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
泰州如皋县(今江苏省
如皋市)人。
北宋学者、
理学先驱、
思想家和
教育家。
人物生平
993年(淳化四年),胡瑗生于
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今属
江苏省
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后迁居
如城严家湾。祖籍今
陕西省
子长县安定堡(一说
甘肃省
镇原县,西汉时属
安定郡)。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
胡遵为
曹魏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
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祖父胡修已任
泰州司寇参军时举家随迁,但自其父胡讷任宁海军
节度推官后(在当时属于下等官吏),因俸禄较少,竟步入“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
胡瑗自幼聪颖好学,7岁善属文,13岁通
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且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20岁游学于山东泰山,与
孙复、
石介等人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此间心志远大,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他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在此期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席”,刻苦钻研学问。
1024年(
天圣二年)南归,然而却7次应考不中。40岁时放弃科举意念,1032年春返回
泰州城,在华佗庙旁经武祠(即后来
江苏省泰州中学所在地)办起了一所书院(私塾),并以祖籍安定立名,称
安定书院。
1034年(
景祐元年),胡瑗开始到苏州一带设学讲授
儒家经术。时值原朝廷中向来重视文教的
范仲淹因反对废后被贬该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园开办郡学后,聘他为首任教席,并送自己的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到任后,他即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校规。由于范公子能带头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门的学生无一胆敢肆意践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学很快就成为了全城各地学府的楷模。
1036年(景佑三年),经范仲淹的引荐,胡瑗以布衣身份,与知杭州的音乐家
阮逸同赴开封接受正急于
雅乐改进的
宋仁宗召见,并奉命参定声律,制作
钟磬。其间,他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赞赏,事成后即被破例提拔为
校书郎官。
1040年(
康定元年)8月,随镇守
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陕西,被举荐为
丹州(今
宜川县)
军事推官。此间撰《武学规矩》一书,提倡国家大兴武学,以抵御外部侵略。
1041年(庆历元年),胡瑗调密州(今山东
诸城)任
观察推官时,因父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奔丧。翌年复出,改任保宁(今
浙江金华)节度推官。不久应
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
滕宗谅之邀,到当地的
州学任主讲教授,以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其间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学”。
1044年(庆历四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取胡瑗教学法撰为《学政条约》颁行全国,并效法湖州的办学经验兴办了一所中央太学。
1050年(
皇祐二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乐,仍诏胡瑗与阮逸进京主持,并在司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时间完成。此间两人还合作撰就了《
皇祐新乐图记》3卷。
1052年(皇祐四年)胡瑗升
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晋光禄寺丞。被征为
太子中舍,后以
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间因学识渊博且教学得法,备受学生的欢迎并敬重,当时朝中半数官员出自门下。
1056年(嘉祐元年),胡瑗晋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阁
侍讲,成为了当朝太子的导师。同时兼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此时虽身为命官,却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常与学生切磋交流。当时的受教者包括多位皇室、众多知名学者及礼部中的近半官员,故深得学生与朝中上下的敬重,视他为一代宗师,被神宗称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旧苦读勤教,并参议朝政,终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
1058年(嘉祐三年)经仁宗皇帝钦准,领
太常博士衔赴杭州长子
胡志康任所疗养。临行前京城轰动,相送者“百里不绝”。
1059年(嘉祐四年)六月,胡瑗卒于杭州。谥“文昭”,长子胡志康将胡瑗葬于葬于浙江
乌程(湖州原
菰城附近,何山之原),幼子胡志正携带衣冠归葬于泰州如皋安定乡。
主要影响
教育成就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创精神,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注重教育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
二是如何办好教育?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浇薄,当时的
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士,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士”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力纠时弊
在
宋仁宗明道、
宝元时期,为了纠正取士不以“体用为本”,只讲究诗词歌赋、学校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胡瑗在答
宋神宗问时说:“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很清楚,“体”是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用”是指掌握运用这个基本道德标准去治理国家。也就是说,教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而是培养出既精通儒学经典,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才。
胡瑗为贯彻“
明体达用”思想,作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成功,开创了
宋代理学先河。同时他又将“明体达用”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改革之中,成为他从事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改革教育
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
