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智高
北宋中期少数民族首领
侬智高(壮文:Nungz Cigauh,1025~1055年),羁縻傥犹州(今广西)人。北宋中期广源州少数民族首领,壮拳拳系开创人之一,傥犹知州侬全福的儿子。
人物生平
侬智高(1025—1055年),北宋时期羁縻傥犹州(今广西)人,成年后与其父长期活动在广源州,故被一些学者误认为他出生广源州。广源州“在邕州(州治在今广西南宁)西南,郁江之源”,是邕州所属四十四个羁縻州之一,隶左江道。该州物产富庶,尤以金矿为最,其“地产金一两,直一缣。宋朝初年,交趾(今越南)自立为国后,广源作为邕管观察使下属的西羁縻州,其实服役于交趾。宝元二年(1039年)夏,广源州一次性“献”给交趾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人苦之。”
侬智高系北宋广源州蛮人首领。庆历元年(1041年),侬智高在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当时辖安德等州,不属广源州管辖),建“大历国”,与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内附,以求获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遭拒,遂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其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但再三请求归附宋朝未果。
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举兵反宋,五月,攻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数败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侬智高败于狄青,后流亡大理,不知所终。
主要成就
起义背景
侬智高“能属文,尝举进士,不第。”仕途不顺利与亲人被杀的怨恨集于一身。1041年(交趾李太宗乾符有道三年),侬智高母子出据傥犹州建立“大历国”。交趾统治者不容侬氏家族的后代东山再起,出兵讨伐,侬智高力不匹敌,被擒,并传至交趾京师。李德政见其父被诛,并未能征服侬氏势力,便把他释放回籍,又授以广源州知州衔,划雷、火、戚、婆四洞及思琅州(又作“思浪州”,今广西龙州金龙以西的越南境)归其管理。两年后又给他赐都印,拜为“太保”。
但是,侬智高没有臣服交趾,反因屡受凌辱而“内怨交趾”,并在被释后四年占据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市安德镇),建立“南天国”,改年“景瑞”(一说国号“南天大理国”,年号“天瑞”或“启历”)。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侬智高逐渐占领、控制了右江地区田州一路的少数民族地区。同年,他以勿恶洞(今广西靖西东南)为根据地,开始同交趾决裂。交趾命太尉郭盛溢前往征讨,兵败而还。打退郭盛溢的军事进攻之后,侬智高于宋仁宗皇祐元年九月乙巳(1049年10月4日)首次试兵广南西路重镇邕州,宋仁宗赵祯诏江南、福建等路以备。是年十二月甲子(1050年1月1日)还派高怀政督捕进入邕州的侬智高部众。
次年二月丙戍(1050年3月24日)广南西路钤辖司请于邕州罗徊峒(今广西龙州西北)置一寨,作为阻扼侬智高的屏障,得到宋廷批准。不久,交趾又发兵攻打侬智高,侬智高寡不敌众,率部遁伏山林。当广南西路转运上报这一情况时,宋朝采取防范措施,“诏本路严备之”。
同年,广西转运使肖固命邕州指挥使亓赟前往“刺候”侬智高的情况。亓赟“欲邀奇功”,背地里自开兵衅,为侬智高所擒。亓赟深恐自己会在侬智高刀下丧命,撒谎道:“我来非战也,朝廷遣我招安汝耳。不期部下人不相知,误相与斗,遂至于此。”侬智高亲自为之释缚,引坐赐酒,席间用试探的口吻询问:“大丈夫何以郁郁久为人奴?方今交趾,经略失驭,边吏养安,孤欲北并衡湘,西荡瓯骆,然后乃策进取,即不能跨有南海,剖符通使,亦与国也。朝廷其许我平?”亓赟见其直言相告,便发表己见:“足下以弹丸之地,崛起逆命,天兵所加,譬犹灶上扫尘;且夫顺天者顺,昧时者蹶,何如卷甲束身,纳土请命,不失封侯之赏,孰与夫首领不保,妻子为戮乎?”听了此番述说,侬智高认为甚有见地,高兴地笑道:“吾固念之,事在公矣!”当即“遣其党数十人随赟至邕州”,奉表请求归属宋朝,但遭拒绝。宋廷还以亓赟战败偷生,妄许侬智高朝贡,为国生事为名,黜为全州(今广西全州)都指挥使
