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
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
上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和肺部器官,合称为
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气管树是随着动物的进化逐渐复杂化的。
解释
1、所谓上呼吸道,是指从鼻子通到咽喉的空气的通道.空气在通过这条通道时如果受阻或发生摩擦,就会引起
打呼噜.平时经常打呼噜的人,一般不是天生的上呼吸道狭窄,就是舌头过长,或者是因鼻子有病,常堵着鼻涕和分泌物。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其特征是由骨或软骨为支架围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压力而塌陷是保证气体畅通的一种适应性结构。
3、医学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4、
咯血概念。临床上习惯于以喉为界,其上包括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
肺泡称为
下呼吸道,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5、呼吸生理。
呼吸系统解剖气道以
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可将气道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下呼吸道包括从气管直到终末
细支气管的整个
支气管树。
6、自
鼻腔至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包括咽部,管道,位于食管的前面.气管壁粘膜上有纤毛上呼吸道向下则与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支气不停地向上方摆动,有助于清除痰液和被吸入管分支相连,即
下呼吸道。
7、通气管道简称呼吸道。粗糙分类由
鼻腔、口腔,经咽到喉算作上部呼吸道,喉以下称为下呼吸道。“上感”(感冒类疾病).全名应称做
上呼吸道感染。
结构
整个呼吸道
内表面都分布有
分泌液和纤毛(鼻孔、咽后壁和声带粘膜除外),它能温暖(或冷却)、湿润和净化吸入的空气,对于
呼吸器官和人体有着保护作用。
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在呼吸道粘膜的
上皮细胞间隙中有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粘膜下层中有
粘液腺分泌粘液和浆液。呼吸道粘膜的每个上皮细胞约有200条纤毛,经常进行规则而协同的摆动,向咽部方向摆动时坚挺有力而快速,向相反方向摆动时弯曲柔软而缓慢,这样,纤毛顶部的
粘膜层连同粘着的异物颗粒,都朝着咽部推移,然后经口吐出,或被咽下。呼吸道粘膜下层有丰富的传入神经末梢,能感受机械的或化学的刺激,引起
喷嚏和
咳嗽等反射,以高速度的气流把呼吸道的异物排出口、鼻之外。
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其口径和内壁的
几何形状是各不相同的,
下呼吸道的管壁内横亘有
平滑肌纤维,这些
肌纤维的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下呼吸道的口径(尤其是缺乏软骨的膜性
细支气管),因此,关系到呼吸的气流阻力。
功能
前言
呼吸道(气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下呼吸道)。随着呼吸道的不断分支,其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气道数目增多,口径减小,总横断面积增大,管壁变薄,这些变化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调节气道阻力
通过调节
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 和
呼吸功(详见肺通气原理)。
保护功能
环境气温、湿度均不恒定,而且可含尘粒和
有害气体,这些都将危害机体健康。
但是,呼吸道具有对
吸入气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作用和
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
1、加温湿润作用
主要在鼻和咽,而
气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较小。一般情况下,外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较肺内为低。由于鼻、咽粘膜有丰富的血流,并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气在到达气管时已被加温和被
水蒸气所饱和,变为温暖而湿润的气体进入
肺泡。如果外界气温高于体温,则通过呼吸道血流的作用,也可以使吸入气的温度下降到体温水平。呼吸道的这种
空气调节功能对肺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经
气管插管呼吸的病人,失去了呼吸道的空气调节功能,可使呼吸道皮、纤毛及腺体等受到损伤,因此应给病人呼吸湿润的空气为宜。
2、过滤清洁作用
通常通过呼吸道的过滤和清洁作用,阻挡和清除了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颗粒、异物,使进入肺泡的气体几乎清洁
无菌。呼吸道有各种不同的机制防止异物到达
肺泡。
其一在上呼吸道。
鼻毛可以阻挡较大颗粒的进入,而
鼻甲的形状则使许多颗粒直接撞击在粘膜上或因重力而沉积在粘膜上。这样,直径大于10
μm的颗粒几乎完全从
鼻腔空气中被清除掉。
其二在气管、支气管和
细支气管。直径在2~10μm的颗粒可通过鼻腔而进入
下呼吸道,但这里管壁粘膜有分泌粘液的
杯状细胞和纤毛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粘液覆盖在纤毛上。许多纤毛有力地、协调地和有节奏地摆动,将粘液层和附着于其上的颗粒向
喉咽方向移动。每次摆动可移动粘液层达16μm,若每秒钟纤毛摆动20次,则每分钟可使粘液层移动约19mm。纤毛推动粘液层及所附着的颗粒到达咽部后,或被吞咽或被咳出。吸入气干燥或含有刺激性物质,如
二氧化硫等,可以损害纤毛的运动,影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其三是
巨噬细胞。直径小于2μm的小颗粒可以进入呼吸性
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吸入的颗粒和细菌,然后带着它的吞噬物向上游走到细支气管壁上的粘液层,随粘液排出。
肺泡巨噬细胞生活在
氧分压较高的肺泡中,当
通气量减小或氧分压降低时,其功能将减退。此外,呼吸道的分泌物中还含有
免疫球蛋白和其他物质,有助于防止感染和维持粘膜的完整性。
气流
当一定的
粘滞性与密度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时,气体在呼吸道各部分 的气流类型可分为湍流和
层流两种。在
上呼吸道和在气管分成
主支气管之处,管腔口径的变化比较突然(尤其在
声门上下),管腔内表面又凹凸不平(尤其是
鼻腔),加上这些部位的气流速度较高,所以气流是属于湍流。气管以下的
下呼吸道的口径随着它频繁地分支而逐渐变小,其总
截面积随分支而增大,气流速度随着分支而减慢。所以在主支气管以下的气流是属于层流。克服湍流和层流引起的呼吸道气流阻力都需要一定的
压力差。
预防
秋天是
呼吸道疾病容易频发的季节。中医
专家建议,秋季适宜做做比较流行的“呬”字功,可以锻炼呼吸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据专家称,“呬”字功非常简单,读“呬”时,
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齿缝,微出。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胸平,两臂外旋,翻转
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
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6次,调息。此套“呬”字功治咳嗽、
