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
弦鸣乐器
低音提琴(double bass(BrE)/bass(AmE)),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提琴、倍低音提琴、大木贝司,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
乐器
乐器概述
低音提琴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低音提琴约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演奏时要将琴放在地上,立着或靠在高凳上演奏,音色庄重而低沉,琴弓约长68~70公分。演奏技术由于受到乐器构造的限制比其它弓弦乐器显得较不灵活。低音大提琴用于独奏略显单调,但一加入合奏中,则使整个合奏发出充实的音响与立体的效果,因而成为管弦乐室内乐爵士乐等所有合奏种类的基础。
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根弦分别是E、A、D、G,为了避免在低音谱表上过多地加线,其音响比实际记谱低1个八度。有时加入第5根弦,定音为C,或在乐器的颈部加入一个机械装置,加长E弦,使其可以演奏下面的C音。熟练的演奏家可以通过使用泛音来大大地超越乐器的上方的自然音域。低音提琴使用两种弓子,一种是法国弓,称为博泰西尼弓。另一种称为德式或西曼德尔弓,它有一个较长、较细的杆,很宽的扣手,用手握住棍杆的下面(手掌向上)。低音提琴比其他弓弦乐器更多地用拨奏,这一特点使得它除了在管弦乐队中的扮演角色外也在歌舞乐队和爵士乐队中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乐器构造
类似于大提琴,但琴弦更粗(且通常使用肠衣弦)
琴体更大,琴弓更粗更短,定音比大提琴低八度左右。
琴弦:金属弦,也有以肠衣为原料;
琴弓:马尾。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乐器特色
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部分音质纤弱动人。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背微圆。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时,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有力地回绝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动机。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出笨重、庄严的大象形象。
乐器数据
低音提琴(mm)
琴身长度 1130
琴身宽度
上部(约)530
中部(约)380
下部(约)650
琴头长度侧板平均高220-160
侧板厚度 2.5
衬里厚度 4.5
衬里宽度 25
木块:
上端木块 150
下端木块 120
上角木宽度 60
下角木宽度 60
背板 44
面板 48
背板厚度:
音柱中央 12
侧面 6
刻凹槽处 5.5
段中心 8
边缘厚度 7.5
面板厚度:
中央(音柱处) 9
侧面 5
刻凹槽处 4.5
段中心 7
边缘厚度 7.5
悬挂 3.5
镶边至边缘距离 7.5
镶边厚度 2.5
长度 230
顶孔之间距离 170
底孔至边缘距离 50
比例 2:3
音栓长度 6250
琴颈长度 4360
低音梁:
长度(约) 850
厚度(约) 20
中间高度(约)450
指板指板半径 72
长度 90
弦枕处宽度 42-45
琴马端宽度 95-110
边缘厚度 11
端部至共鸣板距离
弦枕厚度 15
弦轴箱:
弦枕处宽度 65
狭口处宽度 50
长度 210
高度 158
琴弦与琴马交角
琴颈根部高度 30
琴颈根部角度 80
宽度 42
高度 30
琴颈:
琴身处厚度 50
琴头处厚度 40
尾枕:
长度 95
琴弦间距:
弦枕5弦处 40
弦枕4弦处 37
琴马5弦处 109
琴马4弦处 85
音柱厚度 18
琴弦长度(约)1070琴马
脚部宽度 155
厚度 20
高度(约)157
指板端琴弦高度:
b(c)- 弦(羊肠弦)13
e-弦(羊肠弦)12
g-s弦(羊肠弦)9
背板上的音柱板:
宽度 150
厚度 10
定弦
低音提琴定弦方法复杂。通用的是四弦四度定弦:E2-A2-D1-G1。这样的定弦中,低音提琴能演奏的最低音为Kontra E。为了求得最低音与大提琴的八度关系,欧美交响乐队都力争至少将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扩展至Kontra C。
具体而言,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
流行于德奥等地的方法为增加第五弦。第五弦早期为C弦,这样第五弦与第四弦构成大三度,在指法上颇有不便,但C弦发音较易,张力上的要求在早期技术水准上容易达到。随着技术发展,德奥等地使用的第五弦一般为B弦,与第四弦构成纯四度,指法便利。弦的张力问题通过制琴技术发展也已解决。
流行于其他国家的方法是,为第四弦增加变调器,使在常规上发空弦E音的第四弦,经过变调后发C音。
除此以外,早期的低音提琴尚有3弦五度定弦法(一度流行与意大利等地的独奏低音提琴家)、3弦4度定弦法等等,今已淘汰。今日有少数低音提琴家主张4弦5度定弦(CGDA)。由于这种定弦要求演奏者的手足够大,且对传统的低音提琴指法、把位体系有彻底改动,因此尚未流行开。
音域
低音提琴的最低音为其最粗一根弦的(在有变调器的情况下,全部展开其变调装置后的)空弦音。因此,应该是Subkontra H(德奥五弦琴),或者是Kontra C(英美乐队琴),或者是Kontra E(普通四弦乐队琴)。其最高音的音域难于估量,因为在独奏作品中,适当使用泛音可以大幅扩展低音提琴的高音音域。在乐队中,其最高音一般为小字组g(主要见于古典至浪漫派交响作品),但也可用至小字一组的g1(多见于现代风格交响作品)。
