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是教育部“
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立于2005年4月。它实行“联合、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通过协议招聘制、课题制和准入与退出等机制建立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旨在现有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群的基础上,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等为一体,形成一个以国际先进材料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且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公共平台和创新基地。平台由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任主任。
实验室概况
综述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是教育部“
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立于2005年4月。它实行“联合、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通过协议招聘制、课题制和准入与退出等机制建立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旨在现有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重点学科群的基础上,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等为一体,形成一个以国际先进材料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且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公共平台和创新基地。平台由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任主任。
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先进材料发展的前沿,以量子调控和分子设计为主线,在材料的设计合成、实验制备、性能评估及其新型器件的构筑与制备、操作过程的理论与模拟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准备等不同层面,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医学和环境等多学科的高度交叉融合,将复旦大学物质科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力量进行有机重组与整合,形成微纳电子材料、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功能分子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并设有新能源研究院、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复旦大学工业催化和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以及
平板显示器材料研究中心,实现了一级学科之间大跨度的整合。
硬件设施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位于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一期工程23000平方米于2007年开始投入使用。它构筑了性能先进、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共享技术平台。装备了比较齐全的大型仪器,如
核磁共振仪、高分辨透射和
扫描电子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单晶衍射仪、
飞行时间质谱仪、瞬态/稳态
荧光光谱仪、红外和
拉曼光谱仪、喷墨打印薄膜制备系统、超高角度分辨
光电子能谱仪系统等,为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科研队伍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现有研究和技术人员60余人,汇集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等,形成了多支富有朝气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并组建了一支由高层次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平台服务队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青年
两院院士
黄春辉
黄春辉,无机化学家。1933年5月出生于河北,祖籍江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黄春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
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著有《
稀土配位化学》(1997)《
光电功能超薄膜》(2001)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2005)。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 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五本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被《Chem. Rev.》等著名杂志他引1600余次。曾获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进步奖。黄春辉教授已培养出20余位理学博士和6位博士后,其中两位获全国优秀百篇文(1999,2003),三次获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江明
江明,1938年8月生,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此后历任化学系助教、讲师,材料系讲师、副教授、教授,高分子科学系教授,1979~1981年英国Liverpool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担任《Macromolecules》,《Polymer Journal》国际顾问编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高分子学报》、《
功能高分子学报》、《应用化学》编委;曾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聚合物分子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有《高分子合金的物理化学》、《
高分子科学的近代论题》(编著)及《
大分子自组装》(合著)等书籍。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提出“高分子相容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
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提出和证实了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在大分子组装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聚合物胶束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核-壳间由非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胶束和空心纳米球,形成了胶束化的“非嵌段共聚物路线”,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和采用。应邀在国际知名和权威性的化学及高分子期刊上就迄今从事的四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撰写了评述。
2003年因在“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研究中的成就作为第二得奖人与
香港中文大学吴奇院士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此前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1996)和二等奖(1989)及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7)。 发表论文220余篇。先后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硕士40余名。
沈学础
沈学础,1938年4月生,江苏溧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长期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1年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工作。
主要从事固体光谱理论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提出并首先实现光调制共振激发谱、高压下调制吸收光谱、带间跃迁增强与诱发回旋共振,使一些弱固体光谱现象观测研究成为可能。发现半导体晶体中新一类局域化振动模,发展了固体中杂质振动的理论;发现
半磁半导体中d电子和p电子态间杂化,首先测定塞曼杂化态波函数的混和与重组,将固体中微观杂化混和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推进到新高度;最先观测到和测定了GaAs调制掺杂多层结构的量子化能级,实验揭示了这种结构确可形成超晶格和量子阱;将硅光热电离光谱灵敏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成为超纯材料浅杂质研究检测的首选方法之一,发现硅中两个新施主中心和多条与杂质高激发态相关的新谱线。他关于InGaAs/GaAs中两类超晶格电子态共存、nipi结构光生载流子的长寿命、磁场下杂质电子—光学声子强耦合互作用等发现和研究结果,也有重要意义。因以上成果两次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两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其它多项成果奖励,并于1988年获“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发表论文200多篇,并被国外同行广为引用,包括被编写入国外20多种专著、手册、教科书。著有《
半导体光学性质》一书,并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两本,编辑会议文集三册。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此外,沈学础还在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取得成果,两次获国家“金牛奖”。
王迅
王迅,1934年4月生,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1960年1月复旦大学物理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8月任复旦大学教授;1985年被批准为凝聚态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微电子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在国际学术界曾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93-1999年),国际学术刊物顾问编委。国内学术兼职有:曾任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1996-1999年),
