 专业必修课程(应修11学分)
24390051油库设计与管理(2.5)
24520091油气管道设计与智能化管理(4.5)
24140041燃气输配(2)
24550041油气集输(2)
2. 专业选修课程(应选修4.0学分)
2469004加油站与加气站设计(限选)(2)
2448004油气储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
24540041油气回收与环保技术(2)
24750021油气储运工程学科进展(1)
24760031油气储运工程规范与设计(1.5)
24730041液化天然气技术(2)
24860041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管道(2)
24870041海上油气流动安全保障技术(2)
24880041油气储运数值模拟基础(2)
(四)实践环节(应修46学分)
军训(2.0)
金工实习(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
油气储运认识实习(2)
管道及储罐强度课程设计(2)
生产实习(4)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2)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2)
油气管道设计与智能化管理课程设计(2)
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2)
油气储运专业探索实验(2)
油气储运工程仿真实训(1)
毕业环节(含毕业实习2学分)(18)
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2)
课外体育锻炼讲座暑期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实践第二课堂实践(1)
四、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管道设计与智能化管理、燃气输配、油气集输、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
跨学科课程
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管道、油气储运技术经济学
科教/产教融合课程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加油站与加气站设计
转专业学生课程修读及学分要求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80学分。转专业学生进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习时,应按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课程设置情况补修相应的课程,获取相应的学分,达到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
就业与发展
就业领域:
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炼油厂、油(气)田、省市石油公司、燃(煤)气公司、输油(气)公司、设计院、规划院、油气仓储等企业与部门,毕业生可以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和燃气输配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工作。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油气储运工程等相关学科硕士专业研修。
职业发展预期:油气储运及相关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研发、安全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骨干;高校、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
学制、学位
四年制,工学学士。
石油工程
专业介绍
1. 简介
石油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矿业类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是江苏省政府立足长三角经济区、为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行业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服务而设置的本科专业,填补了长三角经济区同类专业的空白。本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智慧油田”特色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石油工程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过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基本训练,掌握对现代油气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油气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意识与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石油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专业,拥有江苏省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了解油田生产现场,受到石油工程师基础训练,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钻井工程、
试油、油气开采、井下作业、钻井及工艺设计、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地热开发等工作。主要工作岗位包括:钻井工程师、
钻井监督工程师、油气开采工程师和油田化学工程师等。
2.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我校石油行业背景,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适应“中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要求和石油工程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培养符合石油工程行业及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面向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能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尤其在智能油田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具有如下能力:
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目标2:能胜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油气田智能化等领域的工程问题;
目标3: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能够掌握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适应职业发展。
2. 毕业要求
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油气生产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优化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油气生产领域的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油气生产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沟通:能够就油气生产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油气生产领域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要求13.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态,拥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
1. 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65.5学分)
7241006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723300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723701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7M0300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0
