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是
上海中心城区里市场基础扎实且中央商务功能相当完备的板块,位于
虹口区南部滨江区域。
特色优势
旧居密集、阡陌交错——上海航运发祥地重建启动
作为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航运业已在北外滩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北外滩地区的
商务楼主要集聚在大名路、东大名路沿线,汇聚了
上海航运交易所、
中国港口协会等1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2000余家航运服务类企业,其中包括我国航运业的三大巨头: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部、中海集团和中远集团。
区域内陆续建成如白金府邸、耀江国际花园等
高档住宅,而且随着
森林湾大厦、BM TOWER的交付使用,北外滩高品质写字楼也渐多,但从整个区域来看,这里依然旧居密集,
人口密度大,而且小商铺众多,且地形不规则、阡陌交错,交通是区域规划发展的瓶颈所在。
随着大连路隧道的开通,轨道交通4号线的通车,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和
新建路隧道的建成以及未来轨道交通12号线的通车作为上海“四大中心”之一的航运中心,“黄金北外滩”的建设已经跃出纸面。
“商务—航运—文化”三柱支撑 海上门户 共筑滨江黄金三角
定位于“商务—航运—文化”三柱支撑的模式,北外滩将建成一个融知识
产业服务、国际航运服务(核心产业:邮轮经济)、文化旅游休闲服务、
国际化社区的滨江休闲区。
建成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邮轮母港使得北外滩地区也将成为上海的水上大门,大量的国际游客将由此进入上海。2010年世博会有近100万人次通过“海上门户”到达上海。独具航运功能的北外滩将与老外滩、陆家嘴共筑上海“黄金三角”。
重大规划
一基地三中心
北外滩地区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2009年3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
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
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
资源配置能力的
国际航运中心。在这个背景下,上海正式进入了国际金融和航运城市的发展通道。
世界航运中心
2020年,上海将成为世界级的航运中心《意见》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是——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力等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从而带动国际
经济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也带动融资、结算、汇兑、保险、航运
金融衍生品等
金融产品及
金融创新活动,通过上述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累积、提高,能够促进国际间资本、资金的合理有序流动。
据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北外滩、
陆家嘴、洋山
保税港、
临港新城、
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其中,北外滩是上海唯一以航运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其他功能区进行错位互补。至此,北外滩“世界级”规划正式浮出水面。根据《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规划》:北外滩的发展定位是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围绕发展定位,确定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即:把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成为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和口岸
服务中心。北外滩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软环境建设,集聚发展航运交易、海事法律、航运
金融保险、航运信息等行业,要为上海
现代物流业、航运业提供高层次的服务,要体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
软实力。
巨大基础优势
一是航运历史文化悠久。北外滩有航运渊源的
历史建筑、
文化资源众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外滩区域内沿黄浦江的码头一直是上海航运业特别是外贸
进出口货物和
散货运输的重要操作场所,而位于北外滩的国际
客运站也是当时上海唯一的国际客运码头。
二是航运物流企业集聚。据统计,北外滩地区集聚了2000余家航运物流类企业,其中包括我国航运业的三大巨头:中海集团、
中远集运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
三是航运要素集中。落户北外滩的各类航运功能性机构和协会有
上海航运交易所、
上海海事局、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等14家。
四是具备硬件(商务环境)的支撑。北外滩作为上海市新兴商务区之一,良好的商务环境正逐步受到各类企业和市场的青睐。最新
数据显示:到2010年,北外滩约有100万平方米的高档商业、商务楼群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在未来的几年中,北外滩将按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求,围绕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北外滩的区位优势和航运产业基础,依托航运