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1996-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超晶格与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和
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半导体学报》副主编,《物理》、 《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发光学报》等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在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研究,多孔硅发光特性和机理研究,硅基低维量子体系的材料制备、物理特性和新型器件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创新成果。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的有170余篇。论文被国际刊物他引1200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1次,曾十余次担任过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国际硅分子束外延会议、国际表面结构会议、国际固体薄膜与表面会议等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组组织委员会委员或分组会主席。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与三等奖3项,1996年
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7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
叶企孙物理奖,1998年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杨玉良
杨玉良,男,汉族,1952年11月生,浙江省海盐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2014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74年9月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 1982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
曾任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兼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5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现兼任上海新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高分子材料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化学化工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和上海市政府高级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2006年10月起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聚合反应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十余项。获两项国际专利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一部。担任《化学学报》等五份学术杂志的编委。研究项目“不等活性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获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 Carlo方法》一书 ,获1995年度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同时获199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项目“含液晶体系的静态和动态行为及PDLC材料”获得1998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已培养出30余位理学博士和硕士,其中三位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
赵东元
赵东元,1963年6月生, 河北卢龙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
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
沈阳化工学院精化系讲师、副教授。1992—1993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1993-1994年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1996 年
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6-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博士后,1998年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曾获得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Feiberg 博士后奖和美国化学会 1998年度最佳博士后奖;2008年荣获IMMA终身荣誉奖 ;2007年获复旦大学校长奖;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协第八届“
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 年获得上海市首届“科技英才”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李熏”讲座奖;2002 年被Adv. Mater.杂志评为15年中48位顶级作者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基金。现任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理事和国际沸石协会(IZA)理事,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了2006年5th IMMS系列国际会议。任
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兼职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无机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中心、厦门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学术委员会委员。
合成了多种大孔径
介孔分子筛新材料,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 Science、Nature 四篇,Nature Materials一篇)。获得美国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26项。赵东元教授指导的博士有三位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两位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
科研成果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以来,在“985工程”二期整体建设各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平台一直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瞄准“十一五”规划和
高新技术产业需求,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包括主持“973”项目3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3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4项、教育部“111”引智计划重大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2项。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延续)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2项。平台成立以来,获得多项各类科研和人才奖励,其中包括国际青年科学家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精英奖和提名奖各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1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2名、入选上海市优秀科学带头人2名。迄今为止,平台的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680余篇,其中包括在NaturalMaterials,NaturePhysics,J.Am.Chem.Soc.,Phys.Rew.Lett.,Adv.Mater.,Angew.Chem.Int.Ed.,Acc.Chem.Res.等国际和专业顶级杂志上发表的40余篇;申请专利和公开各类发明专利百余项。
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注重人才和研究生培养力度,依托相关院系面向全国招生。在相关院系的密切配合下,平台将发挥机制创新和学科交叉等优势,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高地。现有在校研究生120余人,已向国家输送毕业研究生80余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和提名奖2篇,并成立了交叉学科的
博士后流动站。平台不断加强对外交流,迄今接待国际著名学术单位来访30余次,邀请了
美国材料学会(MRS)主席,著名材料学家Alan J. Hurd教授在内的著名学者学术交流20余次,成功地组织了第五届国际介观结构材料研讨会(IMMS2006)在内的重要国际会议6次。
专利技术
授权专利
申请专利
主要获奖
2009年度赵东元院士荣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武利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集体获得了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公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徐华龙教授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贺鹤勇教授获上海领军人才;夏永姚教授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A类)、国家基础青年科学基金;汪联辉教授等获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汪长春教授获育才奖;陈新教授获“上海优秀高校青年教师”;车仁超研究员获2009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2008年度赵东元院士获得TWAS化学奖和IMMA
终身成就奖(国际);武利民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赵东元院士指导的博士生孟岩同学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武利民教授并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
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省部级)。
党政领导
组织架构
行政人员
研究生工作组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