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剧场
北京市东城区剧场
蓬蒿剧场,又称蓬蒿人剧场,江湖人称:蒿子杆剧场,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东棉花胡同35号,一个由民国四合院改造的黑匣子剧场并附设咖啡馆、图书馆、展览厅,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民间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独立剧场。“蓬蒿”的名字出自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蓬蒿人即普通人的意思,我们希望每个人普通人都能走进剧场。“戏剧是自由的”是蓬蒿剧场的口号。在这里,没有任何限制,只要热爱戏剧,只要热爱生活。只要热爱思考。
蓬蒿介绍
德国柏林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原艺术总监柯汉思曾经评价说:“蓬蒿剧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一些大剧院和大剧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剧场?如果到了蓬蒿就明白了”——蓬蒿剧场是什么呢?
蓬蒿剧场——胡同里的戏剧前沿阵地。
蓬蒿剧场是北京第一家民间非营利性小剧场,在民国四合院基础上改建而成,可容纳100人观看演出。
蓬蒿剧场是场制合一的剧场,同时具备制作、创作、出品的资格和功能。以戏剧创作、推动国内戏剧创作者及与国际联合制作戏剧,同时开展国内/国际讲座、沙龙、工作坊及论坛等活动的模式试图建立一个有机、生态型的剧场,更准确地说是具备独立精神的实践戏剧中心。
自2008年成立以来,蓬蒿剧场每年演出约300场、沙龙、文学朗读、工作坊及讲座等公益性文化活动100多场。合计演出及活动2000多场、每年策划及组织2-3个大规模的行业内的戏剧节及论坛。
出品制作的保留剧目:话剧《锣鼓巷的故事》、话剧《塞纳河少女的面模》、话剧《我是海鸥》、话剧《曹操到》、话剧《寻找剧作家》、话剧《灵魂厨房》、纪录戏剧《向雪松的故事》、悲闹剧《顾不上》、文学剧场《一双眼睛两条河》、实验戏剧《暮然回首》、纪录戏剧《日常_非常日常》、纪录戏剧《25.3KM童话》等。
国际联合出品剧目:话剧《塘鹅》(中瑞合作)、默剧《无形的桥》(中法合作)、讲故事剧场《雪夜》(中以合作)。
蓬蒿剧场是国际性剧场。常驻剧团包括北京极具知名度的“北京演员工作坊”、“北京IMPROV”、“北京国际戏剧体验机构”。常年上演欧洲、北美最新剧目。保留剧目有:《孤儿》( Orphans)、《灵》(Wit)、《一个人的莎士比亚》(Revel’s World of Shakespeare)等。并与德国、法国、瑞典、瑞士、以色列、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捷克、波兰、丹麦等国家的剧团、剧场长期保持交流合作项目。
蓬蒿剧场独立承办的戏剧节有:“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北京东城青年戏剧演出季”、“北京-上海双城记戏剧交流活动”、“北京国际独角戏戏剧节”“亚洲文化视野-旅程艺术节”“中日舞蹈论坛”“丹麦儿童戏剧节”。
剧场缘起
2008年年初,牙科大夫王翔花费数千元,连发数期招聘广告,见了几十个人,却找不到一名有内涵的牙科医生,他开始感到恐惧——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完成了由贫困向小康的过渡之后,怎样才能从基础性的低级需求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抱着这种忧虑。王翔开始四处奔走。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而这场战斗最开始的胜利,就是蓬蒿的诞生——王翔,一个普通的牙科医生,个人投资150万元,在寸土寸金人潮如织的南锣鼓巷中觅得方寸之地——2008年8月,中国当代第一家民间公益小剧场在这座百年四合院中诞生——那个时候的王翔不会想到,蓬蒿剧场会在中国当代小剧场发展史中扮演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个时候的他也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和蓬蒿剧场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在北京城市的最中心,一个不到四百米的空间,因为戏剧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有谁会想到,就是在这里,毗邻繁华的南锣鼓巷,紧靠中央戏剧学院的小剧场,在这七年之间已经上演两千五百多部各色剧目,戏剧相关活动已逾千场,参与人数已逾三十万人次?又有谁能知道,蓬蒿剧场是中国大陆现存罕有的,完全有私人所有,私人运营的小剧场?又有谁会想到,就是在这方寸之地,已经连续六年举办了中国第二大国际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
而创造这一切的蓬蒿剧场,她的身后只有老板王翔,剧场为数不多的员工和实习生,热心的志愿者和那些默默支持蓬蒿的人们——谁都不会意识到,今日之蓬蒿,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小剧场,她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剧场学习、创作、研究基地; 一个以表演艺术为核心的国际文化中心;一个艺术青年、国内外艺术大师之家,一个社区中提供公共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今日蓬蒿之于社会的价值,已经日益凸显。
时至今日,这场原本属于老板王翔的一人战争依旧在继续,但是和多年前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加入到这场战役中——志愿者和实习生们的到来有力保障了戏剧节的有效运转,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保证了蓬蒿和戏剧节的持续运行——如果说,蓬蒿是一艘在狂风骤浪中飘摇的航船。但是她并不会被毁灭,就像王翔义无反顾的创办蓬蒿一样——蓬蒿剧场也在义无反顾地坚守着自己的责任。
