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圣玛利亚女校(St.Mary's Hall)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会中学,由
美国圣公会创办,成立于1881年,原名上海圣玛利亚女
书院,1923年改名上海市私立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建校以来亦称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当年这是一所女子
贵族教会学校,学校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旧上海滩的很多
名媛淑女、红极一时的影星都出自这所学校,如
张爱玲、
俞庆棠等。圣玛利亚女校原址地处
中山公园西南侧,
长宁路1187号。
历史沿革
圣玛利亚女中创办于1881年,前身是文纪女校与俾文女校,校址在白利南路(今长宁路1187号)。
1851年,
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琼斯女士在上海虹口
礼拜堂后设立一座女校,命名为文纪。刚开始,文纪只有8名学生,上午学浅易的《圣经》和《
四书》,其余时间学习纺织、缝纫、烹调、园艺等。10年后,另一名传教士——— 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格兰德女士,为纪念故世的丈夫俾文先生在上海又设立一座女校,并以其夫“俾文”名之。这里的女学生们除了学习圣经、国文、算术以外,还学习缝纫、刺绣。
1861年,俾文女校创建。
1881年6月,
美国圣公会施主教将文纪、俾文两校合并,成立了圣玛利亚女书院(亦称圣玛利亚女校,英文校名为St. Mary’s Hall),第一年招生28人,首任校长为中国人
黄素娥女士。新校舍建在梵王渡圣约翰书院(后改名
圣约翰大学)后面,整个校园的建筑呈
古希腊风格。此时的圣约翰书院和圣玛利亚女校仅一墙之隔,然而除了星期日在教堂分座“
做礼拜”之外,男女学生从不允许交谈。学校开始时招生40余人,以后每年陆续增加。1885年女校附设育婴堂,黄素娥兼管其事。
1900年,学校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仅有一名学生朱静贞毕业。
1908年,添设师范科、图书馆。此后圣玛利亚女校有较大发展,正式成立英文部、中文部和音乐部,学制定为8年。学校校风正统保守,
校规谨严。
1920年,由于学生增多,学校购买白利南路70亩地建造新校舍(今长宁路凯旋路口)。
1923年,圣玛利亚女校迁入白利南路(今长宁路)新校舍,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到1929年为止,学校共计有八年制毕业生100人,师范毕业生17人,初中毕业生137人,高中毕业生145人,中文特级毕业生63人。这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已经成为一所贵族
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
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
舞蹈表演等
选修课,传授西方
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它一年学费一般学生是84元,相当于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专学西文的一年学费是168元,其他伙食、杂费尚且不包括在内。这样高的费用,普通人家显然是难以支持的。自此,圣玛利亚女中开始成为继
中西女中后的上海第二所贵族教会女校。
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日趋剧烈,在
沪西无法开课,在圣约翰大学协助下,学校借南京路大陆商场临时上课。
1939年,圣玛利亚女校又在
圣约翰大学校园里建斐蔚堂(Grave’s hall),学生全部走读。
1945年,国府抗战胜利后,学校重新迁回白利南路校址。
1952年7月,“
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
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并把两校合并为全新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此后,在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上则建立起了一所新的大专院校———
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8月,该校并入
东华大学,成为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共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直至2006年7月。
2005年,东方
海外房产集团联合上海新长宁集团公司以14.8亿元的价格竞得该地。随后,东方海外陆续就该地块进行了拆迁工作。