咽炎、
鼻炎等
肺经疾患,效果非常显著。
“呬”字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一天内可以多次练习。
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父母稍有照护不周,孩子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道感染、腹泻和
营养不良是
发展中国家的小儿常见病,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400万~500万名0~5岁的小儿死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
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三天两头发烧咳嗽,不仅影响健康发育,而且会并发
心肌炎、
风湿热、
急性肾炎、
败血症、
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才能防范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一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
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天室温以18~22℃,
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
适应能力和
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父母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酒楼茶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
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以防止传染得病。
四是
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对婴儿最好完全母乳喂养,4个月开始
添加辅食。周岁断奶后要培养孩子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
饮食习惯,饭菜要荤素搭配,粗细粮
混吃,甜咸适中。由于小儿代谢生长旺盛,要注意摄入
优质蛋白质,多吃些蛋类、
瘦肉、
鱼类和乳类制品。还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
维生素A、B及C,如动物肝脏、蛋黄、
胡萝卜、青菜、五谷杂粮等,有利于增强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领。
五是让孩子多喝
白开水。常让孩子喝白开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鲜凉开水,
表面张力、密度、
黏滞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
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
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
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并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是脚部保暖。脚是肢体的末端,
血循环较差,尤其是婴幼儿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脚部着凉,可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
血管收缩,降低对
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潜伏在体内的
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脚部保暖,睡前用40℃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并按摩
涌泉穴,对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证高质量睡眠。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间熟睡时,若
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可导致
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
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
睡眠环境,让孩子
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经常洗手。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九是合理服用药物。有的父母常给孩子服用
清热解毒的中药,有的是让孩子喝“
凉茶”,认为这样才能预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凉药易伤孩子的脾胃,损耗人体正气,给
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父母一见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
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身体变得弱不禁风。因此,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滥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服用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
益气固表的作用,临证应用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方能达到预防反复
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常见疾病
前言
呼吸困难(dyspnea)是
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
紫绀、
端坐呼吸,辅助
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可有
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多认为呼吸困难主要由于通气的
需要量,超过
呼吸器官的通气能力所引起。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
支气管粘膜的
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
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
肺泡和
肺间质的炎症,可由
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
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
细菌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炎,同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感染性疾病。而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
胸痛和
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和
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
感冒(俗称
伤风)、
病毒性咽炎和
喉炎、
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
病原体为