皇祐三年(1051年)二月,侬智高向宋朝请求内属,宋廷“诏本路(广南西路)转运使提点刑狱钤辖司具利害以闻。”侬智高没因此气馁,又“以驯象、金银来献,朝廷以其役属交趾,拒之。”并令广西转运司、钤辖司以本司名义作复;“以广源州本属交趾,若于其国同贡,即许之。”
翌年四月,侬智高继续向宋廷“贡方物,求内属”,宋廷还是没有接受。侬智高附宋之心未死,“后复贡金函书以请,知邕州陈珙上闻,亦不报。”此外,侬智高还多次向宋廷求投官职,“以统摄诸部”。
第一次,求补田州刺史,宋廷没有答应;第二次,他又请当一个地位更低的教练使,仍然得不到批准。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宋朝还是没有同意;第四次,他索性只求每当宋朝举行南郊大典时,贡金千两,换取同邕管互市的待遇,宋朝照样没有允许。北宋朝廷这一系列行动,点燃了侬智高起兵反宋的导火线
广源起兵
正当侬智高求附遇拒,万分觖望之时,他召集部众,语之曰:“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我纳,无所容,止有反耳!”于是频繁活动于左、右江一带,暗中探察宋朝官军的实力,又在邕州寻找充当内应的人,作好起兵反宋的准备。其间他“擅山泽之利,遂招纳亡命。”为了麻痹宋朝的地方官吏,他“数出弊衣易谷食”。传播“峒中饥,部落离散”之言,邕州官员认为侬智高力量微弱,不足为敌,故不防备。
而侬智高却与广州进士黄玮(又作“黄纬”)、黄师宓及其党侬建侯、侬志忠(又作“侬智忠”)等日夜合谋,制定进攻邕州的计划。准备就绪,侬智高即于一天傍晚“焚其巢穴,给其众曰:‘平生积聚,今为天火焚,无以为生,计穷矣。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否则兵死!”就这样,一场“五岭骚然”、“天子为之旰食”的反宋斗争在宋朝将官不知不觉之中爆发了。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率五千(或云七千)响应者沿着郁江源头之一的右江东下,首先攻下了右江上游的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县平马镇)。“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横山寨既破,邕州知州陈珙“虑起事而失阁门使也,皆寝不奏,亦不为备。”这为侬军的顺利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年五月乙巳(1052年5月31日),侬智高来到邕州城下,陈珙见事不妙,急忙布置防军,命通判王乾佑守来远门,代理都监李肃守大安门,指使武吉守朝天门。
此外,广西都监张立还率部队从宾州(今广西宾阳北)来增援。援军一到,陈珙即在城上犒劳军士,正值他们兴高采烈饮酒之时,侬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城而入。这与侬智高事先在城内安插内应者配合行动有关,故时人云“城中之人为内应”,“城中皆应之”。其时,守卫南门的司户参军孔宗旦“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史传被侬军“断其首,尸不仆,犹奔马而还”的传奇人物宋士尧也曾率兵与侬军作战,但终于无法挽救邕州的危局。一场恶战,宋朝官军战死一千多,陈珙等一批重要官员被俘虏。
攻占了邕州城,侬智高阅军资库,发现他以前所上金函,便怒不可遏地质问陈珙为何不上呈他请求内属的函件,陈珙狡辩说已经上奏,但宋廷不同意。侬智高即命人搜寻奏草,终未见,于是将陈珙这个“病目”知州推出斩首。占邕州城后,侬智高在此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慈皇帝”,年号“启历”(一说“端懿”),沿循宋朝制度封官建政,强化其统治权。同时大赦境内。部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兵员顿增至一万多人。
挥师东进
居邕不久,侬智高即离城辟地,沿着郁江大举挥师东下。由于当时“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故智高所向得志,”很快就占领了广西东部以及广东西部的大片地区:皇祐四年五月癸丑(1052年6月8日),侬军进入邕州下游的横州(今广西横县),知州、殿中丞张仲回,监押、东头供奉官王日用弃城而走。五月丙辰(1052年6月11日),侬军进占贵州(今广西贵县),知州、秘书丞李琚不战而逃。