7250006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72451-2#形势与政策 2.0
94010021 国家安全教育 1.0
94020021 劳动教育 1.0
72460021 就业指导 1.0
76021-4# 大学英语 10.0
77271-4# 大学日语 10.0
99011-4# 体育 4.0
99511-2# 军事理论 2.0
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
6G280041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2.0
53021-2# 高等数学(一) 9.5
50030041 线性代数2.0
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53051-2# 大学物理 6.0
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 2.5
40201-2#大学计算机及Python程序设计 5.0
2. 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6.0学分)
红色文化类1.0 (限选)
艺术素养类2.0(限选)
中国共产党简史1.0 (限选)
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 1.0(限选)
创新创业类1.0
人文素养类 1.0
安全与法律类1.0
科学素养类 1.0
(二)专业基础课
1. 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36.5学分)
2003063 工程制图与CAD 3.0
27500031 石油工程概论(双语) 1.5
27240063 油田化学基础3.0
20310083 工程力学4.0
37210021 环境保护概论1.0
27140041 油田化学2.0
27090043 地质学基础 2.0
45150063 电工与电子技术3.0
27070063 石油工程流体力学 3.0
20710063 机械设计基础3.0
27020043 渗流力学2.0
27010043 油层物理2.0
27650021 石油工程热工基础1.0
27250021 石油工程HSE 1.0
27210021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1.0
27210021 油气藏经营与项目管理 1.0
27670023 石油工程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1.0
27100043 油田开发地质学基础 2.0
2. 专业基础选修课(应修4.0学分)
27180041 石油钻采机械概论 2.0
27160041 测井方法及综合解释 2.0
27620021 煤层气及页岩气工程概论 1.0
27590041 EOR原理2.0
27420041 油藏描述基础2.0
27630041 沉积岩石学 2.0
27910023 石油工程仪器仪表1.0
27070043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 2.0
279200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0
27230021 油气层保护技术1.0
(三)专业课
1. 专业必修课(应修16学分)
27030063钻井工程3.0
27170031完井工程1.5
27690063采油工程3.0
27380061 油藏工程3.0
27190031 天然气工程 1.5
27200021 石油工程大数据1.0
27950041 人工智能技术及智慧油田2.0
27360021 石油工程CCUS技术1.0
2. 专业选修课(应修3.0学分)
钻井工程方向
27670041 欠平衡钻井理论与技术 2.0
27340031 水射流理论与应用1.5
27460031 定向井钻井理论与技术1.5
27630031 优化钻井1.5
27050043 钻井液与完井液2.0
27570021 石油工程管柱力学 1.0
采油工程方向
27560031 井筒多相流理论1.5
27610031 水力压裂理论与技术1.5
27130031 注蒸汽热力采油1.5
27350021 有杆泵抽油系统1.0
27320033 石油工程化学用剂1.5
27930021 石油工程软件1.0
(四)实践环节(应修50学分)
军训2.0
石油工程认识实习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认识实习1.0
金工实习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0
地质实习2.0
生产实习4.0
石油工程CCUS设计及实践 2.0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3.0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设计3.0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3.0
石油工程大数据及智慧油田创新实践3.0
毕业环节18.0
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
第二课堂实践1.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0
课外体育锻炼讲座5次
暑期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实践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石油工程HSE、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基础、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完井工程、天然气工程、石油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智慧油田等。
跨学科课程工程
流体力学、人工智能技术及智慧油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认识实习
科教/产教融合课程
采油工程、人工智能技术及智慧油田、石油工程CCUS技术
就业与发展
就业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领域。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职业发展预期
在工作岗位上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和自主学习后,取得相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资质、职称或认可,成长为技术管理核心骨干人员,能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工作或自主创业。
转专业学生进入相应专业学习时的课程选读和学分要求
转专业学生进入石油工程专业学习时,应按照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计划表中相应课程设置补修相应课程。
学制、学位
四年制,工学学士。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介绍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培养从事热力系统(热力发电系统、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空调制冷系统)和热力设备(锅炉、
汽轮机、换热器、泵与风机、空调器、制冷机)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能源动力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多能互补等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的 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办学定位:结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科研和“大工程观”特色,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适应能源动力和石油石化热电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面向能源与动力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科学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能在能源、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能源利用和开发工程系统、热力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系统、空气调节和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以及能源动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工作,尤其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能源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具有如下能力:
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能够自觉将过程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文化、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非技术因素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目标2:能胜任能源动力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能够掌握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适应职业发展。
1. 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达到下列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领域的能量评价和高效利用、热工与动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技术问题,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相关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理解和评价其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与交流:能够就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解决一般能源与动力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 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态,拥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
1. 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67.5 学分,大学英语与大学日学限选一门,且大学日语仅限高考外语科目为日语的考生)
7241006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7250006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723300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723701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7M0300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0
72451-8# 形势与政策 2.0
76021-4# 大学英语 10.0
77271-4# 大学日语 10.0
6G281-2#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2.0
94010021 国家安全教育 1.0
94020021 劳动教育1.0
99011-4# 体育 4.0
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
72460021 就业指导1.0
99510041 军事理论 2.0
40101-2# 大学计算机及Python程序设计5.0
53051-2# 大学物理6.0
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
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53021-2# 高等数学(一)9.5
50030041 线性代数2.0
50430041 数值分析2.0
2. 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6.0学分)
中国共产党简史1.0(限选)
红色文化类1.0 (限选)
艺术素养类2.0 (限选)
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1.0 (限选)
英语进阶1.0(修《大学英语》课程学生限选)
日语进阶1.0(修《大学日语》课程学生限选)
人文素养类 1.0
科学素养类 1.0
创新创业类 1.0
安全与法律法规类1.0
(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37.5学分)
2003063 工程制图与CAD 3.0
20310063 工程力学 3.0
32130043 工程材料 2.0
35600021 安全技术概论 1.0
37250021 环境工程概论 1.0
25560041 能源化学基础 2.0
24070071 流体力学 3.5
25010071 工程热力学 3.5
45150083 电工与电子 技术 4.0
25030071 传热学 3.5
20710063 机械设计基础 3.0
25710053 热工测试技术 2.5
25090051 工程燃烧学 2.5
43340063 自动控制原理 3.0
专业基础选修课(应选修6.5学分)
25830041 过程流体机械2.0
25510041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双语)(2.0)
25140041 换热器 2.0
25020041 能源与动力工程科技英语 2.0
25170041 能源与经济管理2.0
25230041 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2.0
25540041 制冷与空调技术2.0
25190033 能源与动力文献检索 1.5
25600041 热泵技术2.0
(三)专业课专业必修课(10.0学分)
25370071 汽轮机原理 3.5
25250071 锅炉原理(双语) 3.5
25420061 热力发电厂 3.0
专业选修课(应选修6.5学分)
25350041 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2.0
25580041 热仿真与CFD 2.0
25480041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2.0
25530041 冷热电三联供2.0
25570041 大型锅炉运行(产教融合课程) 2.0
25430041 供暖工程与热力管网 2.0
25520041 太阳能利用技术2.0
25610041 生物质能的利用2.0
25820041 热管技术2.0
(一)实践环节(应修47学分)
军训2.0
走进能源动力的世界 1.0
金工实习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0
自控原理课程设计1.0
能源与动力认识实习 1.0
换热器课程设计 2.0
热工基础实验1.0
能源与动力系统创新设计 3.0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2.0
汽轮机课程设计 2.0
能源与动力专业实验 2.0
生产实习2.0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1.0
热力发电厂系统仿真 2.0
就业指导毕业环节18.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2.0
课外体育锻炼讲座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实践1.0
劳动教育实践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双语)、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
创新创业类课程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太阳能利用技术、能源与动力系统创新设计、走进能源动力的世界。
跨学科课程
能源与经济管理、热仿真与CFD、能源化学基础。七、科教/产教融合类课程大型锅炉运行(专业课,2学分)、能源与动力认识实习(实践课,1学分) 、生产实习(实践课,2学分) 、热力发电厂系统仿真(实践课,2学分)
就业与发展
就业领域:
从事能源利用和开发工程系统、热力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系统、空气调节和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以及能源动力设备(锅炉、汽轮机、过程流体机械、换热器、制冷机)的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运行和管理工作,尤其擅长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能源动力设备等领域从事设备运行和维护、系统设计和产品研发、教学等工作。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
本专业毕业生特别适合继续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和能源动力类专业硕士等相关硕士专业研修。
职业发展预期:
电力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安全管理等部门的值长、专工、技术骨干、部长、经理等;电力建设、电力设计、电科院等单位的技术骨干、部门经理等;能源动力设备制造、销售企业的技术骨干、生产厂长、销售经理等;高校、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
学制、学位