物流行业功能性机构和协会,重点吸引船公司尤其是世界大型
班轮公司、物流企业、
船代货代企业、邮轮公司、海事法律商务会展机构等入驻,加快航运
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
航运金融与保险、仲裁公证公估、
信息服务、
人才培训等航运
物流服务产业,着力培育
航运市场服务、进出口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等三大功能。
压制伦敦夺魁
伦敦,是全球最知名的港口,同时也是最早的港口。从19世纪末,伦敦一直保持着全球顶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比如,伦敦汇聚了全球航运服务业。2004年伦敦航运及航运服务业带来的利润甚至为
鹿特丹港的1.28倍。2000年伦敦航运融资放贷总额约占世界
市场份额的20%;航运保险费收入32亿英镑,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航运仲裁年案值4亿美元,航运
经济交易金额340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航运就业人数达14000人。
比如,伦敦航运业的发展催生了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交易、
中介服务、信息指数、行业组织等航运服务业。各种海事协会、
保赔协会纷纷在伦敦落户,促进了伦敦海事
法律体系的完善。
再比如,伦敦高度发达的金融服务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伦敦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
油轮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和
船舶保险业务的23%。
此外,全球67%的
船东保赔协会保费基本也都集中于伦敦。伦敦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在过去几十年吸引了大批
外资银行并吸引了相关海运基金在伦敦上市。此外,伦敦还拥有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灵活稳定的
劳动力市场以及宽松适当的监管机制。
但是有研讨报告指出:虽然国际航运服务业中伦敦仍然排名第一,但未来10—20年内伦敦将丧失其航运服务的优势地位。而航运
高端服务转向
亚洲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东移的目标无疑以中国为首选。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转移使得航运重心在亚洲,而
航运服务中心却在欧洲,有“鞭长莫及”之感;其次,世界知名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
鹿特丹、纽约等城市的
高房价、高工资不断提高着其提供航运服务的成本;最后,2009年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具备了发展航运高端服务的充分条件。
由此可见,伦敦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在东移亚洲,中国无疑是首选,“两个中心”的《意见》已经明确上海的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必将在11年后凸显,北外滩作为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功能也将在2020年得到国际认可。届时,北外滩将吸引更多的航运业企业总部入驻。
区域发展
北外滩地区位于苏州河和
黄浦江交汇处,东起大连路、
秦皇岛路、西至
河南北路,南起黄浦江、苏州河,北至海宁路、
周家嘴路,
规划用地面积3.66平方公里,沿黄浦江及苏州河岸线长达3.53公里。
东部区域
公平路以东、周家嘴路以南、大连路以西,黄浦江以北,靠近
大连路隧道和
轨道交通4号线,
区位优势明显,是北外滩规划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的区域。
区域以历史形成的提篮桥商业地区为主体,把提篮桥的商业向江边延伸,形成一个
地区性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商业文化中心,并且充分展现提篮桥
历史风貌,重点发展以
水上旅游和提篮桥文化街、
下海庙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提升文娱功能。
另外还将依托滨江绿地,周边还将建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商业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多选择的文化旅游休闲服务。
上海北外滩东部滨江
由于规划一直处于
调整期,该区域建设启动比西部、中部稍晚,公平路东侧的原
银泰花园住宅用地依然不开工,除了挂牌的创意
产业集聚区通利园和在售的住宅项目旭园外,只有位于
杨树浦路、
平凉路的上海
瑞丰国际大厦在建,项目总建面6.6万平方米,共28层,其中1-6层为商业群房、
西部区域
河南路以东,吴淞路以西、海宁路以南、苏州河以北,是外滩天际线的组成部分,老外滩的延伸,也是北外滩与
四川北路重合的区域。
这里
古典建筑众多,河滨大楼、
邮电大厦,
昆山路、花园路的英式老建筑,以及
乍浦路餐饮一条街都颇具特色。未来将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创造河口
滨水景观,充分利用区位与文化优势,建设集文化、商业、娱乐、旅游于一体,充分体现上海特色的都市休闲综合体。
中部区域
吴淞路以东、海宁路周家嘴路以南、公平路以西,黄浦江以北,区域范围涉及
知识服务产业区和航运服务产业区,是北外滩的
核心区域和重点功能分布地。由于作为商务航运大项目集聚的区域,因此该范畴内是北外滩建设步伐最快的。
以虹口港为界,西侧定位现代商务区,重点发展那些知识密集程度高的
现代服务业;东侧则
重点建设航运
服务区;而
东长治路南侧主要发展商业、办公、信息中心、酒店等,在
东大名路南沿黄浦江主要布置商业、办公及标准较高的公寓住宅。北外滩如今开建的
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该区域内。
