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
经济学领域术语
储蓄率是一个经济学领域术语。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额所占的百分比
术语介绍
储蓄是广义概念,包括狭义的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外汇储备。尚无充分可信的学术研究说明储蓄率高低与特定因素,如以人均GDP衡量的富裕程度、汇率、金融媒介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民族传统人口结构社会保障的优劣等相关。汇率与储蓄率在统计上存在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且统计检验不显著,似乎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调整储蓄率。分析决定储蓄率的主要因素是各国政策选择时无法回避的,只有弄清导致高储蓄率的因素及权重,才能找到有效的调整工具。
中国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结构已严重失衡。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持高原因
主要原因
导致储蓄率持续居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人口负担轻,因此经济剩余比例大;
其二,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导致居民具有高储蓄倾向
其三,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诱导居民通过储蓄来实现自我保险
基本原因
1、被动储蓄,百姓要攒钱买房子,供孩子上学,养老医疗.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国家在这方面的保障还很不够.
虽然人民收入在增长,但是都在攒钱.内需严重不足。
2、国家政策有保持高储蓄率的倾向。
3、高税率的影响。
4、缺乏有效供给.人民需要的东西造的少了,不需要的东西造出来没人要。
5、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工具种类少。
6、很多企业缺乏诚信,银行不敢贷款给他们,以至于制定了相当严格的管制措施,中小企业想贷款却得不到.银行资产负债严重失调,资金供需状况严重畸形化。
持高影响
1、影响GDP增长速度.虽然看上去增长的不慢,但是也决不算快.要知道光是低汇率引起的贸易顺差就贡献了很大的GDP增长率.为了这个,我们可是牺牲了不小的消费效用。
2、不利于充分就业.大量产能被闲置.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现象严重。
3、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少数行业成了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而众多的民营企业由于产品没人买而步履蹒跚。
但是,这也并不表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越低就越好。储蓄率过低可能会导致消费过度的膨胀,这种消费也是不可持续的,它会产生一些虚假的繁荣。尤其是像美国,储蓄率很低,但是消费却很高,超过自身借贷能力,资金又没有相应来源,就会形成一些信贷的膨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就和这个有一定关系,所以储蓄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好的。
调整措施
第一,降低并消除能源及其他资源、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提高环保收费;
第二,通过加大政府在社保、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支出,扩大国企分红比例,加大对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将部分国企股份注入社保基金
第三,发展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更好地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第四,对税收和公共财政体系进行改革,将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从投资和土地出让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4 23:32
目录
概述
术语介绍
中国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