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即
可燃冰,是天然气与
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Combustible ice)、“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或陆域
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
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形成原因
海洋生成
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海洋存量。绝大多数(> 99%)都是甲烷包覆于结构一型的
包合物,而且一般都在
沉淀物的深处才能发现。在此结构下,甲烷中的
碳同位素较轻(δ13C < -60‰),因此指出其是
微生物由CO2的氧化
还原作用而来。这些位于深处矿床的包合物,一般认为应该是从微生物产生的甲烷环境中原处形成,因为这些包合物与四周溶解的甲烷其δ13C值是相似的。
这些矿床坐落于中深度范围的区域内,大约300-500m厚的沉积物中,称作气水化合物稳定带(GasHydrate Stability Zone或 GHSZ),且该处共存着溶于孔隙水的甲烷。在这区域之下,甲烷只会以溶解型态存在,并随着沉积物表层的距离而浓度逐渐递减。而在这之上,甲烷是气态的。在大西洋大陆脊的布雷克海脊,GHSZ在190m的深度开始延伸至450m处,并于该点达到气态的相平衡。
测量结果指出,甲烷在GHSZ的体积占了0-9% ,而在气态区域占了大约12%的体积。
在接近沉积物表层所发现较少见的第二种结构中,某些样本有较高比例的
碳氢化合物长链(<99% 甲烷)包含于结构二型的包合物中。其甲烷的碳同位素较重(δ13C 为 -29 至 -57 ‰),据推断是由沉积物深处的
有机物质,经热分解后形成甲烷而往上迁移而成。此种类型的矿床在墨西哥湾和里海等海域出现。
某些矿床具有介于微生物生成和热生成类型的特性,因此预估会出现两种混合的型态。
气水化合物的甲烷主要由缺氧环境下有机物质的细菌分解。在沉积物最上方几厘米的有机物质会先被
好氧细菌所分解,产生CO2,并从沉积物中释放进水团中。在此区域的好氧细菌活动中,
硫酸盐会被转变成
硫化物。若沉淀率很低(<1厘米/千年)、
有机碳成分很低(<1%),且
含氧量充足时,好氧细菌会耗光所有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但该处的沉淀率和有机碳成分都很高,沉积物中的
孔隙水仅在几厘米深的地方是缺氧态的,而甲烷会经由
厌氧细菌产生。此类甲烷的生成是更为复杂的程序,需要各个种类的细菌活动、一个
还原环境(Eh -350 to -450 mV),且环境pH 值需介于6至8之间。在某些海域(例如墨西哥湾)包合物中的甲烷至少会有部份是由
有机物质的热分解所产生,但大多是从石油分解而成。包合物中的甲烷一般会具有细菌性的
同位素特征,以及很高的 δ13C 值(-40 to -100‰),平均大约是-65‰。在固态包合物地带的下方处,沉积物里的大量甲烷可能以气泡的方式释放出来。
在给定的地点内判定该处是否含有包合物,大多可以透过观测“海底仿拟反射”(BottomSimulatingReflector,或称BSR)分布,以震测反射(seismicreflection)的方式来扫描洋底沉积物与包合物稳定带之间的接口处,因而可观测出一般沉积物和那些蕴藏包合物沉积物之间的密度差异。
海洋生成的甲烷包合物,蕴藏量鲜为人知。自从1960至1970年代,
包合物首次发现可能存在海洋中的那段时期,其预估的蕴藏量就每十年以
数量级的概估速度递减。曾经预估过的蕴藏量(高达3×1018m3)是建构在假设包合物非常稠密地散布在整片深海海床上。然而,随着人类对包合物化学和
沉积学等知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水合物只会在某个狭窄范围内(大陆棚)的深度下形成,以及某些地点的深度范围内才会存在(10-30%部分的 GHSZ 区),而且通常是在低浓度(体积的0.9-1.5%)的地点。最新的估计强制采用直接取样的方式,指出全球含量介于 1×1015和 5×1015 m3之间。这个预估结果,对应出大约500至2500个十亿吨单位的碳 (Gt C),比预估所有
矿物燃料的5000GtC数量还少,但整体上却超过所预估其他天然气来源的约230Gt C。在
北极圈的永冻地带,其储藏量预估可达约400Gt C,但在南极区域并未估出可能的蕴藏量。这些是很大的数字。相较于大气中的总碳数也才大约700个Gt C。
这些近代的估计结果,与当初人们以为包合物为矿物燃料来源时(MacDonald 1990,Kvenvolden 1998)所提出的10,000to11,000 Gt C (2×1016 m3),数量上明显的要少。包合物藏量的缩减,并未使其失去
经济价值,但缩减的整体含量和多数产地明显过低的采集密度,的确指出仅限某些地区的包合物矿床才能提供经济上的实质价值。
大陆生成
在大陆岩石内的甲烷包合物会受限在深度800m以上的砂岩或粉
沙岩岩床中。采样结果指出,这些包合物以热力或
微生物分解气体的混合方式形成,其中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之后才会选择性地被分解。这类的型态存在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
储量比地球上石油的总储量还大几百倍。这些可燃冰都蕴藏在全球各地的450米深的海床上,表面看起来,很像
干冰,实际却能燃烧。在美东南沿海水下2700平方米面积的水化物中,含有足够供应美国70多年的可燃冰。其储量预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如果全部开发利用,可使用100年左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南石油局第五
物探大队在
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开展的大规模
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表明:继
塔里木盆地后,西藏地区很有可能成为中国21世纪第二个
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
分布范围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
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
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
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
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
分布区是
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
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
太平洋海域的
白令海、
鄂霍茨克海、
千岛海沟、冲绳海槽、
日本海、四国海槽、南海海槽、
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
中美洲海槽、
加利福尼亚滨外和
秘鲁海槽等,
印度洋的
阿曼海湾,
南极的
罗斯海和
威德尔海,北极的
巴伦支海和
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
黑海与
里海等。
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
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