五月庚申(1052年6月15日),侬智高率军入龚州,知州、殿中丞张序弃城而遁。次日,侬军进藤州(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继之,侬军轻易地占领梧州(今广西梧州),知州、秘书丞江镃不予抵抗,弃州城而逃生。五月癸亥(1052年6月18日),侬军进据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丁宝臣惊魂落魄,不顾州城,仓皇逃命。王安石为丁氏写墓志铭时说他曾“出战,能有所捕斩,然卒不胜,乃与其州人皆去而避之。”
围困广州
皇祐四年五月丙寅(1052年6月21日)抵达广州城下,开始了起事以来最艰苦、历时最长的围城作战。六月甲申(1052年7月9日),广、端州都巡检高士尧在广州市船亭同侬智高进行了一次军力较量,为侬智高所败。但是,由于广州城坚防严,守军又得到外援,侬智高久攻坚城不下,给宋朝集中兵力南下以时间,面对着日益紧张的形势,侬智高只好解除长达五十余日的广州之围。侬军退出广州,遇上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苏缄在四十里长的路上布设槎木、巨石为碍,被迫绕道由沙头渡江,北上清远县,向连州(今广东连县)、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进军。攻贺州不下,在这一带转战一个多月。九月庚申(1052年10月13日),侬军西攻昭州(今广西平乐),知州柳应辰弃城逃走。这是离开广州后首次攻下的州城。
连毙名将
在开抵英州时,在那里守备的杨畋因怕被围攻,竟然采用了坚壁清野的办法——弃地烧粮。起义军绕过该城,继续向北进军韶州。这时宋军早有防备,侬智高吸取了死围广州的教训,不再屯兵城下,转战湟州(今广东连县),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溃不成军,闻风披靡。广西贺州很快被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在那里取得极其辉煌的战绩:接连击毙了两个著名宋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这两个高级将领(据《太平治迹统类》)。
宋仁宗赵祯任命了枢密院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从京都日夜兼程南下镇压起义。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宋史·杨文广传》)和孙节
重创杨文广
按原计划,起义军是要在向湘荆进军后,便打算以主动的地位与宋朝廷议和的,然而,侬智高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因此,在占领全州后,和黄师宓等人进行密议后,毅然作出回师邕州的重要决定。
正在此时,狄青先头部队开到了,先锋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起义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得脱。
重据邕州后,侬智高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已无妥协余地,但当前自身力量不足,故准备返回广源,聚合三十六洞壮族少数民族土酋,巩固好后方,然后再兴师北上。他在邕州时,曾题下一联曰: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
上联表达了他无奈的感叹,下联则点明了他的部属和大南国休戚与共的关系。
班师西折
西陷宾州之后,侬智高于十月甲申(1052年11月6日)再度进入他于此称帝建国的邕州。为利用其他蛮人的力量,侬智高亲自写信给实力强大、地理条件优越的结洞酋长黄守陵,提出了若能战胜宋军即“长驱以取荆湖、 江南”的战略计划,并以授邕州地换取黄的支持。黄守陵对此十分赞赏,“运糯米以饷智高”。后因桂州(今广西桂林)知州余靖派邕州人石鉴前往游说,黄守陵渐疏侬智高。余靖还招邕州各洞“侬、黄诸姓酋长,皆縻以职,使不与智高合。”溪洞联系断绝,宋朝又已兴师动众,加上侬智高在战略战术上的许多失误,最后给自己引来了惨败的结局。
归仁铺之役
