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可以指:剧场(建筑),为表演场所的剧场;剧场(艺术),为表演
艺术形式或
艺术流派的剧场;剧场版,动画的
电影版。剧场,有时又称剧院,意指特定的、由
永久性的建筑体构成的表演场所,亦可作为表演场所的总称。剧院通常指室内的表演场所,而剧场则同时适用于户外广场及室内建筑。剧场也可指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
栏目,譬如钻石
独播剧场等。
简介
剧场
theater
观众观赏演出的场所。词源出自希腊文Theatron,意为观看的地方。中国原有茶园、戏楼或
戏园等称谓,现统称剧场。
剧场一般由3个部分构成:①进行表演的地方——舞台或其他形式的表演空间;②观看演出的地方——观众席;③其他附属演出空间——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剧场型制的演变,除了受物质、
技术条件的制约和建筑思想的影响外,主要由这3个部分的功能、规模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决定。
古希腊的剧场为
露天剧场,3个部分毗连一起又各自相对独立。
古罗马时代,这3个部分成了统一的建筑整体,为半露天。这个传统经过中世纪的中断,到
文艺复兴时期,在
意大利得以继承。1618年在
帕尔玛建造了第一座有
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后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就是在这种剧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去改进它,丰富它,直至发展成具有现代化
机械设备的剧场。现代化剧场的重要标志是电力能源的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各种
舞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如
转台、附台、
推拉台、
车台、活(电)动台板或
升降台、完备的
吊杆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随着非镜框式舞台演出的发展,又出现了不同样式的剧场结构,如
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终端式舞台、可自由组合变化的舞台等剧场形式以及兼有
镜框舞台和伸出式舞台特点的剧场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又出现了将不同类型的演出、娱乐场所建造成综合建筑群的趋向。
中国剧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汉代上演
百戏有看棚,隋唐有
戏场、
乐棚,宋代出现了
瓦舍、
勾栏,具有了剧场的要素,成为后来中国剧场的基本格局。清代的剧场沿着宫廷剧场(三层楼大戏台)、府第剧场、营业性的民间茶园、地方性的或会馆里的小型剧场等不同的型制在发展。1909年建造的上海
新舞台,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建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这类剧场,1949年以后得到大规模发展。80年代建造的剧场有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
上海戏剧学院剧场、中国
大剧院等。
类型
国际上划分剧场规模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根据
观众厅面积进行划分。如日本的“
建筑标准法”和中国台湾的“建筑
技术法规”。另一种是根据
观众容量进行划分。美国“统一建筑法规”(Uniform BuildingCode)、美国防火规范(
NFPA National Fire Code)、
加拿大国家建筑法规(National Building Code)都是按人数规定聚集场所的规模,前
苏联剧场
建筑设计标准与技术规定是将分了类别的剧场,根据人数确定其规模。中国采用以人数确定剧场规模。 中国《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剧场
建筑规模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0座;中型801〜1200座;小型300〜800座。
常见的剧场型式
依舞台与观众席的相对关系区分
镜框式舞台可以认为基本上是由两个部分组合而成,水平的建筑部分内有观众厅,垂直的建筑部分内有舞台,这两个建筑部分连接处是一个
开放空间,观众透过这个开放空间看舞台上的演出,这个开放空间就是舞台镜框。