海沟中。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的
估计值差别很大。
据潜在气体联合会(PGC,1981)估计,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1.4×1013~3.4×1016m3,包括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
资源总量为7.6×1018m3。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储存在气水合物中的碳至少有1×1013t,约是当前已探明的所有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非渗透性,常常可以作为其下层游离天然气的封盖层。因而,加上气水合物下层的游离气体量这种估计还可能会大些。如果能证明这些预计属实的话,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一种未来丰富的重要能源。
甲烷气水包合物受限于浅层的岩石圈内(即 <2000m深)。发现,在一些
必要条件下,唯独在极地大陆的
沉积岩,其
表面温度低于0°C,或是在水深超过300m ,深层水温大约2°C的
海洋沉积物底下。大陆区域的
蕴藏量已确定位在
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800m深的
砂岩和
泥岩床中。海生型态的矿床似乎分布于整个
大陆棚,且可能出现于沉积物的底下或是沉积物与海水接触的表面。他们甚至可能涵盖更大量的气态甲烷。
全球蕴藏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消耗巨大,很快就会枯竭。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 1/4。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
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
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中国国内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
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据粗略估算,其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并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
青海省祁连山永久冻土带取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
在
本州岛海岸线30英里外,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条蕴藏量惊人的海沟:在海沟里的甲烷呈水晶状,大约有500m厚,总量达40万亿m3。这个储量尽管还不能与
沙特或者
俄罗斯的
石油资源相比,但也足够日本用上一阵了。
2018年10月18日,在天津举行的2018(第二十届)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正式发布。据报告显示,初步预测,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t油当量。
简介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
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
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
研究计划。迄今,人们已在近海海域与
冻土区发现水合物
矿点超过230处,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热点研究区。
历史沿革
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1934年,美国人哈默·施密特(Hammer Schmidt)在被堵塞的
输气管道中发现了可以燃烧的冰块,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甲烷气水合物”。
1946年,
苏联学者斯特里诺夫认为: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压力,自然界必定会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不仅能够形成,而且还能够聚集成为“天然气水合物矿产“。比如,处于极冷的地区或压力足够高的地下,就可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产“。
1968年,苏联
地质学家在一年四季都冷风刺骨的
西伯利亚麦索雅哈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矿产“。
1972年,美国人首次在阿拉斯加冰胶结的
永冻层中采到天然气水合物的样品。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常年冻土,风雪严寒,自然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极冷条件。
1968年,美国“
地球深部取样海洋研究机构联合体(JOIDES)“实施
深海钻探计划(DSDP),其目的是在世界大洋打大量不太深的钻井,采集沉积
岩心,取得洋底地壳上层的资料。执行任务的
挑战者号钻探船上的地球
物理学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
地震勘探,却发现
地震波反射剖面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原本是一层层有序的、向深部速度呈递增的
波列,却出现了与海底平行的波列、浅部高速度叠置在深部低速度层上的波列,出现了海底某一段没有反射的“空白”波列——这些被地球物理学家称为“似海底
反射层”的怪现象,引起了海洋地质学家的怀疑;浅部的高速度层,会不会是被海底低温的冰冻结的地层,会不会是成层状的可燃冰。
1979年,美国挑战者号执行
深海钻探计划第66、67
航次,开赴
中美洲海槽,找到了存在“似海底反射层”这一怪现象的海域,打钻的结果是看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可燃冰。这使科学家们确信,只要有“似海底反射层”这一怪现象存在的海域,就可能存在着可燃冰。
1981-1986年间,DSDP第84、96、112航次在
秘鲁海槽、南
墨西哥滨海带、
危地马拉滨海带等地发现了可燃冰的存在。
1990-1993年间,又在
太平洋西岸、
美国西海岸、日本滨海、日本
南海海沟等地发现了可燃冰的存在。
1992年,
大洋钻探计划(
ODP)第146航次在美国
俄勒冈州西部大陆边缘Cascadia海台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
1995年,ODP第164航次在美国东部海域布莱克海台实施了一系列
深海钻探,取得了大量水合物岩心,证明了天然气水合物具有
商业价值。
1997年,大洋钻探计划考察队利用
潜水艇在美国
南卡罗来纳海上的布莱克海台首次完成了水合物的
直接测量和海底观察。同年,ODP在
加拿大西海岸胡安-德夫卡洋中脊陆坡区实施了深海钻探,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至此,以美国为首的DSDP及其后继的ODP在10个深海地区发现了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聚集:秘鲁
海沟陆坡、中
美洲海沟陆坡(