四年制,工学学士。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专业介绍简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专业,传统上称“暖通”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建筑环境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空调与制冷、通风与净化、供暖与供热、冷冻与冷藏、城市燃气、热泵技术、太阳能与风能等低碳能源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在民用建筑领域,营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实现建筑节能、低碳绿色是本专业的基本任务;在工业建筑领域,营造安全、卫生、洁净、恒温恒湿的工业生产环境方面,实现节能减排、精准高效是本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专业的环境控制技术还广泛地应用于其它人工环境领域,如各类交通工具的载人空间、冷藏与冷链、地下空间环境、农业室内栽培环境、生物培育环境、医疗无尘无菌环境、应急生命舱环境等涉及温度、湿度、洁净度、有害气体、室内流场、噪声等环境参数的控制与调节。本专业在公共建筑中央空调、制冷与热泵设备、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新能源综合应用等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为依据,以“追求卓越、力争一流”为办学理念,立足江苏,服务行业,面向全国,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习任务是通过采暖通风、空调制冷、除尘净化、水气电供应等建筑室内设备或系统,采用合理的工程手段,为建筑物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将学习制冷源工程(包括地源热泵、冰蓄冷、
太阳能热利用)、暖通空调工程(低温地板辐射、中央空调)、水电气供应输配技术(
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和燃气输配)、除尘净化(通风除尘和洁净室)节能技术(建筑与建筑设备节能、流动机械与换热器节能)等专业理论与先进的工程技术。
办学定位:
结合学校建筑、能源、机械、石油化工等学科的教学、科研特色,秉承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和“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遵循“厚基础、宽领域、重实践、善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科学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适应中国新时代、新经济建设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暖通空调、燃气等公共设施系统和建筑能源供应系统的规划、工程方案制定及施工图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装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面向绿色低碳及智能化的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科学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能在建筑环境控制、节能减排、新能源综合利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规划、设备研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尤其在空调制冷、冷冻冷藏、热泵设备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具有如下职业能力。
目标1:职业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环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自觉地将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等非技术因素融入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目标2:业务能力能胜任建筑环境控制、节能减排、新能源综合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空调制冷、冷冻冷藏、热泵设备等领域的工程问题。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3: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发展能力能够掌握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适应职业发展需求,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适应职业发展。
2. 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建筑环境系统和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恰当地描述建筑环境系统和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相关问题;
(2)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3)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和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用于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2)掌握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于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统中的介质循环、流体输配、热量质量传递分析等工程问题;
(3)能够将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知识应用到建筑设备控制、系统运行调节等工程问题的识别和分析中;
(4)掌握力学和机械学基础知识,能够将力学、机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建筑环境设备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中;
(5)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有扎实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专业知识基础,能够针对以供暖、通风、空调为主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统特定问题的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需求的系统或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1)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了解影响设计方案的各种因素;
(2)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供暖、通风、空调等建筑环境系统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在设计与开发中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数据、阐述现象、揭示机理,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应用于工程实践。
(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及方法对各技术领域的工程问题选择研究路线,制定实验方案;(2)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3)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地处理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判断,可以将有效结论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中具体的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相关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1)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2)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问题,正确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工具和仪器仪表,熟练使用网络和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
