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
国内生产总值、
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我们通常用
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括四个部分:
居民消费支出、
企业投资、
政府支出和
净出口。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
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
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
消费品价格和
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
相对数,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
零售价格和
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
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
一般商品和劳务的
供给量超过
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
投资机会减少,
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足,
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
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
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
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
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
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投资指标是指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购置
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
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总额分为基础
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各种
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
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
购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某一
时间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和
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
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金融资产总量等。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
财政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
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指标解读
GDP是最受关注的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
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
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
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对外贸易占
中国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
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欧美日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
实体经济出口量的冲击越大。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
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
政策选择。2008年11月
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并于2009年3月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
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
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
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原材料、燃料和
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
价格水平的
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
供应量的变化备受关注。2008年10月起
广义货币(
M2)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3月末已达53.1万亿元,表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连续实施。
利率体现了
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
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
供求关系的变化。在
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
利率上升;
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
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
货币政策工具。7.金融机构
贷款余额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逐月稳步增加,进入2009年后
新增贷款增长较快,第一季度三个月分别新增贷款1.6万亿,1.04万亿、1.92万亿。
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2008年以来各项
存款余额合计数逐月提高,2009年3月已达53.6万亿,其中
储蓄存款余额增至24.7万亿。储蓄存款余额占各项存款余额合计数的比例由2008年5月的43.8%增至2009年1月的47.9%,2009年2月、3月分别下降至47.2%、46%。
储蓄率指
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
百分比,是分析
居民储蓄的另一个角度。我国储蓄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高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资金来源,同时也导致了
内需不足、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加等问题。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是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和福利不到位,以及居民对未来风险和收入
不确定性的担忧。随着2009年3月两会确定的各项社会保障改革措施逐步落实,高储蓄率将逐步回落,但这可能需要较长时期。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汇率变动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
经济因素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内
经济结构合理,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物价稳定,经济实力强,商品在
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出口贸易增长,其
货币汇率坚挺;反之,则货币汇率疲软,面临贬值压力。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
重大影响。
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也会导致资金外流,影响一国
国际收支平衡。
采购经理指数是一套综合性
指标体系,因所选指标具有先导性,成为
经济运行监测的先行指标。
制造业PMI体系包括PMI综合指数和其他
扩散指数,PMI综合指数由
生产、新订单、
产成品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
配送时间等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其他扩散指数包括
采购量、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购进价格、
原材料库存等。PMI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比上月增长,低于50%表示比上月下降,与50%的距离表示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非制造业PMI由
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
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十项扩散指数构成。由于没有
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2008年7月的94.5连续下降至2009年3月的86.0,该指数未见反弹,显示出消费信心不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指数由10个指标构成,包括
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
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
居民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
货币供应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预警指数把经济
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100为理想水平,“红灯”表示
经济过热,“
黄灯”表示经济偏热,“
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
过冷。
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指标-对股市的影响通过对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可以基本了解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大致把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但是它对于
经济周期的转变,特别是转变的转折点却力有未及。因此,为研究分析经济
周期变化的过程,预测其转变的方向与时机,需要运用
景气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是一种经济
周期分析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分析一些主要宏观
经济指标的变动,研究经济周期变化的
客观规律性,预测
经济波动的趋势及其影响,为
企业经营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如前所述,经济波动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它的变化是有一定
规律性的,而且必然会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指标称为
敏感性指标,通常按周期循环的