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长于经义之学的
孙觉、
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
范纯仁(
范仲淹之子)、
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
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
苗授、
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
刘彝等人。
普及教育
面对宋初“轻教育”学风不正的状况,胡瑗还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师儒”和“兴校”的重要性。他说:“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
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而宾兴之。纠其有言异者诛,行异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
当时宋代
官学有两种:一是
中央官学,二是
地方官学(即州县二学)。
庆历四年(1044年),在第一次兴学运动之前,中央官学生员很少,绝大多数为官宦子弟;地方官学,只有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宋真宗准允曲阜先圣庙立学,并赐额“
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办学之始,余则寥若晨星。于是胡瑗大声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不仅是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强烈呼吁,也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忠告。胡瑗主张“广设
庠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它不仅可以使人才“继踵而出”,更为重要的可以“正以民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之目的。故庆历四年四月,宋仁宗采纳范仲淹的建议,开天章阁,与大臣们讨论扶 振兴的良策,慨然下诏全国,要各州、县都要兴办学校。这与胡瑗倡导的“以仁义礼乐为学”、“致天下之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言传身教
胡瑗在苏、湖执教的二十年间,亲手制订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
子书,复读300遍。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言传身教,并规定师生之间的礼节,自己常常“以身先之”,盛夏之季,他也整天公服端坐堂上,决不稍懈。有一次,学生
徐积初次见胡瑗,头稍稍有些偏了,他就直呼“头容直”。这使徐积从中受到教育,时刻警示自己不仅要仪态端庄,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心也要正直。
同时,他又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如学生安涛患了痼疾,他慈父般地给予关照,学生非常感动,说先生之爱如同冬天的太阳。在规章明、要求严的情况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据统计,他的学生有1700多名。胡氏这种独特的学风与校风,先施行于苏、湖,后旅行于太学,并使此规章制度经皇上批准,在全国推广,可见其影响之大,效果之好。他的这套教学规章,与后来
朱熹所订的《白鹿洞学规》前后辉映,同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提高素质
胡瑗十分强调学生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他经常教导学生在吃饱饭以后,不要立即伏案读书,这样做将有害于身体健康。他要求学生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平时要学会“射箭”“
投壶”和其他各项游乐活动。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前提下,他也注重音乐教育,注意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如在各种考试之后,他常与学生们会于“肯善堂”歌诗奏乐,至夜始散。在平时,诸斋亦常有弦歌声达于户外,致使路人也驻足倾听。胡瑗提倡体、美、音乐教育,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不能不算是一大开拓创新。
社会实践
胡瑗在教学中除重视书本教育外,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外野外、到各地游历名山大川,并把此项活动列入教程之中,做到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他认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有益于学者矣。”故他曾亲率诸弟子自湖州游关中,上至陕西潼关关门,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千里,形势雄张。他慨然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由此证明胡瑗反对闭户读书,主张接触实践,了解社会,浏览名山大川,以开拓胸襟视野,让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真培养出“明体达用”的致治之才。同时也一语道破了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真谛。
实行“寄宿制”
宋代起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主要因为太学右侧是御书阁,消防工作特别重要,每到夜半时分,宿舍里的灯烛要全部熄灭,实行“火禁”。
嘉祐元年(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他们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
此后太学就实行“寄宿制”。每晚由师生轮流值班,督促火烛小心。同时规定学生每月放假四次,其余时间皆留校住宿。每日起身、就寝以鸣鼓为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假,平时也不准随意会客和离校。这种寄宿生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延伸到州、县之学,在今日的学校中还直沿袭使用,且日臻完备。
综观胡瑗教育生涯,他的确留下了丰富且可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经验,并作出了巨大贡献。
杰出思想
倡导天人合一
胡瑗不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独特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皆源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根源于《
周易》一书。
易学为讲天人之道、讲万物变易法则的学问。胡瑗的《周易口义》是他的学生倪天隐根据先生口述整理而顾。其特点是大胆疑经,自立新解。据统计,胡瑗仅在《周易口义》一书中,疑经的地方就有10多处;在《
洪范口义》中,也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注解。据《
宋元学案》记载,胡瑗“日升堂讲《易》,音韵高朗,旨意明白,众皆大服”。
丁宝书在《
安定言行录》中引用胡瑗学生
王得臣的话说:胡瑗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日讲《易》,予执经在诸生列,先生每引当世之事明之。”毫无疑问,胡瑗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一位开源发蒙、鼓动风气的人物,也是宋代义理易学的创立者。
清人
全祖望亦在《
宋元学案》中追根溯源地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坚持安民之道的