独奏琴
独奏低音提琴使用不同于乐队低音提琴的定弦。使其音色更为突出而明亮在原本的定弦上,每个弦向上调一个全音大二度)。从高到低分别为A-E-B-F#。独奏低音提琴是个需要改变谱号的移调乐器。记谱往往是相对作曲家所谱写的原调低一个全音(大二度)的调式。例如原本为E大调,实际记谱则为D大调。以便演奏者演奏时,按照原本定弦的指法正常演奏。
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
低音提琴负责的是交响乐队最低音的声部(但不是最低音的乐器。低音巴松管和大号的音域可以比低音提琴的最低音弦,不管是E弦还是C弦更低,甚至一个有意往低音吹的次中音长号也能超出常用音域而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低音提琴齐奏的低音是整个乐队里最好的低音,浑厚而有弹性,比相同音域的木管铜管乐器都要显得润泽有活力一些。另一个原因是低音提琴的演奏技术是灵活的(和近似音域的乐器比),让优秀的乐队低音提琴演奏很快的段落,并不是特别吃亏,但让低音巴松管吹奏很快的段落,就比较吃亏了。
交响乐里,低音提琴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和大提琴演奏同一段乐谱。当他和大提琴演奏同样的乐谱的时候,实际上二者是在隔八度演奏。这样的低音,是效果非常好的。如果没有低音提琴,光大提琴,则声音不够深沉有力;如果没有大提琴,光低音提琴,则声音不够清晰灵活,二者结合是最好的。这种方式的演奏,在低音区,是低音提琴的声音主导的,在中高音区,则是大提琴声音为主导。有不太常见的例子,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先后演奏同一段旋律,造成特殊的对比效果,例如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19世纪后,大提琴逐渐从纯低音乐器中解脱出来,在交响乐中经常脱离低音提琴而演奏旋律。这时,低音就全留给低音提琴了,但为了让其低音线条清楚,往往在其上面附加管乐,来重复低音提琴的音符,这样,低音提琴虽然是弦乐中的一员,却经常有机会和长号、大号、巴松管等乐器演奏同一段旋律。
低音提琴在现代交响乐队里是相对比较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角色。
乐器区别
低音提琴与弦乐组中其他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有明显的区别:
低音提琴的外形更多地来源于维奥尔琴,与其他三种提琴的外形不同。比如琴肩部分,低音提琴呈斜型,其他的三种提琴成圆形;
低音提琴的弓子可以用维奥尔琴弓的演进型(叫做德国弓,需要反手持弓,类似我国胡琴),也可大提琴的弓子(叫法国弓)以使用类似。其他三种提琴只能使用后一种弓子。
低音提琴是四度调音的。其他三种提琴是五度调音的。所以其他提琴上天然可以使用的毕达哥拉斯律在低音提琴上只能有条件的使用,低音提琴更多地使用纯律
低音提琴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一种首席演奏员不坐在指挥面前的弦乐器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低把位只用3个指头按弦的交响弦乐器,其把位距离过大导致无法均匀使用四个手指。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爵士乐中占据标准地位的交响弦乐器。
世界大师
单簧管家及作曲家的父亲便询问他,是要选择低音管(Bassoon)或是低音提琴(Double Bass)的乐器呢?年轻的波特西尼选择了低音提琴,但并不是这项乐器的特殊性质吸引了他,而是因为他从小就对弦乐器比较认识。
波特西尼曾与威尔第(G. Verdi)学习作曲,谱出的12出歌剧,使他成为出色的歌剧作曲家,而最受人瞩目的便是:1871年指挥威尔第的阿伊达《Aida》作品首演,并于其后在威尔第的推荐下,当选Parma音乐院院长。生平除写下多数的低音提琴作品外,还有安魂曲、神剧弦乐四重奏。而写给低音提琴的歌剧式风格幻想曲,大部分是源自于贝里尼(Bellini)的歌剧主题,例如:梦游女幻想曲、Puritani幻想曲。
《Super Double Bass》
美国的时代杂志曾经赞扬盖瑞·卡尔为居世界领导地位之低音提琴独奏家(the world’s leading solo bassist),不仅如此,盖瑞·卡尔也是史上第一位将低音提琴独奏作为全职的低音提琴独奏家,而盖瑞·卡尔所拥有由库赛夫斯基遗孀所致赠的1611年的低音提琴Amati使得盖瑞·卡尔的音乐成就更蔚为传奇。1962年,盖瑞·卡尔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由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下首演,他精湛的演奏由电视现场转播,从此一炮而红,展开独奏家的演奏生涯,在他的一生中,纽约的首演是他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他以独奏家身份走遍六大洲,与许多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如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巴黎爱乐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委内瑞拉卡拉卡斯的西蒙玻利瓦乐团、耶路撒冷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香港爱乐乐团、台湾的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以及澳洲的各大交响乐团等。