2009年,附近民众强烈反对,要求重新考虑规划方案。同年4月,沪文管委要求东方海外公司恢复张爱玲母校原貌无果。
2015年,在
新加坡凯德集团子公司的参与下,该址被改建为
长宁来福士广场。
校园文化
校歌
日月似箭,岁序如流,光阴惊飞过;
切磋砥砺,谑浪为欢,斯乐何陶陶;
赐我矩范,示我规模,学人生规条;
锻我心智,练我体魄,玛利亚女校。
经历浩劫
百年名校荡然无存
“圣玛利亚女校……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也许会被尘埃染污,受风雨侵蚀,或破裂成片片碎石。”这是张爱玲在就读圣玛利亚女中时写的一篇作文里的感叹。一生几多飘零病逝异国他乡的张爱玲显然不会想到她昔日的母校,如今真的“破裂成片片碎石”。
长宁路1187号,时光倒转100多年,这里是一所女子贵族
教会学校。
圣玛利亚女中原名圣玛利亚书院,成立并命名于1881年。1923年在白利南路(今长宁路)自建校舍并迁入新校,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学校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旧上海滩的很多名媛淑女、红极一时的影星都出自这所学校。张爱玲于1931年进入圣玛利亚女中就读,1937年高中毕业,在这里度过6年时光。
如今,昔日古朴幽雅的校园早已不见踪迹,现场只是被围墙围着的一个大工地。
长宁路的原圣玛利亚女校,7幢
历史建筑中,只有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钟楼一幢房子还存在,有2幢已经被完全拆除,现场只剩一堆瓦砾;另外4幢只有墙体和部分门窗残留,满目疮痍;所有回廊建筑全部荡然无存。
据
中山公寓的居民徐阿姨介绍,圣玛利亚女校旧址草坪南面
建筑风格优美的1号教学楼2005年被拆除;2006年8月,草坪西侧一排三栋宿舍楼的最北一幢被拆除;2006年10月,开发商又拆除了除
钟楼外的四幢保护建筑的屋顶。
上海义民反对规划
圣玛利亚女校旧址7幢历史建筑6幢被拆,居民联名要求保护。
中山公园西南侧,长宁路1187号,曾经的上海著名女子教会中学——圣玛利亚女校,后并入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由于开发商的恶意不当开发,这处名园如今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2009年4月14日,
长宁区规划局在长宁路1187号工地门口贴出了一张征询市民意见的《公告》,告知附近居民,开发商将按照公告规划方案进行“长宁路88街坊32/8丘商办综合楼项目”开发建设。
新
规划图纸上,已拆除的2幢保留建筑不在规划
图内,其中一幢被拆除的历史建筑,规划改建成一幢25层高的楼,紧邻中山公寓。包括
钟楼在内的另外5幢历史建筑在
规划图中虽被纳入保护范围,但四散分布在五个角落,其间的环形走廊已不见踪迹。
对新的规划方案,附近中山公寓的居民们强烈反对。居民们认为,根据《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圣玛利亚女校旧址应该“完整独立、原汁原味”地保护,而且不应该“被湮没在
摩天大楼的阴影中”。几十名居民签名给长宁区规划局写信反映,要求重新考虑规划方案。
官僚:“如何保留是开发商的事”
历史建筑被破坏,有关部门对此反应不一。长宁区房地局房屋质量监测站负责人表示,得知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他们当即到现场进行制止,并要求开发商予以恢复。
长宁区规划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圣玛利亚女校旧址保护建筑只有一幢,即
钟楼所在的一幢,其他建筑都是保留建筑。“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是有区别的,我们规划部门已经让开发商
有效保护保留建筑,至于如何保留那是开发商的事情。”
沪文管委文物保护专家、
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管理处副处长孔立三也指出,保留建筑属规划方面的专业词汇,即指目前还未列入保护建筑,但是有保护意义的建筑,暂时先列入保留建筑。“我们一直都是反对开发商的不当开发,名校舍旧址即便是保留建筑,也是应该作为
整体保护的,而现在的断壁残垣已经严重影响了该保护建筑的整体风貌,我们希望开发商能够复原,但是目前开发商依旧没
有动静。”孔立三坦言道。而在昨日,该地块附近中山公寓的几十名居民联名写信给长宁区规划局,希望有关部门重新考虑,更好地保护这处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商人推诿无意复原
2009年4月,虽然周边居民及上海市
文物保护委员会要求恢复圣玛利亚女校旧址的原貌,但是记者从该地块开发商
东方海外房地产有限公司方面获悉,目前东方海外对于圣玛利亚女校旧址的开发都是遵照相关依据执行,并无复原玛利亚女校旧址的意图。
据了解,圣玛利亚女校旧址所在的地块为长宁区88街坊32/8丘地块,该地块位于长宁路以南,凯旋路以西,位于中山公园板块,
土地面积60853平方米,
土地用途为商办,规划建筑
容积率为3.99万平方米/公顷,被业内认为是黄金地块。
北京律师仗义执言
保留建筑与保护建筑到底有多大区别呢?