2、三面式舞台
三面式舞台在一侧墙的中间,三面为观众席。舞台的空间犹如半个
中心舞台剧场,有一个背景面。
观众在中间,舞台环绕观众,演出可以随着剧情的开展、转换地点,也可几个点同时演出。
4、黑盒剧场
空间相对较小,
表演区和观众席处于同一
建筑空间内,演员和观众的相对关系可有多种形式。
5、半岛舞台
舞台在一侧墙的中间,三面为观众席。半岛舞台的空间犹如半个中心舞台剧场,有一个背景面
依照建筑内部整体形状区分
1、鞋盒式
2、环形
3、葡萄园型
4、扇形
空间
基本要素
一、舞台
1、表演区域
又称主台或基本台,是剧场中表演者与观众最直接、最主要进行交流的舞台空间部分。
又称
副台或附属舞台,主要功能是配合主舞台的演出存放布景、道具,进行场景上下场迁换以及演员做上场前准备的空间。
3、台口
全称是镜框台口,它是镜框舞台的主要标志。有别于
伸出舞台,中心舞台等等。
设在镜框舞台台口与观众席之间,低于观众席前排地面的空间,供歌剧、芭蕾舞剧乐队演奏用
5.舞台装置区
在主舞台上天幕与表演区之间的区域。可以根据剧情,设置平台、舞台
硬景、车台装置和大道具,形成舞台与表演区相衔接的表现环境。
二、观众席
与舞台相对的座席。根据剧场舞台的建筑方式不同,观众席区域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如圆形、
半圆形、一面、三面观众席区域等,
1、座椅区域
2、走道区域
三、前厅
剧场入口进入观众席之前的休息大厅。
四、天顶
在舞台的上方,从主舞台向上的空间称为“台塔”,作为吊杆机械安置层的格栅称为天顶或栅栏天顶,一般距离舞台台面高度至少应该是台口高度的2.5倍以上,以保证布景等舞台装置不“穿帮”暴露给观众。
核心设备
一、舞台
1、吊杆系统:配重平衡系统、手动杆
操作区;
卷扬机马达、电动杆操作区、顶棚区
源于欧洲镜框舞台剧场。在镜框舞台中从天顶垂吊下来的水平
横杆,主要安装在镜框内侧的舞台上方台塔中,有些剧场根据需要也有少量的安装配置在镜框舞台观众席的上方,依靠钢丝绳、滑轮和提升
控制设备使之上下运动。剧场
舞台吊杆的功能分为
灯光吊杆和
布景吊杆两类。灯光专用吊杆的上方设有供电电缆,吊杆上设有
接线端子以及灯具电源
插座,
荷重能力与吊杆的长度和吊挂灯具数量有关,有些国家罾剧场每道的吊杆荷重设计在几百公斤乃至上千公斤。吊杆的荷重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演出的安全并
2、布幕系统:
大幕、
二道幕、沿幕、天幕、黑底幕、中隔幕
大幕
观众席与舞台之间起分割作用的幕,位于镜框舞台台口的内侧,镜框舞台与
假台口之间。
二道幕
位置在舞台大幕之后,与第二道边沿幕相近的一道幕,通常是以3倍打摺制成的对开幕。二道幕的作用在于分割舞台的前后空间以便表演和换景。
边幕
边幕或称侧幕,位于舞台的左右两侧,对舞台表演区域起
限制作用。
沿幕/檐幕
位于镜框舞台台口上方的幕布。与左右两侧的边幕相配合,起到控制演出空间的视觉高度、遮挡舞台空间上部内侧的布景灯光等装置不进入观众视线的作用。
天幕
位于镜框舞台演出空间最后部位,作为表现演出背景环境的幕布,其高度和宽度通常大于台口尺寸,可以根据演出需要,将其设计制成平面幕或弧型宽幕。
天幕朝向观众席的内侧,可用天排灯、幻灯等进行照明或投射各种色彩形象,与整个舞台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
黑底幕
位于舞台后部天幕之前,适于表现黑暗的场景空间,在日本歌舞伎戏剧中表现室外以及夜晚或者虚无状态。
在台口与观众席之间;主舞台与附台之间;舞台与后台之间建设的卷帘幕或闸门,发生
火警时闭合可以切断火路,防止火灾的蔓延,减少损失。
3、灯光设备:灯具、灯杆、侧灯架、
地排、
灯桥、回路
灯具
灯光设备是剧场演出所应用的全部
照明设备的总称,根据功能可分两大类,聚光灯具和泛光灯具;
灯杆
剧场舞台上专门悬挂灯具的吊杆,跟景杆不同,灯杆集成电源和信号控制系统,方便灯具的安装。
6、舞台监听喇叭
二、观众席
1、座椅
4、紧急逃生指标
延伸及设备
一、前台:观众的空间
1、停车场
2、入场处、入口广场
5、休憩处、饮食处
二、后台:舞台工作者的空间
(1)远离观众席的空间
2、排练室
3、会议室
4、管理室、办公室
5、仓库、备品室
6、布景工厂、服装工厂、洗衣间
7、布景道具出入口
8、演职员专用出入口
9、停车场
10盥洗室
(2)接近观众席的空间
1、灯光控制室
2、音响控制室
3、追踪灯(追光)室
5、猫道:位于观众席
天花板上方用来架设灯具的区域;其开口正对着舞台,观众不易察觉。
6、灯光包厢(Box):位于观众席前端左右墙面内用来架设灯具的区域;其开口斜对着舞台
(3)设备
2、灯光线路系统:
控制台、
调光器、
电源回路、讯号线路
4、录音、播音系统:
麦克风、混音机、扩大器、
等化器、喇叭
5、舞台监听、监看设备
8、外接电箱
9、一般电源插座
动线
2、须与舞台和后台隔离
3、舞台工作者的动线
4、须与观众席和前台隔离
5、剧场管理者的动线
其它剧场
西洋剧
3、中世纪时期
4、英国伊丽莎白时期