蓬蒿成绩
蓬蒿剧场提出了文学剧场概念,推动乐剧本文本的发展,从经典剧本到当代新文本。蓬蒿引领戏剧文本的创造与革新。 这些剧作完全没有考虑所谓的“市场规律”,是真正的为人心写作、为良知写作。读这些剧作,或是观看这些剧作的演出,总能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纯真。这纯真来自于拙朴、“无添加”的童心,也来自于老一代知识分子正直、良善的秉性。文学剧场的焦点在于作者对知识分子境况的关注、对知识分子生活的描摹,让文学剧场的作品中充盈着一种文人情趣。
蓬蒿剧场联动国内创作者及国际剧场,催生当代剧场新生力量。 蓬蒿剧场在这八年以来不断扶持,培育剧场的新生力量——南锣鼓巷戏剧节中的新生创作展示单元就是如此;蓬蒿不仅鼓励后起的创作者;更是经由他们一道,来探索剧场形式新可能——这就是蓬蒿剧场带来的新生——除了鼓励人们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蓬蒿剧场更加鼓励,遵从内心感受出发的探索。
蓬蒿将大部分关注点扩展到我们所处的生存空间之外。“戏剧和表演的创作源头除了自我表述之外,更是对人的关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受”——蓬蒿秉承着这样的理念,鼓励所有创作者和观众一道打开剧场的大门,走到城市的街头巷尾,重新审视作为公众风景的剧场。
蓬蒿剧场是中国当代小剧场发展的先行者——他开拓了中国当下发展小剧场的新路——在中外之间不断搭建桥梁,在知识和信息大量堆砌,浮躁盲目的的当下为所有渴望找回精神归属的人们建立了一个家园,作为一家独立小剧场,蓬蒿在略显消极的中国文化社会环境中艰苦的行进。一方面,蓬蒿剧场在履行着作为剧场空间的责任——他们在不断推动公众对知识、审美、常识、理性的觉醒,另一方面,蓬蒿剧场也在承担着作为一个公众空间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化政策立法、推动公民社会的方面求知、求解、实践。蓬蒿剧场的存在代表了中国当代剧场的重建的开始,他的公民社会观念吸引了大批年轻戏剧同仁和知识分子。他出品制作的多部戏剧开创了文学戏剧的先河;他联通了北京与国际的剧场网络;她向政府提出多项文化改善政策,蓬蒿剧场业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不可或缺的表演艺术场地以及交流平台。也是中国小剧场未来走向的模范和楷模。
 
自2012年,蓬蒿剧场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文化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剧场通过开展文化论坛、出版物等。从对艺术管理、剧场管理的技术层面开始,学习如何将现代西方艺术管理学纳入剧场讨论和发展的课题上。在蓬蒿举办的论坛剧场《亚洲文化视野–旅程艺术节》,《再剧场》,《中国独立剧场报告》将论坛与表演,思考与创作结合,邀请香港、台北、新加坡以及中国十城市独立剧场的同仁们一起探讨——于商业和体制以外,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深层社会环境与困境,探索独立剧场之精神。
戏剧节
这是北京第一个由民间剧场发起主办、政府支持举办的国际戏剧节
这是一个具备国际水准和视野戏剧艺术节,它的存在推动了戏剧创作者与从业者的纵深发展。
这是国内最有活力、最具深度交流的国际戏剧节
这就是南锣鼓巷戏剧节——中国的为当代表演艺术搭建的交流平台
在他的背后——是蓬蒿剧场在默默支撑的身影。
他们,以一己之力,举办了大大小小各种戏剧节和交流论坛,其中还包括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南锣鼓巷戏剧节,如果仔细看一看曾经在这里举办过的戏剧节的名字,参加戏剧节的行业巨擘,国外具有影响力的团体组织,与蓬蒿剧场有合作关系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这八年之内,蓬蒿剧场究竟为艺术,为人民,为社会,做了多少的事情
过去的五年内,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个人或团体,带来了131部剧目,在蓬蒿举办了30场工作坊,以及23场不同讲座,参与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次——这就是“南锣鼓巷戏剧节” 这是北京第一个由民间剧场发起主办、政府支持举办的国际戏剧节——从第一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开始,从两个剧场十场话剧开始,从仅有十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蓬蒿的第八个年头,戏剧节的第六个年头,蓬蒿剧场将南锣鼓巷 戏剧节推升为一个具备国际水准和视野戏剧艺术节,在广大有志之士和东城区政府的帮助下,他始终以一家私人剧场的身份,推动了戏剧创作者与从业者的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国际戏剧交流平台,除了邀请国内外优秀、前沿的剧场作品外,蓬蒿剧场更为注重戏剧创作的深度交流。高密度高质量的戏剧工作坊、思想与实践分享、剧场论坛等活动,更是蓬蒿剧场作为戏剧,思想交流平台的核心内容。
剧场资料
*剧场 ---- 技术设施资料 
·舞台空间:
长(纵深)500cm(可延长,可缩小进剧场正门面对舞台方向)
宽(横向)720cm(两边铁柱子内经,左侧是化妆间门2个,右侧有通道)
高 430cm(剧场后墙最低处并行成斜高面至527cm)
 座位 布置86个常设座位,可加座至100个座位
*见平面及侧面图
·剧场灯光设备(灯光控制室位于观众席正后方二楼)
剧场一隅:
蓬蒿剧场平面图:
(场地平面图)
乘车路线
758、104、103路等等到北兵马司站下车即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09:52
目录
概述
蓬蒿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