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东南
大西洋海域、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日本的两个海域、阿拉斯加近海和
墨西哥湾等海域。
1996年和1999年期间,德国和美国科学家通过深潜观察和
抓斗取样,在美国俄勒冈州岸外Cascadia
海台的
海底沉积物中取到嘶嘶冒着气泡的白色水合物块状样品,该水合物块可以被点燃,并发出熊熊的火焰。
1998年,日本通过与加拿大合作,在加拿大西北Mackenzie
三角洲进行了水合物钻探,在890~952米深处获得37米水合物岩心。该钻井深1150米,是
高纬度地区
永冻土带研究
气体水合物的第一口井。
1999年,日本在其
静冈县御前崎近海挖掘出外观看起来像湿润雪团一样的天然气水合物。
1999~2001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人员首次在
南海西沙海槽发现了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震
异常信息(似
海底地震发射波“BSR”)。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调查专项。
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
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
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议
研究开发可燃冰。为开发这种新能源,国际上成立了由
19个国家参与的地层深处海洋地质取样研究联合机构,有50个科技人员驾驶着一艘装备有先进实验设施的轮船从美国
东海岸出发进行海底可燃冰勘探。这艘可燃冰勘探专用轮船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艘能从深海下岩石中取样的轮船,船上装备有能用于研究
沉积层学、古人种学、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等的
实验设备。这艘专用轮船由
得克萨斯州A·M大学主管,英、德、法、日、澳、美科学基金会及欧洲联合科学基金会为其提供
经济援助。
自2002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我国冻土区特别是
青藏高原冻土区开展了地质、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调查,发现我国冻土区具备较好的天然气水合物
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其中
羌塘盆地为Ⅰ级
远景区,
祁连山、漠河盆地和风火山—乌丽地区为Ⅱ级远景区。
1999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大力支持下,
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包括在
珠江口盆地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40个航次,完成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测量45800公里、多波束测量36800公里、浅
地层剖面测量7100公里、
海底地质取样1480个
站位、
海底热流测量222个站位等调查工作。
2005年4月14日,中国在北京举行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中国首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
碳酸盐岩标本仪式。宣布中国首次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
被作为“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存在重要证据的“
冷泉”碳酸盐岩
分布区,其面积约为430
平方公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发现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发现时间为2007年6月,产地为南海神狐海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20.058分,北纬19度55.711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发现时间为2008年11月,产地为青海祁连山,地理坐标为东经99度10.260分,北纬38度5.591分。
2007年实施的天然气水合物取样,首次成功获取了实物样品,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由此,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
研发计划采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2007年5月1日凌晨,中国在
南海北部的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
调查研究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
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初步估算,
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
油当量。
200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工程》施工完成的8个钻井中,有5个钻井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是我国冻土区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也是全球首次在中
低纬度高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通过进一步勘查,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利
目标区。2013年5月~9月,在该区域实施了3个
航段共计102天的
钻探取样工作。
2013年6月~9月,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
控制储量。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4个主要特点。控制储量1000亿立方米~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特大型
常规天然气规模。
日本2013年3月12日宣布成功从
爱知县附近深海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日本希望2018年开发出成熟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采掘试验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属下的石油天然气
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实施。该机构利用地球深处探测船“地球”号,从爱知县
渥美半岛附近约1000米的海底挖入330米,到达可燃冰层后,通过把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降低其压力,使水和甲烷分离,然后提取出甲烷。该机构将继续在该海域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采掘试验,以进一步完善技术。