(3)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建筑环境学、暖通空调设备和能源环境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熟悉本专业工程流程,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法规制度、行业要求、设计标准与施工规范,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2)能够在工程项目施工和运行方案评价中,充分考虑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行业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问题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督检测、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了解中国能源资源状况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工程质量与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能够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工程实践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主动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1)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了解行业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并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正确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能够在土木工程、工程热物理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程问题中和其它学科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2)能够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绘制工程图纸、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相关系统绘图标准,能够熟练使用工程设计绘图软件;
(2)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和图表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工程图纸、技术报告、项目汇报等形式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和经济性分析能力。
(1)了解工程项目全周期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2)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进行合理的项目管理和经济性分析,具有考虑经济成本意识。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2)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跟踪学科前沿,具有获取有效信息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13 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能够适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活动的工作环境。
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应修71.5学分)
1. 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65.5学分)
72540051 思想道德与法治(2.5)
725000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
7233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
7237005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7M0300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0)
72451-8# 形势与政策(2.0)
76021-4# 大学英语(10.0)
77271-4# 大学日语(10.0)
6G281-2#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2.0)
94010021 国家安全教育(1.0)
94020021 劳动教育(1.0)
99011-4# 体育(4.0)
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
72460021 就业指导(1.0)
99510041 军事理论(2.0)
4A581-2# 大学计算机及C程序设计(5.0)
53051-2# 大学物理(6.0)
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
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53021-2# 高等数学(一)(9.5)
50030041 线性代数(2.0)
2. 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6.0学分)
中国共产党简史(1.0)(限选)
艺术素养类(2.0)(限选)
红色文化类(1.0)(限选)
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1.0)(限选)
人文素养类(1.0)
科学素养类(1.0)
创新创业类(1.0)
安全与法律法规类(1.0)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应修46.0学分)
1. 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37.0学分)
26060031 建筑概论(1.5)
35600021 安全技术概论(1.0)
37210021 环境保护概论(1.0)
2003063 工程制图与CAD(I)(3.0)
10020043 普通化学(2.0)
20310083 工程力学(4.0)
32130043 工程材料(2.0)
45150043电工与电子技术(2.0)
20710063 机械设计基础(3.0)
24070073工程流体力学(3.5)
25010073 工程热力学(3.5)
25030073 传热学(3.5)
26020051 建筑环境学(双语)(2.5)
26030041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0)
26040051 流体输配管网(2.5)
2. 专业基础选修课(应修9.0学分)
3. 26290021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经济(1.0)
26300023 建筑环境文献检索(1.0)
2622002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导论(1.0)
26500041 建筑环境专业英语(2.0)
26570021热泵技术与应用(1.0)
26370031 建筑节能(1.5)
26320031 建筑电气(1.5)
26700031 强化传热传质技术(1.5)
26760033 暖通空调3D绘图设计(1.5)
26560033 建环专业BIM技术与应用(1.5)
(四)专业课程(应修22.0学分)
1. 专业必修课(应修17.5学分)
26250061 冷热源工程(3.0)
26240061 暖通空调(3.0)
26140031 工业通风(1.5)
26130041 供热工程(2.0)
26310041 燃气储存与输配(2.0)
26280031 冷冻冷藏制冷工艺(1.5)
26530031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1.5)
26680053 建筑设备系统自动化(2.5)
26540011 建筑防排烟设计(0.5)
3. 专业选修课(应选修4.5学分)
26150043 建筑给排水(限选)(2.0)
26260031 暖通空调新技术(1.5)
26350011 空气洁净技术(0.5)
26110031锅炉与锅炉房设备(1.5)
26550033 换热器设计(1.5)
26550011空调“五恒”技术(0.5)
(三)实践环节(应修40.5分)
军训(2.0)
石油化工认识实习(0.5)
专业认识实习(1.0)
金工实习(2.0)
生产实习(2.0)
毕业实习(2.0)
建环专业探索实验(1.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0)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1.5)
