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能力是指行业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本等各种经济资源进行生产以求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目标,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在经济研究中的资源配置可以理解为要素资源集合,资源配置能力指要素资源的存在状况与集合方式及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规模与绩效。若以Z代表资源配置能力,以X代表要素资源存在状况,Y代表资源配置方式,那么资源配置能力与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的关系可以抽象为:Z=F(XY)。
由于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集合方式受时空条件约束,因而,资源配置及其能力具有时间维度,即它与特定的阶段和时点相联系,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空间结构(它与特定的国家与地区相关联)可以从行为主体与地域范围(即国家与地区的层面)来把握,具体表现为国家资源配置能力与地区资源配置能力。
从静态角度考察,不同要素资源及其结构的功能不同,在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就不同。理论上,
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和稀缺性正相关。地区资源状况主要受资源禀赋与基本经济条件的约束。
就制度配置而言,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与效率的基本配置方式。在一般意义上,公共产品以其非竞争性而采用行政手段配置,非公共产品的竞争性特征要求以市场机制配置。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受经济体制的约束,具有制度变迁的特点,即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体制与机制不同所带来的效率差异会诱致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生适应性变迁,体制转轨与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就是它的现实反映与逻辑过程。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集中表现为交易费用的变化,通常,制度效率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绩效。简言之,交易费用决定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就技术配置而论,笔者认为,技术就其本质和功能而言,是利用与配置资源的工具的手段。一方面,离开资源配置,技术本身难以产生与提高,其价值也无法体现;另一方面,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完成它的配置过程的,或者说,技术是资源配置的媒介,而且技术的变化直接影响与制约着资源配置的方式、规模与效率。
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和历史过程表明,制度与技术为资源配置提供了规则和手段,规则的完善与手段的进步对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换言之,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实际上是制度与技术内在效率的外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制度与技术创新成为国家和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笔者倾向于认为制度与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否则就难以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过程。
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静态分析只是对资源配置能力基本特征的理论描述,它难以反映资源配置及其能力的变动机理以及它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资源配置能力受资源配置条件约束,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变化会改变要素资源稀缺程度和配置条件,从而影响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这种变动或改变要素资源存量结构与配置方式,将使要素资源存量结构与配置方式的原有功能发生变化。因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条件与能力实际上是一个联动过程和复合结构。换言之,对资源配置能力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考察,必须注重约束条件与动态过程的分析。
受资源配置条件约束的资源配置能力,它所具有的动态变化特征表明,在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中,要素资源低流动性与外部诱因减少使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相对稳定,资源配置能力变动性因此趋弱。在开放经济体系中,要素资源高流动性与外部条件变化使资源配置能力变动性趋强。在逻辑上,资源配置条件与能力的弱变动性,使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相对稳定。从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意义上讲,这种相对稳定的资源配置条件和能力的经济,通常表现为低增长。相反,资源配置条件与能力的强变动性,会导致资源配置规模与效率的相应变动。考察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可见,在开放体系中,虽然外部条件的变动会增加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但是不同经济体的互动会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水平与优化资源配置。就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而言,一方面,它能够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资源流动性增强使国家与地区可以跨界配置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流入地的配置能力和资源总体利用水平。这也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运行机理与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