该区段黄浦江岸线长达1300米,集中了原上海港务局的高阳码头和扬子江码头,是北外滩航运商务最集中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名路、东大名路沿线,随着
耀江国际广场和>的陆续建成,该地区的商务氛围与写字楼品质大大提升。
标志建筑
是北外滩
综合开发的启动项目,
外立面已基本落成,该项目南达黄浦路、北抵大名路、西至武昌路、东到
南浔路,
项目集酒店、会议、娱乐、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由两幢姐妹楼组成,总建面超过10万平方米。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已经列入06年
上海市
重大工程第4号建设项目,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
邮轮母港规划,总建面达40余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将建有6万平方米的国际客运中心综合楼、5万余平方米
上海港国际港务集团办公楼以及28.9万平方米的配套宾馆、商务等设施,850米岸线的国际
客运码头和9万平方米的开放公共滨江绿化和景观岸线。
鹏欣集团的北外滩项目
位于东大名路以南,高阳路以东,公平路以西,黄浦江以北,紧邻黄浦江及滨江公园绿地,
用地面积17840平方米,总建面积105700平方米,包括高档酒店、高档江景住宅及办公楼各一幢,规划建有商业配套,并配备开放式会所。
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地块
该地块备受关注,终于被
金光纸业和香港建设联合以35亿高价拍得,该项目东起
新建路,西至
旅顺路,南临东大名路,北至东长治路,规划占地面积62211平方米。该地块坐北朝南,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一块
净地,拥有生态景观,南侧有50000平方米集中绿地,可直接抵达黄浦江边,其
功能定位为:围绕北外滩综合开发,以商务办公为核心,辅以高星级宾馆、餐饮娱乐、
商业设施,
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一幢综合商务大楼
白玉兰大厦(暂名),为
国际航运中心提供
配套服务,它将是北外滩
标志性建筑之一。另外还规划设三至五层地下空间,主要包括:地下公共活动商场,公交、出租换乘点,商业设施、停车库等。
上海大厦坐落于
北苏州路20号,原名
百老汇大厦,1934年为英商所建,已有70多年历史。
百老汇大厦名字取自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由
公和洋行佛兰赛设计,投资500万两白银,高76.7米,共22层,是当时与
沙逊大厦、
中国银行大楼齐名的外滩三大高楼之一。在
浦东东方明珠和
金茂大厦建成之前,这里曾是上海的最佳观景大楼。
当时,地处
公共租界的百老汇大厦是专供外国人使用的酒店,其
西菜颇为有名。服务生都受过严格训练,咖啡先上
清咖,后上白糖、牛奶,程序规范。不过最出风头的还是酒店的垂直交通,汽车可以盘旋开到屋顶。屋顶可停车100辆,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抗战期间,百老汇大厦被日军盘踞。抗战胜利后,大厦被国民党接收,改为
励志社招待所。
上海开埠之初,
苏州河两岸连一座桥梁都没有,人货都得靠摆渡船运送。可以停船的渡口有三个,今
乍浦路桥附近的头摆渡、今江西路口的
二摆渡以及靠近苏州河东面的外摆渡。后来,苏州河南北两岸先后被划为英美租界,原先的几个摆渡口开始不能适应租界殖民当局的需要,他们认为苏州河上必须要有桥了。
1856年,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开此先河,出面组织了一家“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花了12000元,在外摆渡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木桥并以自己的大名将之命名为“韦尔斯桥”。不过,上海人不乐意接受这个拗口的洋名,而是直接称之为“
外摆渡桥”。
外摆渡桥的桥面阔约23英尺,长约450英尺。每当有大船驶过时,桥中间一块活板就被高高吊起,待船通过后再放下恢复为桥面。这一当时的“高科技都市景观”曾看得上海人心惊肉跳又忍不住鼓掌雀跃。
这造桥的12000元被分作125股,掌握在以韦尔斯为首的12个股东手中,韦尔斯并不满意于此,想靠外摆渡桥再发一笔大财。于是他声称
上海道台准许他对大桥拥有25年
专利权,在这25年内,凡过桥者都得付二文铜钱,车轿的话加倍。后来,上海人慢慢发现洋人常常可免交这种“过桥税”,于是抗议要求取消这一税款,不然就宁可恢复摆渡船。不久,外摆渡桥头因上海市民抗税而一度出现了冷落局面。
韦尔斯眼看收入逐减,便想另起灶头。1871年,他着手修造
铁桥,没料到最后因为工程粗制滥造,造成部分桥柱、
桥身陷落进苏州河内出了事故方才作罢。结果,市民反对收取过桥税的呼声愈发高涨了。
1873年8月,
工部局迫于压力出面在外摆渡桥以西
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可免费通行的木桥。该木桥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定名为“公园桥”,以同近旁的外滩公园(现
黄浦公园)相呼应,于9月中旬正式通行。上海人就喜气洋洋地把这座新木桥称之为“外白渡桥”,这个“白”字的意思就是不必付报酬。
浦江饭店原名
礼查饭店,坐落于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大楼是著名的浦江老建筑之一,和上海大厦、
俄罗斯驻沪
总领事馆一起呈“品”字状布局在外白渡桥的北端。
1846年,英国商人礼查(RICHADS)在黄浦江边开了一家礼查饭店(RICHARDSHOTEL),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
西商饭店。
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的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来自西方的半有声
露天电影和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都是在这里首次亮相的。礼查饭店是上海领
中国现代文明之先的见证者。
1906年,上海要开通