盖瑞·卡尔于低音提琴的成就是一项传奇中的传奇。意大利的有线电视曾转播三场卡尔的低音提琴独奏会给两千万古典音乐爱好者欣赏,而盖瑞·卡尔在日本由King唱片所发行的许多录音,在亚洲地区长久以来一直是排行榜上的常客。美国的CBS曾为盖瑞·卡尔录制Camara Three专辑于Bell Telephone Hour节目中播出;在加拿大CBC电视台制作了Gary Karr and his friend系列节目;在英国的Channel 4电视台也曾录制一系列的儿童节目Bass is Beautiful;在1985年英国BBC协奏曲;美国CBS的Sunday Morning节目曾专题介绍卡尔的成就;威斯康辛大学亦发行了一卷介绍盖瑞·卡尔于低音提琴的独到见解BASSically Karr和一卷特别的儿童音乐会Karrtunes。这些是盖瑞·卡尔众多成就的一小部分。盖瑞·卡尔最自豪的一项成就是由名女高音罗莎朋赛儿基金会(Rosa Poselle Foundation)所颁发的金牌奖,这证明盖瑞·卡尔不仅是一位低音提琴家,他的音乐的歌唱性令他获得这个专属于声乐家的成就。盖瑞·卡尔为了回报当年库赛夫斯基遗孀赠与他1611年的Amati名琴,盖瑞·卡尔于1984年成立了卡尔低音提琴基金会,这个非营利的机构提供乐器给赢得比赛的优秀的低音提琴家们,并且委托许多作曲家创作低音提琴独奏曲目,这并包括盖瑞·卡尔私人的乐谱收集以及名琴中的名琴─1611年的Amati。张《Super Double Bass》,由Gary Karr演奏,所选曲相当全面,有古典音乐、黑人灵歌、民歌、歌剧选曲甚至爵士乐曲,而且都是非常好听的乐曲,将低音提琴的多面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张唱片的录音非常出色,而且配合埋XRCD24制版,使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非常传真地在音响系统中重现,最欣赏唱片中的低音提琴没有刻意夸大地炫耀,而是完全是配合每一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从容地演绎“全面的低音提琴”。用的是一把由意大利制琴大师Amati在1611年所造的名琴。它的音色浑厚温淳,高音域明亮且富有光泽。有的乐曲感人肺腑、赚人热泪!而有的又是充满激情、热力四射。低音提琴的低频量感十足、低频磅礴,空间感好、音场开扬,琴弓与琴弦的磨擦质感十足。
博泰西尼(Giovanni Bottesini,1821~1889)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低音提琴演奏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他幼年就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演奏从师于路基·罗西(Luigi Rossi)。他一生为低音提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且很多低音提琴独奏曲都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为低音提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技巧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如《b小调第二协奏曲》、《旋律》、《爱的热情》三首作品,在世界性的重要低音提琴比赛中都会作为重要的演奏曲目。
已故计大伟教授献身台湾音乐教育工作逾四十年,其从事乐教范围涵括交响乐团、基础教学、空中广播、作曲、合唱指导、教科书编辑、口琴演奏、期刊编辑等领域,任职中央部会期间,更肩负统筹全国音乐教育计划执行、推广,堪称是全方位音乐教育前辈。素有“低音提琴之父”、“合唱指挥先驱”、“音乐留学生保姆”等敬称。
陈子平是当今国际享有声誉的华人低音提琴演奏家,其演奏足迹遍及亚洲及欧洲各国。他曾在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捷克、英国、台湾、中国等地举行多场独奏音乐会,2000年发行了首张中国低音提琴独奏CD专辑,在英国权威音乐杂志Orpheus-Double Bass的CD介绍中获得好评。
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大学,师从符达及叶正凯教授,以特优成绩毕业于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曾师从低音提琴泰斗史特莱谢(Ludwig Streicher)教授;1995年获捷克第十届国际低音提琴大赛第三名,为华人首次获国际低音提琴比赛大奖者。此外并曾获颁多项给予年轻音乐家的奖学金,包括了世界著名的Alban Berg基金会奖学金;Dr. Martha Sobotka基金会奖学金;Charlotte Janaczek基金会奖学金;Ziehrer基金会奖学金;以及奥地利国家科学研究部颁给优秀青年艺术家之奖学金。
曾任职于有两百年历史的德国德萨歌剧院低音提琴领奏;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长荣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演奏之余,陈子平还忙于担任国际与国内音乐比赛评委工作,包括担任捷克第十二届国际低音提琴比赛评审;匈牙利第二十届国际低音提琴节评审;参加英国2000年音乐节评审;台湾省音乐比赛评审;台湾行天宫音乐比赛评审等。
热情专注于教育,分别在匈牙利第二十届国际低音提琴节举行讲座;英国2000年音乐节开设大师班授课;西安音乐学院开办低音提琴大师班;任教于中山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学生曾获美国IBS国际低音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三名(2003);台湾音乐比赛低音提琴第一名、第二名。2004年获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低音提琴教授。回国后致力低音提琴事业发展,于2005年11月创办首个中国低音提琴网站“中国低音提琴网”,使中国低音提琴界有了交流的平台。为提升本专业,推动成立低音提琴教研室。2006年4月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研室成立后,受聘为首届主任。