2013年8月,《祁连山及邻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项目组再次在
青海省天峻县木里镇DK-9
科学钻探试验井中,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单层厚度超过20米。
2014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八届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29日在北京开幕,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将有力推动中国“可燃冰”勘探与开发的进程,引发中国
能源开发利用的“革命”。
2016年6月25日上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通报,继我国在南海发现大面积可燃冰分布后,我国首次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发现规模空前的活动性冷泉“
海马冷泉”,分布面积约618平方公里。它的发现是我国天然气水合例勘查的重大突破。
2017年1月,经10余年技术攻关,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国际上通用的“
被动式保压保温取样”钻探原理不同,新技术首次提出“主动式降温冷冻取样”原理,发明了
钻井泥浆强化制冷方法、水合物孔底
快速冷冻取样方法和高温脉冲
热激发开采技术,主要
技术指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试采成功。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参研参试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
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本次试采
作业区位于
珠海市东南320公里的神狐海域。
2017年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
2017年5月10日下午14时 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产开采出天然气。
至2017年5月18日上午10时,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
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
贺电。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至2017年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
2017年5月27日开始,按照
施工方案整体安排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
储层、井底、
井筒、
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与研究工作。
至2017年6月10日14时52分,总产气量达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7000立方米,获得各项
测试数据264万组。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化性质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
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 300 米 以上的
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
永久冻土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 1000 米 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
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
从
物理性质来看,天然气水合物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解常数和
热传导率均低于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声波
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含气沉积物和饱和水沉积物,
中子孔隙度低于饱和水沉积物,这些差别是
物探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基础。此外,天然气水合物的
毛细管孔隙压力较高。
首先,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
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后,海底的
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
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
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
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
组成结构
天然气
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强大的燃烧力,主要由
水分子和
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
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
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
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
在高压状态下,甲烷气水包合物在18℃的温度下的结构依然可以稳定。一般的甲烷气水化合物组成为1
摩尔的甲烷及每575摩尔的水,然而这个比例取决于多少的甲烷分子“嵌入”水晶格各种不同的包覆结构中。据观测的密度大约在0.9克/立方厘米。一升的甲烷气水包合物固体,平均包含168升的甲烷气体。
甲烷形成一种结构一型
水合物,其每单位
晶胞内有两个
十二面体(20个端点因此有20个水分子)和六个十四面体(24个水分子)的
水龙头结构。其水合值20可由MASNMR来求得。甲烷气水包合物频谱于275
开尔文和31
兆帕斯卡下记录,显示出每个笼形都反映出峰值,且气态的甲烷也有个别的峰值。
开采方法
传统开采
(1) 热激发开采法 热激发开采法是直接对天然气水合物层进行加热,使天然气水合物层的温度超过其
平衡温度,从而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水与天然气的开采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直接向天然气水合物层中注入
热流体加热、火驱法加热、井下
电磁加热以及
微波加热等发展历程。热激发开采法可实现循环注热,且
作用方式较快。加热方式的不断改进,促进了热激发开采法的发展。但这种方法尚未很好地解决热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而且只能进行
