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籍贯江苏
无锡,1934年4月出生于
上海,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4年4月23日(民国二十三年),出生于
上海,籍贯江苏
无锡。
1945年——1952年,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1960年1月,从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
1962年,任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63年,任复旦大学讲师,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固体能谱”的研究和顺磁共振与红外低温强磁场实验室建设。
1966年——1976年,从事半导体微电子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任微电子教研室副主任。
1978年起,从事表面物理研究,历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8年5月,任复旦大学副教授。
1980年3月——11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澳基分校访问教授。
1984年8月,任复旦大学教授。
1985年,任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
1990年——1997年,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3年,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
1996年5月,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1998年起,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9年,入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数学物理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迅长期从事
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在半导体表面结构和电子态研究,多孔硅的发光特性和机理研究,硅基低维量子体系的材料制备、物理特性研究和新型器件研制等方面,作出多项创新成果。
据2020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网站显示,王迅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的有170余篇,论文被国际刊物他引1200余次。
据2020年5月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显示,王迅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与三等奖3项,1996年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据2020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网站显示,王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1次,曾十余次担任过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国际硅分子束外延会议、国际表面结构会议、国际固体薄膜与表面会议等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组组织委员会委员或分组会主席。
人才培养
据2020年5月复旦大学物理系官网显示,王迅培养了30名博士、20名硕士。
王迅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上,对教科书删繁就简,提升教学效果。时常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结合时政社会事件,借题发挥,在与学生交流他的看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还组织培训系里有条件的教师用英语给研究生教授专业课程,组织教师编写英文版教材。
王迅主讲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晶体管原理》《MOS集成电路》《表面物理》等多门课程,期间也给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当“代课老师”,教授《大学物理》等多门基础课程,每个学期为不同系科的本科生教授20到30节课。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王迅对名利的态度淡泊,复旦的学生告诉解放日报记者尤莼洁:一次王迅做讲座,走上讲台的第一件事,是擦掉了黑板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几个字;第二件事,是擦掉了“复旦大学物理系首席科学家”中的“首席”两个字。
王迅在15岁时就做手术切除了一个肾,这在当时是一场大病。
人物评价
王迅在采访中妙语如珠,但他格外强调逻辑的严密与完善,在这个“脱口秀”盛行的快餐年代,他不会说正确的废话,也不愿在缺乏深入思考的前提下信口开河。他对职称和头衔很清醒:“我就是王老师”,这并不只是他面对媒体的自许。(《
解放日报》记者尤莼洁评)
王迅是中国硅锗超晶格和量子点研究的首创者之一,在材料、物理和器件三方面都作出了成果:他领导的研究组所生长的硅锗超晶格材料质量达到很高水平。(
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