北京长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朱寿全律师向记者介绍,在法律上,并没有保留建筑一说。“作为保护建筑,对其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的《
文物法》中有明确规定,而规划部门提到的保留建筑,即便不能适用于《文物法》,但是,按字面意思也是应该进行保留保护的,因此开发商如果拆除,也是属于违规开发。”朱寿全说道。
得见天日
责成恢复
有关部门回应表示,将责令开发商恢复被破坏的保留建筑,这片商务区开发完成后,圣玛利亚女校旧址仍作为重要保护建筑,并将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对于被毁坏的4幢保留建筑,
长宁区规划局表示,将责令开发商恢复这4幢建筑的原貌,原有的长廊也必须重建;整个圣玛利亚女校保护
控制区域仍将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包括原有的一棵数十年的古银杏树也必须移栽回来,其他绿化可在原来基础上加以完善。
长宁区规划部门
同时表示,圣玛利亚女校保留建筑群将是开放式的,学校旧址面向长宁路将建一个开放式的广场。据悉,目前
同济大学有关古建筑保护与设计方面的专家正参与这处优秀历史建筑群的恢复与重建设计。
终化商场
经过
凯德中国产品
设计和开发中心、同济大学
城市设计规划学院的研究生和导师们的共同修缮与
规划设计,圣玛利亚女校正在其旧址上悄悄焕发新的光彩!
长宁来福士广场四号古建是原
张爱玲母校的膳堂,是昔日女学生们日日用餐谈笑的地方,后一度成为
东华大学校舍,最后辗转成为长宁来福士广场。长宁来福士广场四号古建是原张爱玲母校的膳堂,是昔日女学生们日日用餐谈笑的地方,后一度成为东华大学校舍,最后辗转成为长宁来福士广场。
钟楼重启
铛、铛、铛……伴随数百只漫天飞舞的气球,静默许久的
铜钟再次被敲响,封闭多年的礼拜堂重新开门迎客,钟声徐缓而又悠长。2017年7月2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长宁路近凯旋路的圣玛利亚女校遗留的一栋钟楼,经过加固、修葺,正式对外开放。今后,每逢整点,钟楼便会鸣音报时,一如百年之前。
“饱经风霜的古老钟楼,仍将兀立在金色的阳光中……”作家张爱玲曾在她高中英文习作《心愿》中,如此描写母校——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这座钟楼。1931年秋,12岁的张爱玲进入圣玛利亚女校学习,当时校园内中西式教学楼的北侧是一座西班牙式礼拜堂,包括一栋钟楼和一个礼堂。彼时,这里是女学生礼拜祷告、聚集开会及上下课的鸣钟场所。随着时间的流逝,古钟楼逐渐荒芜,出现墙体开裂较多、局部基础倾斜等诸多问题。
长宁
来福士项目启动后,经过精心修葺、加固,恢复了古钟楼最初古朴、优雅、宁静的面貌。长宁来福士钟楼现高约20米,礼拜堂高约12米,整体建筑面积645平方米,外墙复原为最初的灰黑色洗
米石材质。礼拜堂内铺设花纹素净的大理石地面,两侧由连续立柱和
拱券构成的耳廊一如往昔,曾被砖墙封闭的那扇玫瑰
彩色玻璃花窗也重见天日。四周所有
窗棂、玻璃,均以最初的风格、颜色修复。
据悉,未来,长宁来福士钟楼将对外开放租赁,有望成为个性空间,举办
走秀、艺术展、婚礼、戏剧等活动。
知名校友
圣玛利亚女校是一所贵族
女子学校,许多
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该校。练就
淑女风范,踏进上层社交圈,嫁入豪门,当大使夫人,也成了不少圣校(校内师生对学校的简称)学生憧憬的目标。与所有教会学校一样,圣校也重视英文,轻视中文。学生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而中文却连一张便条也写不通顺。然而,就在这样的学校环境里,却诞生了才华横溢、蜚声文坛的一代女作家——
张爱玲,她的小说、散文和评论的处女作都是在圣校期间发表的。