局部加热,因此该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2) 减压开采法 减压开采法是一种通过降低压力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开采方法。减压途径主要有两种: ①采用低密度泥浆钻井达到减压目的;②当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存在
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时,通过泵出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的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来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压力。减压开采法不需要连续激发,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开采,尤其适用于存在下浮游离
气层的天然气水合物产的开采,是天然气水合物传统开采方法中最有前景的一种技术。但它对天然气水合物产的性质有特殊的要求,只有当天然气水合物产位于
温压平衡边界附近时,减压开采法才具有
经济可行性。
(3) 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 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通过向天然气水合物层中注入某些化学试剂,如盐水、
甲醇、
乙醇、
乙二醇、
丙三醇等,破坏天然气水合物产的
相平衡条件,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这种方法虽然可降低初期能量输入,但缺陷却很明显,它所需的化学试剂费用昂贵,对天然气水合物层的作用缓慢,而且还会带来一些
环境问题,所以,对这种方法投入的研究相对较少。
新型开采
(1) CO2置换开采法。这种方法首先由日本研究者提出,方法依据的仍然是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压力条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保持稳定需要的
压力比CO2水合物更高。因此在某一特定的压力范围内,天然气水合物会分解,而CO2水合物则易于形成并保持稳定。如果此时向天然气水合物产内注入CO2气体,CO2气体就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出的水生成CO2水合物。这种作用释放出的热量可使天然气水合物的
分解反应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
(2)固体开采法。固体开采法最初是直接采集海底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将天然气水合物拖至浅水区进行
控制性分解。这种方法进而演化为
混合开采法或称矿泥浆开采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在原地分解为气液
混合相,采集混有气、液、固体水合物的混合泥浆,然后将这种混合泥浆导入海面
作业船或
生产平台进行处理,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彻底分解,从而获取天然气。
开采实例
麦索亚哈气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
麦索亚哈
气田发现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一个对天然气水合物产进行了商业性开采的气田。该气田位于前
苏联西西伯利亚西北部,气田区常年
冻土层厚度大于500 m,具有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条件。麦索亚哈气田为常规气田,气田中的天然气透过
盖层发生运移,在有利的
环境条件下,在气田上方形成了天然气水合物层。该气田的天然气水合物产首先是经由减压途径无意中得以开采的。通过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产之下的
常规天然气,致使天然气水合物层压力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后来,为了促使天然气水合物的进一步分解,维持产气量,特意向天然气水合物矿产中注入了
甲醇和
氯化钙等
化学抑制剂。
麦肯齐三角洲地区位于加拿大西北部,地处北极寒冷环境,具有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保存的有利条件。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1~1972 年间,在该区钻探常规勘探井MallikL-38 井时,偶然于
永冻层下800~1100 m 井段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1998 年专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钻探了Mallik 2L-38 井,该井于897~952 m 井段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并采出了天然气水合物
岩心。2002 年,在麦肯齐三角洲地区实施了一项举世关注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研究。该项目由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日本石油
公团、德国
地球科学研究所、
美国地质调查局、
美国能源部、印度燃气供给公司、
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等5 个国家9 个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是该区有史以来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也是世界上首次这样大规模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的国际性合作试采研究。
阿拉斯加北部斜坡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
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普拉德霍湾—库帕勒克河地区,位于阿拉斯加北部斜坡地带。1972年阿科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在普拉德霍湾油田钻探常规
油气井时于664~667m层段采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其后在阿拉斯加北部斜坡区进行了大量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在此基础上,2003年在该区实施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研究项目。该项目由美国Anadarko石油公司、Noble公司、Maurer技术公司以及美国能源部甲烷水合物研究与
开发计划处联合发起,目标是钻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试采井———
热冰1井。这是阿拉斯加北部斜坡区专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试采而钻的第一口探井。