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防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
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
并发症,应积极防治。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
喷嚏、
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
咽喉痛、
扁桃体肿大等。
肺结核,是由
结核杆菌通过
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
呼吸道传染病。中国有高
感染率、高
患病率、高
死亡率现象是中国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
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午后潮热、乏力、
盗汗等。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
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临床特征是急起
高热、乏力、
肌肉酸痛,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患者为
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
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
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
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
丘疹、
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
低热、
皮疹和耳后、枕部
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
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
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
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呼吸系统病
此类疾病所致呼吸困难是因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
肺通气、换气功能不良,
肺活量降低,血中缺氧与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困难有下列三种类型:
(1)
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
肿瘤或异物等引起狭窄或梗阻所致。其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
呼吸肌极度紧张,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称为“
三凹征”),可伴有
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
哮鸣音。
(2)
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其特点为呼气费力、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哮鸣音,可见于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痉挛性
支气管炎等。
(3)
混合性呼吸困难由于
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而产生。患者在吸气与
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也增加,可见于
重症肺炎、广泛性
肺纤维化、大片
肺不张、大量
胸腔积液或自发性气胸等。
心脏病
此类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或(及)右
心功能不全引起,称为心原性呼吸困难。其特点为劳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时缓解或减轻,
仰卧位时加重,
坐位时减轻。左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常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常在睡眠中突然感觉气闷或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轻者历时数分至数十分钟后症状消失。重症者可有气喘、
哮鸣音、紫绀、双肺湿
罗音、心率加快、咯
粉红色泡沫样痰。这种阵发性呼吸困难称为“心原性
哮喘”(cardiacasthma),可见于
高血压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等。
中毒
在代谢性酸中毒(
尿毒症、
糖尿病酮中毒)时,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
呼吸中枢,致呼吸深而规则,可伴有
鼾声,称酸性大呼吸。
急性感染时机体代谢增加,血液温度升高以及血中毒性代谢产物的作用,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吗啡类、
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时,呼吸中枢受抑制,致
呼吸缓慢,也可呈
潮式呼吸。
血液病
重度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或一氧化碳中毒等,致
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含氧降低,引起呼吸较慢而深,心率亦加快。在大出血或休克时,也可因
缺血与血压下降,刺激
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因素
重症颅脑疾病(如
脑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脑外伤),呼吸中枢因供血减少或直接受压力的刺激,致呼吸慢而深,并可出现
呼吸节律的改变。
癔病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发作,其特点是呼吸非常频速(一分钟可达60~100次)和表浅,常因换气过度而发生
胸痛与呼吸性碱中毒,出现手足搐搦症。此外还有一种
叹息样呼吸,患者常主诉呼吸困难,但并无呼吸困难的客观表现,临床特点是偶然出现的一次深呼吸,伴有叹息样呼气。在
叹息性呼吸之后患者暂时自觉轻快,这也属
神经官能症范畴。
呼吸困难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发作性呼吸困难伴窒息感,可见于支气管哮喘、心原性哮喘、暴发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癔病等。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也可见于
声门水肿、气管内异物、大片
肺栓塞、痉挛性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等。
3.呼吸困难伴发热,可见于
肺炎、
胸膜炎、
肺结核、
肺脓肿、
肺梗塞、
急性心包炎、
急性纵隔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咽后壁脓肿等。
家庭应急处理
1.保持安静,避免患者情绪紧张以防加重呼吸困难。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流畅。
4.给予
清淡饮食,鼓励患者多吃菜及水果以补充体内水份。
5.适当给予
化痰、解痉药物如
必嗽平8~16mg,每日3次;氨茶碱0.1~0.2g,每日3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6.病情危重时及时送附近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