时间性区分为三类,即领先指标、
一致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
领先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领先,例如某指标走上高峰或跌入低谷比国民经济周期早若干个月,那么就称这些指标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对即将到来的年份里的经济情况可以提供预兆。我国一般采用以下这些指标作为领先指标:
轻工业总产值、一次
能源生产总量、钢产量、
铁矿石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国内工业品纯购进、国内钢材库存、国内水泥库存、新开工项目数、
基建贷款、海关
出口额、经贸部出口
成交额、
狭义货币M1、
工业贷款、工资和对个人
其他支出、农产品采购支出、
现金支出、
商品销售收入等共18项。
同步指标
是指代表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它们并不预示将来的变迁,而是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
我国常采用如下指标作为一致同步指标:
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
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
纯销售、海关
进口额、
货币流通量、
广义货币M2、银行
现金收入等共10项。
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我国主要有:全民固定资产投资、
商业贷款、财政收支、
零售物价总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
物价指数
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则形成通货膨胀;反之,则易发生通货紧缩。 1.GDP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地增长,
社会总需求与
总供给协调增长,则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上升,人们
生活水平改善,股票的内在
含金量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使
股票价格上涨,股市走牛。
过度的通货膨胀(幅度接近或超过10%),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居民收入下降,经济
环境恶化,对
股票市场不利;而通货紧缩时,物价持续走低,需求无法启动,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这时股票市场同样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失业率
的变动与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同步。失业率低,也就是
就业率高,居民生活稳定,消费、投资欲望强,对股市起强有利。过高的失业率不仅影响个人
投资意愿,而且会影响社会整体情绪,引发一系列
社会问题,股市因此震荡走低。
利率
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当利率上升,公司
财务费用上升,公司预期盈利下降,而投资者要求的
必要收益率上涨,
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和债券,股票价格相应下调;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1996年5月~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
贷款利率,从前6次降息消息出台时股市的表现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冲高回落的现象,这有利好见报前大市已经急速冲高的因素,也有国内股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原因,不能简单理解为利率与股价的反向关系不存在。在经过7次降息后,
利率水平下降很大,对刺激企业生产和
居民投资倾向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也为动作规范,业绩稳步增长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扬构成
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外汇行情
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稳中有升,吸引外资流入,
经济形势稳步发展,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起始于
泰铢贬值,外资抽离,股市狂泻,并迅速在周边国家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至全球股市的大幅波动。
现阶段我国股市、汇市仅保持适度有限的开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在
世界经济一体化,独善其身是很难做到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纺织、外贸、开发区建设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股价随之出现滑落,如凯地丝绸、
厦门国贸,赫赫有名的
浦东陆家嘴、
外高桥、
浦东金桥,
主营业务受到极大冲击。
收支平衡
关系对社会供求的总平衡发生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财政收大于支出为
财政盈余,采用结余政策和压缩
财政支出,可以减少
社会总需求,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股市应呈现下跌的趋势;财政收不抵支出为
财政赤字,具有扩张
社会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股市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强势。
中国指标
指标预测
1、2010年经济增速与2009年基本持平。
对于2010年的我国经济,一方面,在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负面环境下,尽管我国的刺激性财政
货币政策还将继续,但力度会有所减弱,政策有所减弱,
企业收益下滑带来的居民
消费力增速下降也将逐渐显现,2009年
内需强劲增长的势头将有所降低。与内需相反,2010年
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由负转正,会部分弥补内需减弱的影响,但其拉动作用不会太大。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维持2009年的水平,在8.5%~9.0%左右。
2010年,随着
物价水平的逐渐复苏,企业
经营效益继续改善,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全球
经济复苏力度不大,企业的
谨慎性预期加重,
扩大再生产投资难以全面启动,预计2010年工业
企业增加值增速在11%左右。
由于2009年
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较多,投资增长惯性较强,2010年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在4万亿的
投资计划中,
中央财政负担1.18万亿,其中2008年四季度下达1040亿元,2009年为4875亿元,2010年为5915亿元,2010年一年的比重就占49.87%。尽管
政府投资增量仍然较大,但由于新增垡规模不会出现2009年的调整增长,以及政府对投资取向和结构的调节,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31.5%之间。
得益于2009年出台的
家电下乡、家电和
汽车以旧换新等扩大
消费政策,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一直在过热的“红灯区”内运行,三季度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平稳提高,但由于
物价水平逐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在2009年7月份达到18.2%的高值后开始缓慢下滑,至11月份,实际增速已下降至15.8%。
随着城乡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能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未来一段时间,
居民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增长。但是随着政府刺激政策效应逐渐递减,2009年消费
房市、
车市都将有所降温,物价水平由负转正也会降低居民实际
购买能力。因此,预读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
增速比2009年略高,在16%17%之间,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长为14%15%,比2009年下降1到2个百分点。
5、对外贸易小幅改善。
2009年9月份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大幅好转的趋势,2009年11月份,出口总额累计下降18.7%,11月份下降1.1%,降幅比10月缩小12.5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前11个月累计下降16%,11月份
同比增长26.6%。尽管外贸出口同比增速提高很大程度上由于基数较低,但进入9月份以来,我国的月度出口总额连续超过1100亿美元,11月份
进出口总额首次出现2009年的正增长,表明外贸形势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将会带动我国出口的增长,但是
发达国家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政策盛行,仍将会给我国外贸带来较大的
负面影响。因此,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会出现正增长,但
增长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出口将增长10%11%左右,进口增长14%~15%,
6、特价水平将继续小幅回升。
CPI在2009年6月份下跌到此轮周期的谷底后,呈现平稳回升态势,11月份已实现同比正增长(0.6%)。与CPI相比,
PPI下降的幅度深,回调的时间晚,2009年7月PPI下降8.2%,8月份开始降幅逐月收窄。111月,CPI和PPI分别下降0.9%和6.0%。2010年,
物价水平将继续保持小幅回升的态势,预计CPI增速在2%~2.5%之间,PPI的增速在4%~5%之间。
上半年指标
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二季度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较一季度的11.9%明显放慢。此次,国家统计局仍未公布
环比数据。
6月及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符合此前
先行指标所示方向及市场预期。与
财新传媒7月上旬进行的经济学家调查相比,6月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趋缓,均超出多数人士预计。
指标调控
宏观经济指标作为
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2010年7月16日,温家宝总理提出,2010年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核心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
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保持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总的来说,我们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
结构调整和
节能减排,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体制,进一步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