狄青筛选精锐部队南下,同孙沔、余靖所部合并,从桂州开往宾州驻下,计官军、土丁共三万一千多人。为了统一军纪,狄青斩了擅自攻击侬智高的败将陈曙等三十二人,“诸将股栗,莫敢仰视。”接着,狄青始行疑兵之计,按兵不动,下令调集十天军粮,名为“休军”。侬智高据侦察兵报告,信以为真,懈怠不备。狄青却于次日发三军急速行进,来到天险昆仑关(今邕宾公路之邕宁宾阳交界处)下,借上元节之机大张灯烛,分宴将校,侬智高仍未看出破绽。其实,狄青已经冒大风雨,夜度天险,派军候“传语诸官:请过关吃食。”并列阵于归仁铺。(今邕宾公路二、三塘之间),示意与侬智高决一雌雄。
皇祐五年正月戊午(1053年2月8日),侬智高亲督全军排成三列锐阵,他们手执大盾、标枪,身穿绛衣,望之如火。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宋军占了优势。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他们开进邕城,有人发现尸堆中有一具穿金龙衣的尸首,认为就是侬智高,欲上奏报功,狄青阻止。事实是,侬智高撤到邕州城内,见大势已去,立刻弃城潜逃。
合家遇害
侬智高退出邕州后,狄青如何行动,史传不一。有的说其部下建议穷追,狄青却“以为趋利乘势入不测之城,必非大将事,”故未采纳;有的则说狄青遣“裨将于振追之,过田州,不及而还;”民间传说与方志不甚相同。侬智高在失败之前,作过长远打算;用厚赠、联姻等办法,同“西接大理、地多善马”的特磨寨酋长侬夏诚建立联系,并在该处筑宫备退。归仁铺战败后,侬智高即携其母、弟、妻、子落脚特磨。智高母阿侬到特磨寨后,在侬夏卿协作之下,收余部三千多人,习骑练战,企图再同宋朝作战。但新任的邕州知州肖注“帅师往讨,获一裨将。引至卧内,与之语,具得贼(指侬智高)情。”军事机密泄露了,依附侬智高的西山六十族族人也被余靖派去的杨元卿间离了,侬智高留下亲人,“自将兵五百及其六妻六子奔大理国,欲借兵以攻诸侯。安道(即余靖)使元卿等十人发诸侯陈充等六州兵袭特磨寨,杀押衙,获其母、弟、子以归。”其时阿侬年高六旬有余,侬智高之弟侬智光二十八岁,长子侬继封十四岁,另一儿子侬继明八岁。时为皇祐五年十二月。
侬智高后事如何,壮族民间传说大都以其身亡结束,但致死原因、时间、地点各异。《文献通考》、《宋史》则各有相戾之载,既云“智高不知所终”,“其存亡莫可知也”,(99)又说“侬智高败奔大理,其国捕之以闻,”“(肖注)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高,至则已为其国所杀,函首归献。”从现有资料看,侬智高死于大理较可信,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曾巩的《隆平集》、苏辙的《龙川别志》、明人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王守仁的《泗城土府世系考》、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都执此说。不久前在云南大理五华楼发现的《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为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司马光《百官表·大事记》载,侬智高遇害时间为至和二年四月。推知其享年三十一岁。
侬智高既已见诛,以其母、弟、子诱降的对象不复存在,宋廷乃于至和二年六月乙巳(1055年7月15日)并戮之。
家世背景
宋初,侬氏家族与宋政权交往密切。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傥犹州出生的广源州富豪侬民富威望日高,被宋朝封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至侬智高之父辈,其势力在兼并斗争中进一步壮大。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又作“侬存福”、“依存勗”)原为傥犹州(今广西靖西)知州。后来又占有了万涯州(又作“万崖州”,今广西大新县境)和武勒州(今广西扶绥)。