冷冻冷藏制冷工艺创新设计(1.0)
燃气储存与输配课程设计(1.0)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1.5)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1.0)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1.5)
毕业设计(论文)(16.0)
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1.0)
讲座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实践(1.0)
人文之光讲座专业学科竞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0)
劳动教育实践
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
课外体育锻炼社会实践
专业核心课程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建筑设备系统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
跨学科课程
建筑设备系统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
科教/产教融合课程
建筑防排烟设计
就业与职业发展
就业领域:
(1)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从事建筑或相关行业领域的空调、制冷、锅炉供热、供暖、燃气输配、除尘与净化等系统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工作。
(3)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设备(如,空调机组、热泵机组、制冷与冷冻机组、除尘器、净化设备、锅炉机组、换热器、燃烧设备等)研发、制造、运行维护、技术推广与服务,以及设备物联网等工作。
(4)从事工业生产企业基建部门、机动部门、安环部门技术及管理工作。
(5)从事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工作。
(6)从事太阳能、城市或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利用、智能建筑和楼宇自控、绿色建筑与节能评价、能源管理与咨询等工作。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工学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代码0814)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代码081404)”专业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土木水利(专业学位,专业代码0859)下“人工环境工程”方向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代码0807)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专业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能源动力(专业学位,专业代码0858)下热能利用与建筑节能方向研修,或者在其它学科的相近专业研修。
职业发展预期
具有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暖通设计工程师;建筑工程及机电安装工程师或项目经理;企业基建、设备、能源部门技术主管、经理;空调制冷、环保设备、锅炉及换热器、节能设备等生产企业研发部从事技术或管理;大型公共建筑楼宇设备管理工程师;暖通空调及相关设备为经营载体的工程公司、销售公司从事技术、管理或经营;行政事业单位与建筑、能源、节能、设备采购、节能评估、能源审计、劳动职业卫生、安环等相关的部门从事技术、管理或决策;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中高层技术人员、教学、科研人员。
学制与学位
四年制,工学学士。
硕士专业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点批准于2010年,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培育)。其下属的油气储运二级学科于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9月批准设立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 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建有江苏省
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苏省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截至2014年,
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一级学科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主要研究油气工程上游生产环节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学科点,直接服务与全国各油田公司和石油公司等企业,与江苏省内的中石化
江苏油田分公司、中石化
华东石油局、江苏省石油公司和港华燃气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了条件较好的工程实践场所。学科建有一支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10人,博士比例达到53%,多数教师拥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即:以非常规油气藏和复杂
断块油气藏钻采储运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以油气藏高效开发、故障工况检测与和安全理论、节能技术为研究重点,服务于江苏省内外石油企业的技术需求。该学科与港华燃气共建了城市燃气储运技术实验室,发展天然气储运技术;成立了非常规油气藏研究所,积极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
页岩气和稠油等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钻采开发理论与技术;成立了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
地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热技术及油气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引进了多名教授和博士,形成了以油套管和油气储运工艺安全理论技术为对象的研究方向。开发出的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油气回收装置、新型
PDC钻头等多个专利在现场推广应用。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油气储运行业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我校的现有研究基础,主要针对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低成本、高效率气体
脱硫净化、安全经济输送、
气体水合物利用技术、开采与储存过程中的油气放空资源回收等技术开展研究,解决行业技术前沿问题。
气体水合物利用技术在国家自然基金、中石油创新基金的支持下,针对气体水合物促进和气体水合物工业化应用两方面的技术难题,在以加快水合物生成并降低生成条件为目标,构建了管道螺旋流动强化和高效复合型水合物生成促进剂强化综合作用下的气体水合物形成促进体系,探讨管道螺旋的几何条件对
气体水合物影响规律,开发出由
表面活性剂和热力学促进剂等配制的高效复合型水合物生成促进剂系列产品,明确复合型促进剂添加量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规律。在解决水合物生成速度慢的技术难题上取得突破,并在放空天然气回收、碳捕集等方面实现成果转化,形成工业化程度的成套装备产品,推动天然气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1项、科技项目4项,地方相关
横向课题6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2012年获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关键技术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油气井工程
本学科主要围绕油气井工程中的岩石破碎学和工具、石油管柱力学、钻采地面及井下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钻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油田化学剂的配制,以及钻井和采油化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高效、安全、优质钻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学院拥有