天然气水合物产的开采会改变天然气水合物赖以赋存的温压条件,引起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在天然气水合物产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的加剧、
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
(1)甲烷作为强
温室气体,它对
大气辐射平衡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一方面,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蕴含的甲烷量约是
大气圈中甲烷量的3000倍;另一方面,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进入大气的量即使只有大气甲烷总量的0.5 %,也会明显加速
全球变暖的进程。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甲烷气体进行控制,就必然会加剧
全球温室效应。除温室效应之外,
海洋环境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还会带来更多问题。①进入海水中的甲烷会影响海洋生态。甲烷进入海水中后会发生较快的
微生物氧化作用,影响海水的
化学性质。甲烷气体如果大量排入海水中,其氧化作用会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气,使海洋形成
缺氧环境,从而对
海洋微生物的
生长发育带来危害。②进入海水中的甲烷量如果特别大,则还可能造成海水汽化和海啸,甚至会产生海水动荡和气流负压
卷吸作用,严重危害海面作业甚至海域航空作业。
(2)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水,释放岩层孔隙空间,使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地层的固结性变差,引发地质灾变。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则可能导致海底滑塌事件。研究发现,因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而导致陆坡区稳定性降低是海底滑塌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钻井过程中如果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解,还可能导致钻井变形,加大
海上钻井平台的风险。
(3)如何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产生的水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
2017年7月9日,由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
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正式实施
关井作业。自5月10日
试气点火以来,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
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
世界纪录。
本次试开采
作业区位于
珠海市东南320公里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开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产开采出天然气。截止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2个月,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平均
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
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
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此次试开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
2020年2月17日,第二轮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本轮试采1个月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是第一轮60天产气总量的2.8倍。试采攻克了深海浅
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产气规模大幅提升,为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2020年3月26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汇报视频会上获悉,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任务。
主要危害
“可燃冰”的开发既复杂又相当危险。 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的加剧、
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
因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一旦脱离地下或洋底,便迅速气化。 长期禁锢在洋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大量释放甲烷气, 其猛烈程度可能导致
海床崩塌或者其他灾害,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
美国地质调查所发出这样的警告:“开发可燃冰必须谨慎从事,免酿后患。 ”
天然气水合物在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其温室效应为CO2的20倍,而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总量约为
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若有不慎,让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气逃逸到大气中去,将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而且固结在海底沉积物中的水合物,一旦条件变化使甲烷气从水合物中释出,还会改变沉积物的
物理性质,极大地降低海底沉积物的
工程力学特性,使海底软化,出现大规模的
海底滑坡,毁坏
海底工程设施,如:海底输电或
通讯电缆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
众所周知, 世界上有一些空难、 海难高发海域,被人们誉为“魔鬼海域”,譬如
百慕大三角区。尽管存在异议,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
加拿大、前
苏联科学家联合考察后的结果认为,造成这些海域灾难的凶手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 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便分解、 气化, 并溢出海面到空气中。 大量气泡必然使