为了取得宋朝的信任和支持,侬全福还自动归附宋朝。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宋朝授侬全福邕州卫职,但“转运使章戚罢遣之,不受其地。存福乃与其子智高东掠笼州(今广西扶绥新宁镇),有之。”侬全福发挥自己的号召能力,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招诱中国及诸洞民,其徒甚众,”藉以开发金矿资源,并“由是富强”。此前,“田州(今广西田阳)酋长请往袭之,知邕州者恐其生事,禁不许。”侬全福势力日长,自称“昭圣皇帝”,立其妻为“明德皇后”,封其子为“南衙王”,改其州为“长生国”(一曰“长其国”),缮甲治兵,坚城自守,拒绝向交趾奉土称臣。于是“交趾恶之,遣兵袭虏之。”为了搭救被抓去当人质的侬全福等人,“智高不得已,岁输金货甚多。”但交趾统治者竟刀下无情,太宗李德政(越史作“李佛玛”)下诏曰:“朕有天下,率土皆臣,诸藩奉贡。傥犹存福妄自尊大,建国僭号,骚扰边氓。朕龚行天讨,师广源,俘存福等五人,尽平其地,遂皆斩之于都市。”时在1039年,即交趾李太宗乾符有道元年。
侬智高之母阿侬为武勒州人,后转至傥犹州,被侬全福娶为妻,故侬智高的出生地与其父侬全福一样,都是出生在傥犹州,但侬智高为避战乱,则在安德州(即今靖西市安德镇)长大成人。傥犹州、安德州从古到今都是中国领土,所以侬智高是中国人可谓不刊之论。当交趾举兵在武勒州捕捉侬全福时,阿侬与年仅十四岁的侬智高逸走,回到故乡安德州,于此重整旗鼓。
国籍考证
侬智高是属于中国人,还是属越南人,本来史事关此记载是明确的,但一些人别有用心,硬是伪造出侬智高的越南人一说。认为侬智高是属越南者,其逻辑是,侬智高是广源人,广源州是越南境内的广渊县,所以,侬智高是属越南的,看似逻辑推理清晰明了。
但是,如此论者忽视了一个重要历史事实,侬智高并非出生于广源州,而且宋代广源州在中国境内。据宋史记载,侬智高的生母阿侬北宋广南西路邕州左江道羁縻武勒州(今广西扶绥县)知州侬当道之姐,羁縻广源州首领侬存福之妻。
据专家考证,侬智高并非出生在武勒州,而是出生在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市东部)(见农牧岗撰:《侬智高是傥犹州人》—《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虽然侬智高的原籍傥犹州不在原侬民富领属的广源州等十州洞范围内,可其父子都曾先后出任广源州知州,他们的崛起是因广源州而来。他们是凭藉着执掌广源州的权力,凭藉着广源州等十州洞的人力、财力、物力抗击交趾李朝的侵夺及最后起兵反宋的。了解宋代广源州的位置以及归属情况,同样是弄清侬智高籍属的一个重要方面。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12《安南》谅山府“广源州城”条载:宋广源州在安南谅山府“西北境,与广西龙州接界。或曰唐所置羁縻平原州也,本都金州之平原馆,开成四年(839年)析置州,领龙石、平林、龙当等县,属安南都护府。宋为羁縻广源州,属邕州都督府”。《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三九》载:“广源州旧隶邕管羁縻,本非交趾(越南)有也。”
由此表明,侬智高当时的主要活动地广源州原是中国领土,而他的出生地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境内),自古迄今都是中国领土,可见侬智高的国籍为中国人当属不刊之论,并已由当今的大量的研究成果所证明。(参见白耀天撰:《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那些伪造侬智高国籍之说的论调往往连这些最基本的史实都未搞清楚或视而不见就凭空捏造,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侬智高庙
侬智高庙位于越南高平,是现今保存完好的一座祭拜侬智高的庙。
庙堂正门额悬着横匾,上面写着“旗岑殿”几个大字。正堂的门匾上写“卯岑庙”几个大字,两边柱子贴上对联,左边是“碑外象迵铺淑气”,右边是“案前凤舞殉文章”。正堂设置祭祀台,中祭台两旁竖两根木柱,柱子上贴一副对联,左联是“雷洞降神赫赫大名雪宇庙”,右联是“崇山显生生至德渎乾坤圣”。殿堂两边墙壁上挂着二十八宿的形象。
正堂往后是庙堂,也贴有联,右联为“帝业未成人已老”,左联为“王封甲锡国同休”。
侬智高庙的横匾和门匾写成‘旗岑殿’和‘卯岑庙’是因为侬智高反叛越南,越南国王派兵清剿,不准老百姓立庙纪念,所以巧立名目,改头换面,名称不同,祭的是侬智高。
参考资料
“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专栏.广西百色政协网.2023-03-01
侬智高.学习强国.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30 09: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