岩石可钻性测定仪、岩石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仪、高温高压页岩膨胀性能测定仪、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有线(无线)多通道噪声振动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学院先后承担了钻井泵关键部件的损伤机理及诊断技术研究、单观察序列井场信号分离与识别应用研究、西山窑高研磨地层钻速技术研究、
大港滨海区块下部地层提高机械钻速技术应用、松南气田青2-登娄库组高硬度高研磨地层提速技术研究、柯克亚区块钻井提速技术研究与应用、
彭水-
黄平海相页岩气区块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及企业合作课题20余项。其中西山窑高研磨地层提速技术研究获2011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研究生18人,其中2人进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深造,1人进入
上海大学继续深造。
在非常规难开发油气藏开发方式优选、提高
采收率技术和在
页岩气藏等难开采
油气藏压裂改造理论与技术和
完井技术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积极介入了页岩气及煤层气开发,在井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先后购置了用于非常规岩石分析的关键设备-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
蒸汽驱模拟实验装置、含蜡量测定仪等设备,自建了页岩气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研究设备、
水平井多级压裂变质量流模拟设备等一批实验装备,申请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特低
渗透率岩心驱替相关的一批专利。
根据非常规难开发油气藏的特点初步研究了配套的钻采工艺技术、研发了新型的
综合录井仪等新型工具,基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针对难开发油气藏的地层与流体特点,研究其开发过程中基础性规律、提高
采收率技术和钻采工艺技术。建成了完善的非常规油藏物理实验装置、基础性的信号检测设备、
电子显微镜等。
油气工程安全技术
在灾害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基于
GIS的空间多准则评价方面取得方法突破,在
有限元建模方法、空间多因素多准则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方向突出油气工程中灾害孕育过程多为物理力学过程,而非化学过程的特点,以及致灾因子在空间范围内散步且评价准则不一致的特点,开发相应的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方向拥有配套的专用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等基础设备,以及开发方法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并在分析方法方面具备前期研究基础;有独特的有限元综合建模、GIS空间
多准则决策与风险分析等技术,在这类研究中,获得过国家自然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中波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的资助,相应成果已有足够的前期水平。
在油气放空资源回收技术方面突破明显。在
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中石化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多种油气回收工艺集成优化及油气回收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研究基于吸收和吸附集成工艺、
冷凝法和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等新一代油气回收技术,从而实现油气回收率、设备投资、运行能耗、设备规模等
技术经济综合指标的优化,在降低油气回收成本和集成油气回收工业化应用的突破。从降耗率(回收率)、油气排放标准、
技术经济等方面,建立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2项、中石化科技项目2项,地方相关横向课题5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2011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环保步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关键技术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非常规天然气净化在
江苏省科技厅的资助下,针对吸收法
脱硫工艺能耗高的技术难题,在国内外首次利用膜吸收和
膜蒸馏技术进行脱硫并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开发出高效脱硫液,优选出膜组件,在高效、节能的气体脱硫成套装备
集成创新上取得突破,实现气体脱硫的低成本、高效率。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项目2项、地方相关横向课题8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余篇,
SCI、EI收录5余篇,2011年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关键技术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油气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利用
能源与资源工程(Energy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资源与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一发展是以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为特征,以对能源和资源的低效利用及对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为代价。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系统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学科是研究能源(着重于热能)的合理、高效、清洁地利用和转换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节能新技术、节能新工艺(流程)、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为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淘汰低效、耗能高的产品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热能工程专业主要有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1. 工业热设备工程
主要研究工业热设备的结构、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改善设备结构和优化操作,开发和研制新型高效节能的工业热设备。
2. 工业热过程理论和技术
主要研究工业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建立热过程数学模型,为改进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和开发新工艺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3. 燃料及其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主要研究燃料的性质、燃料的改质、燃料的合理燃烧,开发新型高效、低污染的燃烧装置,合理组织炉内的燃烧过程。
4. 工业热能系统工程
主要研究工业热
设备间、工序间的联系和发展,组织好物流和能流,优化生产过程。从企业整体出发,研究
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并做好余热的利用和回收。
主要研究
固体燃料清洁燃烧与
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的经济运行模式及其燃烧过程超低公害排放等。