从1931年秋11岁时进入圣校读初一,到1937年夏17岁高三毕业,张爱玲在圣校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由于与离异的父母感情不和,她很少回家。家庭变故,亲情冷漠,给学生时代的张爱玲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她在学校里沉默寡言,不交友,不合群,生活懒散,衣饰也不入时,而且还常忘带课本,忘交作业,在课堂上偷偷速写教师
卡通肖像——但这一切难掩她日益显现的文学才气,当同学们还只会按老师命题将几百字敷衍成呆板的准八股时,她就以一篇感情真挚、词藻瑰丽的自由命题文章
《看云》受到老师极力赞誉。1932年第12期圣校年刊《凤藻》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
《不幸的她》 ,编者特地说明作者还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天!”12岁的张爱玲写出这样的句子,足可以做她的“
天才梦”了。
以后,她又陆续在《凤藻》上发表了散文《
迟暮》《秋雨》,评论《论卡通画之前途》及用英文创作的散文《牧羊者素描》《心愿》。此外还在圣校学生社团国光社办的刊物《国光》上发表了
农村题材的小说《牛》和历史小说《
霸王别姬》及四篇评论和两首
打油诗。值得称道的是在
《霸王别姬》中,她已尝试将西方现代
心理分析方法和中国
古典小说的传统
叙事手法交融在一起,其成熟的技巧令国文老师也甚感吃惊,乃至公开在课堂上赞扬它可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媲美。
张爱玲的文名逐渐在校园内流传开来,教员在
休息室里也常议论她。老师要她担任学校年刊《凤藻》编辑,被她推脱了。圣玛利亚女校把“非
梧桐不栖,非醴不饮”的凤作为学校标志,校刊也取名《凤藻》。在
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数十本《凤藻》内,我们见到了圣玛利亚女校当年静穆恬美的校园风貌,也见到了张爱玲蕴含灵气的一篇篇中英文
习作,见到了毕业留念时她为全班同学绘制的30多幅真人头像加卡通身段的
肖像画和英文签名Ailing。抚摸着一
本本历经岁月的棕赭色羊皮面的《凤藻》,耳畔仿佛回响起张爱玲在英文习作《心愿》中发出的宏言:“与全中国其他学校相比,圣玛利亚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内的花园也未必是最美丽的,但她无疑有最优秀、最勤奋好学的小姑娘,她们将以其日后辉煌的事业来为母校增光!”
俞庆棠是江苏
太仓人。1897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职员家庭。由于她的双亲很早就去世,俞庆棠由大哥
俞凤宾抚养成人,俞凤宾是上海的名医,而她的仲兄
俞颂华也是当时的名记者。俞庆棠1914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校,两年后入中西女塾,其后入圣玛利亚女校。她自幼活泼、勇敢,并娴于辞令,尤其善于演讲。
1919年,“五・四”怒潮席卷上海,当时在圣玛利亚女校担任
学生会主席的
俞庆棠积极响应,她和各校代表一起集中在海格路(今
华山路)
复旦公学,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决议罢课,组织游行,上街演讲。“六・三”以后,这位瘦小的“闺阁千金”,更冲破学校禁令,带领女同学,清早背着
竹筒走上街头,边宣传边募捐,鼓动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奔走呼号,忍受劳苦,常在众人之先”。这以后,她又积极参与筹备全国学联,并被选为上海学联代表,出席
全国学生联合会。在筹备会议和成立后的评议会上,俞庆棠总是“
侃侃发言,每能切中肯綮,扼要不烦,态度沉毅而恳挚,为各校学生代表所折服”。俞庆棠可以称做是“五・四”哺育的新女性。
俞庆棠对教育问题独具慧眼。“五・四”前,二十出头的她已在校刊《凤藻》上发表文章,提出“立国于物竞剧烈之时代”,必须“
普及教育”。