文学作品
作品简介
《低音提琴》
我有一位当官的父亲和一位是音乐家母,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父亲希望我子承父业个官员,母亲希望我当个艺术家。我反其道而行之,违背父命当了个乐手,又为了报复亲选择了乐器中最丑陋、最笨重、最不起眼的低音提。在十八年的演奏生涯中,我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低音琴表现出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同时对乐队里的女歌手萨拉也倾注了想爱又不敢爱的痛苦矛盾的暗恋之情……
作品奇特诠释低调人生,是一部描写悲剧性小人物的佳作。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ǖskind)1949年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早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他发表的处女作是剧本《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后来许多剧院纷纷上演,其间被译成多种语言,为聚斯金德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继《香水》之后,聚斯金德用古典主义的笔调创作了中篇小说《鸽子》。小说描写巴黎某家银行一个看门人单调枯燥的生活,1987年初第一版销量即高达十万册。据《明镜》周刊统计,《鸽子》与《香水》一道,自1987年4月起同属德国严肃文学十本最佳畅销书之列,聚斯金德以此轰动了德语文坛。
话剧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11-06-24至2011-06-26
演出场馆:蓬蒿剧场
演出简介
导演:刘立滨
原著: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德国)
作品介绍
这是一出描写一个人在他窄小的房间里生存的戏。《低音提琴》剧本中的主人公——低音提琴手生活空间、物理生活环境,这里面所说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空间,一个人得以立足的存在感,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生存空间。剧本中所描写的是一位不得志的国立乐团的低音提琴手的内心生活,他不被父母疼爱,平时只是在家里练练琴,几乎没有朋友,35岁未婚,已经两年没有女朋友,甚至现在暗恋的对象萨拉从来都没有正眼注意过他。他把这样的命运归罪于他的低音提琴上,可是当他酒过三巡之后,把内心话慢慢倾吐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如果我辞职了,我还能做什么,我只有流落街头。这也就是作者所强调的,哪怕是狭窄的空间也要带上它的意思。剧本中主人公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大段自我嘲讽,是极其符合和贴近这样一个失意者的矛盾心态
观众可以看到社会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舞台上生活的人会引起观众们的同情。观众会在演出中体会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态度,对这样一个充满小市民气的古怪乐手总是把自己的不得志归罪于别人,而全然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给予批判和讽刺。这种人不仅在德国,在我们身边也是比比皆是。
导演介绍
刘立滨,博士、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导演作品,话剧:《一仆二主》、《都市牛仔》、《小野猪》、《第十二夜》、《文那,从树上下来吧》、《雷雨》、《皆大欢喜》、《足球俱乐部》、《走进莎士比亚》,音乐剧:《伪君子》、《想变成人的猫》、《饼干人》。曾获“话剧导演金狮奖”等。
编剧介绍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ǖskind),1949年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是长居法国的德裔作家。1980年,发表他的处女作独角戏戏剧剧本——《低音提琴》,被译成多种语言,成为欧洲话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经典剧目。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该书一经推出便迷倒了众多读者,先后被译成近四十种语言,各种版本在全世界的总发行量高达1200万册。在随后的几年里,聚斯金德又陆续出版了《鸽子》和《夏先生的故事》两部小说,均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交口称赞,从而也奠定了他在当代德语文坛引人注目的地位。
参考资料
站长介绍.中国低音提琴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0:53
目录
概述
乐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