剧场列表
a、剧场(The Theater)
b、幕帷剧院(The Curtain)
c、玫瑰剧院(The Rose)
d、天鹅剧院(The Swan)
f、吉星剧院(The Fortune)
7、十八世纪
8、十九世纪
东方
中国
中国现存最早的农村神庙舞台,在
山西高平王报村。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发现并公布。
日本
1、能乐的剧场
知名建筑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
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
标志性建筑。该
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
丹麦设计师
约恩·乌松(Jørn Utzon)。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
悉尼港的便利朗角(
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除了用作观光、演出歌剧、
芭蕾舞剧、以及音乐会之外,
悉尼歌剧院还是
澳大利亚歌剧团、悉尼戏剧团和
悉尼交响乐团的所在地。歌剧院由
新南威尔士文化部的子机构——歌剧院管委会管理。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
音乐厅,可容纳大约2500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里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
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链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曾因改造扩建而耗时多年。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也经常在入口的阶梯前举行。
中国第一座西方剧场
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
兰心大剧院,它由外国人
经营管理,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
一些曾留学国外,或对西方戏剧感兴趣的中国人,时常出入于兰心大剧院,他们有幸在
中国本土上观看西洋戏剧,逐渐对这种新鲜的艺术样式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该剧描写一位乡下财主,到城里缙绅人家做客,见到豪华场面便不知所措,闹出了许多笑话,大丢其脸。此人回家后立志做官,居然捐得个知县。虽然,他也学得一些官场礼节,怎奈不会断案。后来终被革职,当场将
官服剥下,而里面露出的仍旧是乡下人的土布衣衫。这出戏“既无唱工,又无做工”,演出方式同传统戏曲迥然不同,但其中一些情节却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的。学生演戏活动的开展,打破了中国人传统意识中视演戏为贱业的局限,为后来的留学生
演剧以及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此外,这类演出,演员是中国人,所吸引的观众也多为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这就使得西方戏剧不再是少数洋人的专享,而开始缓慢的走向中国民众。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国际著名剧场:纽约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3816座,另有200
站位,
最远视距54.8米,约29%座位视听效果不佳;
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3252座,最远视距37.2米;
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剧场2487座,最远视距37.5米;
米兰拉
斯卡拉歌剧院2289座,最远视距31.25米,其中 154座看不到舞台不对号;
巴黎伽涅尔歌剧院2156座,最远视距31米;
莫斯科大剧院2150座;
伦敦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2120座,最远视距39.6米;
东京新国立歌剧院1810座,最远视距34.5米;
拜罗伊特节日歌剧院1800座,最远视距33.8米;
悉尼歌剧院1547座,最远视距34.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