有轨电车,礼查饭店名列“动迁”名单。礼查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
赔偿金后,在原址的东北方向几十米处重建新楼。一年后,具有
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
巴洛克式建筑拔地而起,礼查饭店成了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西商饭店。饭店的顶层餐厅可容纳500人盛宴,如今不少新人依旧喜欢在这里举行婚宴。
滨江绿地
北外滩滨江绿地(国客中心段)位于黄浦江的中心地带,东起高阳路,西至
溧阳路,北从东大名路,往南至黄浦江驳岸线,呈东西向贯通,总面积为64088平方米,西接外滩,南与陆家嘴、
东方明珠电视塔隔江相望,全上海最美的两岸景观尽收眼底。
整个外滩滨江绿地以黄浦江为主,结合沿江建筑,传承历史,中西合璧,辅以丰富的树木、植被群落,已营造出一个“亲水、通透、美观”的沿江景观,达到了为市民百姓创造良好绿化休闲场所的目的。
2012年7月16日上午,北外滩滨江绿地(国客中心段)开放仪式在东大名路558号举行。
开放模式为
公园化管理,
开放时间为6:00至22:00。
2024年11月11日至12月20日,对北外滩国客中心至置阳段的滨江绿道面层进行全面整修和更新。施工期间,滨江绿地将采取整体封闭措施,暂停对外开放。
2024年12月,北外滩国客中心至置阳段滨江绿道翻新工程现已全面完工,并重新向市民游客开放。
集聚效应
随着北外滩航运与金融双重承载区建设的推进,这一区域的
集聚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入驻企业数量及财税贡献度双双看涨。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本区全年共引进
航运企业356家,同比上升4.2%。航运企业共实现三级税收158240万元,同比上升0.5%;全年共引进金融企业185家,
同比增长311%。金融企业实现三级税收59567万元,同比增长15.07%。
航运业:龙头企业集聚税收贡献度大
作为我国大陆地区航运企业、航运功能性机构和航运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北外滩现集聚了3546家航运服务企业,其中既有
中海集团、
中远集团、上海港务集团、上海航交所等航运业内的龙头单位及10余家航运总部型企业,也有如上港物流、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等实力雄厚的重点纳税企业。
据介绍,
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上港物流)是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
港口物流领域的核心企业,国家5A级物流企业,
注册资本25亿元,总
资产规模53亿元。自2006年在
虹口区成立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平稳,公司不仅已拥有8家分公司和27家子公司,也已建有华东、华北、
华南、西南等区域化物流
服务公司,并以此为基点,逐步构筑国内
物流网络,旨在为客户提供安全、专业、高效的一站式便捷物流体验。2012年,公司实现三级税收8303万元,同比增长35%。而作为一家老牌子的国际航运
快递公司,中外运敦豪也通过不断开发
新服务、丰富自身产品等策略,在推动公司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对虹口
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也在逐年提升。据统计,2012年,中外运敦豪实现三级税收7333万元,同比增长3.4%。
同时,作为全国首个开放航运经纪人试点的区域,已有两批共16加国内外知名航运经纪公司落户北外滩;2011年11月,
歌诗达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在北外滩宣布成立。据悉,作为
歌诗达邮轮集团在中国的首家
外商独资邮轮船务公司,歌诗达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后为歌诗达邮轮集团自有或经营的船舶提供揽客、出具客票、结算运费和签订服务合同等辅助性服务。它的成功落户,不仅是歌诗达在中国邮轮市场又一创举,也为北外滩地区的
邮轮经济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金融业:入驻企业激增集聚效应显现
2012年初,管理国内规模最大
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赛领资本乔迁新居,正式在北外滩地区安家。加上先后陆续入驻的国投瑞银、中信兴业、
德邦基金和华宸未来基金等多个重点项目,截至2012年,本区共有金融企业308家,在北外滩地区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从2010年底的78家到2012年底的308家,是什么吸引了金融企业快速在北外滩集聚呢?“虹口在人才引进、
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的服务是打动金融企业集聚的‘法宝’”,2011年落户虹口的国投瑞银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纯亮这样对记者说。
据悉,为了进一步推进
金融产业集聚,将在研究总结各地区金融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和扶持政策,加大以
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机构的集聚力度;创新
服务方式,加快
金融政策的兑现落实;做好重点金融企业人员服务、金融人才奖励和
住房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制定;通过筹办北外滩金融家沙龙,探索完善金融企业沟通
服务机制,借助金融企业资源,构建
信息交流平台和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优质金融企业集聚虹口。此外虹口区还将通过创新融资
服务模式、做好
小微企业融资和担保服务工作以及加强
金融监管力度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北外滩地区的
金融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