实验中心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实验中心成立于2011年,下属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石油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两大机构。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侧重于科学研究;石油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侧重于本科生的实验、实践教学,两个实验室均承担教职员工的科研实验企业培训和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任务。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建设历程
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在我校原油气储运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于2005年10月。我校油气储运学科始创于1986年,是全国继石油大学、
抚顺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及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之后第五个油气储运专业实验室,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创建经历。
油气储运工程学科是以多学科为基础,以石油及天然气储运系统为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从原油和天然气离开井口开始,一直到最后将原油或天然气加工成成品分配至各个最终用户,每一个环节都与油气储存和运输技术有关。由于油气储运系统的国民经济运转的血脉地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校油气储运学科因此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02年该学科已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及江苏省优先发展学科;为支持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2003年国家财政部拨专项基金800万元,学校配套400万元用于储运学科建设;2004年被批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与2005年12月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验收;由于本学科多年来的深厚积累及较强的实力优势和明显特色以及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构设置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下设学科基础实验室、专业功能实验室、油气储运计算中心、
油气储运工程中心和油气储运检测中心。 学科基础实验室有:流体力学实验室、机泵实验室、传热学实验室、热力学实验室、油料学实验室等。 专业功能实验室有:管道输送实验室、水洞实验室、油库实验室、流变学实验室、
多相流实验室、天然气净化实验室、水合物实验室、油气回收实验室、
DCS控制室、储运安全实验室、PIV流场测定实验室。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30多台品牌微型计算机和一台服务器,可以直接连接校园网并可链接访问国际互联网。安装有网络版PHEONICS和PIPEPHASE两大专业计算软件及常用办公及绘图软件,为油气储运学科学生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先进的平台和场所。 油气性能测试中心可以对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产品进行
常规性能检测和
成分检测。主要检测与分析设备有:
旋转流变仪、
界面张力仪、
运动粘度测定器、
馏程测定器、
低温性能测定器、
石油密度计、落球
粘度计、旋转粘度计、
恩氏粘度计、
开口闪点测定器、闭开口闪点测定器、气相色谱仪、微昆仑
定硫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生物显微镜等。
实验装备
油气储运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2400平米,实验设备300多台套,拥有设备总值近68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10台套。建设有“油品储运综合实验平台”、“油气集输与
多相流实验平台”、“
油气回收实验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等四大实验平台及“油气性能测试中心”、“油气储运计算中心”。拥有HAKERS600
流变仪、KRUSSK11界/
表面张力仪、落球
粘度计等一批现代分析测试仪器、PHEONICS网络版流场模拟软件和PIPEPHASE网络版管道输送设计与
仿真软件,可满足油气储运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需要。本学科还拥有“油品储运工程国家乙级设计资质”。
师资队伍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共24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校院级创新团队3支,
高级实验师或高级工程师4人。
石油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
石油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是以油气资源的钻采开发工程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热能工程及新能源利用技术和建筑环境与设备相关技术为研究和教学重点,为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员工和社会企业提供实验教学、实训和科研创新平台服务的机构。
经过多年发展,石油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已建成了包括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实验中心及独具特色的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新能源实验中心和热能工程与节能减排实验中心在内,面向
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实验实训创新教学中心。实验中心涵盖两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
热能与动力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
油气储运工程。可为
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热能工程和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暖通)、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
安全工程、地质、化工、给排水、信息控制、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海洋工程、煤层气及
页岩气开发等10余个专业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
实验室拥有油品储运国家乙级设计资质;压力容器一、二、三类设计资质;环境工程国家乙级设计资质;
压力管道G1、G2类设计资质。可以承担投资2亿元以下的相关大型工程设计项目。
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4000余平方米,拥有
核磁共振设备、气举模拟设备、蒸汽驱模拟设备、混相仪、水平变质量多相流模拟设备、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设备、HAAKE RS600
流变仪、PIV流场测试仪等一批现代分析测试仪器,还购置有
Ansys、PHEONICS网络版流场模拟软件、LNG储运
仿真软件等多个大型计算和仿真软件。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中40%以上有企业一线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熟悉现场,教学、科研能力强。实验专家中4人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次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年教师中有18人次被评为江苏省“
青蓝工程”和“
333工程”培养人选。
学院标识
设计说明:使用圆形地球的形态,SPE字母呈现于画面中,S形态围绕地球,P字中的负形形态为一滴石油。颜色使用的蓝色渐变,即统一又有变化。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代表着能量、智慧、沉静、富有感染力。地球形态寓意石油工程学院的国际化视野,与世界一流专家与院校有着密切交流。
地理信息
地理位置:江苏省
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白云路
常州大学白云校区
邮编:
公交信息:
从
常州站-常州火车站/
常州汽车站,乘坐39路,经19站,到“常州大学白云校区”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