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贤用贤,二在养民教民。他以为,君王再能干贤明,若无贤臣辅佐,则“倡而无知,令而无从”,虽有仁义爱民的欲望,亦无法施行仁政于天下。因此,胡瑗说,“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可独治,故必群贤并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无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之“民”,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导在州县办官员学,则是从教育培养地方基层民众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素质。尤其胡瑗在《周易口义》中“论民本”时说:“不以一己为忧乐,所忧者天下,所乐者天下。”这与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实是一致的。
主张知行合一
胡瑗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讲授“
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时,因其中所记载的礼仪器物久已失传,无形象教学之具供学生观摩,就自制挂图,悬于讲堂之上,让学生直观,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另外,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远近地区去游历考察,观名山大川,开阔学生视野,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后世影响
胡瑗在生前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集教学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开创了
宋代理学先河。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诏,尊胡瑗为“先儒胡子”,“
从祀孔庙”,至今山东
曲阜孔庙内,“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与
韩愈、
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与
孙复、
石介在历史上还有“
宋初三先生”“
理学三先生”之称。现代编的《
辞海》所载“理学”条目,虽承认胡瑗、孙复、石介有“
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学生”之称,但又说:“其实理学的创始人为
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朱熹始集其成。”而把胡瑗、孙复、石介完全置于理学之外。但1933年编写的《江苏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苏乡土志》,都记载:“胡瑗,理学先驱,为二程所宗,
朱熹总其成。”这应该是最符合历史的定位。
胡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也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无怪乎他的名字和“苏湖教法”为人们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者均涉足此领域。
历史评价
宋神宗《御题胡安定先生》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法严而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辟居太学,动四方欣慕不远千里而翕从。召入天章,辅先帝日侍启沃万言而纳忠。经义治事,从适士用。议礼定乐,以迪联躬。敦尚本实,还隆古之淳风。倡明正道,开来学之颛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范仲淹称胡瑗是“孔孟衣钵,苏湖领袖。道学正传,体用善诱。雅饬化风,泽流于后。
司马光称胡瑗:经义名家,旁通乐律。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束以条格,率以躬行。百世一时,尚怀典型。
宋代的许多名贤如
欧阳修、
蔡襄、
米芾、熹、
文天祥等,或为之作像赞,或为之写墓志、墓表,称颂他为“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
文学大家
苏东坡更曾写下过赞颂他的诗句“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
王安石《书赠胡翼之》:孔孟去世远矣,信其圣且贤者,质诸书焉耳。翼之先生与予并时,非若之远也,闻荐绅先生所称述,又详于书,不待见而后知其人也。叹慕之不足,故作是诗。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睨蔡与崔。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蒿莱。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高冠大带满门下,奋如百蛰乘春雷。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跖今骞回。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枝倾颓。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构架桷与榱。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明代学士
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
清人全望祖撰的《
宋元学案》称: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指
孙复、
石介)为之先河,程(
程颐)、朱(朱熹)二先生皆以为然。
主要作品
胡瑗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大部散佚,传世很少,且多为门人记录整理而成。
明代
程敏政在其《考正祀典疏》中,曾称当时学者“大约以为(胡瑗)少著述,而不得比於濓洛”。然则根据《
宋史·艺文志》以及其他目录书籍的记载,胡瑗著述多达十三种,当不在少数。这十三种著述分别是:《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
尚书全解》《景佑乐府奏议》《皇祐乐府奏议》《春秋口义》《春秋要义》《胡先生中庸义》《吉凶书仪》《武学规矩》《论语说》《资圣集》。现存世的经学著作有《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3卷,
音乐著作有《
皇佑新乐图记》3卷(与
阮逸合撰),余已散佚。
人际关系
父:胡讷
后世纪念
宋代思想家
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
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
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创办了“安定讲堂”,并在“安定讲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纪念胡瑗,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称“胡公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现存祠三间,列为
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场
安定广场坐落于原
如皋体育场所在地,建于2003年,因纪念胡瑗而得名。
学校
江苏省
如皋市安定小学,创建于公元1747年,得名于胡瑗,学校前身为“安定讲堂”“
安定书院”。
读书节
自2014年起,泰州市以“胡瑗读书节”为抓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9年4月22日,泰州市举行2019年“胡瑗读书节”启动仪式暨经典红色名篇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