海水密度降低,浮力减小,过往船只会因浮力不足忽然沉入海底。 而穿越此海区的飞机, 也因为灼热尾气引燃冒出洋面的天然气而烧毁。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 不会像
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 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
鉴别方法
天然气水合物可以通过底质沉积物取样、
钻探取样和深潜考察等方式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拟海底
反射层(BSR)、速度和
震幅异常结构、
地球化学异常、多
波速测深与海底电视摄像等方式
间接识别。下面介绍一些间接标志。
地震标志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主要地震标志有拟海底反射层(BSR)、
振幅变形(空白反射)、速度倒置、速度-振幅异常结构(VAMP)。大规模的甲烷水合物聚集可以通过高电阻率(>100欧/米)声波速度、低
体积密度等号数进行直接判读。
BSR是地震剖面上的一个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海底、可切过一切层面或断层的反射界面,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下还常
圈闭着大量的游离甲烷气体,从而导致在
地震反射剖面上产生BSR。现已证实,BSR代表的是气体水合物稳定带的基底,其上为固态的水合物层段,声波速率高,其下为
游离气或仅
孔隙水充填的
沉积物,声波速率低,因而在
地震剖面上形成强的
负阻抗反射界面。因此,BSR是由于低渗透率的水合物层与其下大量游离天然气及
饱和水沉积物之间在
声阻抗(或声波传播速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引起的。因为水合物层的底界面主要受所在海域的
地温梯度控制,往往位于海底以下一定的深度,因此BSR基本平行于海底,被称为“拟海底反射层”。BSR除被用来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和编制水合物
分布图外,还被用来判断天然气水合物层的顶底界和产状,计算水合物层深度、厚度和体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合物都存在BSR。在平缓的海底,即使有天然气水合物,也不易识别出BSR。常常出现BSR的位置,在斜坡或地形起伏的海域。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的BSR都对应有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少数情况下,其它因素也可能导致BSR。还应注意的是,尽管绝大部分水合物层都位于BSR之上,但并不是所有的水合物层都位于BSR之上,这已被
深海钻探证明。因此,BSR不能
被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的仅有的标志,应结合其它方法
综合判断。分析和研究地震的
速度结构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前沿。水合物层是
高速层,其下饱气或饱水层是
低速层。在速度曲线上,BSR界面处的速度会出现突然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速度异常结构。此外,分析振幅结构也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相比而言,水合物层是刚性层,其下饱气或饱水层是塑性层,在振幅曲线上,BSR界面处的振幅会出现突然减小,表现出明显的振幅异常结构。这些方法对海底平缓的海域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地球化学标志
浅层沉积物和底层海水的甲烷浓度异常高、浅层沉积物孔隙水Cl-含量(或
矿化度)和δ180异常高、出现富含重氧的
菱铁矿等,均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的
地球化学标志。
海底地形地貌标志
在海洋环境中,水合物富集区烃类气体的渗逸可在海底形成
特殊环境和特殊的微
地形地貌。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貌标志主要有泄
气窗、甲烷
气苗、
泥火山、麻点状地形、碳酸盐壳、化学合成
生物群等。在德国
基尔大学Geomar研究所通过海底观测,在美国
俄勒冈州西部
大陆边缘Cascadia水合物
海台就发现了许多
不连续分布、大小在5cm2左右的水合物泄气窗,泄气窗中甲烷气苗一股一股地渗出,
渗气速度为每分钟5公升。在该渗气流的周围有微生物、蛤和碳酸盐壳。
经济影响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据测算,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
资源量为700亿吨
油当量,约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在人类日益为能源所困的时代,可燃冰的成功试采自然是万众瞩目。此次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试开采,实现了六大
技术体系二十项
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但这仅是万里长征迈出关键性一步,未来要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开采,仍有长路要走。
2017年6月9日,
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记者乘坐直升机从
珠海起飞,在浩瀚的南海上空飞行一个半小时后,稳稳降落在一个屹立于海面的庞然大物上——“
蓝鲸一号”
钻井平台。
这是一座37层楼高的大家伙,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
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的
半潜式钻井平台。近来这里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我国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可燃冰的试开采。
可燃冰,简而言之,即可以燃烧的冰块,学名为“天然气
水合物”,是由
甲烷为主的
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其
热值约相当于石油的1/6,燃烧后只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储量据称可供人类使用千年。
因此,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
试采可燃冰成功,成为全球首个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连续稳定气流的国家后,夸赞和质疑扑面而来。有人说,可燃冰开采没那么容易,环保是否过关得打个问号。还有人认为,开采成功后很快将产业化,
资本市场上沾些边的股票随之一飞冲天。
记者此番前来,就是要一探究竟:我们可以安全环保地开采可燃冰吗?技术上我们能在全球实现领跑吗?产业化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从“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往海中望去,蔚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时不时有硕大的鱼跳跃出来。
可燃冰被誉为“未来的能源”。1立方米的固体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164立方米
标准状况的气态天然气,只相当于1/6立方米的液体或固体天然气,因此热值只相当于石油的约1/6。
但是,可燃冰开采难度之大也是业界公认的。可燃冰靠低温高压封存,如温度升高,
水合物中的甲烷可能溢出;或者如冰块消融、压力回升,一旦控制不当,可能造成
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严光生说,对于这两个难点,试采前就已经充分考虑、反复论证,部署了多个
监测点实时监测,周边气体和
海底地形都没有变化。
据了解,在试采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10余个
航次的环境
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
海洋生物、
海水化学等
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在试采过程中,按照国际
环境管理体系、工艺
安全风险管理等标准,采取了严格的
环境保护措施。
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陆敬安说,试采过程中,通过大气、海水、海底和井下
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对甲烷、二氧化碳等及海底沉降实行了实时监测。与本底数据对比显示,甲烷无异常变化,海底地形
无变化,没有环境污染,未发生地质灾害。同时,我国第一台4500米作业级水下机器人“
海马号”潜入海底,也没有发现海底地形变化和甲烷泄漏。
“蓝鲸一号”钻井平台长117米,宽度也有近百米。甲板很是开阔,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谢文卫告诉记者,这个钻井平台配有双
钻塔,可分别作业,井下环境监测仪,可实时监测数据,试采结束后,将一并取出。
陆敬安表示,试采结束后,还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环境监测,为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在“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外,一个熊熊火炬耀眼地燃烧着。为安全起见,巨大的
水幕把火炬和平台隔开。这个火炬燃烧的,就是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0多米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广州海洋局总工程师
杨胜雄说,这是全球首次实现泥质粉
砂型可燃冰的
安全可控开采。这种类型的可燃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
据介绍,此次试采中我国实现了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第一,
防砂技术3项。包括“地层流体抽取”、未成岩超细
储层防砂和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预防技术。第二,
储层改造技术3项。包括储层快速精细评价、产能
动态评价等技术。第三,钻井和完井技术3项。包括窄密度窗口平衡钻井、井口稳定性增强和井中测试
系统集成技术。第四,勘查技术4项。包括4500米级
无人遥控潜水器探测、保压取样、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等。
不少大国在可燃冰领域开展角逐。其中,美国5月12日宣布,正在
墨西哥湾开展可燃冰开采研究。2013年,日本在南海
海槽开展了海上试采,但因
出砂等技术问题失败。2017年4月份日本在同一海域第二次试采,5月15日再次因出砂问题中止产气。
有关专家表示,可燃冰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国在全球率先试采成功,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的领跑而不是跟随。
可燃冰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两类地区:一是水深300米至3000米的海底;二是陆上
冻土区,尤其是南北极冻土区。有预测显示,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
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邱海峻表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通过重点地区普查,已经圈定11个有利
远景区,19个
成矿区带。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的矿藏。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首次成功试开采,仅是万里长征迈出关键性一步,未来要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开采,仍有长路要走。
邱海峻表示,今后将围绕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的目标,争取
神狐海域试采成果最大化。同时,继续加大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调查力度,开展重点
目标区的详查,提供2个至4个大型资源基地,为推进产业化奠定资源基础。此外,开展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把加强
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他表示,基于中国可燃冰
调查研究和
技术储备的现状,预计我国在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
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
替代能源。
中国海底和陆域蕴藏着丰富的
页岩气和可燃冰资源,完全能够满足中国能源需求,提高
能源自给率,保障
能源安全供应,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是“可燃冰”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德联合科考队的“太阳号”考察船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当今全球最大的
碳酸盐结壳,面积达430
平方公里。它充分证实了海底甲烷水合物曾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据专家预测,南海西沙海槽、台湾西南陆坡、
南沙海槽、
冲绳海槽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资源,可以满足中国今后数百年的需求。2009年夏,在
祁连山南缘,一簇火苗的燃烧,成为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
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专家们估计,中国“可燃冰”的资源储量为803 .44亿吨油当量,接近于我国常规石油资源量,约是中国
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两倍。据
国土资源部专家估计,中国陆域“可燃冰”
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